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_国内宏观论文

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性论文,产业结构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03)04-0013-05

经济结构的调整已成为我国经济在新世纪进一步发展和迈向新台阶的关键,因此,我国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就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要调整好我国的产业结构,除了根据我国国内需求进行调整外,还应考虑到我国已加入WTO,必须根据经济国际化的要求进行战略性的调整。本文将通过我国与不同类型国家的产业结构水平的比较和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状况方面的研究,并提出结构调整的对策性意见。

一、我国与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水平的差异分析

要按经济国际化的要求来调整产业结构,首先必须了解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状况,特别是要了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水平,以明确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调整的方向、明确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状况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我们用人均GDP指标从世界最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和人均GDP与我国相近国家的三个角度,筛选了美国、日本、韩国、巴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六国进行产业结构水平的比较分析,运用综合评分法和结构相似系数(越接近于1越相似)的方法,分析GDP结构和从业人员结构(见表1、表2)。

表1 我国与六国GDP、从业人员结构的比较 单位:%

注:表中数据根据《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表2 我国与十国制造业结构比较

注:表中数据根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整理计算,为1997年的数据。

从表1可见,从三大产业的层次上看,我国三次产业GDP结构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日本比,产业结构水平评分值分别为38.2分和45.8分,从业人员结构水平评分值分别为45.2分和41.1分,GDP结构的相似系数分别为80%和88%,从业人员结构的相似系数分别为57%和63%,评分值和结构相似系数最低,结构水平相差最大;与中等发达国家韩国、巴西比,大部分评分值为60多分,GDP结构相似系数分别达到95%和92%,从业人员结构相似系数分别达到83%和81%;与我国人均GDP水平相近的菲律宾、印尼相比,大部分评分值在94分以上,结构相似系数均在91%以上,相似程度高,与印尼的GDP和从业人员结构相似系数分别达到99%和98%,评分值也分别达到103分和98.6分,相似程度最高。

我国与发达国家GDP结构的主要差别在于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过低,GDP结构类型为“二三一”,与发达国家类型“三二一”相比差一个发展阶段,我国从业人员结构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别在于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从业人员结构类型为“一三二”,与发达国家(美、日)的“三二一”相比差两个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偏低。

从三大产业的内部行业结构上看,在第一产业内部,我国呈现以种植业为主、以农(即种植业,2001年总产值结构为55.24%)、牧(30.42%)、渔(10.75%)、林(3.59%)为序的格局,这与美、英等发达国家以牧业占第一位(美国1984年牧业比重为51.3%、种植业比重为48.7%)的水平相比,结构水平偏低。在第二产业内部,我们从表2可见,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日、英、俄的纺织服装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为4%~5%,机械和运输设备的比重,日本为40%、美国为37%、英国为30%,而我国纺织服装所占比重为12%、机械和运输设备所占比重为25%,说明我国与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有明显的不同,经济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这里我们也要看到,韩国、法国纺织服装所占比重也较大,可见,发达国家也可具有纺织服装业比重大的特点。我国与之相比,应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发挥产品成本低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印度尼西亚、印度的纺织服装比重超过我国,他们的劳动力成本也低,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可能成为我国强劲的竞争对手。就从业人员角度来看,我国制造业、建筑业的比重还有提高的潜力。在第三产业内部,我国的金融保险、不动产和产业服务业、社会和个人服务业、批发零售、旅馆和饭店业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2000年我国金融保险、不动产和产业服务业的GDP结构为9.02%,从业人员结构为1%,与美国的GDP结构为31%和从业人员结构为11.8%相比差距甚大;我国社会团体和个人服务业GDP结构为9.86%,从业人员结构为7.5%,与日本的GDP结构26.4%和从业人员结构24%、与美国的从业人员结构35.1%相比差距也甚大。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总体水平相差甚大,处于不利地位,挑战和压力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第二产业位居三大产业的第一位,具有一定的相对比较优势,特别是制造业中的一些传统产业的相对比较优势较大。因此,我国必须尽快地通过发展生产力和进一步加快对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发挥自己相对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的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二、从进出口的角度对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对比分析

要按经济国际化的要求来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还必须从进出口的角度看世界经济对我国的影响,找出我国在世界分工中的强势和弱势产业,以分别情况加以调整。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我国各产业的进出口诱发与依赖度系数,来分析我国在世界产业分工中的基本情况。各产业部门对最终需求项目进出口的生产诱发系数,可以揭示某一国或地区的进出口对诱发各产业部门生产作用力的大小。若算出的诱发系数大且为正值,则该产业属于出口诱发型产业部门,若绝对值大且为负值,则该产业属于进口替代诱发型产业部门;某产业的生产对最终需求项目进出口的依赖度系数,可以反映某一国或地区产业部门的生产对进出口的依赖程度,若算出的依赖度系数大且为正值,则该产业属于依赖出口型产业,若算出的绝对值大且为负值,则该产业属于市场依赖其产品进口程度相对较大的产业。我们根据我国公布的最近投入产出数据(1997年),并根据其数据的差异,对我国的产业部门进行分类(见表3)。

表3 依据进出口对生产的诱发程度和对进出口的依赖程度把我国40个产业进行分类

注:①表中数据根据《1997年度中国投入产出表》(中国统计出版社)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②表中出口、进口替代诱发型产业部门和依赖出口、市场依赖其产品进口程度相对较大的产业部门的选择是按其系数大于|0.1|进行,其产业顺序按诱发和依赖程度从大到小排列,进口替代诱发型产业部门是指这些部门具有进口替代诱发的潜力或要求。

从表3可见,我国依赖出口和出口诱发程度均大的产业为纺织业、服装皮革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商业、造纸及制品印刷和文教用品制造业。可见,我国仍是一个主要以纺织业、服装皮革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为相对强势产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格局,这些产业在我国入世后相对有利,应抓住时机努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我国市场依赖其产品进口和进口替代诱发程度均大的产业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机械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可见,我国上述的能源、原材料工业的产品对国外依赖度相对较大,特别是石油工业,在国际分工中显然是国外产油国的强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国外石油的依赖程度会逐步扩大;我国机械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产品对国外依赖度也相对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我们技术水平低等因素所造成的。这样就形成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和炼焦业、金属矿采选业等能源、原材料工业和机械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国际分工中呈相对弱势产业的状况,这些产业应注意调整和提高素质,以增强其迎接挑战的能力。

三、根据经济国际化的要求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对策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由于入世后的新情况形成了新的挑战,我国在进一步的战略性调整中,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结构质量,其调整的目标应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不仅能够适应国内市场需求而且能够适应经济国际化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够适应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高效的产业结构。

从调整的总体思路上看,一是要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的素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应逐步地向“三二一”发达类型推进,应首先赶超中等发达国家,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要保持特色,发挥优势,以效益为中心进行结构调整;三是要从规模经济与企业素质上提高产业的素质,增强其竞争力;四是要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的外向度,建立起适应经济国际化的外向型的产业结构。

从具体的调整对策来看,2001年,我国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GDP比重为15.2%、从业人员比重为50%,与发达国家(如美国分别为2%、2.7%)相比结构偏大,特别是从业人员比重过大,应在调整中逐步降低,从业人员结构争取在2005年调低到44%、2010年调低到38%左右。在第一产业内部,应加快种植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其粮食作物的优质产品率,并逐步降低粮食作物所占比重,逐步提高种植业中蔬菜、水果和花卉业的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入世后有一定优势的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以畜牧业发展为重点,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水平。我们要改良品种、加速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以扩大生产规模、组织好各专业的农业合作化组织、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好种养、加工、贮存、运输、营销各个环节,重点搞好加工这个“软肋”。应重点强调我国的绿色农业问题,加强对这方面的监控刻不容缓。

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上,当前应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重点解决农民进城的稳定化、制度化问题,取消对农村进城人员就业歧视的“土政策”,要逐步创造条件在住宅、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方面取得“国民待遇”,使农民重点流入建筑业特别是服务业,使农村的人口有序进城。

2001年,我国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GDP比重为51.2%、从业人员比重为22.3%,与发达国家(美国顺次为28%、23.9%,日本为37.2%、32.0%)相比GDP结构偏大、从业人员结构偏小,我国第二产业GDP结构应在三大产业共同发展并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而逐步下降,但近一段时期还可能稳定在50%左右,从业人员结构应保持稳定或略有提高。在第二产业内部,重点是抓好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我国的制造业。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方面,我国的纺织业、服装皮革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要下大力气进行改造,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拉开产品档次,力求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对我国优势出口产品,要注意防止国内同行业出口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防范国外以反倾销的方式阻碍我国产品的进入;我国的机械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它们对我国产业前后向关联度大,其产品出口量大,但进口量更大,突出的反映出我国该产业的产品有潜力占领更大的世界市场份额,但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急需认真解决;在世界500强的产业分布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企业个数为27个,其企业个数的比重(5.4%)和营业额比重(9.13%)在第二产业中均占第2位,企业的平均营业额高达476.66亿美元,而我国2000年生产汽车207万辆,主要由120家企业生产,其产量只相当于世界500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年产量的24%,我国最大的一汽集团也只生产汽车41.5万辆,销售收入约75.4亿美元,企业规模明显偏小。我国汽车产业今后要重点利用我国目前资源廉价的优势,加强与世界大型汽车企业进行联合开发生产,加快企业的兼并和重组,以提高我国企业的规模,注意国外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差别,大力发展国内需求大的中低价轿车。

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我国应以电子及通信设备业的发展为龙头,发展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起中国的“硅谷”。在能源产业中,石油工业产品到2010年我国大约需消费3亿吨的石油,其中需进口1.5亿吨,因此,要加紧新油田的勘探和开发,注意采储比例的协调,加快石油储备产业的建设,保护我国石油供应的安全。

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结构上看,在今后的10年中,通过调整应适度增加在纺织、服装、皮革制品、食品、建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就业岗位,努力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就业岗位;可能要适度减少在汽车、机械、冶金、粮油加工等行业的就业岗位,第二产业内就业机会增减相抵,总量会略有增加,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将较为稳定。我们要发挥市场优化配置的作用,采取教育培训等多种措施,实现这种内部结构的转化。

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GDP结构为33.6%、从业人员结构为27.7%,与世界最发达的美、日(美国GDP比重为70%,就业人员比重为73.5%;日本的比重分别为61.1%、62.7%)相比差距甚远,我国第三产业GDP结构要争取在2005年提高到36%、2010年突破40%。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量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在第三产业内部,我国的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医药和贸易等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弱,受影响较大,要重点加以调整与发展。金融是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因而必须认真的应对其挑战。我国银行业除了利用我国WTO文件中规定的有关客户性质限制、地区限制、股权限制外,要利用我国银行业已在全国遍布分支机构、本土经营、政府支持、具有一定的雄厚资金和近年来发展了一批股份制银行的优势,加快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系、对银行进行合并与重组、在服务效率和服务品种方面提高自己并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建立起我国金融的世界级“航母”。我国的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我国寿险公司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推动国有保险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采用中外合资形式设立寿险公司。

我国的电信业应克服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弊端,加快发展这一潜力巨大的产业。

要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以高效率的大流通拉动高效率的大生产和大消费,流通企业应当调整内部结构,借鉴国外先进的流通业态,大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争取在近几年内形成10~20家现代化的、拥有自主产权的新型流通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扶植一批流通企业上市。

我国的房地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今后应提升商品房规划设计水平,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加快房地产租赁业的发展,并考虑到交通工具的改进因素,在城市周边地区、卫星城镇进行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应逐步进入微利时代。

从就业人员行业结构分析,我国金融保险、不动产和产业服务业、社会团体、个人服务以及批发零售、旅馆饭店业所占比重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在“十五”时期,每年需安置800多万人就业,大力发展这些产业,使就业机会有大的增加。

标签:;  ;  ;  ;  ;  ;  ;  

论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