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全球化_全球化论文

论经济全球化_全球化论文

论经济全球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全球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第三次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表明目前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全球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的革命也为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全球化不等于全球一体化。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各国因利益差别尚难协调一致,现有的国际组织不具备普遍的约束力,特别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世界范围内还表现在各个方面,全球一体化虽已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目前所可能实现的只能是在经济地区化的基础上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也是经济全球化在各地不平衡发展的必然结果。地区化推动了全球化,但全球化不会在地区化的基础上直接过渡到全球一体化。“全球主义”者鼓吹的“民族国家崩溃说”和“主权有限论”、以及建立“全球政府”的主张,是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曲解,迎合了国际资产阶级特别是超级大国统治者的愿望。

经济全球化和与此有联系的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等,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特别关注并热烈讨论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就其中一些重要问题谈一些看法。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特点

有人把经济全球化的起源,追溯到15世纪。那时资本主义在欧洲开始萌生,欧洲的商人开始到其他大陆去经商。但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尚低,工业还是手工生产方式,国外商业活动不是建立在大生产基础之上,不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然而,这种带有掠夺性的贸易,是原始资本积累的源泉之一,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大生产产生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前奏,不妨把它看作是后来生产国际化和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准备。

到了18世纪中叶,发生了人类近代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工业生产从手工业转变为大机器工业;生产能力成百倍地提高,原材料不再只是取自本地区,而是来自遥远的海外各地;产品也不再仅仅在当地销售,而是大量行销海外;资本家奔走于世界各地,努力开拓世界市场。当时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商品输出,与此相适应,国际金融活动也开始发展起来,但其规模毕竟不大。这是生产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19世纪下半期,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迅猛发展,产业重点从轻工纺织转向重工业,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除了继续扩大商品输出外,还大量输出资本。各国间的经济交往更加密切,进入了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新阶段。但是,这个阶段的资本输出,主要是借贷资本输出,对外直接投资不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的科技革命,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或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来说,都远远超过前两次,从而使经济国际化又有了重大的新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达到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即全球化阶段。这些特点是:

1.国际分工以水平分工为主,并大大深化。如果说过去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则当代国际分工中,水平分工占有主导地位。在这种国际分工中,科学技术因素所起作用大大加强,甚至起决定性作用,自然资源的作用下降。这样的国际分工打破了自然条件的局限,形成了高度发展的全球分工体系,世界各国都被纳入这个全球分工体系之中,依据本身的条件,在其中占有特定的位置。在这种分工体系中,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是农矿原料等初级产品的主要产地,但不少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已有不小进展,制造业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有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已建立了一些先进技术产业部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垂直分工的成分也在缩小,水平分工则正在发展起来。

2.世界商品贸易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第二次大战后的半个世纪内,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生产增长的速度。据国际经济组织统计,从1983年到1990年,世界贸易平均增长9%,比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3%)高出两倍。结果,世界贸易额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从1980年的28%提高到1992年的33%。这就是说,目前,全世界的产值中约三分之一是在国际交换中实现的。

3.劳务、货币、金融、技术、信息等世界市场也都一一发展起来,构成了完整的发达的世界市场体系。而且其中一些市场扩大的速度很快,如近些年来世界服务贸易(包括银行、保险、运输、通讯、信息、技术、广告、旅游等等)的增长速度就超过了商品贸易,国际金融活动规模更是急剧扩大。在世界货币和股票债券市场上流动的短期资金数额猛增,其规模远远超过世界贸易总额。据统计,1989年世界资金流动额高达102万亿美元,为当年世界贸易额的20倍。

4.产业资本国际化有了长足进展,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据统计,1967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124亿美元,1983年增至6000亿美元,1990年已达17000亿美元。在1985-1990年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平均每年增长近30%,大大超过世界贸易的增长。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各国的海外生产和销售总额已远远超过出口贸易总额。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和海外生产把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5.在以水平分工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各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不再是以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国家和地区为对象,而是以全球为对象,即不再是一元化的,而是多元化的;或者说不再是单方位的,而是多方位、全方位的。这样,各国间的经济交往,都是你来我往,互相交错。例如,美国汽车大量出口,同时又大量进口;在五六十年代,美国几乎是唯一的对外直接投资国,但自80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1987-1992年,美国在国外直接投资的市场价值上升了35%,达7760亿美元,而同期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增加了一倍多,达6920亿美元。在技术转让方面,过去一个时期,确实只有美国是最大的技术提供国,日本和欧洲大量引进美国的技术。但近些年来,这种情况也开始发生变化,美国也开始引进他国技术,日本和欧洲国家也开始对外进行技术转让。各种经济活动的互相交叉,使各国经济互相依赖,互相融合,关系空前紧密。

6.发展中国家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获得政治独立,成了主权国家,从而有可能独立地参与世界经济活动。虽然由于它们经济落后,实力薄弱,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和世界市场上,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容易处于不平等的依附地位,但它们毕竟成了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少的起重要作用的组成部分。140多个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活动,是使世界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关键作用。跨国公司实行全球经营战略,其巨大优势在于它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实行高度科学的经营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有人把跨国公司的历史,与生产国际化的历史看得一样久远。但当代跨国公司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形成才得到迅速发展。50年代末,美国的大公司率先跨越国界,实行跨国经营,成为跨国公司;其后,西欧的大公司也开始成为跨国公司;70年代末,日本的“综合商社”也走向世界;80年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乃至像印度、巴西这样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大公司,也开始跻身于跨国公司的行列。世界跨国公司的数目不断迅速增加,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60年代末70年代初,全世界跨国公司有7000多家,其国外分公司、子公司数目达27300家;1980年跨国公司达12000家,海外子公司数目达112000家;到1989年跨国公司已达35000多家,子公司150000家①。跨国公司的经营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数额、活动领域,都在不断扩大,“国际化”程度(即海外资产、销售额等在全部资产、销售总额中所占比重)在提高。近些年来,跨国公司还出现了互相合作、结成“联盟”、共同开发高新技术的新趋势。

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当代国际分工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跨国公司内部分工的外在表现。当代国际经济活动,基本上是由跨国公司所进行的。例如,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和它们相互之间的贸易,约占世界贸易的2/3,世界劳务贸易几乎全部为跨国公司所控制;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4/5以上是由跨国公司进行的;世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成果和技术转让的9/10以上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每一个巨型跨国公司都形成一张以母公司为中心、伸展到全球的经营网,数以千百计地这样的网,又交织成巨大无比、无所不包的全球经济的密网,把全球各个地区、各个国家都囊括在内。

以上种种新现象和新特点,都是过去所未曾有、或很少有的。这些特点的出现,标志着经济生活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有的学者称之为“全面国际化”或“完全国际化”阶段。我认为,把它称为“全球化”阶段,似更确切些。因为这个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别:前一阶段,各国经济虽互相联系和交往,但尚未融合成全球经济的整体;而在现阶段,各国经济已不仅仅是一般地互相联系和交往,而是互相交织,互相融合,以至形成了全球经济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个别国家经济的重大变动,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中占重大份额的大国经济的重大变动,都不可避免地通过各种渠道、牵动或波及它国、乃至全世界。

还应当指出,当代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的革命,对促成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特别是近几年西方国家又开始制订和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预计下世纪初,这种现代光纤通讯网络,将不仅遍布许多国家,而且遍布全球各大洲,世界因而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到一定高度,就进入全球化阶段。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具有客观规律性。而经济全球化又反过来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具有历史的进步性。至于这种进步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巨大利益,究竟为哪些国家、哪些阶级和集团所获取,那是另一个问题。

全球化与全球一体化

有的学者把上面所说的经济全球化视为全球一体化。我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说来,一体化是指事物的各个分散的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是按这种含义来理解的。既然如上所述,今天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已经结成一个全球的整体,那么把这种现象称为全球一体化,似乎是名正言顺的。但是,我们却宁可把它称为“全球化”,而不说是全球一体化。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除了跨国公司之外,还有民族国家、地区经济集团、国际经济组织等等,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国家,而国家又是其统治阶级和本民族利益的集中代表,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总是通过国家的政策和行动顽强地表现出来。经济全球化使各个国家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依赖空前紧密,但这并不等于各国的利益都能协调一致、互相合作。

各国间要真正确立比较稳定和牢固的协调和合作关系,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各国共同协调政策,统一步调,联合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2)为此,各国就必须达成和缔结一定的契约(协议、协定、条约等);(3)为了保证和监督这些条约的遵守和执行,还有必要建立某种超国家机构;(4)各缔约方和参与国,必须根据共同的协议或协定承担一定的义务,这也就意味着,各国的主权(主要是经济决策权)受到某种约束和限制,这部分决策权转移到超国家经济机构那里去了。只有世界各国都做到以上各点,才能说是实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外许多学者正是这样来理解和说明经济一体化的。如我国有的学者写道:“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是参与者为了共同利益而让渡一部分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由参与者集体行使部分经济主权、实行国际经济调节的行为过程。”②英国《经济学家》周刊载文说:“世界经济已变得全球化了,但是,只有当货物、服务、资本和劳力可以自由活动,当各国政府对公司一视同仁、而不管其国籍如何时,才会实现充分的一体化。”③

可见,全球化与全球一体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它们的联系在于:全球化是全球一体化的基础,只有在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上,才会有全球一体化;而全球一体化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全球化固定下来,从而会大大推进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全球化是导致经济成为全球整体的“自然”发展过程,是客观的状态;而全球一体化则是由世界各国在契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定的经济组织形式,是人们(通过国家)主观意志的产物。所以即使把这二者都视为一体化,为了加以区别,有的学者又把前者称为“非制度性”一体化,而把后者称为“制度性”一体化。

在上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中,包含着各国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共同干预和调节这一要点。众所周知,国家对经济的发展从来不是漠不关心的。但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才成为经常性的、全面的,乃至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不可或缺的内在成分和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这时,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国家首先是对国内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在这方面,半个世纪以来,它们已经走得相当远了。这对促进经济的发展、缓和经济矛盾、减轻经济的震荡和危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战后经济国际化大大加强、以至发展到全球化的情况下,仅仅由各国分别对本国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它们的对外经济活动、国际经济关系乃至整个世界经济进行调节;而且如果由各个国家分头对世界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各行其是,互不相谋,那就只能是越干预越混乱。必须由各国联合起来,协调一致,共同进行,才能奏效。这就产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近半个世纪是经济全球化时期,也是各国力图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共同进行干预和调节的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用来规范和约束各国行为的国际公约和准则不断确立,难以数计;各种国际组织大量涌现,当中有政府性组织,也有非政府性组织;有经济组织,也有非经济组织。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重要国际经济组织。它们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如把它们看作是全球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其作用就显得有很大局限性。首先,它们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美国以其强大实力为后盾,按照它的意愿建立的。虽然后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加了进去,但迄今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特殊地位仍然保持着,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很有限;其次,这些组织的规章不严密,组织也很松散,所作出的决定对成员国并没有多大约束力;最后,这些国际经济组织都是专业性的,一般只涉及国际经济关系的某一个方面,其调节作用也只能限于某一专门领域。由于有这些局限性,如果把它们看作是全球性经济一体化组织,那也只能算作“准”全球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或初级形态的全球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虽然如此,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些组织的建立还是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的。它们为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远景指出了方向,人们的设想和规划未来时,从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由此可见,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最多也只能说是处于萌芽状态。如果说,今天经济全球化已经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则全球一体化还只是一种“迹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之所以大大滞后,主要是因为世界各国情况千差万别,各国都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都要极力维护、扩大各自的利益份额。要找到各国利益的共同点或“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契约、建立全球性一体化组织,实非易事。即使各国间达成某种契约和建立起某种组织,仍然免不了矛盾斗争和利害冲突。

阻碍全球一体化发展的矛盾,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今天的水平,生产社会化已经达到全球化的高度,但是生产关系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这个矛盾表现在各个方面:(1)各企业特别是各大跨国公司,内部的组织极其严密,管理高度科学化,但世界市场仍然是无序的,世界经济充满混乱和动荡;(2)各国经济是有一定计划的,但世界经济则基本上是无计划的;(3)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害冲突,发展不平衡使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激化;(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经济水平的巨大差距,由于不合理、不公正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而存在着根本的矛盾;(5)资本主义生产能力无限扩大的倾向和世界市场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周期性的经济衰退和危机;(6)国际资产阶级和资本集团与世界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等等。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必将逐步加强,从而对全球一体化的要求也将愈益强烈,全球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但由于上述种种矛盾,全球一体化的进展必然是艰难的和迂回曲折的。虽然不排除会出现某种进展,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全面的全球一体化就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那种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只是世界的和谐,全球一体化会顺利进展、轻易实现的观点,并不符合实际。

全球化与地区化

经济全球化过程虽然囊括了全世界,但全球化在地区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经济全球化在地区上的不平衡,首先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如美、日、欧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跨国公司的活动,它们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地理分布,相对集中在发达地区。全世界的对外直接投资约4/5集中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而广大发展中地区所占比重不大。这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生产力水平高,制造业发达,科技基础雄厚,金融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广大,信息灵通,法制比较健全,这一切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和经营活动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裕而低廉的劳动力,对跨国公司具有很大吸引力,但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尚待开拓。有些国家和地区社会不安定,政局动荡。凡此种种,使它们在当今国际经济活动中所占份额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

其次,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美国以其强大的实力,在世界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在国际经济的各个领域都起着支配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日本和西欧国家则相对加强,它们都要求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与自己实力相当的份额。这些资本主义大国在向全世界扩张的同时,还特别以与自己相邻的地区为重点进行扩张,力求建立以它们为中心的经济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由于主客观各种原因,有的国家和地区发展较快,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有的国家一时发展很快,后又遇到严重挫折;更有些国家则一直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经济愈益落后。

最后,各地区内部经济关系与外部经济关系也是不平衡的。在这里,地缘经济因素在起作用。位于同一地区的各个国家,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交往便利,往往在历史上就有了较密切的经济联系,而它们与其他相距遥远的地区,经济联系就相对较少。

以上种种因素所导致的全球化在地区上的不平衡是自然形成的。这样,就无形中出现了经济地区化的倾向。如上所述,全世界所有国家一并参与的全面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并不现实。但在各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内部,各国由于交往便利、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易于找到利益的共同点,从而易于达成某种协议,建立某种一体化组织。但究竟能不能实现这一点,还要看各地区的具体情况。例如地区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下、各国经济体制的异同、以及一些非经济因素,如价值观念的差别、文化传统的特点等。更重要的是,各国所奉行的对外路线、方针、政策,是恪守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还是以大压小,恃强凌弱,牺牲他人,以邻为壑。这些是就地区本身条件而言的。除此之外,对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来说,外部环境也起重要作用。例如,如果世界市场竞争激化,贸易保护主义猖獗,对本地区各国构成很大压力,它们就易于产生建立地区一体化组织的要求;不仅外部经济环境会起作用,外部政治和安全环境也同样会起作用。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地区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要求实行全球一体化,但实际上只能在经济地区化的基础上,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因此,可以认为,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近半个世纪内,地区一体化组织不断增多。据统计,60年代区域一体化组织有19个,70年代有28个,80年代达32个,共150多个国家参加了进去。在这32个地区一体化组织中,有28个是发展中国家建立的。但是,最值得注意的是以发达国家为主体建立的地区一体化组织。一个是由德、法、英、意等欧洲国家组成的欧共体(欧洲联盟),另一个是以美国为中心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内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地处亚洲的日本和其他国家,多年来也在寻求建立本地区一体化组织的途径。由于西欧、北美、东亚这三个地区经济发达、地域广阔、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3、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3/4、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70.4%(1992年),这三个地区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才导致目前世界经济的地区化和地区一体化的局面。

目前出现的地区一体化组织,是一体化程度有高有低,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各具特点。但是,它们都是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出现的,都具有两重性,即排他性和开放性。既然是一体化组织,则组织内各成员国必然根据共同达成的协议,共享更大贸易自由,互相提供更多的优惠,发展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并从中获得更大利益。仅凭这一点,即使该组织对外不设置任何壁垒,客观上也会具有一定排他性,对组织外的国家和地区,构成更强的竞争和挑战。但是,另一方面,这些组织并不是也不可能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因为这些地区性一体化组织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产生的,它不能断绝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这些地区一体化组织都是在跨国公司编织的全球经济网络之中,而跨国公司的活动是全球性的,不会被局限于一个地区范围之内;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各成员国,都被纳入了当代国际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之中,是它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与本地区,而且与全世界各地区、各国家都有依赖关系。

一方面具有排他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开放性;一方面要加强地区内部的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发展与地区外各国的经济联系。这就决定了各地区一体化组织之间既互相竞争、互相摩擦,又互相联系、互相合作。

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方面地区一体化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有助于资源在地区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加强生产专业化和合作;有可能通过市场的扩大,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促进地区生产和贸易的增长;有可能通过加强地区内部的竞争,促进资本的集中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当然,这些经济效益的增大,只是一种可能性。至于它能不能变成现实,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现实,还取决于其他多种因素和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地区一体化组织多少具有一定排他性,它对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合作,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地区一体化与全球一体化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如上所述,地区一体化可看作是全球一体化在当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因而有人又把地区经济一体化看作是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是达到全球一体化的漫长道路上的一步。但实际上,由于存在着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那些矛盾,从地区一体化进入全球一体化是不可能的。

有人设想,通过地区一体化可以有两种方式或途径走向全球一体化:一种途径是经由地区一体化组织的扩大,另一种途径是各地区一体化组织的“联合”。这些途径都不现实。不错,现已成立的地区一体化组织都有扩大的倾向,但是,地区一体化组织的扩大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扩大到其他地区组织的范围内,就势必发生直接冲突。而且它们越是扩大,成员国越多,内部利益的协调也越困难,组织也就越松散。这是地区一体化组织的一个矛盾。欧共体成立以来的历史,提供了这方面的佐证。

再看看各地区一体化组织互相联合、最终实现全球性一体化的可能性。诚然,各地区组织之间不能不发展联系,但同时它们也进行激烈的斗争。这种斗争,不过是各国间、特别是大国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地区层面上的展开。每个大国,都要以各自建立的一体化组织为依托,极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占领更大的世界市场。它们之间可能在某些局部问题上互相妥协,取得一致,但不可能全面合作,消弭斗争,和谐相处。各地区性一体化组织真正联合成为一个全球统一的一体化组织,在目前条件下只是幻想。

何况,即使是以大国为中心的地区一体化组织互相联合起来了,在它们之外还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地区性一体化组织。它们的经济虽然不发达、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不太大,但它们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它们正在为争取发展而努力。忽视它们的利益,以为发达国家的地区一体化组织进行联合就可以实现全球一体化,那也是不切实际的。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一体化在某些地区范围内是可能的,而且已经成为现实,但在全球范围内却看不到实现一体化的前景。正如有些学者所说:“一体化经济联合只能在具备它形成的基础和条件的地方出现,世界一体化的条件,在资本主义体系范畴中是永远不会出现的。”④生产力发展到今天的高度,要求实现全球一体化,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真正的全球一体化又总是可望而不可及。这是资本主义历史局限性的又一重要表现。

全球化与“全球主义”

经济全球化这一客观现象,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观念、理论和学说。这些意识形态,又为统治阶级和集团所利用,他们以此为依据,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制订出一定的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为本国和本阶级的利益服务。这一切统称为“全球主义”。由于经济全球化是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20年来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向,引人注目,所以“全球主义”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并得到一定传播的。当代的“全球主义”,首先是西方资产阶级、特别是美国资产阶级学者和政治代表人物提出的。它不能不反映这些国家的统治阶级和集团的愿望和追求,特别是反映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利益和图谋。

“全球主义”除了有全球化这个客观基础之外,还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当时的经济生活国际化相适应,就曾出现过所谓“世界主义”的思潮。现在的“全球主义”,就是过去流行一时的“世界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

20世纪上半叶,许多著名思想家提出了“世界主义”理论。英国历史学家韦尔斯在其《世界史纲》最后一章的论述,堪称典范地表述了“世界主义”的理想,其他如美国学者斯特赖特、英国学者里夫斯、美国哲学家杜威和学者乔丹等也是赞成“世界主义”的。当时的一些著名政治家也以他们的政治主张和具体行动,表明他们是“世界主义”的实行者。其中突出的有竭力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政治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塞西尔,美国历史学家、出席凡尔赛和会的代表肖特韦尔,力主建立欧洲联邦的法国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白里安,以及后来倡议建立联合国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世界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政治社会,即“世界共和国”,取消国家主权,并就如何建立“世界共和国”提出了许多方案。这一时期,的确建立了一批超越国家之上的国际组织,如欧洲共同体、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国际联盟、联合国⑤。

当前的“全球主义”与过去的“世界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信息社会的到来、跨国公司的大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空前加强、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组织的大批建立等世界新发展和新现象,作为它的事实依据,认为实现“全球主义”的理想,条件似乎更加成熟。这一时期,阐述和宣传“全球主义”的西方学者,包括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历史学家等等,比过去更多了。而当今西方的政治家,特别是欧洲联盟的倡导者和美国的历届政府首脑,则更是一贯奉行类似的主张。

“全球主义”的主要观点和主张与世界主义并无二致,都是着力鼓吹“民族国家崩溃说”和“主权有限论”,主张建立“全球政府”。例如,《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就强调当今“民族国家的崩溃”,他说:“当第三次浪潮汹涌澎湃地横扫全球的时候,民族国家,这个第二次浪潮时代关键的政治单位,正受到象钳子一样上下压力的夹攻。”他认为有一些力量试图把政治权力从民族国家向下转移到次国家的区域和集团中去,另外又有一些力量则试图把权力从国家向上转移到跨国性的机构和组织中去,“这两者加在一起,正促使技术高度发展的国家崩溃,变为较小也较少权威的单位。”⑥

全球主义者认为,国家主权受到侵蚀或削弱的其他理由还有:由于各国相互依赖的加强,一国国内局势和某些事件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一国的对外行为,会影响他国或其他地区,甚至影响全世界。因此,他国和国际社会理应予以关切,必要时还应由国际社会进行干预。另一个理由是,现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愈益严重,如环境污染、人口剧增、艾滋病传播、恐怖主义猖獗等。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一国所能解决的,国际社会应予关注,必要时要共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此等等。

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力高度发展,全球经济网络密布,各国相互依赖加强,国际组织纷纷建立,各国之间的经济乃至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空前密切,因之彼此间利益的一致和分歧也都增多了。这就要求各国通过平等协商,确认一致,解决分歧,减少和避免对抗,加强合作,以便在互利基础上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全球化时代应是平等协商和加强合作的时代。各国通过协商达成的协议必须遵守,各种国际准则和国际规范应受到重视,共同的国际义务应该承担,在这个意义上,也可说是个别国家的国际行为要受到一定约束,它的对外关系要受到一定制约。但这既是为了本国的利益,也是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全人类的进步。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大力倡导的国际主义。这种国际主义的基本精神与霸权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是不相容的,也与全球主义者关于国家主权受到侵蚀或削弱的说法不同。当然,应当看到,全球主义者所列举的上述种种现象都是存在的。但这是否意味着国家主权的削弱或受侵蚀呢?对此,不能一概而论,应分别进行考察。

先来看看那些试图把民族国家的权力“向下转移到次国家的区域和集团中去”的力量、或对民族国家“离心的力量”的加强。我们看到,“区域的、地方的、种族的和宗教的团体”,不管它们要求拥有多少自治权、自主权,但能完全脱离国家管理者还很少见。因为正是由于科技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一国内部经济在分散化的同时,还有各地区联系增强的另一面;与“市场分散”的倾向并存的,还有市场统一加强的倾向。正因为如此,直到现在,在“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我们并没有看到国家的“崩溃”,也没有看到国家权力的削弱。近些年来,随着苏联的解体,在世界一些地区出现了民族主义的浪潮。但是,即使像原苏联和南斯拉夫那样,不同的民族分别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这从原联盟来看,它确是崩溃了,而对新独立的国家来说,它却是获得了自己的主权。

再看看对国家“自上而下”的压力。确实,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种国际性组织应运而生。一般说来,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这些组织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由参与各方共同制订一些规章作为共同的行为准则,参加各方或成员国都有义务遵守。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各国的某些主权,主要是某些经济决策权,确是受到了一定限制或约束。在地区性一体化组织中,还可以看到成员国某些主权的转移。但是,应当指出,首先,这些国际组织成员国的局部主权受到一定限制或进行转移是自愿的,而它们之所以自愿,旨在获得更大利益;其次,在国际组织的超国家管理机构那里,各成员国都享有一份决策权。从这点上看,民族国家的主权,并不是无条件地受到限制或被转移出去的。

确实有不少因一国国内事态的发展或一国对外行为会影响他国、因而国际社会应予干预的问题。但对这类问题,在通常情况下,应该通过有关国家进行谈判协商加以解决。除非出现某个国家对他国主权或根本利益肆意侵犯、对他国内部事务粗暴干涉、对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等极端情况,通过协商不能制止,国际社会自应采取强制手段以恢复秩序。这种情况是特殊的、个别的,必须慎重行事,而且它并不属于“侵蚀”他国主权的性质,恰恰相反,是维护了各国应享有的主权。

从整体上看,全球共同性问题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所能独立解决的。因此,需要全世界所有国家进行合作,共同采取措施,互相配合,为此,就必须进行国际协商;但从各国局部看,这些问题又是各国自己的事,首先要由各国从本国具体情况出发,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他国和国际社会可以给予帮助,但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强加于人。

总之,对每一种现象都应进行具体分析,而不能从表面上看,笼统地说是民族国家的“崩溃”和主权的“侵蚀”。

当前除了全球化趋势之外,还有地区化趋势;因此,除了全球主义之外,还有地区主义,而无论在全球主义或地区主义中,都有民族主义顽强地存在着。如上所述,当代世界充满矛盾、摩擦和斗争,在复杂、激烈的斗争环境中,国家主权有受到某种约束和限制的趋势,同时又有加强的趋势。

且看一看事实,在漫长的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不断向外扩张和加紧进行军备竞赛,恣意侵犯他国主权,而它们自己的主权并没有丝毫的削弱。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从紧张趋向缓和,但是矛盾和斗争仍然存在,许多地区冲突此伏彼起,局势动荡不定。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仍然以世界的领导者自居,按照自己的意志,干预国际事务,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以种种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动辄以制裁相威胁,而它们自己的主权,却从未有丝毫的削弱。

全球主义者还提出了建立“全球政府”的主张。阿·托夫勒在他于1990年出版的《大未来》一书中,就主张要建立一个“世界政府”⑦。此外,1992年联合国计划署第三次递交的《世界发展报告》的起草人,在《报告》的最后一节里,也提出这样的主张。他们认为,这样做是有基础的,这些基础便是业已建立的七国集团、国际经济组织、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组织。这一主张得到一些政治家的赞同。此外,还有人建议成立联合国参议院,成立一个“司法机构”,或建立一支“宪警部队”。

建立“世界政府”的主张由来已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种主张因大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未能真正实现;世界大战的爆发,更使这一理想成为泡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出现了更多的国际组织,特别是国际经济组织,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前所述,它们的作用仅限于各国的专业范围。联合国的作用同样是有限的,而且始终是超级大国起支配作用。这些国际组织在国际经济秩序的除旧布新的斗争中无能为力。这种状况不彻底改变,却要在其基础上建立凌驾于各民族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怎么能不引起人们的疑虑呢?

全球主义者抓住了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事实,但却有意无意地回避当今世界存在的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他们强调了科学技术和经济,却脱离了现实政治。他们往往以超脱阶级和政治的姿态,以全人类的代表自居出现。可是,不论他们的主观愿望如何,他们的主张却只能是适应了某些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的需要。

“全球主义”者提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是不是在消亡。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和国家主权是历史现象,它们是在历史发展中产生的,也将在历史发展中消亡。但现在离那个时候还遥远得很。因为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特别是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还存在,国家就不会削弱,更不会消亡。国家的消亡是在阶级消亡之后,而不会在这之前。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论点并没有过时。

列宁曾经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民族问题上有两个历史趋向。第一个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二个趋向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这两个趋向都是资本主义的世界规律。第一个趋向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占优势,第二个趋向标志着资本主义已经成熟,正在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⑧目前已到了经济全球化时期,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互相依赖大大加强,形成全球经济的整体。它标志着资本主义更加成熟,正在进一步向社会主义转变。从资本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十分曲折的,充满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在这个时期内,国家不分消亡,国家主权也不能削弱。

注释:

①周啓元主编《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9页。

②吴大琨主编《当代资本主义:结构、特征、走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9页。

③〔英〕《经济学家》周刊,1993年3月27日。

④吴大琨主编《当代资本主义:结构、特征、走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25页。

⑤参见《当代世界政治实用百科全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

⑥〔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译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83页。

⑦见〔美〕阿尔温·托夫勒《大未来》中译本,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457-458页。

⑧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0卷,第10页。

标签:;  ;  ;  ;  ;  ;  ;  ;  ;  ;  ;  ;  

论经济全球化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