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联合不同肠内喂养添加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_李菊华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两种不同喂养添加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46例早产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儿均给予肠外营养喂养,根据不同肠内喂养添加量将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72小时后给予30ml/(kg·d)基础量而后逐日递增,对照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72小时后给予20ml/(kg·d)基础量而后逐日递增,测量比较两组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睡眠时间。结果:实验组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增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早产儿睡眠时间为(18.6±2.6)h/d。两组新生儿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肠外营养联合30ml/(kg·d)的肠内喂养添加量可以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及智能的发育。

【关键词】肠外营养;肠内喂养;早产儿;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300-02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提前出生的活婴,通常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明显低于足月儿,除此之外,早产儿由于身体各项脏器尚未发育完全极易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且早产儿脾胃消化吸收能力较为薄弱,如何针对早产儿体质特点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本次实验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46例早产儿在肠外营养喂养,分别给予不同肠内喂养添加量,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睡眠时间差异,探究肠外营养联合不同肠内喂养添加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研究对象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出生并入住NICU的早产儿。

1.1.1.1纳入标准 30周≤胎龄≤34周;1500g≤体重≤2000g;病情稳定者;家属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1.1.2排除标准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食道闭锁、肥厚性幽门狭窄、肠闭锁等);消化道出血;遗传代谢病及严重内科疾病病例(如苯丙酮尿症、败血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严重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溶血病;母亲糖尿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

1.2 方法

1.2.1营养支持

1.2.1.1基础营养 所有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入住NICU后均给予规范的早产儿管理,如保暖、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并在出生后试喂糖水,给予4ml/(kg·d)葡萄糖静脉注射肠外营养,每日增加1ml/(kg·d),降低静脉葡萄糖肠外营养(PN)总量控制在14ml/(kg·d),纠正早产儿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同时在出生后2小时开始用无菌注射器给予患儿5ml/(kg·d)的配方乳剂经胃管推注喂养,两小时喂养1次,至第3天将肠内营养(EN)喂养添加量增至15ml/(kg·d)乳量喂养。

1.2.1.2分组喂养 基础营养3天后,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123例和对照组123例。第4天对照组早产儿给予20ml/(kg·d)肠内营养添加量进行喂养,实验组以30ml/(kg·d)肠内营养添加量进行喂养,而后逐渐增加肠内营养添加量,直至达到完全肠内营养(TEN)量150ml/(kg·d)。肠外营养(PN)量随着肠内营养(EN)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以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的摄入平衡,当口服乳量达到150ml/(kg·d)时,停静脉营养而达到TEN[2]。

1.2.2出院条件 早产儿体重增至2000g以上,能自己吸吮乳汁且达到TEN,全身没有病理情况。

1.3 观察指标

测量比较两组早产儿肠外营养联合不同肠内喂养添加量喂养前后体重、头围、身长、睡眠时间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早产儿肠外营养联合不同肠内喂养添加量喂养前后体重、头围、身长、睡眠时间的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实验组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睡眠时间等各项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早产儿由于在母体中未发育满37周,体重、头围、身长等均明显低于足月儿,除此之外,早产儿机体各项器官功能发育不全、免疫力低,对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改变后出现的应激反应强烈,部分早产儿会出现呼吸急促、高烧、肺部感染等症状。因此对于新生儿护理往往是将新生儿放在暖箱中进行护理,与外界环境相比,暖箱温度、湿度恒定,且能有效与外界细菌进行隔离,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早产儿进行喂养。早产儿由于脏腑娇嫩,尤其是脾胃消化功能尚不完善,在出生第1天至第3天应给予早产儿静脉葡萄糖肠外营养支持,以纠正新生儿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同时预防新生儿感染的发生[2]。静脉葡萄糖肠外营养支持72小时后给予新生儿肠内营养喂养,在给予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充分保证早产儿睡眠,对促进早产儿身体的发育是及其重要的,这主要是因为早产儿深度睡眠过程中会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具有促进骨骼、机体细胞、器官发育的作用。本次实验主要探究早产儿第4天肠内营养添加量不同对新生儿体重、身长等发育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增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早产儿睡眠时间为(18.6±2.6vs17.5±2.1)h/d。

综上所述,肠外营养联合30ml/(kg·d)的肠内喂养添加量,可以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长,有利于早产儿的体格及智能发育。

【参考资料】

[1]李锦玲,丁晓华,李胜玲,等.肠外营养联合不同肠内喂养添加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068-1070.

[2]薛红.肠外营养联合不同添加量肠内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4):187-189.

论文作者:李菊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肠外营养联合不同肠内喂养添加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_李菊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