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区大陈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践初探论文_陈璐1,李炳达2,候海荣3

1.台州市规划管理事务中心 浙江台州 3180002.台州市椒江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80003.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台州 318000

摘要:为了落实浙江省提出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2017年大陈镇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在充分调研大陈镇的环境短板的基础上,结合大陈镇的海岛特色和红色旅游定位,提出整治措施。

关键词:综合整治

一、规划背景

大陈镇位于台州湾海面东南方向,距台州主城区54公里,由上、下大29个岛屿组成,总面积14.6 平方公里,是海岛型城镇。大陈岛是全国首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年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景观独特,海洋资源丰富。但因交通不便,大量人口外迁,城镇发展滞后、配套落后、海岛风貌失控。

2017年,浙江省提出“两个高水平”,即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浙江现代化建设。浙江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是小城镇,“环境差”已经成为两美浙江的新掣肘,“秩序乱”已成为综合竞争力的新短板,“容貌差”已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制约。对于大陈镇来说,结合自身的特色,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功能再造是新阶段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二、规划构思

本整治规划在充分挖掘历史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现状问题,结合当地优势资源条件,以核心议题寻求突破,形成总体目标定位。

1、历史发展条件

大陈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海岛城镇,海岛风光秀丽、政治地位突出,发生过解放一江山岛战役、“金刚计划”等重大历史事件,诞生了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承载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牵挂和殷切嘱托。

2、现状问题短板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大陈镇也出现了环境卫生、城镇秩序、乡容镇貌等方面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寻找城镇新的发展动力,促进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前提下基于现状的整体形象提升?如何在形象提升基础上,挖掘地方特色,塑造特色风情?是本次规划的核心议题,也是重要的切入点。

3、优势资源条件

大陈岛作为全国唯一的红色海岛旅游景区,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岛屿,岛上岗峦起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特,适合度假、休闲观光和寻访史迹旅游。大陈岛是国家一级渔港、省级森林公园、省海钓基地、浙江省第二大渔场。素有“东海明珠”之称。

4、总体目标定位

我们以维持海岛生态,保留生产生活,体现渔村风貌以及展现红色文化的“原真性”为原则,实现生态、文化、社会三者的可持续发展。将大陈镇打造成“红色海岛、原真渔村、聚客锚地”。

四、主要内容

1、整体风貌控制

规划通过系统梳理山、海、城,形成一个公共核心、两条景观轴线、四类风貌分区与多个景观节点的整体风貌指引。“山”主要通过破损山体生态修复,保护山体轮廓线;“海”主要通过沿海岸线整治修复,增强岸线景观性;“城”主要通过中心城镇环境整治,营造环境舒适性。

2、环境卫生整治

对标省、市级卫生乡镇标准,梳理整治区的地面、水体、环卫设施等现状问题,提出各自相应的整治措施。规划中强调挖掘重难点区域,形成建设规模及主要治理内容的整治项目库,对接日常政府管理,使环境卫生整治落到实处。

3、城镇秩序整治

针对现状摊乱摆、线乱拉、车乱停、道乱占等突出问题,提出“菜市场整治提升”、“流动摊贩安置点设置”、“管线整治梳理”、“渔具堆放点设置”、“停车设施补足”、“交通体系完善”等措施,实现规整有序的城镇秩序。

4、乡容镇貌整治

根据整体风貌控制要求,以更具潜力、更有魅力、更富活力为总体目标,提出整治区的整体风貌提升、街道界面整治、节点形象、园林绿化提升、屋顶、低小散整治等的整治措施及具体方案,为下一阶段的相关工程整治提供依据

5、特色规划

结合大陈风貌特色,及区位条件、功能定位、景观风貌等要求,选取滨水港湾提升、风情街道提升改造、重点区块发展指引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引导城市整治提升。

五、特色与创新

1、完善城镇功能:补齐城镇短板,增强服务功能

立足自然生态、立足城镇服务、立足居民生活,结合现状问题,寻找发展路径。以“城市双修”为主要设计理念,完善配套和功能补充,强化总体风貌引导,突出环境品质提升。

2、提升城镇品质:推进“美丽大陈”,建设幸福家园

本规划结合现状问题,围绕整治目标,形成目标与问题两个导向并进,达到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服务功能持续增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的要求,使小城镇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

3、沿续历史文脉:展示人文风貌,彰显地域特色

规划通过整合、演绎、重组等设计语言对历史文化遗存及文脉要素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利用,彰显地域特色,实现文化融入生产、生活,从而在妥善保留城镇记忆、传承地方历史与文化的同时,激活区域文化活力,满足城镇发展需求,展现良好风貌。

4、创新服务机制:健全长效机制,制定行动框架

搭建更高层次的建设平台,组织协调大陈镇区深化改造提升相关活动,以保证方向合理、推动有序。借鉴国内相关成功经验,成立专门机构组织镇区旅游运营活动,实现大陈岛的“二次垦荒”。提出“管建并举,超前管理,日常控制”的工作思路,确保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承华.塑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南京大桥北路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践[J].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2006,P235-240

2.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指南,2007

论文作者:陈璐1,李炳达2,候海荣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椒江区大陈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践初探论文_陈璐1,李炳达2,候海荣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