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催生供电服务新模式论文_张妩琦

浅谈“互联网+”催生供电服务新模式论文_张妩琦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2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越来越多,供电服务业趋于新模式发展。对供电企业来说,从抄表、核算、收费,到电能计量、设备运维、服务监控等各环节,都已离不开互联网及相关的技术平台。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供电技术的日新月异,供电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打造供电服务新模式,创造最佳的用户体验,赢得顾客满意,是供电企业必须直对的课题。本文以吉林省供电公司为例,其按照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统一部署,不断健全以客户为导向的供电服务,创新服务手段,积极探索“互联网+”供电服务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供电服务;新模式

前言

国网吉林省供电公司以“互联网+”战略为契机,积极开展智能化、互动化营业厅服务探索,通过搭建多功能智能化交互技术服务平台,减少业务办理过程中的人工辅助,缩短业务办理时间,提升业务办理效率,进一步增强了营业厅的智能化和交互性,显著提升了客户的感官体验,填补了电力公司供电营业厅服务智能化领域的空白。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供电服务新模式

“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如何找到所在行业的“互联网+”,则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互联网时代,电网企业的竞争对手不完全是以前的自已,甚至也不完全是现在的同行,而是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的企业”,在电力体制改革及市场化的背景下,供电企业已从传统的“关注设备”向“关注客户”转变,“客户需求”成为开展供电服务的核心导向。传统的供电服务模式,供电企业更加注重对设备及自身业务流程的管理,市场环境及技术水平的变化发展推动供电企业改变传统的“卖方市场”观念,将关注点从具体业务转移聚焦到客户身上。新的服务模式围绕电力终端消费,依托互联网技术平台建立精准的客户数据库,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机制及服务流程,全力、持续为客户提供最优的服务体验。

二、供电服务的新模式

“手机‘掌上电力’APP的推出,极大方便了我们交纳电费,24小时手机售电,随时都能完成购电。”在吉林长春市商场供电员工推广“掌上电力”APP现场,一位刚购物完的百姓学习完操作后,高兴地与现场的供电公司员工交流着。据了解,国网吉林电力为了在全社会推广“掌上电力”APP,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来扩大知晓度。该公司通过各地市媒体全方位广泛宣传“掌上电力”APP应用等方式,并通过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做客广播、电视“行风热线”栏目直播间,重点宣传推广“掌上电力”APP,以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2016年,国网吉林电力积极推进供电服务工作,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稳步提升。启动推广“互联网+”线上业务,开通“掌上电力”APP、“电e宝”、支付宝、微信支付代收电费功能,代收居民电费1058万笔14.1亿元,占全部居民电费代收比率26.65%。国网吉林电力开展移动作业终端业扩报装、信息咨询业务试点应用;全面实施业扩报装提质提速,推出精简办电手续等11个方面服务新举措,提高营销信息系统支撑保障能力。2016年未发生系统异常停机故障,完成系统版本升级56次,消除系统缺陷35个,未发生系统和人为差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营配调贯通强化供电服务协同

“营配调贯通全部完成后,供区内每个低压供电设备将拥有专属二维码,营配业务实现协同并道管理,更好地服务用电客户。”国网吉林电力营销部主任介绍了营配调贯通后的工作成效。营配调贯通是国网吉林电力大力推进的一项系统性工作,通过开展营配数据梳理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在电网GIS平台图形化展现的基础上,建立准确的“站—线—变—户”关联关系,整合生产与营销数据资源,达到生产和营销在停电管理、故障抢修等方面的业务协同,实现营配资源图形化、营配业务互动化、数据采集实时化、线损统计自动化、供电服务智能化。国网吉林电力高度重视营配调贯通工作,实现营销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全覆盖;完成营配数据治理,坚持营销、运检协同工作的常态运行机制;规范营配增量数据管理,实现营配异动流程应用全覆盖,全面支撑95598业务上收;重点在停电故障智能研判、业扩方案辅助制定和台区线损综合管理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高压客户贯通进度完成99.9%、低压客户贯通进度完成98.45%,基本实现营配调基础信息的全采集、全覆盖、全贯通。

四、利用全智能交互系统平台,实现现场勘测移动办理,提高办电效率

业扩报装业务人员通过互联网将客户信息传输到移动终端设备,实现移动化作业。通过全智能交互系统平台支撑支持定制备忘录,实现现场勘查过程中与客户约定内容的语音记录、现场情况图像记录、现场地理位置记录等功能,上述信息由移动终端发送到全智能交互系统平台,经过隔离装置存储到信息内网数据库中,从而实现“SG186”与移动终端的工单信息交互,此功能的实现保证了客户现场勘测的准确性,规避了二次录入的错误风险,提高了办电效率。

五、供电服务体系是持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国网吉林电力既有的供电服务体系面临着考验。国网吉林电力工会负责人强调,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创新企业就不能健康发展,就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互联网+”技术应用日新月异,营销工作必须紧跟电力市场改革发展步伐,积极推进“互联网+营销服务”,转变营销管理方式,创新营销管理机制,发展营销新型业务。国网吉林电力多次研讨“互联网+”营销服务应用实施方案,落实“互联网+”营销服务建设制定26项工作任务,以专业管控的角度,围绕目前现状、现存差距、具备条件以及推广任务、预防措施等方面对“互联网+”营销服务建设与应用开展分析和调研,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改造传统营销服务手段,健全服务渠道、再造服务流程、创新业务体系、拓展新业务应用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强化“三全”质量管控,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国网吉林电力所属9家地市公司,利用运营数据资产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手段,深化对客户服务实施在线监测分析,加强专业协调控制,利用“互联网+”创新举措,充分实现营销情况掌握、问题分析、风险防范等,积极打造“千里眼、顺风耳、铁算盘、预警机”,切实发挥运营协同、综合监督、辅助决策的功能作用,积极催生供电服务新模式。

结语

加快推进互联网与传统电网的融合发展,供电企业上上下下已经高度重视,正不断实践,必将使供电服务模式产生嬗变。这种融合发展不仅能借鉴互联网发展、电网的核心技术,最重要的是,能够加强用电客户的体验感,使客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得到改变和提高。并且,可以实现用手机客户终端作为智能用电的工具,实现能效分析、用电查询、电费交纳、家电控制、与电网互动等功能,前景令人遐想。同时,客户与电网之间的同步互动对提高用电能效非常有益,对电网的能效平衡将起到关键作用,而且,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方式将会得到普及,客户与电网双向同步互动将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张海洋.“互联网+电力+?”.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综合),2015,05.

论文作者:张妩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  ;  ;  ;  ;  ;  ;  ;  

浅谈“互联网+”催生供电服务新模式论文_张妩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