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贸易竞争力及贸易相似度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盟论文,贸易论文,实证论文,中国论文,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3)06-0085-04
一、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状况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东盟各国的对外贸易保持了高速增长。1997年的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东盟各国的经济,其对外贸易也普遍下降。1999年和2000年东盟各国开始从危机中逐渐恢复过来,其出口贸易又得到了快速发展。2001年后,作为东盟出口最主要市场的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普遍衰退,东盟的出口又随之显著下降。而中国的出口除在1997年金融危机时增长缓慢以外,一直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见表1:
表1 中国与东盟五国出口贸易增长情况表
资料来源:东盟秘书处数据及中国海关统计数据计算所得(其中东盟的数据只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六国的数值,以下各表同)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取得了全方位的发展,1995年至2001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达15%以上。2001年尽管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和美国“9·11”事件的影响,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仍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全年进出口额达到416.15亿美元,其中我国出口183.85亿美元,进口232.29亿美元。中国与东盟现已互为第五大贸易伙伴。
二、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优势比较
(一)中国与东盟主要产品显形比较优势指数比较
运用巴拉萨(Balassa)的显形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对2001年中国与东盟的部分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中国与东盟五国的显性比较优势如表2所示。
从表2中的显形比较优势指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皮革制品、衣服和纺织品等产品上具有最强的比较优势,其次是加工程度与附加值较低的杂项工业制成品和电子产品。中国在资源密集型产品、化工产品、交通运输设备和非电子机械产品上具有明显的劣势。东盟五国由于各自的情况不同,其比较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印度尼西亚由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资源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同时印度尼西亚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和纺织品上的比较优势也很明显。从印度尼西亚的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来看,它的出口产品结构层次比较低,其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泰国的出口结构和印度尼西亚的出口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出口大国,泰国的食品产业在世界上很具有竞争力,而其矿产品和木制品与印度尼西亚相比则处于劣势。马来西亚在电子产品上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这可能与马来西亚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高科技产品的政策分不开。新加坡在工业制成品上的比较优势指数,比中国和东盟其他国家明显要高,这是由于新加坡的主导产业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在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上不具备比较优势。
表2 2001年中国与东盟部分出口产品比较优势
印度尼 马来
中国 西亚
西亚
菲律宾
新加坡 泰国
新鲜食品 0.83 1.42
0.36 0.63
0.222.36
加工食品 0.60 1.11
1.26 0.77
0.442.00
矿产品0.27 2.43
0.82 0.09
0.710.27
木制品0.46 3.43
1.16 0.27
0.190.67
皮革制品 4.53 2.500.85
2.07
服装 4.16 2.45
0.71 2.24
0.421.72
杂项工业制品 1.73 0.69
0.80 0.56
0.951.0l
纺织品2.48 2.25
0.47 0.31
0.241.18
化工产品 0.50 0.52
0.43 0.11
0.770.68
基础制造业1.03 0.63
0.46 0.29
0.320.65
非电子的 0.49 0.15
0.32 0.14
0.580.61
运输设备 0.27 0.08
0.06 0.2l
0.150.35
电子器件 1.05 0.45
2.64 4.94
3.271.61
IT和消费 1.72 0.94
3.19 2.46
2.841.78
资料来源:联合国统计署网站统计数据计算所得
从对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显形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同时具有显形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劳动密集度比较高的纺织品和服装制品(新加坡除外),在电子产品上也都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但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如化工产品、运输设备、非电子类机械设备等均不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可见,虽然中国与东盟在选定的产业与产品系列中其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存在着差异,但其出口产品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二)中国与东盟主要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比较
除了显形比较优势指数以外,我们再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来对中国与东盟的出口贸易作进一步的比较。按照HS分类,我们分别就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与机电产品三大进行分析。
(1)初级产品。从表3中的数值可以看出,就初级产品而言,中国在植物产品和食品饮料烟酒上有竞争力,而东盟在活动物和动物产品、动植物油脂、矿产品上则有竞争力。但东盟国家相对于中国的优势产业的TC指数都较高,如动植物油脂的TC指数达到0.96,而中国相对东盟的优势产业的TC指数则较小,如食品饮料烟酒的TC指数仅为0.09。从上面的计算结果来看,中国在初级产品上相对东盟国家来讲,有明显的劣势。
表3 2001年中国与东盟初级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
国对东盟的
对东盟的出口 对东盟进口
TC指数 占其总出口(%) 占其总进口(%)
动物产品
-0.40 0.05 0.25
植物产品
0.27 0.51 0.14
动植物油脂 -0.96 0.01 0.38
食品饮料烟酒0.09 0.24 0.24
矿产品 -0.60 0.30 1.98
资料来源:根据东盟秘书处和中国海关总暑数据计算所得
表4 中国和东盟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中国对东盟的对东盟出口 对东盟进口
TC指数占其总出口(%)
占其总进口(%)
塑料 -0.58 0.158
0.704
橡胶制品 -0.58 0.058
0.257
木头 -0.88 0.028
0.513
软木及其制品 0.93 0.000
0.000
稻草及其制品 0.40 0.002
0.001
钢铁 0.06 0.090
0.094
钢铁制品 0.50 0.150.059
铜及其制品
-0.72 0.029
0.207
镍及其制品0.27 0.006
0.004
铝及其制品
-0.01 0.053
0.063
铅及其制品0.97 0.048
0.000
锌及其制品0.81 0.068
0.008
锡及其制品
-0.50 0.003
0.011
其他贱金属
-0.08 0.004
0.005
贱金属工具
0.57
0.050
0.016
贱金属
0.54
0.051
0.018
蚕丝 0.930.010.00
其机织物 0.44
0.020.01
棉花 0.41
0.250.12
其他植物 0.91
0.010.00
化学纤维长丝 -0.39 0.050.12
化学纤维短丝
0.10 0.120.11
絮胎,毡呢,
0.64 0.020.00
地毯
-0.29 0.000.00
花边,装饰品,
刺绣品 0.71 0.050.01
工业用纺织品0.33 0.030.01
针织物 0.83 0.150.02
及钩编织物
钩编服装0.74
0.140.02
非钩编服装 0.74
0.140.02
纺织制成品
0.68 0.040.01
数据来源:根据东盟秘书处与中国海关总署数据计算所得
(2)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分析中,我们只选取了塑料制品、木制品、纺织品、贱金属及制品来进行研究,这是因为这几类产品在双方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具有代表性。
根据表4,中国在橡胶和制品上的竞争力指数明显处于劣势,这是情理之中的,因为东南亚地处亚热带气候,橡胶资源十分丰富。中国在木制品、钢铁、铅、锌等贱金属,贱金属工具,贱金属杂项制品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力,而东盟在铜、铅、锡等金属及其制品具有明显的竞争力。贱金属及其制品的竞争优势一般是由各国的自然资源决定的,中国和东盟都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所以在贱金属的贸易上各具不同的优势。纺织品是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也是中国向东南亚出口的重要商品,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在纺织品这一类中的大部分产品上都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但在化学纤维长丝和地毯等商品上却处于劣势。
(3)机电产品。机电产品是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主要产品,2001年中国从东盟进口152.53亿美元机电产品,向东盟出口121.25亿美元机电产品,机电产品的进出口占双方双边贸易的50%左右。双方存在大量的机电产品进出口是和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大力推行支持机电产品出口的政策分不开的。我们先对双方机电产品的TC指数进行分析。
表5 1993年至2001年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东盟秘书处数据计算所得
从表5中1993年至2001年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TC指数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机电产品在1998年以前一直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1999年以来却失去了竞争优势,转而处于劣势。
三、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相似性分析
在作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相似性分析方面,我们采用产业内贸易指数与产品相似度指数两个指标。
(一)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按HS分类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结构的分析表明:东盟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机电产品,2001年占向中国总出口的48.34%,而且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中国向东盟出口的也主要是机电产品,占中国向东盟总出口的50.88%,近年来也呈迅速增长势头。中国向东盟的传统出口商品——纺织品和服装,只占到中国向东盟总出口的9.8%,出口份额呈下降趋势。总之,机电产品、矿产品、化工制品都是双方出口和进口的主要产品,这说明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很高。
进一步用产业内贸易指数GL(格鲁布尔-劳埃德指数)来分析中国与东盟双方的机电产品贸易状况。
表6 中国与东盟1993年至2001年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东盟秘书处数据计算所得
从表6中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很高,其中计算机和机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保持在70以上,在2001年,产业内贸易指数高达92。而就电子设备而言,产业内贸易指数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不断攀升,由1997年的50达到2001年的86。双方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活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对于其他产业,其产业分工更细,加工环节较多,产业间的联系较密切。东盟诸国中,由于各国制造业发展水平不同,我国从新加坡进口较多的是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从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含量低的机电产品,同时中国又向新加坡出口技术含量较低的机电产品,向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国出口技术含量相对高的机电产品。
(二)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相似度指数
孙笑丹博士计算出了中国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农产品的贸易相似度,见表7。
表7 中国与东盟三国农产品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
产品相似度指数
1999年 2001年
马来西亚 39.11 43.65
印度尼西亚49.58 54.77
泰国 51.99 61.81
数据来源:《当代财经》孙笑丹博士论文
从表7中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农产品出口相似度在这两年内有很大的提高。其中泰国与中国的农产品相似程度最高,印度尼西亚次之,与中国出口的农产品相似程度最低的是马来西亚。
从表8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国家中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的制造业的出口产品相似度逐年提高,与新加坡的出口产品相似度在60年代达到最高水平,80年代中期达到最低点,近年两国的出口相似度又有逐步升高的趋势。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出口产品相似程度近40年来没有很大的变化,但近年总的趋势是趋同。中国和东盟的出口产品有很大的相似性,近年来这种相似性在不断增加。这也说明中国和东盟的产业结构相似,在很多的领域存在竞争。中国和东盟的产业结构层次都还很低(新加坡除外)两国都应该采取有用的措施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表8 中国与东盟五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
资料来源:宋立刚《出口相似性与东亚发展模式》和联合国ITC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