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创新的“四力”思路谫论论文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创新的“四力”思路谫论论文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创新的“四力”思路谫论

朱小曼

(辽宁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摘 要: 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中建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学生群众组织,是团结、教育、引导和服务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有力助手。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团中央提出的“共青团改革再出发”的时代命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战略举措,这意味着新时代共青团必将有新气象、新作为。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创新要从“提高引导力、增强吸引力、提升亲和力、强化凝聚力”四方面入手。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高校;共青团;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供给侧改革”引起关注并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热词,经济上的“供给侧改革”必然呼唤并引领教育上的改革。近年来,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对高校共青团工作。高校共青团组织创新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因此,高校共青团要积极应对存在的问题,加快共青团工作精细化、深入化改革,从“供需理论”视角出发,提高供给结构对学生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广大青年的需要,从而解决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之间供需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或不协调的问题,为丰富和完善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践方法提供工具性保障,为实现高校共青团组织与人才培养、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机交融提供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和新经验。

那么,为什么中国始终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与产业同构现象呢?追根溯源,原因无非在于:其一,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在辖区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二,政绩考核的同一性,很容易驱动地方政府忽略各自辖区禀赋条件与发展水平互补性,竞相采取以邻为壑的“囚徒”策略,以争取基本一律的更多出口与投资。

一、提高引导力,把握三个原则,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思想引领工作是事关高校共青团组织命脉的关键领域,是共青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的直接体现。只有具备成熟的理论素养,才能在信仰上保持坚定、在政治上保持清醒。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障。共青团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马克思主义的血脉基因。中国共产党缔造了共青团,赋予了共青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灵魂。因此,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共青团建设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组织。

(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熠熠生辉,总书记从党和人民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青年,高度重视青年的历史作用。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校共青团工作不可偏离的根本方针,是新时代共青团组织创新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共青团要用党创立的先进思想引领青年、用党开创的先进事业激励青年、用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青年,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意义、深刻内涵、历史渊源和实践要求,都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引领青年成长、培育当代新青年指明了方向。因此,要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以此引领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增强吸引力,优化供给内容和方式,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

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法宝,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先融入青年,才能去引导青年。因此,共青团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真正发挥“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提升亲和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精品内容,关注学生实际,走进学生内心,满足学生期待,回应学生需求。共青团工作从本质上讲是群众工作,有着自身独特的工作规律、特点和方式。当今,伴随着“00后”全面上线,千禧一代正式成为大学的新主人,环境影响人的思想和观念,新时代赋予了“00后”新的特征,要真正走进青年,走进“00”后,就必须注重工作方式焦,提升与青年沟通的本领,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善于用群众工作方法来做青年工作,与广大青年打成一片,,通过与青年交流了解青年所需所急,感知青年生活冷暖、感受时代脉搏跳动,不断提升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亲和力,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媒体是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主要阵地。高校共青团要注重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主动嵌入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和社群,结合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供精准的服务,制定个性化的青年思想引领工作方案。加强团学组织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的整合,以“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为重点,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形成有的放矢的新媒体矩阵。积极发掘和培育一批优秀的大学生网络工作队伍,开辟具有共青团特色和主题鲜明的红色资源网站,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内容体系。

三、提升亲和力,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与青年沟通的本领

当前,一些高校共青团工作实践中铺摊子、讲数量、少精品、缺实效,经常搞一些跑龙套、打酱油、走过场的活动,追求形式美观,缺乏思想引领,摊派学生参加,缺乏有效针对性,活动组织随意,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教育效果不加,偏离了主责、模糊了主线。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思想高度上认识共青团工作创新和优化的重要性,要在“共青团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上正本清源,通过顶层设计,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丰富教育形式,多打造一些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以主题团日活动为载体,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深入开展青年团员思想理论和价值引领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专题讨论、采访校内外先进模范人物等形式,在青年团员中广泛开展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等关系的能力;通过学习经验交流会、模拟面试、创业论坛、青年沙龙等形式,在青年团员中开展围绕学业、择业、就业与创业的深入探讨,引导广大青年明确学习目标,正确对待学业、理性对待就业和创业;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心理健康测试、体验式互动游戏等形式,使青年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团员青年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通过对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的创新,将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既弘扬主旋律,又体现多样性,切实解决青年学生的合理利益诉求,促进团员青年全面发展。

四、强化凝聚力,团结青年,发挥共青团组织教育、引导和服务青年的作用

共青团十八大报告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必须坚持改革强团。”这一论断适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潮流,把握了共青团发展的强大动力,明晰了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主轴。改革强团就必须发挥共青团组织教育、引导和服务青年的作用,打造与青年沟通的平台,从“我们的团,我们的家”“我们的青年,我们的花”“我们的舞台,我们的歌”“我们的责任,我们的路”几个方面打通与青年连接的“最后一公里”,使共青团真正成为凝聚广大青年的力量组织。同时,强化凝聚力,必须提高高校共青团的政治性和吸引力,自觉地把团组织的工作重心与党的要求结合起来,始终着眼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第二课堂活动的始终,切实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引导和带领青年学生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强化凝聚力,就要打造高校共青团的先进性和影响力,围绕高校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把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着力培养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强化凝聚力,就要打造高校共青团的群众性和战斗力,坚持把青年学生的需求作为工作的立足点,根据不同的类别群体,创新共青团思想工作引领的方式方法,把青年学生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倾听诉求,维护权益,促进发展。

五、结语

高校共青团组织既要承担高校的育人职能,又要围绕共青团的发展规律设计和开展工作,特别是在教育供给侧改革进程中,高校共青团组织创新务必要实现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步,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切实融入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这样才能突出共青团组织立德树人的功能,从而逐步推进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环境等的改善,提高引导力、增强吸引力、提升亲和力、强化凝聚力,贴近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期待,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并行数据转换为高速串行数据后,如何对高速串行数据进行字节定界?当多通道串行传输时,已经进行字节定界的数据,如何进行多通道间的数据对齐?当通道数据发生偏移后,如何正确进行监测?当发生错误过多,如何使系统重同步?这都是高速串行通信实现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JESD204B协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4-6]。

交通肇事罪在行为方式上有作为与不作为,作为的方式如酒后驾驶、超速、超载等,不作为的方式如过道口不鸣笛、转向不示意等。作为方式通常视作心态的外在表现,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 本报特约评论员.共青团改革再出发[N].中国青年报,2018-08-06(001).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40(2019)02-0183-02

doi: 10.3969/j.issn.1008-9640.2019.02.078

收稿日期: 2019-02-06

基金项目: 2017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思政专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L17CSZ008);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LX43);辽宁科技大学2017年党建研究课题“新发展理念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 朱小曼(1982—),女,辽宁营口人,辽宁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张红雨)

标签:;  ;  ;  ;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创新的“四力”思路谫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