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明确指出,审计监督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查出问题不是审计的最终目的,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即立足服务是审计的根本目的。审计整改作为体现服务的重要手段,也就构成了审计监督的重要部门,是审计监督最终的落脚点。但由于当前审计整改存在着整改缺乏同意规范的流程和标准、整改问责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审计部门和被审单位不同程度存在着重审计、轻整改,造成审计整改在实际中落实不到位、不彻底,影响了审计监督的效果。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审计整改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整改;审计;协同监督;责任落实
引言
本文从审计整改的作用、审计整改的主要类型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发挥多部门协同监督达发挥整改合力等三方面谈谈笔者的认识和思考,共同仁共同探讨学习。
一、审计整改的作用
所谓审计整改,是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部门依法审计所做出的审计决定或提出的审计建议,对其自身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纠正、改进的过程和结果,对其审计各方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审计部门的角度看,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可以有效检验审计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的总体水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和“免疫系统”功能,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审计的公信力和审计部门想良好形象,树立审计的权威性。
从被审计单位的角度看,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可以有效促进被审计单位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理顺体制机制,改进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堵塞管理漏洞。
二、审计整改的主要类型
审计整改大致分三种类型:一是被审计单位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可以完成整改。如:违规报销差旅费、电价执行不规范、支付依据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共同特点是多属于被审单位主观违规违纪,由于人为因素,不同程度造成资金浪费和使用效益地下,被审单位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如按规定收回违规资金、补充相关缺失资料等,是可以对审计问题予以整改的。二是由于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的原因,被审单位本身难以彻底整改或缺乏整改动力,如果不从源头加以解决,健全完善有关机制体制,今后还可能再犯同样的问题。如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企业与集体企业资产不清、物资出入库不及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共同点是在一定时期内,审计部门多次揭示和反映,但被审计单位整改进度缓慢或着即使整改率,但仍会继续犯同样的问题,属于屡审屡犯的问题。被审单位违反相关规定的事实是清楚的,但其违规的原因是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制度的不健全,要彻底解决问题,应推动有关管理部门从源头抓起,关上后门的同时要打开前门,完善制度,理顺体制机制,从根子上杜绝屡查屡犯问题。三是已既成事实,整改有一定难度你,应重点督促被审单位加强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今后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问题。如已竣工验收的建设巩华城招投标程序不合规、已竣工项目未按批复设计内容施工、劳务派遣费已支付但劳务派遣合同签订不规范等等。这些问题的共同点是由于事后审计,虽然被审计单位违规违纪行为已经发生,但由于纠错成本或代价太高,实践中采取纠正措施的可能性很小,审计在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基础上,更多的精力和重点应着眼于督促被审计单位完善相关制度、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和改进内部管理,在以后的工作中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审计发现问题,公司在整改过程中的经验
公司审计部针对省公司数字化持续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各类审计检查发现未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不彻底的问题,与多部门协作,将强化问题整改纳入协同监督工作,发挥整改合力,奏响审计整改“交响曲”。此举,有效提高了审计整改率,并发挥了审计成果的深度应用。
(一)建立协同监督组织机构,明确问题整改责任落实
为明确问题整改责任落实,公司制定了《问题整改协同监督实施方案》,并成立了问题整改协同监督项目组,组长由分管审计的公司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业务部门的专业人员兼任。方案明确了协同监督的内容、目标任务、整改时间节点及其他工作要求。方案将协同监督项目组的工作任务作为重点,即项目组负责问题整改的组织督导和沟通协调,对问题整改进度缓慢、整改效果不明显的单位进行专业指导、现场督促。要按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督导相关单位自纠自查、落实整改。通过明确责任落实,能够确保各专业问题整改工作推进有序、效果得力、整改合力。
(二)提炼协同监督问题清单,强化问题整改执行力度
一是总结汇总共性问题清单,督导问题梳理进度。审计部与协同监督组成员将各类审计发现的问题梳理成尚未整改问题清单和共性问题清单。问题清单涵盖财务资产、人力资源、工程项目、物资、营销、合同、集体企业管理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并总结提炼出46项共性问题和15项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根据专业将共性问题清单和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分类下发到各部门,各部门参照共性问题清单有针对性的对所属各单位进行共性问题梳理及整改。
二是建立协同监督问题整改清单,跟踪督导问题整改进度。通过审核评价各单位问题整改现状,对问题整改台账中未完成整改、整改推进不力的问题分专业分类别建立协同监督问题整改清单,以“协同监督问题整改通知书”将问题清单反馈至问题整改监督项目组,各成员部门和单位,协同督促,根据协同监督问题整改清单逐项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制定整改计划、具体措施和整改期限,落实问题整改实施责任单位,与审计部同步组织、督导问题整改。对于当前能够解决的问题,限期整改并报项目组审批认可;对于较难整改的问题,出具专业指导意见或建议,现场督导整改责任单位进行整改规范,进一步明确跟踪检查的原则、内容、程序,推动整改工作高效、严谨。
(三)建立三级审批制,加强问题整改动态管理。
在问题整改注销过程中,建立了各协同部门对所属单位的整改指导和督查,以及所属单位对部门的整改汇报机制。各部门、单位在每月末汇总各单位问题督导整改情况,完善问题清单中整改成果,形成阶段性的整改督导总结定期汇报协同监督项目组。针对问题整改责任单位报回的整改资料逐项审核,协同监督项目组在问题整改注销单上签署专业管理意见,严格执行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协同监督项目组和审计部门“三级审批制”,对整改事项逐一挂号销号、动态管理。通过考核通报的方式,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对于重视不够、组织不力、行动迟缓、工作措施不落实的,予以通报批评。
(四)健全和完善审计整改问责制度,提升审计整改效果
审计整改问责制度是督促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审计整改的有效手段。审计部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研究分析,制定完善问责制度,明确问责原则、对象、内容、方式、保障措施等,增强了审计问责力度,提升了审计整改效果。
通过问题整改协同监督,各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沟通协作,充分发挥业务部门专业管理和监督部门协同管理作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细化工作流程,同时针对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审计成果应用长效机制,全面加强了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
摘要:刘梦迪.做好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之我见。
纪海东.精准定位,开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新局面。
论文作者:徐华玲,张石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单位论文; 部门论文; 清单论文; 审计部论文; 共性论文; 项目论文; 机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