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研究论文_王海萍1, 梁慧2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研究论文_王海萍1, 梁慧2

王海萍1 梁慧2

(1惠民县清河镇卫生院内科 山东 滨州 251708)

(2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室 山东 滨州 251700)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随机分为对照组(30)与护理组(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满意度为83.33%,对照组为63.33%,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1.56±5.21)d,对照组为(19.45±7.55)d,护理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改善患者血小板计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重度血小板减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096-03

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溶栓治疗,能促进冠状动脉血管再通,减少患者病死率,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1-4]。静脉溶栓治疗存在风险,血小板减少是较为严重并发症。本文主要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随机分为对照组(30)与护理组(30),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有关标准,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肺炎感染性疾病以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排除。对照组中,10例女,20例男,年龄为42岁~69岁,平均为(53.22±4.22)岁。护理组中,12例女,18例男,年龄为41岁~68岁,平均为(53.23±4.54)岁。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一定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监护:①消化道护理,采取溶栓治疗后,容易发生消化道出血,需采集血常规,并对Hb变化进行监测,对患者大便软硬程度作进一步评估,必要时可以采用肠道润滑剂;②呼吸道护理,溶栓术后,饮水适量,给予氧气,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便于血痰咳出;指导患者咳嗽方法,正确排痰,使呼吸道保持通畅;③皮肤黏膜护理,溶栓后,部分患者皮肤黏膜发生瘀斑,以穿刺点周围较为集中。需减少对患者静脉穿刺次数,采用静脉套管针留置;④颅内出血预防。患者并发血小板减少,易引发出血,其中以颅内出血较为严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瞳孔、意识等情况进行严格观察,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采取对症处理。

加强血小板监测:本组患者采取溶栓治疗后,血小板计数降低,经检查是由溶栓所引起的,补充10U血小板,并输注20mg免疫球蛋白与40mg甲波尼龙,治疗后,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但容易发生再次出血,需在清晨采血,对血小板计数以及各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在患者血小板计数稳定的情况下,采取持续抗血小板治疗。

心血管事件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2周以内容易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心率、心律等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对其采取24h心电监护,做好急救准备,确保抢救药物以及器材完整。如果患者出现头晕、低血压、血压升高、胸痛、胸闷等症状,要及时采取对症治疗。

心理护理:患者受疾病影响,再加上胸痛、咳血痰等症状,担忧病情,易发生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多于患者沟通,并进行适当心理疏导,介绍疾病有关知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使其配合治疗。

康复训练:溶栓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下肢静脉回流,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按照患者生活能力、PLT技术、心功能分级等评分,为患者制定相应康复训练方案。溶栓术1d后,进行肢体被动活动,每次5min~10min,每天2次,腓肠肌按压,每次10min~15min,每天2次~3次,动作尽量放轻;2d~3d后,指导患者床上翻身,进行肢体主动运动,足部伸展或者是旋转,每次2min~3min,每天2次~3次;4d~6d后,自行进食,使用床上坐便器;7d~9d以后,从坐位慢慢过渡到站立,每次站立时间为5min~10min;10d~14d以后,指导患者床上活动,每次10min~15min,每天2次。上述康复训练都需要由医护人员从旁指导,注意监护患者心率与血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出院指导:告知患者不能食用有刺或者是粗硬食物,避免外伤,指导患者怎样识别出血征象,一旦有出血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治疗;叮嘱患者大便保持通畅,避免用力咳嗽或者是剧烈运动等使腹压增加活动,防止引发心血管事件;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停药,出院后要定期复查,护理人员做好随访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小板计数,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小板计数对比

护理前,两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护理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前后血小板计数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小板计数对比 (x-±s)109/L

分组 n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组 30 98.22±10.22200.33±13.22

对照组 30 99.32±10.11103.53±12.34

t 0.342 23.938

P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护理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1.56±5.21)d,对照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9.45±7.55)d,护理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3.847,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组中,25例满意,5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3.33%;对照组中,19例满意,1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63.33%,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485,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满意度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对比 [n(%)]

分组 n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护理组30 25(83.33) 5(16.67) 25(83.33)

对照组30 19(63.33) 11(36.67) 19(63.33)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导致的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或者是中断,使得心肌出现急性缺血,属于重症冠心病[5]。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方法为静脉溶栓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及时诊断与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这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但静脉溶栓治疗具有一定风险性,其中血小板减少这一并发症最为严重,会加重患者病情[3-4]。所以,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是保证成功溶栓治疗的关键。静脉溶栓后,还会发生心律失常、胸痛、胸闷、低血压、皮肤黏膜出血、呼吸道出血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临床护理时,需要加强对皮肤黏膜、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监护,预防发生颅内出血;对心血管事件进行严密监测,避免发生恶性心血管事件,在确保患者安全基础上,可以按照患者病情特点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实施心理护理,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引发冠状动脉事件。本组中,护理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1.56±5.21)d,对照组为(19.45±7.55)d,护理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有效护理措施,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明显。左艳[6]报道显示,对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改善血小板减少症状,患者满意度提高,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护理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满意度为83.33%,对照组为63.33%,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改善患者血小板计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郐玉兰.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36例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9(05):132-135.

[2] 何文姬,鲁闻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椎管内出血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01):109-111.

[3] 李学萍,耿忠华,葛妍圻,王锐.42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12):104-107.

[4] 马晓凤.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33):143-146.

[5] 梁慧.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护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0(23):98-100.

[6] 左艳,娄世锋,张颖,何於娟.血栓弹力图在重度血小板减少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8(16):122-125.

论文作者:王海萍1, 梁慧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0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研究论文_王海萍1, 梁慧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