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能汽车内饰发展方向论文_邓浩,李津

未来智能汽车内饰发展方向论文_邓浩,李津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探索精神时代下体验设计在未来智能汽车内饰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依托体验设计、情感化设计、人机工程学、交互设计及感性工学系统中的设计方法与理论,对体验设计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发展进行研究。对体验设计在可智能调节的汽车座椅、功能型汽车内饰的智能化轨道分层、人车交互新系统及车联网和物联网新环境中的应用,提出了新观点和新方向。

关键词:未来智能;汽车内饰;体验设计

1、体验设计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发展过程

从汽车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汽车产业已逐渐进

入成熟期。各大厂商都逐渐对汽车内饰予以重视。据调查,2003年我国上市的57款新车中,内饰设计上的创新屈指可数。唯有在广州本田新雅阁(v字形中控台、大空间),03款NISSAN新蓝鸟(飞航式车速表、动感豪华配置)等车型的宣传中将内饰作为卖点。而在2013年上海国际车展上,全球首发的 111 辆新车中,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都将内饰创新作为自 己独特的竞争筹码。LEXUS雷克萨斯IS首次采用6/4分拆的后排座椅配置形式,增强了在内饰空间布局上的灵活度;日产Friend-ME四座同芯的核心理念,通过独特的数字中控设备实现了车内乘客之间的信息同步共享功能。这些将用户情感需求逐渐融入内饰中的设计无疑成为各大品牌在国际车坛上拓展疆土最直接的竞争力。结合汽车产品的特点及消费心理,提出征服消费者内心的品味概念,创造一种强调体验的品牌形象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体验设计在未来智能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创新性观点

对于汽车内饰未来智能的发展方向,奔驰公司现任总监戈登•瓦格纳认为,随着数码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用户体验为主导的数字化高科技设计必将是内饰设计的国际流行趋势。汽车内饰将必然成为以人为本的高科技产物。人机工程学、交互设计、感性工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为汽车内饰设计的功能开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服装、家居、动漫、珠宝等多领域的跨界合作让汽车内饰更加丰富炫目。用户体验设计作为未来汽车内饰设计的核心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主导。

2.1 可随心调节的汽车座椅新布局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饰中最重要也是体积最大的部分,它的存在使原本有限的内部空间变得更加拥挤。面对用户希望获得更宽敞和舒适的内部空间的心理,如何对座椅进行再设计?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各式座椅布局,最终目的都是希望满足用户不同的驾乘需求,但如何从本质上改善这一问题,使用户真正达到随心所欲的乘坐体验?《设计中的设计》中曾介绍过一种凝胶遥控器。当用户准备使用它时,传感器会对手的温度和靠近的动作做出反应,其体内特殊的材质会使遥控器变硬,并根据不同用户的手掌握持形态将契合度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既是触觉设计的一个概念,也是未来产品和用户之间进行真正沟通的一种尝试方向,即读懂人,继而与人互动。内饰新格局概念的原理图和效果图。面对座椅这种体积较大的部件,用户可以只享受其功能而不需要受制于形式,未来的汽车内饰中所有的车体材料有望通过感应人体温度实现对自身软硬度的自我调节。当用户不使用产品时,产品便隐形于环境中,空间便成为一个空的容器。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在《白》中,对空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他认为空代表着一种状态:将来是会被内容填满的,使用空的概念设计产品可给予用户最大的自由度。用户只要想坐时靠着墙作出坐的动作,材料就会作出反应,下陷产生形变形成椅子;人们需要睡眠时,只要躺在地上,材料便可通过温度和重量的变化在相应区域产生感应形变并且调整到适合人体睡眠的温度,智能化的发展可以实现形变区域材质的软硬度调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轨道智能分层的功能互动型新方式

随着汽车市场的逐级细分,功能用车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商务车、房车、城市SUV等各种车的出现,虽然在内饰功能上的发展逐步完善,但仍有很多产品让用户在使用时哭笑不得,甚至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人们总是习惯于让自己适应产品,但很少考虑自己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的主观感受。Donald A Norman在《情感化设计》中以本能、行为和反思3个设计的不同维度为基础说明。好的产品应具有好的功能;应让人易学会用;但更重要的是,要能使人感到愉悦。产品在墙内移动,人可以在空间内任何位置使用产品的功能而不用被动地承受产品自身的一些缺点:如体积庞大、操作复杂、难以清洁等。与此同时,用户会与产品主动产生互动,人们只需在更大空间内享受产品的功能,而不受产品的体积的束缚。纯功能的体验过程来自于对各种产品在墙壁内的统一整合。分层轨道的新概念将所有产品设定在一个轨道内移动和接受感应,在人们发出了声音和温度指示后,相应的产品功能就会自动到达人们的所在位置而变换到最外端的轨道上,其他产品则退到后面的轨道上。现有的产品需要使用者的操作,而未来的内饰部件则可通过滑动和打开的墙体到达用户的面前,主动为用户服务。

2.3 现实与虚拟完美结合的人车交互新系统

技术的发展让人类有能力大步向前,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设备在汽车用户界面体验设计和人机交互方面的逐步开发,不少厂商开始使用虚拟数字化技术研发产品,采用三维3D技术模拟虚拟环境下的概念车内饰体验。汽车内饰设计在传统的造型、材质、色彩等方面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交互、娱乐、服务、社交等新的体验模式。计算机将与机械一同在未来的汽车设计中占据核心地位。Google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让驾驶员可以将 80%以上的注意力从驾驶行为本身解放出来,为全新的车内生活方式和驾乘体验奠定了基础。

全景数字屏带来全新的3D驾乘体验——汽车内饰的娱乐功能将改变传统驾驶无聊、疲惫的驾驶体验,增加用户的驾乘乐趣。车内全景数字屏和投影仪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受,与朋友共同体验竞技飞车的快感;抑或一同享受全景影院的视觉盛宴,甚至通过车内智能系统将沿途的风土人情随时随地的记录下来。

智能系统使内饰操作更加人性化——用户与车之间的互动将改善冰冷的机器与人的关系。智能化、人性化的交互设计让用户的车内体验更加方便、有效。实时天气状况全景显示让人与自然密切接触;简洁易读的操作界面省去了传统内饰复杂令人头疼的按键体验。

2.4 数字信息化的车联网和物联网新环境

设计的最终目 的是改善人-产品-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强大的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使人人互动、人车互动、车车互动、内外互动等多种新型信息传递方式的实现成为了可能。未来的汽车内饰作为智能体验实践的重要载体,将通过网络为城市中的人、物体和系统之间通信协调、信息获取和共享提供新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SmartNAV远程导航系统进行车与车之间的资源交换,了解实时路况信息,智能分析和计算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方案。

结语:未来社会中,实践的重心在于对生活做减法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未来的用户需要和产品、环境有更好的精神互动而避免受制于产品本身的局限性;未来的设计创造应当回归自然和原始,在纯澈的环境中让功能随心而动。

参考文献:

[1] 于光旭.基于以人为本的汽车内饰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与探讨[J].装饰,2011(12):98—99.

[2] GARRETT J J.用户体验要素之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M].范晓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 卢章平,董元轲.车载导航语音界面的可用性实验研究[J].包装工程,2013,34(08):28—31.

论文作者:邓浩,李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未来智能汽车内饰发展方向论文_邓浩,李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