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新的机遇促进改革发展——八城市研讨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发展论文,企业改革论文,乡镇论文,机遇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通过的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了全面部署,也为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最近,由杭州市乡镇企业局牵头发起,邀请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福州、苏州、大连等市乡镇企业主管部门领导,聚会杭城,围绕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主题,联系实际,交流了经验,研究了对策与思路。
杭州市乡镇企业局:
我市乡镇企业转制改革从1992年开始起步探索,步子逐年加快。目前全市1万多家乡镇集体企业,转制面已达75.9%。在指导企业深化改革中,我们始终贯穿了明晰产权、实现投资主体重组这一主线,强调改制、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相结合,盘活存量资产与优化资本结构相结合,抓好大企业与改活小企业相结合,规范性与灵活性、多样性相结合,具体注重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思想发动。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典型引路。各县(市、区)先后都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的的改革领导机构,组织力量,抓改革试点,为面上改革提供经验。三是形式多样。坚持因企制宜,选择多种改革形式,不搞“一刀切”。四是政策引导。从199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发了三个指导乡镇企业改革的政策意见,对乡镇企业资产评估、产权界定、股权设置、产权流转、改制企业性质等作了明确规定。五是规范完善。重点做好企业债权债务处理、工商登记变更、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等。六是强化管理。主要是加强乡镇企业集体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北京市乡镇企业局:
今年以来,我们北京市乡镇企业紧紧抓住重组转制这个切人点,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据统计,上半年全市乡镇企业资产重组企业达720多家,盘活资产7.08亿元,引进资金8.55亿元,企业资产重组转制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一批规模效益型企业正在形成。到年底,总收入超过5000万元企业可突破100家,这些企业已成为北京乡镇企业的中坚力量。二是科技投入明显增加。各县、区乡镇企业通过重组转制,调动了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上半年全市新增投入10.8亿元,培植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1—8月,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增长9.8%,利润增长16%,经济增长平稳回升。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将进一步加大乡镇企业重组转制的力度,争取再完成1000家乡镇企业的重组转制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着力解决六个结合的问题,即把重组转制与县城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把重组转制与实施名牌战略相结合,把重组转制与推进郊区工业上规模相结合;把重组转制与引进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相结合;把重组转制与提高郊区工业资产运行效益相结合;把重组转制与企业制度或经营方式创新相结合。
上海市区县工业局:
去年以来,我市区县乡镇企业认真贯彻“抓大扶强、放小搞活”的方针,有力地促进了乡镇企业的改革。据最近调查,全市实行各种形式的改制企业已达11183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70%。通过改革,对制止集体资产的隐性流失,推动企业规模化、集团经营,增强经营者、生产者的责任感和积极性,都产生了明显成效。现在的问题是,各区、县的改革工作进展不平衡,剩下的企业改制难度较大。分析其原因:一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较好,企业自身不想改制,约占10%;二是改制的积极性不高,等待观望,改革的主要点盯在有没有优惠政策,约占25%;三是企业产品老化,设备陈旧,负担过重,生产经营困难,企业改制拿不出好方案,这部分企业约占65%。如何进一步搞好企业改制,首要的问题,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做到思想上进一步放胆,工作上进一步放手,形式上进一步放开,经营上进一步放活,政策上进一步放宽。其次,要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什么办法能把企业搞活,就采取什么办法。第三,要注重规范运作,加快机制转换,重点是明确三者的责任,即明确资产的所有者,优选资产的经营者,落实资产的监督者,使三者各司其责,从而实现三个分开,即资产所有权与资产经营权分开,资产经营权与资产监督权分开,资产最终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使企业真正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运行。
天津市乡镇企业局:
今年上半年,我们天津市乡镇企业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48亿元,实现利税80.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4%和28.6%。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乡镇企业机制弱化问题日益突出。由于乡镇集体企业产权不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在所有权、法人财产权上的关系问题,从而在企业内部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整体推进乡镇企业的改革。首先是抓好全市近千家重点骨干企业的改革。一是抓好企业集团的建设。天津市近年来企业集团发展很快,但多数还是区域性企业的组合,出资者单一,在内部组织结构上还未触及深层次体制上的问题,有的甚至有名无实。下一步企业集团的改革,应以资产为纽带,建立母子公司,充分发挥资本运营作用,使集团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一个有机整体。二是多数骨干乡镇企业可改制为多元投资持股的公司制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要扩大职工包括经营层的参股比例,提倡和允许经营者适当多投股。三是对尚未改制的企业,继续完善承包制,重点是由单纯的经营承包向资产承包转化,具体要抓好企业资产的认定、核准保值增值基数、承包风险责任的落实、中途和年终审计、分配监督等工作,努力解决企业经营者负盈不负亏的问题。
重庆市乡镇企业局:
目前,我们重庆市2.6万家乡镇集体企业,已有80%的企业实行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拍卖、兼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同时,我市还注重加强了乡镇企业集体资产的管理与监督。首先,在全市各级建立了乡镇企业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企业集体资产进行清理和办理产权登记,形成比较完善的集体资产基础管理制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其次,在清理资产的基础上,依照《乡镇企业法》的规定,建立企业登记备案制度,以加强对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有效管理。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再是组建乡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作为乡镇企业集体资产的经营实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当地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指导下,行使集体资产的投资经营权、收益权,确保乡镇企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有效运行。
福州市乡镇企业局:
80年代,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发挥了机制灵活的优势。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创造新的机制优势,已成为发展乡镇企业的关键。近年来,我们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推行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形式,作了积极的探索。在实践中,我们的体会是,改革可先实施后规范。乡镇企业点多面广,情况较为复杂,许多改革措施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如股份合作制企业,初始就是靠几个“信得过”、“找得着”的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为基础,逐步建立起来的,它适应农村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的觉悟程度,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了,旧的模式已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于是通过规范、完善,才形成如今的模式。股份合作制集股份制与合作制于一身,把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有效结合起来,使股东、职工和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因此,我们要在乡村集体企业中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
苏州市乡镇企业局: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资本经营,是现阶段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一条重要举措。目前,我市乡镇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产权改革、资产重组已成为加快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现在从一个个具体企业看,会感到困难企业很多。但如果从资本的角度看,我市乡镇企业的优势仍很明显。全市乡镇企业已拥有资产总额966亿元。这是资本的一部分,还有相当可观的无形资产等资本。对此,我们将通过公司制改造、组建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明确集体资产产权;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兼并等形式,开展存量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运作,实现企业经济规模的扩涨。近几年,我市乡镇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本增值的步子较慢,其主要原因是企业资本存量过于分散,资本配置效率较低。下一步,要引导资本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产品聚集,这就必须进一步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实现资本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不断增强企业经济实力,以达到资本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
大连市乡镇企业局:
今年,我们大连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集中抓了三个方面:一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改制速度。到六月底,全市完成各种改制企业1871家,为年计划的74%。二是结合实际,选择多种改制形式,三是以抓大企业人手,探索深层次的改革。全市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已有13家,有6家公司申请上市。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按照市政府要求,继续大力组建企业集团,优化组织结构;加快发展股份合作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不易搞股份合作的企业,进一步采取兼并、出售等办法,实行资产重组,努力提高资产运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