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发展对客观发展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保障供电的质量与供电的稳定性、安全性,对供电企业的经营能力与管理能力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电力计量标准化,通过准确的电力计量可以提升供电服务的满意度。但是,电力计量标准化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为此,应展开深入的探究,以便更广泛地推广电力计量标准化,为实现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电力计量;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
引言
电力计量工作的开展效果与电力企业的利益密切相关,如果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采取的工作方法不恰当,又或者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都会直接影响到电力计量工作质量,严重威胁到电力企业的利益。要想转变现状,必须要加强对电力计量管理现状的分析,以此为依据制订应对措施,确保电力计量管理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开展,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利益提供可靠的保障。
1电力计量标准化发展与建设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供电服务暴露出了更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一线城市问题十分突出,供电服务不及时严重地制约了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的提升。鉴于电力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化、全面化的管理,对保障电能质量以及供电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大力推广电力计量标准化建设,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降低系统中人力资源工作量,能够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使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此外,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利用高效、自动化办公等技术简化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率,获取消费者的认可与信赖,对实现电力企业的长足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电力计量标准化工作在落实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内容未达到理想效果的情况,需要采用更高水平的电力计量技术和电力计量标准化手段,并且构建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电力计量和质量的控制,来保障电力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现,并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2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与应用要点
2.1技术方面标准化管理
一般来说,电力计量管理工作对技术的要求非常之高,所用设备应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阶段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严格遵守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操作,严厉禁止接线不当引起的设备短路,最大限度的避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计量设备的安装施工质量达到既定标准,在电力计量工作中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电力企业要加大对计量相关技术方法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促进研发应用工作的迅速发展,结合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相关技术,提高计量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能力和水平,提高电力计量管理工作效率。还要完善计量设备体系,确保各型配套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应健全相应的监督监管工作机制,对电能表等关键设备以及技术方法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开展强有力的监督和管控,防止各型设备频繁出现故障和问题。要督促管理部门实行定期的巡检制度,落实相关的检查策略。
2.2构建标准化电力计量管理制度
导致电力供应紧张与服务质量较差不单纯是电力资源本身的问题,电力企业不科学、不合理的电力计量管理制度也是导致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构建标准化的电力计量管理制度,对行业内部展开标准、统一的管理,不仅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电力计量管理水平,也能够规范行业的发展。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均提高了对电力计量的重视,细节部分仍需要完善,需要更为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提升电力计量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与管理效果,并且在细化管理制度基础上提升管理工作的透明化程度,让电力行业每一位员工都能参与管理工作,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此外,通过与管理制度配套的绩效考核体系与标准化评估体系,增强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活力,保质保量地落实每一项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人员和服务方面的标准化管理
现阶段,用户对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电力企业不能注重服务方式的改进,仍然遵循传统服务理念为用户服务,那么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将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很难获得用户的认可和支持。实际上,工作人员作为与用户距离最近的人,他们的服务意识越强,服务理念越先进,给用户提供的服务也会愈发的周到,因此电力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根据人员所在岗位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向全体人员普及先进的服务思想,这是实现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此外,电力企业还要积极创新服务形式,耐心倾听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挖掘用户的需求,竭力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对用户反馈的信息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在标准化管理的实施道路上披荆斩棘,迎难而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4电力计量管理体系标准化
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是保障电力计量管理工作规范落实的基础,从电力计量工作的特点来讲,需要基于现代化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才能保障其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基于精细化的管理制度,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为电力计量工作整个运作过程展开规范化的指导,能够及时将冗余以及不具备实际意义的制度条款剔除,将与电力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废除,优化整个管理过程,逐步促进电力计量工作朝着动态化、全过程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配合监管机制,保障电力计量工作的公开性、透明性,让企业内员工以及社会大众都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进行监督,不断提出优化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建议,有效提升电力计量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2.5提升电力计量管理的综合性
电力计量工作不仅是技术性的问题,也需要通过标准化的管理保障其可靠性与准确性,电力计量管理涉及到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等多项内容,这就需要一支具备综合管理能力的管理团队,能够从不同的层次展开专业的管理。例如,在电力设备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电力计量设备档案的方式,对电力计量设备的服务全过程进行监管,准确记录运行中产生的各项信息,如设备的检修内容、更新情况、改造情况与报废后的处理情况等,进而便于电力企业全面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优化技术管理标准,提升设备管理效果。又如,在人员管理上,需要强化技术培训力度,让技术人员能够及时更新技术方法,不断改进与创新电力计量工作方法与工作手段,从而在提升电力计量工作质量的同时,提升其效率与科学性。
3电力计量的相关概述
电力企业要为广大用电户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而这些服务项目的开展需要以电力计量为基础,在收取电费时电力计量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电力计量用电户还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用电量信息,电力计量管理工作对用电户以及电力企业利益的维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需要电力企业构建专业的计量统计系统,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也要完全符合系统运行和使用需求,才能保证计量统计系统的稳定运行,电力计量管理工作也可以保持顺利的开展。
结束语
电力计量标准化工作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发展水平与服务质量,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由于社会对电力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电力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电力企业的重视,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专业技术,不断完善电力计量标准化工作,从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提升自身的能力,以便更深入地挖掘发展潜能,为电力企业应对新形势的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费雪丽.供电企业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2):72-73.
[2]任小东.分析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电子制作,2014(17):282.
[3]靳亚琴.当前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策略初探[J].科技传播,2014,6(07):70+59.
论文作者:沈皖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电力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