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场域下男孩偏好的性别差异分析
任华中1卜学渊2
(1.中共桐乡市委党校,浙江 桐乡 314500;2.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浙江 桐乡 314500)
摘 要: 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男孩偏好的性别差异”,即女性比男性更加偏好男孩,女性比男性更加重男轻女。女性作为男孩偏好的最大受害者,又反而成为了“男孩偏好”在日常生活中的最坚定的践行者与再生产者。以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的视角进行分析,发现正是因为男性与女性在社会场域与家庭场域中位于不同的位置,他们所占据的位置的不同形塑了他们不同的“男孩偏好”惯习,而惯习的不同或者惯习的强弱之分又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男孩偏好。
关键词: 男孩偏好;性别差异;场域;位置;惯习
一、研究缘起
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在生育行为中“男孩偏好”最为强烈和明显的国家之一。中国人生育观中根深蒂固的“男孩偏好”,或通俗地表述为“重男轻女”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攀高且高居不下的主要症结。根据在农村地区的调查研究和生活经验发现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一般而言,在家庭长辈中,女性的男孩偏好更甚于男性。换言之,女性比男性更加重男轻女。按照以往的研究,人们之所以会有男孩偏好是因为他们有“传宗接代”的人生需求。按照以父权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传宗接代”传的是男方的“宗”,接的是男方的“代”,那么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应该是男性更加看重传宗接代、子嗣绵延这一问题,继而更加偏好男孩。而事实上,这一逻辑推理的结果却与现实大相径庭。为什么女性的男孩偏好会更甚于男性?为什么深受重男轻女观念所害的女性又会成为重男轻女观念的执行者与再生产者?
3)____The popular images for Christmas are Christmas trees,Santa Claus,wreaths,candy canes and reindeer.
二、男孩偏好的性别差异
在进行文献查阅和梳理的时候发现,几乎很少有学者关注到了男孩偏好的性别差异这一现象,更缺少相关理论上的探讨。是因为其他学者真的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没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还是因为这个现象本身并不构成一个学术问题,所以学者们都没有对此进行探讨?因此,在对“男孩偏好的性别差异”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之前,必须先确证它是一个真问题。
1.3.3 超滤耦合径向流色谱分离灵芝多糖工艺流程 在不同步骤分别采用径向流色谱法、轴向色谱法和Sevag法脱除灵芝子实体中的多糖蛋白。
众所周知,现阶段,男孩偏好或者称之为重男轻女观念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一个老家是安徽的女孩F讲述了她家的故事:
案例三:66岁的村民Z生了4个女儿,就是想生个儿子,因为没生儿子老母亲看不起。他老婆生这几个女儿的时候,他老母亲都不来看一看,还指责Z的老婆没用。而Z的弟弟生儿子的时候,老母亲高兴的要死,她还经常照顾他们,但是从来不帮忙照看Z的女儿。Z的老父亲虽然也重男轻女,但是没有他老伴那么重男轻女。
父权制话语体系主导下的社会场域之中,存在着对男孩的共同认可,人们对男孩有一种莫名的喜欢或期望,是因为存在着一种生育惯习,而生育惯习制约着生育场域内人们的行为逻辑。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性别分工体系之下,无论人们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偏好男性,为了传宗接代、后嗣绵延也好,为了养儿防老也好,为了寄托生活的意义也好,尽管家庭中的男性不会对家庭中的生育大事不管不顾,但是也绝不会细致地去关照,因为这不在他的家庭分工职责体系之中,不是男性的“分内事”。而家庭的生育大事自然而然地是家庭中女性的分内之事,因此她们在这件事上必须事无巨细,考虑周全。会生男还是生女?生了男孩皆大欢喜,生了女孩该怎么办?甚至是在求孕、保胎到出生后的各种仪式以及照顾呵护,寻医找药、问医求诊都是家庭中女性所必需考虑和做的事情,因为这些都是女性作为“主内”之人的职责所在,责无旁贷。这种家庭分工的不同导致男性和女性在场域中所处的位置截然不同,他们各自在场域之中的位置以及与位置相关联的指责的不同又会导致他们在同一场域之中形成不同的惯习。这种惯习牵引着人们不由自主地、甚至是无意识地按照社会场域所设定的社会轨迹行动。也就是说,男性与女性在男孩偏好上表现出差异是因为男性与女性在社会场域与家庭场域中位于不同的位置,他们所占据的位置的不同形塑了他们不同的惯习。
F不仅讲述了她爷爷奶奶与她爸妈这两代人在男孩偏好上的共同特点,即女性在男孩偏好上更甚于男性,她还接着讲述了她在婆家也有相似的遭遇,即她的婆婆也比她公公表现出更明显的男孩偏好。
来自位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的一个三个孩子(两女一男,女大男小)的母亲讲述了她家的故事:
案例二:我一共生了5个孩子,前两个是女儿(二女儿在7岁时因病夭折),第三个是男孩,但是个死婴,第四个还是个女儿,第五个才是个男孩。因为前几胎生的都是女孩,所以被家婆家管(指公公婆婆——笔者注)看不起,特别是家婆尤其坏,经常骂我和我老公,甚至一度逼我老公和我离婚。家管也看不起我们,但是没家婆那么坏,家婆特别坏,一切都是她教唆的。
在“中国人为什么偏好男孩”这一问题上,王文卿、潘绥铭(2005)的观点更加贴近中国现实和有说服力。在他们看来,中国农民的思维方式仍然受制于传统的社会轨迹,受到与不同的社会轨迹相连的是不同的惯习的影响。重男轻女的社会结构以惯习的方式内化于人们的内心,而惯习的力量又裹挟着中国人无意识地偏好男孩。但是这一观点却无法解释,在同样的场域内,为什么女性和男性在男孩偏好上会存在差异。他们的研究忽略了在同一场域(社会结构)之中,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因此社会结构内化于人们内心之中所形成的惯习也有大小之分。
案例一:我们家重男轻女思想特别严重。我爸妈生的第一胎是个女儿,第二胎是我,又是个女儿。我妈生我的时候,我奶奶到了一下我妈房门外,但是听说生的是个女儿后,她扭头就走了,看都没看我一眼,更没有抱一下我。虽然我爷爷这种观念也比较重,但是没有我奶奶那么严重,表现得也没有那么明显。我妈经常跟我说,她生了两个女儿后,受到来自我奶奶的压力比来自我爷爷的压力大得多。
以上四个个案都表明在男孩偏好上确实表现出性别上的差异,具体而言就是女性要比男性更加偏好男孩,她们的这种偏好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得更加明显。以现代人的现代思维来看,女性是男孩偏好或者重男轻女观念的最大受害者。但是,令人疑惑的是,为何作为最大受害者的女性反而成了男孩偏好的最坚定的践行者,从而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再生产着男孩偏好?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预习听课复习考试的过程,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授课工作。研究组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采用PBL理念,分为三段式教学模式,其中分为设问、讨论、总结,5人为1组,推选1名组长进行讨论以及记录过程[3]。具体措施如下。
通过这两个案例可知,虽然东部地区的男孩偏好观念在近年来确实有所减弱,但是残存的重男轻女观念依然表现出“男孩偏好的性别差异”。
案例四:有一个人生了一个孩子,按照当地的迷信,要给孩子找一个属狗的人认作干爸爸,由于S当年在村里当干部,大家都知道他是属狗的,且他为人也比较正直,口碑很好。所以那个人就找上门来询问。S的母亲一听说是要认她儿子当干爸,就满口答应。随后了解到那个孩子是个女孩,她就连忙改口,说:“还是不行,我们不信这种迷信。”据S分析,从这件小事情当中可以看出他母亲还是有点这种要男孩的观念的,因为正好家里只有一个孙女,没有孙子,如果这个小孩是男孩,又认了她儿子做干爸,这样家里就相当于多了个孙子,何乐而不为呢;而现在这个孩子是个女孩,家里又已经有了一个孙女,就没有必要再认一个了。S据此认为他母亲还有一些重男轻女的观念。而S的父亲则完全没有这种观念,即使有也从未表现出来。
三、场域中的位置与惯习:为什么女性的男孩偏好甚于男性?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可知,被公认为男孩偏好普遍甚至泛滥的中部地区确确实实表现出女性的男孩偏好甚于男性的男孩偏好。那么在重男轻女观念已经淡化的东部地区(解振明,1998),是否也表现出“男孩偏好的性别差异”呢?在浙江省慈溪市S村调研时收集到这样两个案例:
(一)父权制话语体系
现在我弟媳也快要临盆了,我妈就经常对我念叨:要是生个男孩就好了,生个女孩可怎么办;这一胎是个女孩,下一胎又是个女孩可怎么办。我爸就从来不管这个事情,更不会念叨。无论我弟媳生男孩还是女孩,他都会很高兴;我妈虽然也会表现出很高兴,但还是会有担心,因为她认为男孩是肯定要生的。
尽管老款车型在国产之后针对隔音降噪表现进行了不少改进,但新一代C级轿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坐进车内,关上车门,我仿佛被关进了医院的CT室,四周安静得很不真实。当然,具有48伏智能电机的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功不可没,而48伏电气系统的介入也让不少原本需要启动发动机的工况变为仅需电机工作即可。配合9速自动变速箱合理的齿比,想拥有平顺且静谧的行驶体验简直是易如反掌。
(二)生育困境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进一步加强了女性的男孩偏好,这个因素就是她们在生育上的亲身体验。基于“理性经纪人”假设,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人们更加偏爱男孩, 那一定是因为养育男孩的成本效用更大, 也就是说在这个社会中如果人们进行了相同的投入,养育男孩比养育女孩能为家庭提供更大的收益。“没有生男孩的儿媳常会遭到婆婆的冷落、白眼甚至公开的埋怨、羞辱,即使在自家人面前有时也会感到抬不起头。” 正是由于很多女性在年轻时在生育问题上亲身经历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因此她们亲身体验过的“生育困境”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生女孩的恐惧与对生男孩的渴望之心理,进一步与早先就以惯习的形式存在于其头脑中的男孩偏好相结合。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女性的男孩偏好。而在传统的文化氛围中,男性几乎很少能够如此强烈地体验到这种生育困境,因此他们对于这一问题情境的体悟就小得多,其所能对他们的男孩偏好所产生的强化作用也小得多。李卫东、尚子娟(2012)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男孩偏好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正因为如此,女性在男孩偏好上要比男性更加严重。
四、小结与讨论
在我国的社会文化和生育场域中,拥有儿子通常会占据一定的有利位置,而没有儿子的人则被排斥到另外一些位置,是否拥有儿子或者拥有儿子的数量决定了不同的人群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在这个场域中,有没有男孩或其数量的多少,不仅仅成了一种身份的标志,而且往往是人生的全部意义和价值的体现。因此造成了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吊诡现象:作为“男孩偏好”受害者的女性,较男性而言自身更加偏好男孩。通过分析发现,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男孩偏好的性别差异”,即女性要比男性更加偏好男孩,女性要比男性更加重男轻女。女性作为男孩偏好的最大受害者,又反而成为了男孩偏好在日常生活中的践行者与再生产者。
式中:Di表示省域i的机场密度,Si表示省域i的面积,ni表示省域i内的机场数量(本文中机场为定期通航机场,下同)。
正是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社会场域与家庭场域中位于不同的位置,他们所占据的位置的不同形塑了他们不同的“男孩偏好”惯习,而惯习的不同或者惯习的强弱之分又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从个体选择抑或从众心理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男孩偏好。
本文对“男孩偏好的性别差异”这一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在场域之中所处不同位置的人们,由于场域中的不同位置所面对的力量关系以及问题情境不同,因此在男性与女性内心中所形成的惯习的强度也会不一致。当然,这一观点是否成立仍有待商榷,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来支撑。
参考文献:
[1]布迪厄.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6.
[2]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龚为纲,吴海龙.农村男孩偏好的区域差异[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4]辜胜阻.农村生育观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1986(5).
[5]李慧英.男孩偏好与父权制的制度安排——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性别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12(2).
[6]王文卿、潘绥铭.男孩偏好的再考察[J].社会学研究,2005(6).
[7]李树茁,马科斯·费尔德曼.中国农村男孩偏好文化的传播和演化:背景与主要研究结果[J].人口与经济,1999(1).
[8]李树茁,朱楚珠.中国出生性别比和女婴生存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6(1).
[9]李卫东,尚子娟.男孩偏好作为一种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J].妇女研究论丛,2012(2).
[10]刘爽.对中国生育“男孩偏好”社会动因的再思考[J].人口研究,2006(3).
The Explan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Preference for Boys by Gender under the Fertility Field
REN Hua-zhong1 BU Xue-yuan2
(1.Party School of Tongxiang Municipal of CPC;2.Maodu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Tongxiang,Tongxiang,Zhejiang 314500)
Abstract: In Chinese society the differences of preference for boys by gender is widespread,that is,women are more preferred boys than men,women are more patriarchal than men.Women as the biggest victim of the boy"s preference, but instead become the most determined practitioners and producers of 'boy"s preference' in the daily life. An analysis of Bourdieu"s theory of practical sociology reveals that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men and women are located in different positions in the social and family f i elds, and that they occupy different positions that shape their different 'boys' preference habit,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abits or the strength of habits make them in their daily lives to show varying degrees of boy preferences.
Key words: boys preference; gender differences; f i eld; position; habit
中图分类号: C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717(2019)06-0055-03
收稿日期: 2018-12-18
作者简介:
任华中(1987-),男,河南项城人,中共桐乡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中国政府与政治。
卜学渊(1991-),女,浙江桐乡人,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教师,教育学学士。
标签:男孩偏好论文; 性别差异论文; 场域论文; 位置论文; 惯习论文; 中共桐乡市委党校论文; 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