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姜萍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特殊教育学校 644600
【摘要】合作教学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堂,搞好合作教学主要应从帮助学生建立有效性的合作学习小组、营造课堂上良好的合作气氛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特殊教育 数学 合作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10-052-01
特殊教育具有教学难度大,教学方式特别的特点,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一直是教育学者们关注的课题。本文将结合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和探讨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方法,以期能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到教育体系之中。
一、当前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方法未贴合学生实际。
当前我国许多特殊教育学校沿用的教学方法与普通学校完全一样,这种无差异的教学方式将认知能力、思维模式和实践能力都不同的两类学生置于相同的教学背景下,很容易使特殊学校的学生产生压力,从而产生消极心理暗示,削弱了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国设立特殊教育学校的目的,是希望这类学生能够接受符合自身实际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其定制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学习强度不宜过大,课程进度应适当放慢,同时给予每位学生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2.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要求较为宽松,课程压力和作业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许多不良习惯。例如:有的学生在完成数学计算题时,对偶尔遗漏的小数点或者运算错误毫不在意;作业字迹潦草,书写混乱;有的学生遇到稍有难度的题目,就求助教师。这些不良学习习惯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
3.社会关注力度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同特殊人群一样,是社会少数弱势群体,它们缺少话语权和执行力,很容易被社会各界所忽视。想要使特殊教育学校优质地开展教学活动,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政府的支持。同时,由于特殊教育学校有其独特性,所以只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教师才能参与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对这一类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市场供不应求,阻碍了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优化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的方法
1.帮助学生建立有效性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在合作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一个身份,有一项特定的工作。根据合作需要、学生特长,可将学生进行分工,有负责纠正别人在解释或总结中的任何错误的监督员,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其他小组间的联系和协调的联络员,负责记录的记录员,负责总结发言的发言人等。在不同的活动中,角色可进行互换,但要做到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做,从而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2. 合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历略低与同龄学生,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他们并不能完全认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为了提升特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能够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生活数学常识,将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有利于特殊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在学习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给每一个学生分发时钟模型,让学生先观察时钟模型的外部特点,再引导学生区分时针、分针、秒针。学生在理解基本时钟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时钟模型引导学生学习读数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这种教学手法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数学知识。
3.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多媒体信息技术对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具有积极影响。特殊学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官感受,调动学生感官感受,让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锻炼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习平面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给学生展示每一个图形对应的形状,如正方形的魔方、手帕、糖块等,长方形的桌子、板凳、课本等,让学生明确图形的概念,并能够区分生活中物体的形状。在检测复习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进行趣味小测验,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等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给学生展示图形具体的变化形式,辅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有利于提升特殊教育数学教学质量。
4.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心态,摆正学习态度、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对学生产生效果。对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学,尽可能打消学生的消极念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和勇于竞争的自信。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特殊人士进入课堂,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经历和成功的方法,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勇敢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
总结:由于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导下合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论文作者:黄姜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特殊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数学论文; 小组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0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