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规律研究_亚特兰大论文

现代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对论文,经济发展论文,规律论文,奥运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498(2006)02-0001-07

奥运经济问题已成为经济学界和体育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研究奥运经济过程中,充分认识和把握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的规律,对进一步提高奥运经济研究水平、科学地制定奥运经济相关政策、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 1972~2000年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的经济影响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对北京奥运经济的研究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2002年,利用参加“1980~2008年奥林匹克遗产大会”的机会,系统查阅了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博物馆与本研究有关的资料,包括1972~2000年历届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经济影响的研究报告和论文8篇;1984~ 2000年奥运会的5份正式报告;其它论著10余部。

通过与加拿大体育文献中心、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美国洛杉矶体育基金会等机构的业务关系获得大量相关档案、研究报告和论文。

通过互联网、中国期刊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献数据库等渠道检索相关资料。

1.2 若干概念的界定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指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国民平均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总体经济进步。本文主要研究奥运会对主办城市及周边地区(以下简称“主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

奥运会直接经济影响(或首轮经济影响):指奥运会直接支出、间接支出给当地经济(包括增加值、就业、财政收入等)带来的初次的、第一轮的影响。

奥运会间接经济影响:指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所注入的各项支出引发的第二轮、第三轮以及以后所有轮次的经济影响,即首轮经济影响的乘数效应部分。

奥运会总体经济影响:奥运会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引起的直接经济影响和间接经济影响的总和。

奥运会直接支出:指与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直接相关的各项支出,具体包括奥运会运营支出、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支出、奥运村、记者村及电视转播中心的建设支出等。

奥运会间接支出:指与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不直接相关的各项支出,主要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类支出,如环境保护项目支出、道路交通设施项目支出、信息通信项目支出等。

1.3 不同货币汇率的处理

为提高研究中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同一性,本文除特别标注外均以1995年的美元价格为基准,将不同时期的不同货币折合成1995年的美元价格,[1]以便于各主办城市间奥运经济数据的比较(表1)。

表1 1972-2000年各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1995年美元价格)

Table 1 Exchange Rate between Dollar and the Currency of Olympic Host Countries from 1972 to 2000(According to Dollar Price of 1995)

奥运会届次

货币价格

汇率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 1972年德国马克价格1美元=3.16马克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1976年加拿大元价格1美元=1.24加拿大元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1984年美元价格1美元=1.00美元

1988年汉城奥运会1988年韩元价格1美元=722.74韩元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2年西班牙比塞塔价格1美元=113.3比塞塔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996年美元价格1美元=1.00美元

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0年澳元价格1美元=1.62澳元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 现代奥运会的财政资助模式

奥运会的财政资助模式是指奥运会举办城市和组委会为筹备和举办奥运会获得相关资金和实物支持的途径和方式。《奥林匹克宪章》(2000年9月11日生效)第37条第6款规定:“申办城市应提出令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满意的资金保证。这种保证可以由城市本身,地方、地区或全国性公共团体、国家或其它第三方提供。在决定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国际奥委会全会召开前至少6个月,国际奥委会须公布所要求资金保证的性质、形式和确切内容。”第40条规定:“国家奥委会、奥运会组委会和举办城市对全部与奥运会的组织和举办有关的单独的或集体签署的协议负连带责任,但不包括组织和举办该届奥运会的财务责任,该责任完全由举办城市和奥运会组委会共同或分别承担……。国际奥委会在这方面不负任何财务责任。”

现代奥运会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下3种财政资助模式:政府资助模式(政府投资占75%以上)、私人资助模式(企业或私人投资占75%以上)和结合型模式(政府与企业投资各占25%以上)。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政府投资占81%)和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政府投资占95%)是典型的政府资助模式;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私人投入占98%)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私人投入占85%)是典型的商业化资助模式,其余为结合型资助模式。现代奥运会发展的趋势表明,采用结合型的资助模式是现代奥运会的基本资助模式(图1)。1988年汉城奥运会政府、企业与奥运会相关的支出(包括奥运会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分别为46%和54%),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政府与企业的支出分别为38%和62%,2000年悉尼奥运会政府与企业支出分别约为30%和70%。

3 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规律

3.1 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经济影响的乘数效应

奥运会之所以能够对主办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最根本的原因是奥运会能够给主办城市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关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早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就已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指出:“要大大改进劳动生产力,必须预先积累资金。而资金的积累,亦自然会导致劳动生产力的改进。”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指出,资本积累作为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特别是经济增长理论都非常关注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一般由总需求确定总产出。在这样一个由总需求确定总产出的经济中,如果某个需求部门有一个较小的变动,就会影响到整个经济中其他部门,从而使整个经济的总产出在各个部门都发生变动。这个变动的总和就是“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乘数效应的计算公式为:

附图

在式(1)中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t表示税率,n表示边际进口倾向,3者都介于0和1之间,且b远远大于t和n,所以K是一个大于1的数,即乘数效应值。例如当b=0.8,t=0.2,n=0.1时,K=2.17。其含义在于,投资、政府支出、消费、进出口等项每变动一个单位,就会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变动2.17个单位。产生这种国民生产总值成倍增长的原因在于,国民经济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国民经济某一部门产生的投资首先会增加本部门及本地区的收入,这是首轮或直接经济影响。首轮的投资产生的收入会进一步通过投入产出链,在其它部门或地区诱发第二轮、第三轮乃至若干轮的新的投资并产生新的收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它部门的收入,即派生性影响或间接经济影响,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奥运会对主办城市资金的注入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这种投资不可能不遵循投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投资乘数效应在奥运会投资上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关系。以我国为例,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9。[2]

3.2 现代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经济影响的基本规律

通过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州统计局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统计局,分别获取1992年及2000年两届奥运会对主办城市注入的投资及乘数效应的数据。通过分析两届奥运会的投资与乘数效应关系,可以进一步研究奥运会投资促进主办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规律。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投资在1987年开始启动,投资的最高点在1991年,然而奥运会投资引发的乘数效应最高点在1992年。在1993年,与奥运会相关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基本结束,但前几年注入的奥运会投资引发的乘数效应,在奥运会结束的4~5年仍发挥作用(图1)。

附图

图1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投资与乘数效应的比较

Figure 1.Comparison of Investment and Multiplier Effect of Barcelona Oiympic Games in 1992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投资在1995年开始启动,最大规模的投资发生在奥运会开幕前的1998年,奥运会的相关投资在2001年基本结束。奥运会相关投资产生的乘数效应在2000年达到最高点,在奥运会后奥运会投资产生的乘数效应将一直持续到2005年(图 2)。

附图

图2 2000年悉尼奥运会投资与乘数效应的对比

Figure 2.Comparison of Investment and Multiplier Effect of Sydney Olympic Games in 2000

通过研究这两届奥运会的相关数据及1984年以来历届奥运会经济影响的趋势可以看出,奥运会的投资产生的乘数效应并不完全与投资同步,奥运会投资发生的当年,其乘数效应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累加的奥运会投资引发的乘数效应也逐步增大,乘数效应往往在奥运年达到最高点。奥运会结束以后,尽管奥运会直接相关的投资基本结束,但奥运会投资引发的乘数效应仍能持续5年左右,因此奥运会的经济影响一般持续12年左右。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奥运会投资具有两个最基本的规律:(1)奥运会投资能够给主办城市带来长期的经济影响,影响的时限约为12年左右;(2)奥运会投资的乘数效应后劲很足,具有明显的后发性特征。

3.3 现代奥运会对主要相关产业的影响规律

建筑行业是历届奥运会中受益最大的产业部门,几乎历届奥运会都在体育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得建筑业获得了勃勃生机。1988年汉城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奥运村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27.97亿美元,使韩国建筑业的产值提高了32.4%,收入增加了34.8%,就业人数增加了26.8%。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相关建设投资达 80.14亿美元,占巴塞罗那奥运会总支出的85.5%,使巴塞罗那建筑业就业人口在1985~1992年间增加了72%。

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主要包括: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国际及各国体育组织官员、运动员与教练员、记者、赞助商等)、境外游客及主办城市地区以外的游客。从1984~2000年5届奥运会吸引的游客数量一直不断地攀升(图3)。

附图

图3 1984~2000年历届奥运会境外游客数量

Figure 3.Amount of Olympic Games Overseas Tourists from 1984 to 2000

注:洛杉矶奥运会和亚特兰大奥运会包括举办地区以外的本国游客。资料来源: :Economic Research Associates,Community Economic Impact of the 1984 Olympic Games in Los Angeles;Do Young Pyun,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Seoul Olympic Games; Ferran Brunet,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Barcelona' 92 Olympic Games:Resources,Financing,and Impact; Jeffrey M.Humphreys and Michael K.plummer.The Economic Impact of Hosting the 1996 Summer Olympics; John R Madden,The Economics of the Sydney Olympics.Paper presented to the 23rd conference of ANZRSAI.Newcastle,19~22 September 1999

为此,洛杉矶通过奥运会旅游获得4.4亿美元的收入,汉城、亚特兰大和悉尼分别获得3.4亿美元、13亿美元和42.9亿美元的收入。

奥运会能够有效地拉动主办城市宾馆业的发展。奥运会筹备期举办城市4星级以上宾馆的数量和出租率均大幅提高。巴塞罗那的宾馆房间供应量几乎上升了50%,亚特兰大、汉城和悉尼则提高了35%。值得注意的是,在奥运年由于许多游客担心奥运会期间主办城市将比较拥挤,因此多数主办城市宾馆的平均入住率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虽然入住率下降,但由于奥运年宾馆房间的价格很高,宾馆收入仍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在奥运年后的几年,入住率和宾馆收入均明显下降。

奥运会将有力地推动主办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悉尼成功地获得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使得悉尼申办会议活动的成功率平均提高34%。[3]1999年,悉尼申办成功了210个会议活动,给悉尼市带来了10亿澳元的经济收入。[4]奥运会对会展业的影响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奥运会的前一年和奥运会结束后的一年是主办城市会展业的黄金时期,然而奥运年主办城市吸引的会展活动境外代表人数会大幅度下降。奥运会结束的两年以后,主办城市会展业将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图4)。

奥运会对主办城市房地产业的影响也极为显著:一是奥运会能够拉动主办城市房地产价格和短期出租需求的上涨;二是奥运会对主办城市形成新的城市中心,提升城市更新水平。在1986~1993年,巴塞罗那的住宅销售价格提高了240%~287%。汉城在奥运会举办之前,奥运村已经以2.03亿美元的价格售出,同时汉城的房地产价格和出租率均增长很快,1996~2000年汉城房地产价格上升了50%。在促进城市更新方面巴塞罗那受益最为明显。1988~1991年巴塞罗那奥运村周边地区的住宅增加了23%,使这一地区形成了美观整洁的新的繁华地带。悉尼则通过奥运村的建设以及周边地区住宅的建设,使得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附图

图4 1992~2000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奥运会前后国外会议代表人数变化情况

Figure4.Quantity Change of Overseas Confermce Commissaries of Holding Cities before and after Olympic Games from 1992 to 2000

3.4 现代奥运会对主办城市就业的影响规律

1972年以来历届奥运会的举办都大大地缓解了主办城市的失业率。以巴塞罗那奥运会为例,从1986年10月至1992年6月,巴塞罗那的失业率从18.4%降为9.6%,而工作合同却增加了2.5倍。1993年奥运会结束后,巴塞罗那市的经济表现出了强大的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5]奥运会带动的新增就业机会主要产生在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旅游业等行业上。

据资料显示,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吸纳就业人数达23199人,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达37924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达73375人,1988年汉城奥运会达336000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达355900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达77026人,2000年悉尼奥运会达75000人。

3.5 现代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的总体经济影响

洛杉矶奥运会首轮经济影响为9.1亿美元,间接经济影响为18.2亿美元(乘数效应为2),其总体经济影响为27.3亿美元(依据美国洛杉矶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从1982~1988年,汉城奥运会带动的直接支出为15.336亿美元。间接支出为17.63亿美元,总投资为32.966亿美元,以上为首轮经济影响。汉城奥运会的乘数效应为1.993,因此汉城奥运会的间接经济影响为65.72亿美元,总体经济影响为98.686亿美元。

巴塞罗那奥运会带动的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为102.9亿美元,间接经济影响为177.4亿美元,总体经济影响为274.3亿美元。[6]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直接支出与间接支出为23.07亿美元,构成直接经济影响,间接经济影响为28.34亿美元,总体经济影响为51.42亿美元。悉尼奥运会的直接支出与间接支出为66.77亿美元,构成悉尼奥运会的直接经济影响,其支出规模仅次于巴塞罗那奥运会。悉尼奥运会的间接经济影响为113.51亿美元,总体经济影响为180.3亿美元。[7]

3.6 现代奥运会是实施城市营销战略的重要平台

城市营销是指利用市场营销的理念、方法管理和经营城市,把投资者、旅游者和城市居民当作顾客和消费者,把城市的软、硬件当作城市的产品,对城市产品进行创造、包装和行销的活动。城市营销的核心战略包括:为城市树立强大而有吸引力的地位和形象;为现有的、潜在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使用者提供有吸引力的刺激;以有效、可行的方法分发、配送城市产品和服务;推广城市吸引点和利益,让潜在的使用者了解该地区独特的长处。

现代奥运会成为绝佳的城市营销平台,均受到主办城市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1992年奥运会使巴塞罗那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空前提高,1991年巴塞罗那在最被企业看好的欧洲城市中名列第8,奥运会结束后的1993年名列第9。巴塞罗那被企业看好的主要因素包括雇员的生活质量(列欧洲第5)、办公用房价格(列欧洲第6)、靠近市场(列欧洲第10)、交通基础设施(列欧洲第15)、通讯服务(列欧洲第19)。1986~1991年间,共有200多个美国和日本的公司在加泰罗尼亚州及其周边地区落户。

美国经济学家哈里斯(Harris)就亚特兰大的形象问题对13个国家的620名公司经理进行了调查,1996年奥运会使亚特兰大的形象提升了17.4%。奥运会申办成功以后,亚特兰大在全球规模的许多次评选中均名列前茅。1996年,在著名的《财富》杂志评选出的拥有全球最佳经济环境的城市中,亚特兰大名列第一。在《世界贸易杂志》评选出的拥有国际跨国公司最多的10个城市中,亚特兰大也名列第一。在Ernst and Young公司评选出的全球10个房地产市场前景最佳的城市中,亚特兰大同样名列第一。

2000年奥运会使澳大利亚的境外游客的数量增加了174万人,给澳大利亚带来了35亿美元的外汇收入。有关研究表明,国外游客中,88%的人愿意再次到悉尼旅游。1997~200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仅通过“媒体关系”活动,就为本国制造了相当于21亿美元广告费的宣传效应。澳大利亚旅游委员会估计,1997~2000年,悉尼奥运会给悉尼带来的广告宣传效应相当于支出33.8亿美元。

据国际会议协会的调查,由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对澳大利亚形象的提升,2001年澳大利亚成为吸引国际会议及相关活动最多的国家,超过了美国和英国。[8]

3.7 现代奥运会有力地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

首先现代奥运会能够使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速。[9]在汉城奥运会的筹备过程中,韩国政府对许多关键性的基础设施长期建设项目加快了步伐,这些建设项目包括金浦国际机场的扩建、新道路主干线及地下车站的修建、汉城通讯基础设施的改建等。巴塞罗那奥运会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高的奥运会,基础设施投资总额达到69.15亿美元,占整个奥运会投资的73.8%。巴塞罗那市政府建成了巴塞罗那的环路并进一步建设了巴塞罗那周边的3个卫星城。1992年与1989年相比,巴塞罗那新建道路增加了15%,污水处理系统增加了17%,绿色带和海滩增长了78%,池塘和喷泉增加了268%。在悉尼奥运会的筹备过程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投资7亿澳元修建了连接机场和悉尼市中心商业区的道路,投资20亿澳元对悉尼机场进行改建,并修建了一条机场轻轨道路。由于“千年网络”(Millennium Network)的建设,悉尼奥运会极大地提高了悉尼的通讯设施的水平。

悉尼奥运会还对悉尼中心商业区的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完成了价值24亿澳元的建设项目。奥运会开幕前夕,16个重要的商业项目已经完成,占地面积为39.5万m[2]。在奥运会开始的前1年,中心商业区新建了12个宾馆,可提供2567个房间。奥运会前还建成了33个住宅项目,可提供3055个单元的住房。

其次,通过改善主办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现代化。国际奥委会把环境问题看成是奥林匹克运动中除体育与文化以外的第三支柱。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1996年国际奥委会专门成立了体育与环境委员会,以指导未来奥运会的环境保护工作。国际奥委会要求各申办城市在申办过程中,应认真考虑奥运会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性。回顾近几十年来奥运会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奥运会的举办一般都对主办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巨大的作用。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以来,许多主办城市的奥林匹克公园和奥运村的用地都需要进行排污改造的土地。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修建的奥林匹克公园和娱乐区建在堆积大量岩石和碎石的大片闲置的土地上,奥林匹克公园的修建大大改变了这一地区衰败不堪的状况,使得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至今仍是人们尽情休闲的好去处。

汉城奥运会则改造了汉江周边的地区,建成了奥林匹克公园、体育休闲设施和娱乐区,使汉城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则在日益衰落的工业区、旧铁路线和废旧的港口区建立了住宅区、公园、娱乐区、服务中心等。亚特兰大奥运会则改造了市中心的破败地段,建设了办公设施和娱乐设施。

悉尼在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过程中提出了办“绿色奥运”的口号。悉尼奥申委出台了《夏季奥运会环境保护纲要》,这也是悉尼能够成功胜出的一个重要因素。[10]该纲要对奥运会场馆规划与建设、能源与水资源保护、垃圾的控制与管理、空气、水和土地质量、赛事管理及运输等许多与生态环境相关的问题均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提出实施措施和方案。悉尼奥运村的所有永久性公寓均拥有太阳能嵌板,每年能够提供大量的能量。公寓所用木材还进行了无毒防白蚁处理,减少聚氯乙稀的使用以及降低油漆的毒素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奥运村所用木材均取自于再生性很强的森林,以利于森林的可持续性管理。在悉尼罕布什海湾建设的许多体育场馆拥有19个太阳能吸纳设备,每小时生产相当于16万瓦电能的太阳能,多余的能源还能并入新南威尔士州电网。

4 结论

现代奥运会的财政资助模式包括政府资助模式、私人资助模式和结合型资助模式,结合型资助模式是现代奥运会的基本资助模式。

现代奥运会之所以能够对主办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最根本的原因是奥运会能够给主办城市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注入主办城市的投资通过投入产出链及乘数效应促使主办城市经济总量的增加。

现代奥运会能给主办城市带来长期的经济影响,影响的时限约为12年,奥运经济产生的乘数效应具有明显的后发性特征。

现代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的建筑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宾馆业、会展业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奥运会期间,主办城市宾馆数量将大幅度增加,但入住率反而下降。奥运会结束以后多数主办城市宾馆的入住率和收入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会展业则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

现代奥运会是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城市营销的重要平台。现代奥运会促进城市现代化的两个重要途径是:使主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收稿日期:2005-10-28;修回日期:2005-12-18

标签:;  ;  ;  ;  ;  ;  ;  ;  

现代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规律研究_亚特兰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