网络流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路径及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言论文,路径论文,应对策略论文,大学生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5)01-0082-06 流言自古有之,在传统社会主要依靠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方式进行。与新媒体相结合以后,流言突破了时空限制,以更短的时间辐射到达更大的范围,甚至可能在瞬间蔓延到各个角落。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流言滋生和快速蔓延的环境,不可避免地卷入到网络流言传播当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起网络流言的“中转站”、散播者甚至是直接制造者。有调查显示,在2003-2011年被媒体公开报道的219起司法介入的造谣传谣案中,共提到91名涉案人员的职业,其中25%是大学生,占据最高比例。[1]鉴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对这一问题若不加以重视,不仅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会成为危害高校稳定甚至引发社会危机的冲击力量。因此,通过对网络流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路径和内在动因的研究,设计基于高校辅导员工作视角的应对策略和引导路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流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路径 把握网络流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路径,是有效应对网络流言影响的基础。网络流言首先并未脱离流言的基本属性,其本质特征是“广泛流传”和“未经证实”,具有信息分享和意见表达的双重属性。[2]其次,它是流言与网络相结合的产物,又有着新媒介技术所赋予的特点,能在短时间内以几何倍数扩散,甚至引发巨大的“蝴蝶效应”。再次,由于所处阶段和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媒介使用习惯等都左右着他们对于网络流言传播的态度和行为,这都使得网络流言在这一群体中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传播特点。 1.大学生的“媒介化生存”和技术优势造就了接触网络流言的多元渠道 当代大学生与互联网同步成长,他们的信息获取、言语表达、社会交往乃至话语体系等都有着鲜明的新媒体特征,“媒介化生存”已然成为其真实写照。同时,大学生在媒介使用和信息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乐于并善于使用各种新技术、新功能和新应用。几乎每个人都会同时拥有QQ、微博、微信和人人网等社交账号,不少大学生还会使用开心网、豆瓣、陌陌等社交产品,也有较早尝试使用诸如Instagram、WhatsApp等在国外非常流行而国内尚属小众的社交应用,甚至有掌握网络“翻墙”技术的大学生更是会经常登录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海外社交平台。根据2014年5月的一项调查,即时通信、搜索引擎、博客、微博、社交网站、论坛在大学生网民中的使用率分别是97.7%、91.0%、86.5%、76.7%、60.0%、30.6%。[3]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互动交流、自我表达的热情和习惯,使得他们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获取到的信息更加复杂多元。 2.“对话”和“关注”是大学生获取网络流言的主要方式 大学生在从不同渠道获悉信息的过程中,都可能会接触到真伪难辨的流言。其中,最主要的获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对话”,主要发生在两种情境中:一是基于现实人际关系的在线社交圈,如朋友之间通过QQ、微信等即时工具以“一对一”或“群聊”的形式直接交流,或是通过朋友圈、微博、人人网的信息发布、评论、私信等功能进行信息传播;二是基于共同兴趣或话题的虚拟社交圈,如贴吧、论坛、社区等,在现实中可能互不相识,只因某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地域等因素聚集到一起形成圈群,以社群化的方式进行信息互动。另一种获取方式是“关注”,即通过“加关注”来主动将某人作为自身的信源。调查显示,大学生关注他人的数量要远远多于被他人关注的数量。[4]这也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关注的对象越多,意味着信息来源越丰富多元。 3.大学生对网络流言内容的兴趣点取决于话题的公共性和相关性 大学生会因个人的背景、经历、偏好、预设立场等对网络流言作出选择性关注,话题的公共性和相关性是引起兴趣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公共性。当代大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使得他们对当前的社会舆论热点颇为关注,主要有:(1)突发性灾难事件,如汶川地震、马航空难等灾难事件;(2)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典型事件,如瓮安、乌坎等群体性事件等;(3)有关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民生领域的公共事件,如艾滋谣言、“学生被割肾盗肾”等。其次是相关性。一些与大学生关系密切或关联切身利益的流言,更易激发参与欲望,主要包括:(1)高校相关问题,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泄题”和屡传不休的“女大学生被强奸”等,(2)同辈群体相关事件,即对年龄相仿的青年群体抱以极大关注,如药家鑫案、杭州飙车案中的各种传言等。而对于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流言,大学生则不太敏感,这或许与他们对这些领域不太熟悉有关。 4.线上线下关联互动构成大学生网络流言传播的主要模式 在一场完整的网络流言传播过程中,传播呈现多通道模式。[5]这一特点在大学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虚拟的网络传播和现实的人际传播相互作用,多种传播手段杂糅共存。一方面,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且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这使得他们在网上结成了众多不同的兴趣圈、生活圈,除了带来广泛丰富的信息外,还形成了不同的议论空间。另一方面,大学生以群体生活为主,社交关系相对稳定而密切。高校的集聚环境使得他们形成了大小不同的团体,包括学生会、同乡会、读书会等非正式组织,由此构成了流言的现实传播渠道。除此之外,他们还大多与原先的社会关系网络保持着经常性往来。因此,网络流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往往沿着这样的路径,即大学生个体首先从网络平台上获取流言,随即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分享和讨论,进而可能与网友(论坛、贴吧)就该问题进行互动,或是以电话、短信、即时通信工具等方式传递给家人和校外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既综合网络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多种形态,又涉及口述、电话、短信、QQ、微博等方式,还跨越了网友、同学、朋友、亲人等不同社交圈。这样的传播模式使得互动频率更高、流动速度更快、波及范围更广。 5.以“转发”为主要表征的传播行为背后隐藏着态度的多种可能 大学生对网络流言的传播,除了通过现实交往中的口耳相传和聊天工具的传递外,更加显著且有影响的行为是“转发”。这是因为,转发功能使得流言传播成本大大降低,只需点一下鼠标即可,而且转发可以显示出转发者并非流言的源头,相对承担的风险较小。在一系列的转发中,流言可以跨越紧密联系的小圈子,呈扩散状迅速地向四周引爆。[6]正是“转发”增加了流言的传播机会和扩散范围,直接引发了病毒式传播。但是,大学生不加评论的转发行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对流言所表达观点的认同,而是存在着多种态度的可能。一是纯习惯性的“随手转”,基于朋友圈社交心理的习惯,对热门话题顺手转发;二是抱着娱乐的心态,转发以与朋友同乐;三是相信了谣言,姑且传之,以引起重视或善意提醒;四是从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刻板印象出发,借以发泄不满或敌对情绪;五是以恶作剧或耸人听闻的事件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或获取知名度。每一次“转发”背后到底是何种态度,这可结合学生的个性、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加以判断。 二、大学生参与网络流言传播的内在动因 社会转型期的诸多问题、矛盾和冲突使得流言极易滋生和蔓延,加上新媒体提供了自由表达观点的平台,其搭建的非正式话语空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作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大学生的认知、思想和行为不免受到社会现实和舆论狂欢的冲击。尽管他们有着较高的学历和知识水平,但毕竟涉世未深,自身阅历不够,社会经验有限,加上思想尚不成熟、冲动叛逆、行为大胆等个性特点,使得他们在面对复杂的流言环境时难免会出现猜测、怀疑、迷茫、摇摆等情绪、意见和态度,甚至被蛊惑,主动参与造谣和传谣。分析和洞察大学生参与网络流言传播的内在动因,是构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的关键。 1.社会参与意识强烈与公民责任缺失的矛盾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他们关注公共事务,热心社会生活,同情弱势群体,渴望公平正义,对于网上流传的各种信息,特别是涉及社会公共类的话题格外关注。大学生借助网络关注公共事务,表达利益诉求,其动机和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因为公民责任缺失、法制观念淡薄导致网络行为失范,从而成为网络流言的传播者甚至制造者。 第一,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使得大学生从真实身份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摆脱了社会道德和群体压力的束缚。在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可能更容易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7]网络流言的大量转发和评论,使得大学生往往会出现“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加上转发路径比较透明,减少了他们的顾忌和负担,从而削弱了责任感,丧失了对个人行为的自律。 第二,大学生追求自由独立,强调自我与个性。为了在网络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往往会以猎奇的、哗众取宠的甚至是反叛式的标新立异和奇特行为“搏出位”。网络中的信息生产、发布特点是先生产、后过滤,甚至是边生产、边过滤,抑或是只生产、不过滤,信息生产成本几乎为零。[8]这种低门槛、低成本、大影响、强效应的传播优势,无疑使得制造或传播流言成为某些大学生期望“一夜成名”的捷径。 第三,新一代受众崇尚“我行我秀”,与年长世代相对严肃地看待新媒体所带来的话语权不同,“80后”普遍视新媒体为个人生活和情感的大秀场。[9]比如在2008年“抵制家乐福”事件中,很多参与的“80后”表示,因为是第一次“赶集”(参加游行集会),所以兴奋大于愤怒。[10]他们更容易以一种娱乐的心态来传播流言,随手分享转发或是道听途说地编造“段子”,以致忽视了身为公民的自觉意识和社会责任。 2.独立思辨能力与盲目从众心理的博弈 当代大学生重视自主判断,不盲从权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行独立的社会观察和思考,但是有些学生在网络流言面前容易失去独立思辨的能力,甚至连一些非常明显的谣言都无法辨识。归根到底,这是“从众”心理在作祟。有学者认为:“如果青年独立地思考网络谣言的虚假性,能够很容易地加以辨别,但是在与网络群体的互动中,网络谣言产生的可能性便增加。”[11] 第一,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心理上容易受到群体压力影响,进而产生从众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的行为超出群体规范的范围,就会产生一种背离群体的感受,这种内心的紧张感会迫使个体改变原有的意识和行为,使之符合群体规范的要求。[12]有学者在研究“抵制家乐福”事件时指出,网络中的群体是冲动、易变而急躁的,谁要是发出相反的意见,哪怕是略微的不同意见,马上被众人共讨之和共“诛”之。[13]为了防止被“孤立”而保持“沉默”,这就是传播学中所说的“沉默的螺旋”。 第二,流言多以疑问方式出现,通过新媒体平台上的“集体交易”,逐渐变得“证据确凿”。[14]网络流言常常“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手段,信息真假难辨。广大网民在转发或转帖的过程中又往往通过“添油加醋”引发信息内容的变异,使得一开始“似是而非”的流言变得似乎越来越可信。面对经群体讨论和集体加工的强大“证据”,即便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人也可能会被左右言行而相信这是“事实”。 第三,流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建立社交联系的“谈资”而存在的,它丰富了群体的话题,加强了群体的联系。[15]在这种情况下,传播流言的目的并非是信息本身,只是为了与陌生人建立联系,或是打破谈话时沉默的尴尬,抑或是加入话题避免被孤立等,重点在于建立社交纽带,显示彼此的群体认同。 3.理性诉求表达与感性应激心态的交织 法国研究者弗·勒莫认为,流言的“根子是人们感到自己缺了点什么,它又以模棱两可的感觉在扩展延伸,它存在的基础是使人希望对事物有进一步的了解或是对隐约感到的威胁的一种反映”。[16]从这个角度来说,流言的产生和传播背后往往隐含着一定的利益诉求和民意表达,或是反映现实中的恐惧和不安状态,或是试着诠释当前的模糊情境,或是出于发掘事实寻找真相的需要,或是借助“话语出位”推进问题解决,等等。如“香蕉致癌”、“西瓜打针”、“柑橘生虫”等谣言源于人们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焦虑,杭州飙车案、钱云会案中的流言则在于社会环境因素中的相应症结。尽管这种诉求表达“未必不蕴涵着理性成分”,[17]但常常带有强烈的情绪化色彩,极易与冲动、愤怒、同情等情绪交织在一起。大学生极易受到群体个别情绪的影响,当他们“遭遇”网络流言的情感攻势或情绪感染时,理性诉求会不自觉地被感性情绪所逐渐掩盖甚至取代。 一方面,流言总是瞄准公众的情感诉求,带有强烈的煽动性和蛊惑性。比如,常常用诸如“震惊”、“转疯了”、“亲身经历”、“是中国人就转”、“转给你关心的人”等具有强烈情感暗示的词语进行“讲述”。这些或怂恿、或恐惧、或温情的情感冲击,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防御能力明显降低,参与“转发”传播。另一方面,流言传播过程中的“众声喧哗”,不仅有信息和观点,还可能掺杂着许多非理性的情绪。尤其是在公共危机引发的应激心理状态下,那些非理性情绪似乎更能在民众中发酵并迅速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大量密集的转发又会使这些情绪一遍遍强化,并迅速蔓延和传染。青年人的情感活动比较强烈,思想和行为容易受情感支配,一旦受到群体情绪的煽动和渲染,就容易丧失理性意识和理智判断。 三、辅导员工作视角下的应对策略 网络流言应对和治理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高校处于各种文化思潮交汇的前沿阵地,是网络流言延伸到大学生现实生活的主要扩散地。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处在大学生流言传播环境第一线,理应在网络流言应对及引导方面发挥最直接的作用。 1.转变思路: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引导 各种流言在大学生中的大肆传播,会严重干扰他们的认知,引起思想混乱,激发负面情绪,影响社会心态,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利用。但流言也并非洪水猛兽。在看到其社会危害的同时,也要肯定它作为“信息安全阀”和“社会预警器”的正向功能。流言虽是舆论的表层显现,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深层的社会心理和事件动态,是社会情绪和社会舆论的重要表现形式。[18]因此,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传播网络流言的背后,其实往往隐含着自己的态度和意见。只有那些契合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或利益诉求的流言才会引起他们的格外关注,甚至激发传播行为。 基于网络流言传播效果的两面性,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流言传播行为给予关注和引导,不仅是高校维稳工作的需要,更是开展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和教育引导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捕捉学生对于各种流言的观点和态度,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干预,尽早化解,有利于避免因流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可能,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非官方的舆论表达,从大学生参与网络流言传播的行为和态度中往往可以窥见他们的价值取向、社会心态和利益诉求,以此为抓手,合理引导,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瞻性和实效性。 因此,高校辅导员要突破传统的“管控”思维和简单的“封堵”办法,主动更新观念,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引导,变“围追堵截”为“沟通疏导”。第一,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敏锐地发现学生受流言传播影响的情况,并迅即作出反馈,预防风险发生;第二,在学生传播网络流言时,根据个体的不同特点、关注流言的内容、持有的态度观点等,设计不同的应对引导模式;第三,利用大学生广泛关注的网络流言主动“发声”,借力使力,以此为契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工作水平和艺术而言,“预防—引导—利用”的三个层次是由低到高的阶梯式上升。 2.掌握能力:具备媒介素养 在青年生存和发展须臾离不开媒介环境的今天,如果辅导员还不会使用各种社交媒体,或只是简单地把新媒介作为发布通知或消息的工具,那显然已经无法跟上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步伐。高校辅导员只有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充分掌握网络知识和技能,才可能读懂当下泛滥在网络中的各种流言,才可能掌握学生对流言传播的态度和行为,才可能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并采取妥善的措施。因此,辅导员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成为玩转社交媒体的“高手”。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新媒介使用习惯,主动进入大学生的网络空间。青年学生特别热衷于通过不同的社交工具建构自己的社交圈,并喜欢在社交平台发布状态和观点,其中当然也会有情绪、猜测、质疑甚至流言等。因此,辅导员要掌握最新的传播技术,熟练运用在学生中使用率很高的人人网、微博、微信等,通过主动关注等方式融入到学生的网络社交圈。不仅如此,辅导员还应该使自己成为社交网络平台上的活跃用户,而不能只满足于“潜水”观察,甚至只是“打打酱油”或者长期“休眠”。既要主动对学生发表的内容进行评论交流,又要经常性地发布和分享个人状态、感悟和观点,聚拢人气,让大学生感觉到网络上的辅导员是亲切亲和、有血有肉的,从而愿意与之建立起亲密、信任的双向互动沟通关系。 其次,要具备成熟的信息掌控能力,擅长利用新媒介开展学生工作。一是要善于分析、解读和甄别媒介信息,练就一双识别网络流言的“火眼金睛”,敏感地发现和捕捉学生中的流言,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对流言的鉴别能力。二是要善于把握信息传播特性和舆情演化规律,准确研判流言的发生和发展脉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流言的扩散蔓延,做好“把关人”。三是善于引导舆论走向,对于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或热门事件,可以主动发起讨论,发布权威信息,掌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成为学生中的意见领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敏感事件,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增强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3.设计方法:基于信任关系的交往互动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决定了他们的流言应对方式倾向于互动式、个性化的交往,即更倚赖于师生间的网上互动和网下信任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适时介入、巧妙引导、分类指导、重点关注等方法实现有效应对和积极引导。 其一,适时介入。流言的扩散是经过一段时期后才达到一定规模的,这就使得介入时机非常关键。干预过早可能使流言传播更加广泛,介入太晚则澄清成本和难度又会提高。因此,辅导员应根据流言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程度(包括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度)来决定介入时机和方式。比如,出现个别网上传播时可单独与之私下探讨,网上大规模转发时可采取“转发加引导性评论”或发布权威证据予以澄清,在现实人际中引发较大反响时可召开主题班会进行集体辨析,等等。 其二,巧妙引导。大学生个性较强,有时候又很自负,一旦相信流言后就很难转变态度。尤其是在危机情况下,一本正经的说教是行不通的,也不能以简单的否定判断来纠正。这就要求辅导员注重引导技巧,既要重视话题和素材的选择,用可信度高的证据“说话”;又要用更个性化的表达、时尚化的语言、讲故事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有理有据地耐心说服。在互动式、探讨式的沟通中,引导学生共同查证和分析流言,帮助他们明辨真伪。 其三,分类指导。通过日常与学生的现实交往与观察,辅导员对于每个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特点等都应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在熟悉和把握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洞悉和判断其传播流言的真实意图和态度,从而分层分类地进行指导。比如,对习惯性“随手转”的学生要培养网络道德自律和责任感,对有不满情绪的学生则要了解其具体诉求并尽可能化解矛盾,等等。 其四,重点关注。对于学生中的一些特殊群体,如有号召力的“意见领袖”、思想比较偏激的“愤青”、性格胆小不安的“紧张大师”、网络表现与现实差异特别大的“双面人”等,辅导员都要主动关心、持续关注、经常性交流,建立良好的信任互动关系。当遇到突发事件或流言大肆传播时,要格外关注他们的网络言行和现实表现,有需要时更要主动进行个别的面对面沟通,防止他们成为流言传播的“扩音器”。网络谣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途径及对策_大学论文
网络谣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途径及对策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