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健融合实验课的实施策略-以图式化习作指导教学为例论文

聋健融合实验课的实施策略
——以图式化习作指导教学为例

● 付心知

【摘 要】 随着融合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探索学科融合教学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图式化教学法形象直观的特点,可同时满足聋、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语文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 融合实验;习作教学;图式化

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聋校一些活动性和直观性较强的课程,比如体育课、美术课、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等的融合教学得到有效开展语文是聋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科,不仅关系到聋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还间接影响着聋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探索构建语文学科中聋健一体的融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对聋生整体学科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图式化习作指导为例,浅谈聋健融合实验课的实施策略。

一、案例分析

学生组合:聋生,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初二班聋生,共10 人;健听生,来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参加研学的泉州市第十中学初二班学生,按照自愿参与的原则,随机抽取10 名。融合后的班级总人数为20 人,聋健比例为1∶1。

教材选用:普校初二年级语文教材。

教学目标要求:以普校健听生为参考坐标,在保障普校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加入对聋生的特殊支持,包括手语和教学内容的视觉化、图式化呈现。

聋健交流

教学内容:主题是“倡导低碳生活”[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倡导低碳生活]。这是一个贴近时代的热点话题,也与聋、健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共同的话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教育群体是复杂的,尤其是在农村教育工作中,更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相伴陪伴学生的成长。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要攻克目前学生存在的性格自卑敏感、学习习惯不佳等问题,可以通过爱的方式对其感化,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中相扶相伴、不离不弃、不断前行和成长。

二、教学记录

(一)图说“低碳生活”

教师应预留充分的课堂时间由学生自主制作自己的写作图式并依据图式完成本次习作的写作任务。给出的时间是一节课(40 分钟),习作要求的字数是不少于500 字。有的学生(健听生)25 分钟即完成了图式和写作,第一个完成的聋生制作图式和完成习作共用了30 分钟。40 分钟时间到时,全班20 名同学,除了一名多重残疾学生(听障加智障)没有独立完成外(课后教师对该生进行了个别化辅导),其余19 名学生全部完成。

图1

(二)图式化建立习作结构

其余的部分,交给学生自主完成下一个层级的图式拓展任务,因为这一部分的内容往往和学生的自身生活经验密切相关,也最能体现习作的个性化色彩,所以教师示范后,让学生自主开展图式制作。

居住区植物虽然众多,但整体归纳为夏日繁花似锦,冬季以暗淡的灰色调为主且多雪,可以利用冬季的雪景营造特色景观。东北的冬季较为寒冷,城市特色较易突出,稍加装饰就易形成特色显著的冬季景观。而华北及华中部分区域冬季没有东北冬季时间长,降雪量也比较小,当植物进入落叶期,除了建筑色彩以外,其他背景色都处于灰暗的状态下,居住区植物景观特色不明显。也就是说,季相变化不仅影响植物景观,而且影响整个居住区的基调色。

教学方法:聋生耳不能听、口不能说,课堂主要是用手语和书面语来表达和沟通,而健听生则主要是通过口语表达,没有手语基础。这是聋健融合课堂学生互动的主要困难所在。笔者选择聋、健两部分学生都适应的以视觉学习为主的方式,采用图式化教学法,以图说、图解、图析的教学形式为主,以口语和手语为辅助,来完成教学任务,并通过聋、健两部分学生的习作完成情况,来检验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图2

(三)图式化丰满习作内容

这个饭局也成为中国画的一个经典母题,李公麟本人就前后画过两幅《西园雅集图》。南宋的马远、刘松年、僧梵隆、马和之、赵頫伯驹,元代的赵孟 、钱舜举,明代的戴进、商喜、仇英、唐寅、尤求、陈洪绶、程仲坚,清代的丁观鹏、石涛、徐扬,直至现代的傅抱石、张大千等人都曾以此为题作画。《西园雅集图》成了人物画的一个常见画题,记录在册的此类作品有近九十幅之多。尤其是在明清时期,“西园雅集”的场景还出现在笔筒、挂屏等工艺品上,可见其流传之广。

有了前面的思维启迪,笔者以板演的形式,让聋、健两部分学生在黑板上共同完成习作结构图式。在板演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同伴的相互激发作用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达成。这一聋、健学生共同建构习作图式的过程,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软件来实现,操作简单,图形清晰美观。需要强调的是,图式中要特别注意留白,省略号和空白线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发散思维,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如图2)

(四)教学成果

从网上选择与“低碳生活”有关的图片,以“图说”的形式,用PPT 展示出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接习作话题,从而让学生理解要在习作中“说什么”。然后,教师示范,把生活图片抽象为习作思路简图(图1),作为习作图式的基本部分;接着让学生尝试拓展,理解如何在后面有顺序、有层次地去扩展图式,从而理解在习作中“如何说”

结构是骨架,而真正要很好地完成习作,还需要更丰满的内容。这个技巧一样可以在图式上,以关键词句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师应引导学生向下一个层级作进一步的分析。教师可指导完成一处分枝来示范。如:本节课教师选取“节约用纸”这一关键词,指导学生进一步进行图式的拓展:正反面使用练习本,旧报纸可以用来练习书法,包装纸可以用来做手工,旧书可以转赠他人……

成果展示

三、成果分析及反思

本节课,笔者利用图式教学法在一个统一的时间和空间内,较为顺利地完成了聋、健融合班的习作指导教学,聋生和健听生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习作评改时,笔者也对健听生和聋生的习作进行了更细致的对比:在图式制作方面,聋生不输于健听生,有些聋生的图式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这反映了聋生在视觉审美方面比较有优势;在习作内容方面,差异也不显著,学生大都是围绕自己的生活来谈如何低碳环保的,基本上都是从自身谈起,从身边小事谈起,这也很符合初中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在遣词造句方面,差异比较显著,健听生在遣词和写句方面的能力明显高于聋生。但也并不是全部健听生的习作语言水平都优于聋生,个别聋生的习作水平能基本达到健听生的中等水平。这说明聋生虽然在书面表达方面发展滞后,但通过努力一样可以得到不错的发展,教育教学的形式如果更适合聋生的学习需要,聋生语言能力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9] 高保彬,钱亚楠,陈立伟,等.瓦斯压力对煤样冲击倾向性影响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8,46(10):58-64.

笔者认为,图式化教学可充分利用视觉学习优势来提升学习效率,适用于聋生也一样适用于健听生。图式化教学能使聋、健两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接受水平上,保持较高的一致性,是开启聋健融合性课堂教学的一把金钥匙。首先,图式化教学以图说、图解、图析的形式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内容的可读性、知识的启发性和方法的指导性,是建立在视觉学习和视觉思维上的,它适合聋生以视觉为主的学习特点,也同样能满足健听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图示化教学可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聋生和健听生交流不畅的问题。健听生在创作板演自己的图式时,他们的知识面和语言能力会在图式中得以展现,而且聋生一样可以阅读、思考、理解,并从中得到启发。

当然,利用图示化教学需分别立足聋生和健听生的学习起点、生活经验和学习认知规律,选取二者都很熟悉的、便于沟通交流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聋生和健听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新媒体,增强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提高融合课堂的教学实效性,从而促进聋健学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美梦成真
李璐琦(浙江省杭州文汇学校)
指导老师:朱俊珺

【中图分类号】 G762

本文为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专项课题“逆向融合背景下聋校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策略研究”(2018SMS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362000)

标签:;  ;  ;  ;  

聋健融合实验课的实施策略-以图式化习作指导教学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