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技术与造林管理方法的思考论文_黄孝强

植树造林技术与造林管理方法的思考论文_黄孝强

黄孝强

廉江市林业局塘蓬林业技术推广站 广东廉江 5244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林业资源日益减少,而植树造林技术是培育森林、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植树造林技术和造林管理方法的要点,希望为促进植树造林和造林管理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植树造林;种植方法;气候条件;生态化建设

引言

植树造林是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当前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温室效应、森林火灾、沙尘暴、物种灭绝等等问题,而植树造林技术能减少甚至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植树造林技术具有整治国土、治理山河、减少环境污染、涵养淡水资源的优点,对提高森林面积、植物种类和生物多样化的生产速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林区进行管理以及植树造林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是当前林业管理的重点。

1.植树造林技术的要点

1.1植树造林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极少,因此必须实现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植树造林是培育森林的关键,它可以美化环境,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促进我国的生态建设。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树木稀少,引发了很多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提倡植树造林,可以美化环境。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很多工厂排出的废弃物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减少污染。近几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治理雾霾,减少噪音污染,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比如在各个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种植柳树,通过柳树对生态环境不断调节,同时计划性种植柳树对于噪音的消除有着重要作用,从而使得居民居住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1]。

1.2在植树造林前要清理杂物

随着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人们对植树造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很多造林区域都会有杂物,要清除这些杂物,为造林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树木的生长。每种树木所适合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都是不同的,要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合理地配置林木资源。在合适的时间种植树木,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种植树木,都有规定的时间,或早或晚都不利于树木的生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种植树木,比如在杨树的种植过程中,首先,必须对苗木的坑基周围存在的杂物进行彻底清除,因为杨树的根系较为发达,因此在种植前期必须确保杨树根部具有较好的生存环境;其次,在杨树种植过程中必须注重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这样则可以有效的提升杨树的成活率,因此在杨树种植过程中必须运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植树造林工作高效稳步开展。

1.3为树木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

近年来,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了植树造林技术和管理的发展。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要不断尝试多样化的种植方法,每一种种植方法都有它自身的优点,要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2]。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种植效率,还能促进了树木的生长。其中播种造林是一种良好的种植方法,直接向林地播撒种子,种子从发芽之初,就适应了林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在树木生长之后,不用进行移栽,保护了树木的根系生长,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这种植树造林的方式大多用于松树及柏树这种种子培育类型的苗木,其对于种子的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另外,植苗造林作为植树造林的方法之一,它有效地节省了种子,在种子缺少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先育苗再种植,这种造林方式多用于柳树等扦插育苗的苗木栽培过程中,因为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提升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因此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必须对苗木的类型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科学的种植方案,确保植树造林工作稳步高效开展。

1.4科学的开展施肥工作

施肥在苗木的种植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在苗木的种植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因此土壤的肥沃程度参差不齐,所以施肥是确保苗木种植工作稳步开展的重要保障[3],因此在苗木种植过程中,首先,对于种植范围内的土壤养分含量必须进行客观测评,从而对于缺乏养分的土壤进行及时的改造,确保苗木在生长过程中有着充足的养分保障;其次,必须做好苗木施肥的前期工作,比如在红松种植前期必须做好育肥环节,因为在红松种植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要求较高,其对于土壤的湿度及其养分含量有着具体要求,因此必须做好种植前的工作,确保给予红松苗木生长一个最佳的生存环境。

2.造林管理的要点

2.1观察树木在每一个生长阶段的长势

随着我国向“环保型”国家不断发展,植树造林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但是,我国的植树造林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在幼苗的生长初期,就要进行管理,及时地观察环境是否适合幼苗的生长,每一种树木适合的土壤和肥料都是不同的,因此提高树木成活率的途径是多元化的。在树木生长的每个阶段,要及时地观察它的生长情况,并分析数据,为以后的种植积累经验,更多地关注树木的品种,选择优良品种进行种植,是确保林木质量的关键,比如在杨树种植过程中,在种植前期必须做好苗木的选择工作,在苗木选取过程中应该选择品质较好的苗木进行种植,除此之外,在幼苗时期必须做好灌溉工作,因为杨树属于喜水性植物;再次,在中后期必须做好杨树枝干的修剪工作,通过科学的枝干修剪工作可以确保杨树具有较好的长势,因此在植树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监管对于造林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2.2增加树木的种植面积

目前,我国的很多森林都被严重破坏,人们开垦荒地,占用了林地,严重地影响了造林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制定合理的造林管理制度,有利于造林工作的开展。在植树造林的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封山育林的方法,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促进我国的生态建设。采用封山育林的方法,可以取得有效的种植成果,同时提倡退耕还林,可以增加树木的种植面积,促进我国的生态化建设,改善生活环境,有效地防风固沙,减少自然灾害,比如在风沙流动性较强的陕北地区,可以通过科学的种植胡杨树进行防风固沙,通过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不断调节局部生态环境,确保植树造林工作充分发挥出其具备的价值[4]。

2.3采用科学技术促进造林管理工作的发展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植树造林管理工作的开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植树造林管理工作的开展,要采用科学技术打破这种局面,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到植树造林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具有高效性和科学性,我们要采用科学技术,更好地发展植树造林管理工作,使造林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植树造林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指导,要不断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技术团队,为植树造林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案,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比如通过仿真软件,对局部的造林效果进行科学规划,有效的避免了过去的人工造林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不断提升植树造林工作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价值,促进造林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

3.总结

综上所述,植树造林作为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不断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提高造林的技术水平,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对造林进行管理,实现林业质量与面积的不断提高,使得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参考文献:

[1]邢春红. 关于植树造林技术与造林管理的探讨[J]. 科研, 2016(12):00162-00162.

[2]丁俊敏. 有关植树造林技术与造林管理的研究[J]. 中国林业产业, 2017(4).

[3]李积鑫. 植树造林技术与造林管理措施探究[J]. 南方农业, 2018(5):54-55.

[4]洪燕. 探讨植树造林技术及造林管理措施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 农家科技旬刊, 2017(7).

论文作者:黄孝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植树造林技术与造林管理方法的思考论文_黄孝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