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堂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恰到好处地渗透德育,充分挖掘其内在的育人因素,让德育始终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这样,语文课堂会更加充实和鲜活,从而让学生从中得到优良的精神文化滋养和润泽。
一、引导朗读,点亮道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抒情性较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师只需指导一下读书方法,帮助学生提炼出重难点,便可由学生自己从读中去理解课文内涵,去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情感。相反,低年级语文在朗读教学时,必须由教师进行“美美范读”,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和情感,从模仿朗读中去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如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本中,有的课文在趣味中蕴含道理,有的通过童话故事蕴含道理,学生在美读的同时,也受到了道德的教育。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反复的朗读中,不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从中受到艺术感染和思想的熏陶,受到德育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联系生活,完善自我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把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在生活中,使学生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些有趣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运用书本中的正确观点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在教学《穷人》时,就采取了先让学生充分朗读,体会故事主人公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品质,然后联系生活让学生讲一讲身边的“桑娜”,找出身边的感人故事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发现能力,也让学生在倾听、讲述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多数学生表示今后一定要做一个像桑娜那样善良的人,在他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小白兔与小灰兔》、《两只小狮子》都是一年级课文,学生在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同时,也明白了要做一个爱劳动的人,不要像小灰兔和懒狮子那样依靠爸爸妈妈生活,要努力学习生活的本领。
三、激发情感,内化体验
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应该是师生的情感交流过程、人格感染过程。在教学《金色的脚印》时,学生在初步朗读课文后,都被正太郎与狐狸之间那种深厚的情谊感动,尤其是老狐狸夫妇的重情重义,更是让孩子们感动不已。多数孩子都喜欢小动物,很多同学还养过小动物。于是我抓住时机,让孩子们说说自己与动物之间的故事。由于那段时间,我们家刚好养了一只很有灵性的小狗,我们之间也发生了一些很感人的故事。我先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然后再让他们自己讲一讲。课堂上当时就炸开了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烈场面。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更加喜爱小动物了,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都要和谐相处的道理。
四、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教师都应当严格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严谨治学,积极上进。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学生自然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当教师的去深入研究课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深刻道理,捕捉课文中人物的崇高形象,充分运用课堂这个主阵地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就能事半功倍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
论文作者:王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德育论文; 语文论文; 道理论文; 教师论文; 孩子们论文; 《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