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大力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谢谢上海市高教局能为我提供这个机会,向上海的成人高等学校的校长们提供一点信息。
这次来上海前,上海的同志要我向大家汇报工作情况,我想了几个题目。因为今天是研究会,就讲得放开些,作为研究会的一个发言。
第一是关于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的方针问题。
这个问题是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来的,叫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党的十四大提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十四大三中全会提大力发展。我认为,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对于今后我国成人教育发展是头等大事。所以,在方针的认识上是否一致,也是我国今后成人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我想,中央几次强调积极发展、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主要从这么几个方面考虑。一个,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国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这个制度能不能完善、巩固和发展,当然有经济基础、政治因素。我觉得还要靠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对于完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不可缺少的。政法学院培养大量的政法干部,但光靠普通高校培养学生是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的。包括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包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都要靠教育来保证,也要靠成人教育培养人才。现在经济加快发展以后,各种人才,专门人才很缺,各种培训、继续教育,发展势头很猛。不仅是上海,各个地区,后来起步的地区,新兴的行业,缺的人才很多。科技进步更不用讲,面临一系列的教育和培训问题。即使从教育本身来讲,目前我们的基本国情是这样:还有青壮年文盲22.3%,我们成人教育要大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我国的教育经费问题很突出。教育经费讲绝对数肯定是我们大,但是讲人均我们是落后的。教育经费上的落后情况当然影响到教育的基础、质量。我觉得,这样的影响在客观上给我们成人教育带来很大的任务,有的要补小学课,有的要补中学课。我们国家目前人均受教育的年限是5.4年,这样的教育水准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即使我们的经济很发达了,没有教育水准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仍然不行。
有的国际组织公布了现代化社会的十个方面指标,现代化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300美元以上,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上要占到12-15%,第三产业也要占到45%以上,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要占到10-15%,我们现在还只有4.7%,我国与这些指标还有一段距离,这些差距不可能靠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的高等教育完全解决,虽然他们是很重要的,但完全靠这些教育把问题解决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想,中央看得更高、更远,才确定在我国的国情下只能是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的方针。从决定来讲,成人教育应包括扫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社会生活教育;中央的决定不是说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文凭教育,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这个教育的规模、质量、效益、投入,而不是简单说发展多少张文凭。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想讲现代教育的改革。
对这个问题我完全是个外行,只不过自己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有机会参加国际会议或国内的一些教育研讨会,以及学习一些资料。现在国际国内的教育改革、教育问题的讨论,很多讨论到面向21世纪。教育是一个很长的周期,要讨论下个世纪,教育的发展,教育的结构,教育在总体上怎么改革,它的本质或趋势怎么样。根据一些教育理论专家的研究,现代教育改革至少有三方面的涵义。第一,要不断地革除一些旧的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我们不能把本世纪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运用到21世纪,必须有一种改革来破除它,但不是全盘否定,说什么教师也不要了,课本也不要了。也有人说,实现“信息高速公路”之后学校将发生大规模的变化,人人都在家里背着一个计算机就上学了,学校的概念没有了。我想,这也是末来学者想像的一种,当然也不是说局部地区没有这个可能,但不是否定一切。
第二,要制定一些新的教育目标,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或建立一种新的教育体制。
第三,要赋予教育一种新的职能,特别是要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要形成一种新的教育形式。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的第40届国际交流大会研究的是高中后教育多样化,面向就业市场的中学后的教育多样化。高中后教育的观念跟过去的大学教育、高等教育比,其范围宽得多,层次多得多。教育的思想、教育的观念、教育的目标也有很多变化,它讲教育面向就业市场,面向社会发展,也就是说,教育改革要从过去最初的大学的象牙之塔、经院式办学这种脱离经济社会的模式转到跟生产劳动、经济社会发展、大众需求相适应的轨道上来。所以国际上出现教育民主化,教育大众化,教育的多样化等等。我觉得这核心就是教育要跟社会经济、跟大众的发展需求相结合。结合得越好、越快,国家的经济发展就越快,社会进步也越快。我觉得,现在西方主要国家的竞争,国际的竞争主要是经济的竞争。在16个发达国家里,英国教育是很传统的,是获得诺贝尔奖金较多的国家;但现在的经济竞争力低于日本。日本得诺贝尔奖并不多,但日本的教育、培训始终注重于跟它的科技、社会相结合,也就是跟它的产品相结合,能够竞争,能够赚钱,技术领先,操作领先,产品质量领先。我觉得,中国的教育怎么样跟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更紧,就是教育制度的核心改革。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每一类教育,不管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不管是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都强调要跟中国经济社会水平相适应。职业教育更不用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是要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尽快地、尽好地、高质量地把经济搞上去。高等教育也是强调本科要压缩,就是控制规模,稳定规模;专科还要适度地发展,特别强调高职,强调应用性人才。成人教育强调岗位培训、技术教育、农村扫盲。学历教育也强调应用。所以我想,这样的思想正是跟整个国际教育改革是相呼应的,这方面的案例国际上还是很多的。现在英国的教育思想也把职业和能力、技能的素质教育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相衔接,就是他的能力和技能达到了哪一个水准,就可以相当于达到高等教育的哪个级。加拿大的教育改革也是这样。过去加拿大高校是不承认社区学院、职业学校的学分的。现在加拿大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给予社区学院以更高的地位,从而使它能够更适应加拿大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加拿大所谓的正规大学跟社区学院加强合作,那种大学与社区学院不屑为伍的状况正在改变,不把社区大学纳入正规大学的观念正在改变。安大略省是大学与社区学院合作得好的典型。奎尔夫大学每年留出十个学士学位授于社区学院平均成绩在B[+]以上的学生。至于现在国际上对能力的重视和培养,提出了许多理论。
第三个问题是谈谈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现在在西方,特别是在北美和欧洲,人力资源的开发观念发展得相当广泛和迅速。美国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经济学家写过一本《人力资本投资》的书,认为人力资本的投资远远比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世界上很多知名人士认为,当今世界竞争的焦点集中在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四大资源,而人才资源是这些资源中最核心、最起决定作用的一种资源,也就是活的资源。这个道理确实很简单。没有良好的人才素质,其他资源也得不到充分利用。所以现代人力资源理论更加强调人才质量、素质,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高,加强人才培训。我想,人力资本有两大类,一类是基础教育,就是传统的正规教育,一般从幼儿园、小学、初中,一直到传统大学,是人力资本的基础。另一类就是成人教育,在职人员教育。这两大类人力资本开发好了,你这个国家就大有希望。
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一般认为是培植一个国家全体人民的知识技能、经营管理水平和价值观念,使其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获得不断发展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对人的能力与潜能的开发。他们把人的能力分成四个方面。第一是健康,第二是生存能力,第三是自主能力,第四是个性。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基本素质。生存能力就是事先作出计划防御和保护自己;自主能力就是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不受压抑,没有依赖性;个性就是同他人沟通的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人力资源理论研究人员认为,可用三个圆圈来说明人力资源开发。第一个圆圈是适应本职工作的教育、培训;第二个圆圈是这个企业、这个行业长期发展所需要的培训、教育;第三个圆圈是个人为完善自己,包括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培训。我们现在所注重的培训只是知识性和技能性的,不太注重个人自己发展的需要,不太注重长远发展的需要。我想,我们在这方面需要进行研究,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用这些理论来研究我们的成人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育模式。我国现有2亿在校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及预测到下世纪初,我国差不多要有八九亿劳动力。怎样提高这么多劳动力的素质,怎样能够把中央讲的把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转到合格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投资的轨道上来,而且还要讲究提高劳动力素质投资的效益,不能盲目投资造成浪费。上海智力研究所曾提供过一个报告,日本、台湾、新加坡、南韩四个国家和地区都缺乏自然资源,它们经济发展很快的共同基本经验,无不是人力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源的投入,重视劳动力的培训和培养。这里有一系列的数据,中等教育和第三级教育入学率的增加,人均国民收人和人均教育经费的增加,都有详细的数据。国际组织专门作过分析比较。我提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整个教育改革的关系。这是第三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跟劳动力市场的关系。首先要弄清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和建立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性。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制定,到本世纪末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认为,这件事,除在我国本世纪末达到现代化小康目标外,是最核心、最重要的目标。这个目标和任务从实质上决定了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和速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底建立得怎么样,建立得好不好,是国家一个很基础、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现在中央所推行的各项改革,采取的各项措施,都是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在西方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制几个要素市场中最重要的市场。要素市场是指物质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西方用人制度是市场机制。我国没有把人的能力真正在市场上经过公开的、平等的竞争,从而体现他的价值。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决不比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容易。劳动力市场不建立,整个社会主义市场还不能说完善,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市场的完善。市场中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特点不充分,最突出的是大学生分配,大学生没有在劳动力市场上交换他的能力。现在国家包得太多了,出来必须给饭碗,真的需要人的地方去不了,好的人去不了,不能够分层次。这个问题涉及到教育制度,涉及到教育、劳动制度的改革。劳动力市场与分配有关,与教育改革有关,不能一进门念这个专业,毕业时必需是这个专业毕业,应允许教学过程中根据劳动力市场调整选择学分。美国学生有较大选择学分的权力,面向市场,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决定自己专业。如果我国不这样做,就没有出路,就不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成人教育来讲,涉及到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西方国家就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一套制度与中国教育改革、成人教育改革就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要面向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来考虑完善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两种证书的制度,发展岗位培训。
第五个问题,关于终生(身)教育与学习社会、学习中心的问题。终生教育是60年代由法国教育部长提出来的。这个思想确实比较重要,不仅对教育发展,而且对人类的社会发展、人类进步都有划时代的意义。终生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终生学习、终生接受教育,教育伴随人的一生。终生教育实际上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总的趋势。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第10条讲到成人教育是由传统教育向终生教育过渡的一种新兴教育制度。这与国际上整个发展趋势是一致的。终生教育对提高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国家总体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发展有整体性、连续性,要在现代环境生存,必须终生不断接受教育。终生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之一。
学习社会的概念是指构成社会的所有部门都能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以适合每一个社会成员终生学习的需要。1989年下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召开“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会议,报告题目是学会关心,学会关心是面向21世纪很重要的教育思想。这个题目很抽象,但内涵很深。学会关心指的是:21世纪的国际社会已经不是各国家、每个人相互孤立的,社会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大家都要学会关心,关心政治、经济、社会、别国的文化等。建立学习社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指导建立未来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概念。澳大利亚、日本自称已进入学习社会的阶段。日本首相组织教育评审会,请了社会的名流评估日本教育。评议报告提出了日本教育改革非常重要的思想,其中提出日本教育国际化教育终生化,还成立了终生教育局。
学习中心。8月份我去泰国参加地区教科文会议,讨论编写关于学习中心的手册。到本世纪末亚太地区的扫盲很多国家可以完成,怎么过渡到建立学习社会,会议提出建立学习中心,开了技术专家工作组会议,请了一些国家的专家,他们很看中中国,一定要我去。我一发言,大家都认真听、认真记。他们说中国成人教育经验很多,但宣传太少,很多国家不了解,说我们很大的特点是中国政府有非常强大的威力。我们国家的成人教育包括区业余大学、区成人学校、各种培训中心、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包括电视大学、自学考试,只是不叫学习中心。学习中心有很宽的范围,要使人类在社会得到各种学习。学习中心的功能:一是学习场所;二是社区活动中心;三是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对人们提供各种教育资源的中心。上海市金山社区学院,从教育思想来讲,很可能就是包含着要为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社区人们的自身发展提供各种教育。终生教育,学习社会,学习中心,实际上已经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成人教育机构、教育形式把终生教育、学习社会的思想落实发展起来。
第六个问题,关于成人高、中等学历教育。过去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包括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等。在认识、做法上问题较多的是:今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成人高等学校到底怎么发展。这里有几个问题。
1.数量问题:最近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把本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定下来──630万在校大学生,现在是普通高校在校生240万,成人186万,共将近430万,距本世纪末还有200万人余量,本世纪末普通高校每年招生115万,去年招了100万,相距不远;高校在校生630万中其中本科180万,专科450万,本科里面给成人高校10万,每年2─4万。现在给师范司和职教司的数额远远不够,只是师资学历的提高。管理干部学院,普通函授,夜大在办的专升本就没有指标了。成人本科的数量太少。专科450万,其中成人270万,按三年制平均每年90万,计划司每年只给83万左右,所以去年成人高校招了83万,今年初步统计已招90万。中央的630万指标是刚性的,成人指标是刚性的。过去是指导性的,1992年的计划更是指导性的,以地方与部门的需求为主。现在要实行计划的刚性的管理,但成人教育的计划管理与普通教育的计划管理有很大的不同,第一,需求很难了解,很难确定,国家教委定计划的部门与各省各部门势必发生矛盾。第二,录取以计划划线,上线的学生分数够了,但按志愿按计划落实下来很难操作。成人学校录取学员要根据地区、行业需要培养业务骨干,国家掌握质量标准。明年怎么办,我看很难办。
2.质量问题。教委领导一直提出质量问题,希望逐步把成人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并轨,一个招办,一种考试,一次录取。经常有人说,美国等国家没有成人独立学校,没有两次考试,都是一样的。成人可以参加旁听、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取得学分。有的主管普通高校的领导提出,没有独立的成人高校,学员要去普通高校读的可以听课(可收费),参加所有的考试,合格的发证书。这就并轨了,一样了,中国大学生就是这个规格,质量是能保证的。怎么看成人教育的规格质量,这是一个问题。中国要做到并轨,无非是宣布招生人数和录取分数线,区分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范围。如普通高校招80万,成人高校也要有80万的规模,那就是划160万的线,不是划80万的线,把80万的线先预划下来。有些学生不能马上进校,允许他去工作,并随时可进普通学校学习,能做到这一点也行。
3.成人高等教育向高中后多样化发展的问题。这是个很核心的问题。上面所提到的630万在校生的指标,由国务院和国家教委通过国际、国内的比较后确定的,是符合国情的,不能盲目地、简单地按人口平均数计划。我们现在搞的,特别是成人教育一块,包括普通高校里的有些专业,实际上是一种高中后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由于劳动人事制度、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都被纳入到学历教育轨道上来了。国家要控制正规的学历教育轨道,社会实际上需要的是高中后多样化的人才,这两个发生了矛盾。国家一控制,我们高中后的多样化教育实施不了。实际上很多高中后教育也在控制的范围里。美国有10600多所高中后教育机构,非正规的还有3万所,某一职业岗位需要,半年、一年取得证书就可以就业。我们现在的成人教育、包括一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培养的就有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不一定要算在高等教育的文赁的规模里面。去年考察日本私立教育、短期大学,这两类作为国家的正规教育占人口32%,专门学校和专修学校这两类算在高等教育范畴内,占22%。我想,是否可以在630万之外的不算在高等教育范畴内,应该允许地方和部门更有自主权来决定他的培养规格。高中后多样化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不研究不解决还会有冲突。
4.成人教育规格问题。培养规格要坚定不移地向应用型、实用型、职业型人才培养发展。上海的高等教育、普通高等学校层次很高,成人大学再去与普通大学培养一样的学生不可能。上海传统专业很难招生,应用型专业发展很快,第三产业需要各种实用型人才。上海成人教育应办成各种各样、最突出的、最优秀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在其专业方面是名牌的学校。
5.学校资源优化问题。这里是政法管理干部学校,又是职工大学、党校、传统大学的上海大学法学院,优化得很好。几个牌子一套班子,多种功能,资源就充分发挥了。资源怎么用不能片面。成人学校扩大招应届生,能招到当然也很好,也可以,只要够条件,否则这个学校怎么办?如果能招也不让他招,那就不好;或者不能招仍让他招也不好。有些学校过多,效益不高,投入多就浪费,可以联合。总之,中国的教育资源不是很多。面向中国那么多人口,要研究它的效益、质量、活动充分得以发挥的方案。
总之,成人教育一方面面临经济社会巨大需求的推动,另一方面还受到各种各样从思想观念、经济体制、社会改革以及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等一系列障碍。应该说,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道路走得还是很快,成绩显著。但今后的任务很艰巨,道路很宽广,关键要结合中国实际,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本文根据1994年10月10日在上海市成人高教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四次会议上的讲话录音整理压缩,未经本人审阅。标题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