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视角及其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科书论文,视角论文,正确论文,关系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在地理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初,将“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确立为中学地理教科书编制的基本理念,人地关系思想在地理课程中的核心地位也由此得以确立。地理教科书能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对于培养今日和未来社会负责任的公民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教科书的编制都十分注重选择和配置有关人地关系方面的教学内容。然而,地理教科书编制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正确阐明人地关系,达到何种基准才算是正确阐明了人地关系,至今鲜见系统的研究总结。由于缺乏有关指导地理教科书编制“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方法论,使得在地理教科书选择和组织有关人地关系方面的教学素材时,大多凭经验把握“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方向与深广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理教科书编制的水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地理教学实践中向学生渗透正确人地观点的教学质量。因此,为确保地理教科书编制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正确阐明人地关系,需要从学理上系统梳理归纳地理教科书编制“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方法论,为地理教科书的编制确定选材的基本维度、基本方向与阐述要点提供理论依据,这对于保障地理教科书编制真正“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基础性意义。
二、人地关系要点可以作为“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方法论依据
地理教科书编制要正确阐明人地关系,需解决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三个问题是:有关人地关系的素材应当围绕什么线索选择?从何种角度去阐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阐释到何种程度为佳?笔者认为,地理学家总结的人地关系要点,包含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方面、基本规律,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人地关系的基本内容,对于地理教科书选择与组织人地关系方面的教学素材、确定阐释角度、把握阐述的深广度等方面具有方向性引领作用,可以作为地理教科书编制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方法论依据与逻辑起点。
何谓人地关系要点?概而言之,人地关系要点是把握人地关系规律的基本维度与侧面。地理学家胡兆量提出,正确理解人地关系需把握四个要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对四个要点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与拓展,合计五个要点。在对这五个要点对于地理教科书编制的方向性要求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视角”表(见下页表)。
构建此表,旨在为地理教科书在确定有关人地关系的相关内容的选材范围、阐述方向和把握阐述的要点与深度等,提供一个参考架构。下面具体阐释该表是如何以人地关系要点为逻辑起点加以构建的。
人地关系要点1:从整体上说,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非决定性条件。从局部上说,在个别具体场合,自然环境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外部条件。[1]
人地关系要点2: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对社会的直接影响减弱,间接影响增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趋向复杂化。[1]
如上两个要点指明了如何看待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正确视角。对于地理教科书编制的启示意义在于,要从“地对人的影响”这样的维度出发去选择典型的素材,循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性质(起决定性作用还是非决定性作用)与影响方式(是间接影响还是直接影响)这两个基本角度,去对所选择的素材进行加工与组织和具体阐述。
人地关系要点3:人类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是,不能改造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要受到自然的惩罚。[1]
选择编排有关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是地理教科书编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首先应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及人类以何种方式对地理环境施加影响”的角度切入。我们知道,人地关系矛盾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环境要素对区域空间占有之间的矛盾;二是在一定自然与社会条件下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交流比例以及交流频率等方面的失衡。[2]人类对地理环境施加影响而导致人地矛盾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人类占有自然环境要素的空间;二是影响和干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交流比例以及交流频率。可见,阐述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人类对地理环境施加影响的方式,也是正确认识“人类怎样对地理环境施加影响才是合理的”不可忽略的方面。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要阐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除了需要把握“人类怎样对地理环境施加影响才是合理的”的这一阐述方向外,还要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干预的主要方式”。其对地理教科书编制的启示意义在于,要从“人对地的影响”这样的维度出发去选择典型的素材,循着“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如何施加影响是合理的”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干预的主要方式”这两个基本角度,去对所选择的素材进行加工与组织和具体阐述。
人地关系要点4:技术是人地关系的媒介。一方面,技术水平提高后,人类更加深入地利用自然,更加自觉地运用规律,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技术的运用不当也在诸多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导致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变化。[1]
人地关系要点5: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观念,即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适应;确定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必须同自然环境与资源结构大体上相吻合;利用地理环境既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
如果说前述的几个人地关系要点分别关照了“地对人的影响”和“人对地的影响”两个维度的话,那么该项要点则涉及人地关系的另一重要维度,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具体说来,要点4旨在引领人们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在人地关系中的媒介作用:一是应注意阐明技术在人地关系中的正面与负面作用;二是要阐明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导致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变化。
我们认为,正确阐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还必须关照“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观念”这一角度,因此将“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观念”与其他人地关系要点并列,作为人地关系的第五个要点。这一要点对于地理教科书编制的启示意义在于,要从“人与地的协调”这样的维度出发去选择典型的素材,循着“技术在人地关系中的媒介作用”和“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观念”这两个基本角度,去对所选择的素材进行加工与组织和具体阐述。
如何运用“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视角”表所提示的路径编制高中地理教科书有关人地关系的内容?如表所示,首先要从“需把握的基本维度”着眼“谋篇布局”,即要总体考虑“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相互协调”三者的比重,在哪些章节重点加以呈现等问题;进而在“基本维度”的框架下把握各维度的“阐述方向”,按“阐述方向”的引领确定基本素材的选材方向;接着在“阐述方向”的架构下,选择相应的素材并配置到相应的知识内容中去,按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呈现和表述。
三、“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具体对策与案例分析
“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视角表”,给出了“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路线图”,如何具体运用该路线图,还需要探讨其中的具体对策。
(一)阐明“地对人的影响”的对策与案例分析
如表所示,正确阐明“地对人的影响”,需把握“地对人”的影响性质和“地对人”的影响方式两个阐述方向。
如何阐述“地对人”的影响性质?根据人地关系要点,阐述“地对人”的影响性质时,应从“整体(或一般场合)”与“局部(或特殊场合)”的角度阐述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性质。其中,首先应当注意选择和利用典型素材,重点讲清在一般场合下,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之一,缺少必要的自然环境,不可能从事某些经济活动(即“无此必不然”)的道理。同时对“整体而言,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非决定性条件”予以充分关照,这是教科书阐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性质的一个重要对策。例如,煤铁资源丰富是发展钢铁工业的前提和重要外部条件,没有煤铁资源这个前提,不可能有相应的钢铁工业。但如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我国宝山等地虽缺乏煤铁资源,但都发展了发达的钢铁工业,原因是大型船舶的出现,大幅度降低了运费,降低了煤铁资源的地域限制,解决了发展钢铁工业所要求必备的原料与燃料条件,从而发展起发达的钢铁工业。这些素材生动地反映出,煤铁资源的缺乏并未成为制约这些地方发展钢铁工业的“决定性”条件。类似这样的素材很丰富,优选这些素材,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这些素材加以巧妙组织,有利于学生形成“一般场合下,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外部条件,而非决定性条件”的认识。
“在特殊场合,地理环境会对人类活动起决定性作用”是正确阐明地对人的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它提示我们,如果地理教科书编制仅从“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外部条件,而非决定性条件”角度去选择和配置教学素材,则可能会带来误导学生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忽视地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的负面影响。所以,还要从“地对人有时起到决定性影响”的角度,选择和配置那些可以说明地理环境是“决定性”影响条件的素材。例如,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有无水源就会成为“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建设水电站,水能的蕴藏量及有无合适的坝址就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可见,只有两个角度都予以关照,辩证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性质,才有助于在“地对人的影响性质”的维度上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人地观点。
如何阐述“地对人”的影响形式?地理学家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形式”分成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类型。地理课程在编制相关内容时应该兼顾这两个方面。对于地理教材而言,所选择的相关素材既要有体现“直接影响”的,也要有体现“间接影响”的,并且数量的匹配要尽可能恰当、合理。
【案例】从“地对人”的影响性质的视角阐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在阐述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性质时,选择了“水资源利用”的内容,以“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为题,从“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性质”这一角度出发,首先呈现了有关以色列自然环境方面的内容,给学生传递了以色列气候干旱、发展农业的水分条件很不利的信息,同时适时向学生呈现了以色列通过改进灌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水分条件对于农业发展的限制,发展了发达的现代农业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1.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吗?
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显而易见,这些内容阐述以及探究问题的提出,都是围绕“一般场合下,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外部条件,而非决定性条件”这一阐述视角进行的,意在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水分条件是影响农业的重要外部条件,但以色列水资源的“少”并未成为制约以色列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其中“技术”的进步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水资源过少对农业的限制。这样就“阐明”了“整体上说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往往不起决定性作用”的道理。
如果考虑到“在特殊场合,地理环境会对人类活动起决定性作用”这一阐述角度,教科书还应进一步向学生说明,在以色列这样的干旱地区,虽然水分缺乏,以色列还是有发展农业的水源的,对其发展灌溉农业及其农业特色形成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这样,遵循人地关系要点,使得地理教科书在阐释有关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性质时,更为辩证也更为科学了。
(二)阐明“人对地的影响”的对策与案例分析
如表所示,正确阐明“人对地的影响”,需把握“人对地如何施加影响是合理的”和“人对地干预通常通过哪些方式”两个阐述方向。
如何阐述“人对地”如何施加影响是合理的?人地关系要点提示我们,要辩证阐释“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却不可以改造自然规律”和“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必然接受失败苦果”的道理。因此,选择素材时,应尽可能围绕这两点进行,在编排组织这些素材时,按“先阐述自然规律——进而讨论人类对自然如何干预、保护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再阐述违背自然规律会接受怎样的苦果”的逻辑线索展开。
对“人对地”干预方式相关内容如何选择和组织?根据人地关系要点的提示,应主要从“人类占有自然环境要素的空间”和“人类影响和干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交流比例以及交流频率”两个方面加以编排和设计。其中,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占有自然环境要素的空间、加速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迁、干预地表的水平衡、改变生物界的平衡、加速化学元素的迁移、改变着地表的热量平衡等方面应是重点加以阐述的内容。
【案例】从“人对地”如何施加影响是合理的视角阐述人地关系
人教版必修1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中,在讲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后,设置了如下探究活动: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有人主张造林,有人主张种草,也有人建议种植灌木。请讨论,哪种主张较合理,并说明理由。”
为了使学生的讨论能够“聚焦”到“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却不可以改造自然规律”这一要点上,教科书还给出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发量与单位土地面积的叶片总面积密切相关”方面的材料,作为学生说明“理由”的参考。
从阐明人地关系的角度看,这一设计的突出优点在于,一是遵循了从自然规律到根据自然规律分析人类对自然如何施加影响是合理的逻辑线索,即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分异规律看,干旱、半干旱地区因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天然分布草原、灌丛与荒漠植被是一种自然规律;二是在对自然规律达到一定程度认识的基础上,由学生从三种生态建设措施中选择一种并阐释理由,较为自然地渗透了“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却不可以改造自然规律”的人地关系要点。
同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和领悟“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必然接受失败苦果”的道理,教科书还应当注意选择典型素材,让学生通过对典型素材的分析以加深认识。例如,在开展了西北地区生态建设措施的活动之后,再呈现下述材料:[3]
内蒙古某地50年来,年年种树,树木年年死去,目前整个地区森林的覆盖率不足1%,其中包括近一半的天然林。每年造的林即使活了,也只能长成“小老头树”。在这里植树造林往往还会加重旱情。20世纪60年代著名地理学家黄秉维院士就非常形象地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树比喻成“抽水机”。
然后,根据以上材料设计活动,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该地不适宜植树造林?为什么植树造林反而会加重该地的旱情?如这样编排,教科书在阐述“人对地”的影响时就更为全面和准确了。
(三)阐明“人与地的相互协调”的对策与案例分析
如表所示,正确阐明“人与地的相互协调”,需把握“技术在人地关系中的媒介作用”和“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观念”两个阐述方向。
如何阐述“技术在人地关系中的积极或负面作用”?根据人地关系要点,一是要阐述技术的积极中介作用,例如,技术进步可以扩大自然资源的领域、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技术进步可以改变工业布局模式、技术进步能够降低空间和时间的束缚等。二是要阐述技术运用不当会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干旱缺水的地区,采用先进钻探技术,可以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但过量抽取深层地下水会引发地面沉降。
如何阐述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导致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变化?课程标准提出的“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是值得借鉴的。
如何在地理教科书编制中“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观念”?如表所示,重点体现如下基本内容:其一,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适应的观念;其二,确定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必须同自然环境与资源结构大体上相吻合的观念;其三,利用地理环境既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的观念。
【案例】从“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导致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变化”的视角阐述人地关系
人教版必修1在“水资源与人类社会”部分,以水资源为例,阐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所导致的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的阶段性变化。
教科书以典型例证,对比了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与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近现代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人类无法开发利用深埋地下的深层地下水,也不能将咸水和海水转化成饮用水。所以,那时候人类主要在沿河和沿湖地区发展,世界上主要文明发祥地也大多产生和发展于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而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们不仅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而且还开发了海水淡化技术。这些措施使人类可以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增加到9×1012立方米。人类还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和大型水利工程,来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矛盾。这些措施大大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样阐述,很直观、生动地讲清楚了科学技术在人地关系中的媒介作用。
综上,我们依据地理学家总结的人地关系要点,初步梳理出了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基本视角,用以作为高中地理教科书编制的“路线图”。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探索,其中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缺陷。期望能以此抛砖引玉,引起同行对地理教科书确定有关人地关系的相关内容的选材范围、阐述方向和把握阐述的要点与深度等问题的注意和重视。同时也期望所勾勒出的“路线图”,可以作为评价地理教科书是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以及评价地理课堂教学是否很好地渗透了人地关系思想的重要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