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考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宏大制度背景下的退休制度变迁,研究了相关政治变量与退休制度间的序列结构,从路径依赖和制度断裂生成的角度对退休制度作了较为全面的“结构——历史”分析。退休制度涉及不同主体间的相关利益、路径依赖因素以及不同的观念等,在改革时要注意统筹协调。
关键词:退休制度;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阐明了新时期退休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和目标。退休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对家庭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对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中国,退休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密切相关。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面对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与退休相关的养老保险制度,退休年龄政策等相关的政策需要改变。但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到平衡协调各方利益,最大限度满足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改革力度如何,如何克服过去制度中存在的弊病,都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因此,我们应该从新的视角审视和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退休制度的演变。
二、中国退休制度沿革的结构—历史分析
如前所述,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观点倾向于将制度与其他因素一起考虑。在结构分析范式中,有必要分析国家大制度背景与具体制度安排之间的结构关系,并关注各种政治变量序列的结构关系。
1.宏大制度背景下的退休制度变迁
在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分析范式中,宏观制度语境与特定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分析框架。
(1)经济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仿照苏联模式,我国实行着高度指令性的计划经济模式。计划经济主要表现为对经济运行方式的调控以及由政府来主导资源配置。
我国改革开放前的退休制度就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在50—70年代,退休制度处于分立与统一相交织的状态。这与政府对经济运行方式的干预有关。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分立。国家财政拨款给机构和机构的养老金会带来负担;而企业生产受益负担职工退休金。那时,工业不发达,在工厂中的退休人员也较少,因此支付并无太大困难。1958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经济。此时,强制性计划的重点在退休制度的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追求效率,简化组织并节省公司费用,有必要将两个退休制度结合起来,促进劳动力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环境。之所以将退休制度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主要是因为在市场化改革中,国家应当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不应直接参与微观企业决策。而企业的特性是追求经济效益,这时若由企业全部负担所有职工的一切退休金,那么就会影响经济效率。因此,在新的时期,国家将退休引向社会化与企业负担相结合,国家给予补贴。
(2)政治环境
国家政治环境对政策与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为了确保人民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主要考虑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保护人民的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集权化的管理模式下,早期的退休制度更为倾向统筹,将国家干部和企业职工一并管理。同时,这也与政社合一的单位体制相配套。
“文革”十年的动荡使党和国家遭受了重大损失。在重建退休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一些老干部的利益。也有必要建立离休制度,对一些干部的特殊利益基于关照。同时,废除干部终身制,也是防止过分集权化、优化国家行政效率的必要举措。
(3)文化与社会环境
中国的传统文化模式更倾向于社群主义。这也就是我们强调的集体主义精神。与这种集体主义相配套的就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与政社合一的单位体制。在这种文化影响下的一系列制度,包括退休制度,无一不体现着对整体利益的关切。因此,改革开放前的退休制度总体上是在集体主义精神环境下运行的,呈现一种国家统筹型的整体性。
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新中国建设的重要转折点。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经济市场化改革带来了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和扩展。个体权利逐步被受到重视。同时,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导致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生活水平在总体上有了质的飞跃。相应地,人们的预期寿命也不断提高。因此,退休制度在新的需求下就会发生新的变革。
从社会建设角度来说,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新的就业形势、医疗、教育制度等等,都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带来了职业选择的多元化,也带来了需求的多元化,人们呼唤一种能够满足个人最大化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人口结构、性别结构的新变化也对退休制度与社保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2.相关政治变量与退休制度间的序列结构
除了宏大制度情境对新中国退休制度的发展演变产生着重大制约作用外,多元政治变量也是考察退休制度变迁中的影响因素。
国家意识形态因素是一个政治变量。在历史制度主义中,制度通过意识形态来起作用,人们相信制度的合法性,能够遵从制度安排,从而降低制度运行成本。这就很容易理解,在早期的指令性模式中,人们普遍对国家和政府给予信任和拥护,使退休制度得以顺利调整和推行。这样,过去的制度将继续放松,新的改革将会出现。
在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范式下,制度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博弈促进了制度变迁。在这个互动中,行为主体的利益是我们分析的重要考察对象。建国初,从国家领导人的宏观战略角度出发,面对着“一穷二白”的落后现实,因此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计划经济,大力发展工业、农业;新人民的政治权力需要巩固,必须尊重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这一时期的退休制度体现为平均与统一。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人认识到当时的现实,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因此,包括退休制度在内的社保制度改革也成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从退休制度所实施的广大对象来说,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调整是改革发生的驱动力。如前所述,改革前注重的是平等与集体主义,干部与普通职工,甚至男性与女性之间在工作与报酬方面差异并不大,体现在退休制度中的利益差异也就并不明显;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与特定的制度环境,到了改革新时期,不同利益主体开始形成并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少“文革”时期的老干部曾经受到不公正待遇,他们在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后希望得到应有的待遇。因此,在恢复与重建退休制度中,为考虑老干部群体的利益,增设了离休制度,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员工群体也应该得到应有的保障。尤其在退休方面,相比而言,他们在政治待遇上远不如老干部;在经济待遇方面,他们又参差不齐。因此,统一的退休制度不再适应多元化利益的需要。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在综合考虑多方利益前提下制定的,但它同样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
3.退休制度变迁的历史视角
历史制度主义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它对历史的看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强调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第二是制度的断裂和生成。前者指的是制度的自我强化性质,这往往是制度变迁的障碍;后者描述了制度变迁的整个过程,突出了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即“历史否决点”。
(1)退休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我国的退休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制定的,制度本身在早期运行中确实对社会发展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政治领导人的讲话和指示更加强了制度的合法性。在50—70年代,政治权威的力量较为强大,这使得一系列制度得以推行甚至强化。50年代退休制度由分立走向统一便是权威推动的结果。在这种权威力量影响之下,统一的退休制度能够实施10余年之久。
论文作者:张艺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制度论文; 利益论文; 结构论文; 政治论文; 历史论文; 国家论文; 计划经济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