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辉[1]2000年在《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文中认为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迫切的工程。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非常重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就此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想和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认真研究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实现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毛泽东对我国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辛而积极的探索,为邓小平开创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根据。毛泽东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强调农业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并对发展农业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但是由于在农业建设问题上指导思想的失误,以及对经济发展规律的忽视,毛泽东并没有成功地找出适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路子。邓小平正是在总结建国以后我国发展农业的正反历史经验中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道路。 邓小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思想、理论。从总体上说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农业的本质,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判断农业改革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二是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和其特点;三是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即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尊重农民自主权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农民群众实践性和首创性相结合的原则;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原则。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即实观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正确处理好农业改革、发展过程中“两个飞跃”的关系;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关系;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关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大对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坚持“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发展原则;加强农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培养。 党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实施我国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实施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从本质上说就是贯彻落实和深化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长期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即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按保护阶段闫开收购余粮的政策。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既要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又要加强农业应用研究。同时,积极发展农业教育,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资源管理,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同时,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针对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加快中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观该区域的农业现代化。
岳晓玲[2]2005年在《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农业面临着知识经济、WTO和经济全球化的三重挑战,“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研究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可以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在世界主题转换的大环境中,在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新突破的背景下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世界主题的转换,为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时代条件;我国在农业发展道路上的经验教训为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借鉴;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为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条件。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农业思想以及农业现代化理论,同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变革经济体制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主线,始终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律。依据该主线,本文将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邓小平引用著名的“猫论”,首次提出了要使包产到户合法化的主张,表明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开始萌芽;第二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广泛推行并取得成效,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表明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基本形成;第三阶段:邓小平提出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两个飞跃”理论,表明其农业现代化思想已逐渐成熟。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确立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第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出路,其根本任务是依靠科学技术,不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第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本着因地制宜、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原则,制定长期稳定、完善的农业政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建设新型小城镇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两个“飞跃”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对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精髓是尊重国情、实事求是,其内涵充满着科学精神,具有系统性、开放性、渐进性的特点。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内容,同时,也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对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杨俊[3]2004年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89年6月召开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国人民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密结合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方针、政策和策略,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旨趣、现状、意义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 第二章 十三届四中全会前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现代化历程的简单回溯及对十三届四中全会前党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分析,得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结论。 第三章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着重阐述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地位、科技兴农、农村改革与结构调整和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及模式等。 第四章 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分析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基本特征,指出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农业现代化是与世界公认的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一致的,并提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特别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黄刚[4]2000年在《毛泽东、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与中国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倡导大力发展农业,他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自己农业发展理论的基点,并设计了一个“必须先有合作社,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的农业现代化之路。然而,他的农业发展理论的指导原则却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邓小平认为“农业是根本”,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调动群众积极性”、“科教兴国”,“农材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他把农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根据对毛泽东、邓小平农业发展理论的深入思考,联系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悟出中国农业跨世纪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经济,依法治农,以法兴农,最终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农业现代化。
哈战荣[5]2006年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三农”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三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它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并将继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我国的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这一由农民发起,最初只是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改革出乎大家意料地使我国农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积极效应后来又波及城市,使城市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改革使我国农村出现短暂繁荣之后,由于体制性的老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改革触及的新问题又逐步浮现,“三农”问题又一次摆在了人们面前,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妥善解决。我选择此题目,就是期望通过对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研究,为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提供正确的思路和有效的途径。研究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既要把它放在邓小平理论的大框架内,又要把它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大背景中,更要把它融进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流中去考察。只有这样,才能使该问题处在纵向发展、横向联系的历史坐标系中,才可能给它勾出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又能理出它何以能成为一个理论体系的多方支撑缘由,也才会在理论阐释上有深度、有广度。所以,本文打算从纵的方向勾画出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关于“三农”的论述及其思想发展的清晰脉络,从横的方向就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与特点、地位与指导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既突出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深度,也展现出该思想的现实意义。为了研究方便,我打算从五个方面(也即五章内容)对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作出分析和论述。本文第一章以邓小平“三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线条,兼顾当时的诸多现实因素,从理论渊源、历史镜鉴、现实基础以及发达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范例四个方面分析介绍了邓小平“三农”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其中,在我国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的条件下,如何发展经济以解决温饱问题的紧迫现实需要,是邓小平“三农”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三农”的基本理论,是邓小平“三农”思想形成的理论起点;毛泽东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三农”思想的正误与实践的成败,为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和现实的教训;发达国家“三农”实践的成功范例给邓小平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了宝贵素材;中国党政领导人的正确看法、理论工作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民群众在解决“三农”问题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经验,都是邓小平“三农”思想形成、日趋完善的重要来源。第二章分析论述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邓小平本人所关注的焦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这就使得他的“三农”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这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开始萌芽(1962-1978年)、基本形成(1978-1984年)、走向成熟(1984-1992年)、继续发展(1992年——)四个阶段。邓小平为了解决中国现实的“三农”问题,他不管是从思考解决该问题的深度、广度、重要性、紧迫性,还是就解决对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完备性、长远性,都作了全盘考虑,提出了许多很有远见的思想,形成了完备的理论。所以,他的“三农”思想发展成为理论体系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其思想体系的科学性、指导实践的时效性、战略规划的长远性以及理论旨意的务实性和发挥了群众的主体性等方面。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和核心内容。本章从邓小平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构想、方针政策、基本保证和该理论本身的基本特点等四个方面比较详尽地分析、论述、介绍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而且就具体的解决途径也需要作出长远规划和战略构想。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邓小平提出的战略构想主要有:确保我国农业的“首位地位”思想;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生产必须实行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我国农村发展的战略重点是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生物工程和尖端技术;我国农业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两个飞跃”。另外,制定科学的方针政策也很重要。这些政策主要有:要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保证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我们要在管理上来个革命等。另外,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加强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法制道德建设和科教文卫建设,以便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软环境保证,确保“三农”问题的解决能有我们预期的收效。这种多方位的思考,统筹化的安排,使得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思想风格的求实性、思维方式的辨证性、认识事物的超前性和理论形成的创新性等特点。第四章从邓小平“三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三农”的理论、开辟了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新道路、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等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重要地位。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马恩的宏观思路、长远设想出发,立足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大局,着眼于“三农”问题的现实解决,顺着毛泽东的基本思路,将他正确的思想予以继承,将他错误的观点予以修订,将他不当的做法予以纠正,将他合理的火花予以发挥,融进自己多年来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独到见解、精辟论述、完整思想,从农业现代化的具体思路、农民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农村脱贫致富的现实出路,以及政策的制定、体制的变革、科技的应用、乡企的发展、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思想,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三农”的理论。在邓小平“三农”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人民探索到了一条在新的形势下发展我国“三农”的新道路,也为同我国具有相似历史遭遇,同样发展历程和基本国情的发展中国家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结语部分既是对上述理论阐释的总结,也是对当前现实问题的顾盼和回应。这一章内容名为结束语,其实在本文中,不管是从文章的结构安排考虑,还是就本文的内容完整性思考,或是从理论与现实的衔接角度分析,它的作用都很重要,不可缺少,也无从替代。结语主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三农”思想的指导下,在党中央正确政策的扶持引导下,我国的“三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原本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没根除,新的问题又相继产生,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戚研[6]2017年在《习近平“三农”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新的历史时期,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但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客观存在,农村改革、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拥有着丰富的“三农”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在他多年的工作和思考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科学依据的“三农”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中对“三农”问题的观点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充分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农”问题变化,提出了富有理论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一系列经典论述。在研究过程中,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逻辑和历史一致方法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等三种研究方法,主要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马克思主义先驱的“三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三农”思想等三方面来探讨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理论来源,并根据其工作经历,将习近平“三农”思想的发展划分为萌芽时期、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和丰富发展时期,着重对各个时期的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在清晰梳理出习近平“三农”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突出阐释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习近平“三农”思想蕴涵以及习近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归纳了习近平“三农”思想所具有的时代性、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协调性的鲜明特点,并从促进和丰富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理论发展及指导我国进行“三农”实践这两个方面对习近平“三农”思想的时代价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最后围绕推进要素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改革、推进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等角度,进一步就如何落实习近平“三农”思想提出了具体对策。
刘燕妮[7]2004年在《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探析》文中提出发展农村经济是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农村经济落后已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也是中国国情特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发展农村经济不仅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而且还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等一系列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系统研究,从中获取指导农村经济发展的宝贵思想,从而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提供参考与借鉴。然而,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毛泽东、邓小平的农村经济理论的论述比较多,而对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农村经济思想的论述则比较少见。有鉴于此,本文拟在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法、归纳推理法,从中共党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多视角,就这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依据。第二部分,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内容。第三部分,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价值评析。这部分论述了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特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第四部分,新世纪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途径和策略。总之,作者试图通过对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分析和研究,以弥补本领域学术研究之不足,并进而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跨世纪发展目标,尽一份绵薄之力。
邹继业[8]1998年在《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文中研究表明全文包括一个前言和五章正文。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紧围绕着“如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问题,系统地研究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思想,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指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章对分散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中的有关思想进行了梳理、论析,以便于为思考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原则。 第二章 旧中国的农业状况及原因分析。这一章系统地论述和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农业状况、农业落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几点历史启示。这样做,有利于加深人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我国今天的农业政策的理解,便于为我们思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方略提供历史鉴戒。 第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历史回顾和思考。这一章首先概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和成就,然后总结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论析。思考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方略,必须首先回答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章基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空和特征,回答了这一问题,并且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第五章 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基本方略思考。这一章以前面几章为基础,联系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阐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并且在每条基本方略里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罗莲[9]1999年在《试论邓小平农业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邓小平的农业思想及其精神实质,并阐述其指导我国农业跨世纪发展的现实意义:(1)坚持邓小平从战略高度重视农业的思想,从现代基础产业的定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2)坚决稳定和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切实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3)坚持邓小平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的思想,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4)坚持邓小平抓农业要有全局观念的思想,走现代大农业之路。(5)坚持邓小平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的思想,促进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6)坚持邓小平农业发展实现“两个飞跃”的思想,引导农业走产业化道路
顾馨梅[10]2005年在《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及其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农业“两个飞跃”思想,这一思想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业“两个飞跃”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接着,着重阐述了“两个飞跃”的基本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保持长期稳定;而农业和农村改革的方向则是集体化、集约化。然后,揭示了“两个飞跃”思想的历史地位。论文还探讨了党中央在解除农业发展瓶颈、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所采取的方针、政策。最后本文提出了落实农业“第二个飞跃”思想的对策: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土地制度的稳定与建设;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逐渐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生态农业体系;注重乡镇企业,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D]. 韦继辉. 广西师范大学. 2000
[2].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 岳晓玲. 武汉大学. 2005
[3].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 杨俊.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4]. 毛泽东、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与中国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思考[D]. 黄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00
[5]. 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三农”思想研究[D]. 哈战荣. 中国人民大学. 2006
[6]. 习近平“三农”思想研究[D]. 戚研. 江苏大学. 2017
[7].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探析[D]. 刘燕妮.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8]. 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D]. 邹继业. 中共中央党校. 1998
[9]. 试论邓小平农业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罗莲. 经济体制改革. 1999
[10]. 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及其发展[D]. 顾馨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标签: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四个现代化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毛泽东论文; 农民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