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武汉论文,模式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在迈向21世纪的关键时期,武汉市提出了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旅游业在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特定的意义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对武汉市旅游业的发展战略模式——大旅游圈的构建要素、职能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武汉大旅游圈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具体拓展方案。
关键词 大旅游圈 职能特点 空间结构 武汉
本世纪末将是我国国际性城市建设发展非常活跃的历史时期,它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的必然趋势。面对这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武汉市应该把旅游业作为建设国际性城市的一种开放性手段,增大旅游业超常规发展的力度,从而加快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步伐。本文对构建与武汉城市地位相称的大旅游圈进行了构成要素、职能特点及其构建途径等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拓展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具体方案。
1 构建武汉大旅游圈的背景和机遇
面向21世纪,武汉具有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的优越背景和推动武汉向国际性城市迈进的良好机遇。
1.1 顺应全球旅游业发展大趋势的现实选择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和平与稳定为全球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并促进全球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发展的态势。根据世界旅游组织今年4月提供的研究报告统计,全球旅游业已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其表现特征为:①旅游者人数增长势头旺:九十年代国际旅游者人数增长率趋于4.2%,最高为5%,到2000年,旅游者总数最低为5.92亿,最高可达6.9亿;②国际旅游收入大幅度增长:九十年代国际旅游收入增长可达4.5—4.8%,以1989年的2090亿美元为基数,到2000年收入可达3500亿美元,同时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化会使目前国际旅游收入价值超过5000亿美元;③区域旅游格局总体走向呈现“亚洲兴起、欧洲衰落、美洲平稳、非洲萌芽”的突出特点;在九十年代,无论是出境旅游,还是接待旅游,东亚及太平洋地区都将是发展最快的地区,从而推动国际旅游区域的重心东移;④旅游区域联合开发和促销,集中力量举办大活动成为激烈竞争的更新趋势。
1.2 迎接全国旅游业历史性转折的必然战略
我国旅游业是七十年代末中国实现对外开放政策的直接产物。此后,中国国际旅游业率先着陆,在很低的起点上奋起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国家推行双休日,国内旅游市场日趋扩大,从而加快了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步伐。纵观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历程,可以断言我国旅游业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发生全景式的战略性转变:①从过去抓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为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以提高综合效益为中心;②从过去资源普遍开发,粗放利用,转变为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集约化经营;③从只注重发展国际旅游转变为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并举;④从单一的接待服务,转变为以满足旅游者“六大要素”需求为主,多业兼顾,开放式经营;⑤从数量型增长向效益型转变,开始在增加旅游者停留天数和提高人均消费额上下功夫。在这种形势下,全国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构建大旅游圈,发展区域旅游的强劲势头。武汉地处华中腹地,在全国旅游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维系四方”的功能和作用,构建武汉大旅游圈势在必行。
1.3 建设武汉国际性城市的重要举措
在当今世界进入信息化社会的环境条件下,现代国际性城市必须采取经济区位中心城市相结合的城市群结构,加强与国际社会进行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交换,才能促进以生产力现代化为基础的城市经济现代化、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文明现代化和城市管理现代化,带动整个城市区域的现代化。现代国际性城市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①国际性城市是以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主体的国际化城市群体,其核心是这个群体的中心城市,它在经济、贸易、金融、人才、技术和交通等方面起到全球或区域性的枢纽作用,使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真正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竞争;②在国际性城市群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的体系,造就一个有国际性影响的经济区位;③具有发达的地区性基础设施,如港口、铁路、航空、高速公路、通讯干线、电力输送网络和给排水系统,这些现代化设施是国际性城市联系国际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此,构建武汉大旅游圈恰恰是考虑到中心城市、经济区位、市场竞争、资源配置、区域或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提出来的“城市——产业——区域”发展战略。而旅游业是一种明显的服务导向型产业,它通过经济部门的关联效应(Interconneted Effect)刺激经济系统中其它产业的经济活动,具有综合性产业的引爆功能;同时,国际旅游是一种无形出口贸易的市场外向型产业,它通过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效益配置区域经济要素,形成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走向国际经济一体化大循环。所以,必须把构建武汉大旅游圈提高到建设武汉国际性城市的战略高度加以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付诸实践。
2 武汉大旅游圈的界定和职能特点
作为一种战略,武汉大旅游圈能否成功建构,主要在于武汉大旅游圈蕴育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和独特性要素,内容包括区域旅游资源的加工深度和开放程度,市场要素组合运作机制,区域城市群结构特征,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和文化复合性背景等。这就是界定武汉大旅游圈的出发点和分析武汉大旅游圈职能点的立足点。
2.1 武汉大旅游圈的基本概念
从旅游地理学和旅游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看,武汉大旅游圈是以武汉为中心,从区域整个的自然、经济、文化、交通和区位条件出发,合理配置武汉与周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效应和接待服务优势,从而形成旅游业的“城市——区域”与“市场——资源”共扼型的空间结构综合体。
2.2 武汉大旅游圈的基本特征
从建设武汉国际性城市的高度看,武汉大旅游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①区域性。这是旅游经济结构在地域空间上的特殊表现形式,具有相对完整的地域单元;②层次性。旅游资源的组合效应、旅游区域的通达性、旅游市场的形象定位和旅游区域的社会背景等在大旅游圈内表现明显的空间差异,形成了成层分明的结构体系;③开放性。武汉大旅游圈作为相对完整的地域单元,除了圈内紧密联系外,必然与圈外支撑系统保持物流、商品流、客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等方面的交换关系,具备沟通国际旅游市场的能力;④协调性。武汉大旅游圈一旦构建成功,它必须具备维持整个大旅游圈繁荣与发展的协调能力,才能有效地配置旅游资源和科学的组合市场要素,合理地布局旅游产业结构;⑥效益性。构建武汉大旅游圈最根本的目标就是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而结合的综合效益最优化。通过构建武汉大旅游圈,培植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类型效应(Type Effect)、集聚效应(Assemble Effect)、强度效应(Intensity Effect)、和种量效应(Variety Effect);通过构建武汉大旅游圈,强化规模产业优势(Scale Property或乘数效应Multiplies)——交易乘数(Transactions Multiplier)、产出乘数(Output Multiplier)、就业乘数(Employment Multiplier)、和收入乘数(Jncome Mutliplier);通过构建武汉大旅游圈,形成聚集经济效应(Agglomeration Economies)。
3 构建武汉大旅游圈的目标和思路
3.1 指导思想
武汉大旅游圈的构建必须围绕以建设武汉国际性城市的总目标和实现旅游业现代化的总要求为依据的发展战略,统筹考虑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有机结合,编制以形态规划为框架、职能规划为内涵的实施方案,加强城乡一体化协作,争取在21世纪初把武汉大旅游圈构建成鼎足国内旅游市场、沟通国际旅游市场的主动扩张型旅游区域。
3.2 目标和步骤
武汉大旅游圈是一定地域内各种旅游经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它的发展过程应该经历离散态、聚集态、扩散态和成熟态等四种演变状态。有鉴于此,构建武汉大旅游圈的目标和步骤必须遵循这种发展过程规律。
3.2.1 离散态。“八五”期末和“九五”初期,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政府和旅游界人士开始意识到构建武汉大旅游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基础工作[①][②][③]。这些工作只是针对武汉市旅游的发展背景、现状结构进行了分析评估,提出了“城市——区域”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构想,表现在实际运作中的旅游经济活动分散孤立,难以形成规模和气氛。因而,我们有必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结合大旅游圈发展规律,武汉大旅游圈发展的阶段特点,研究确定武汉大旅游圈建设的目标、合理区位、阶段规模;二是对于大旅游圈的主要功能规划、功能培育与引导、基础支撑系统,城市群结构以及政策、实施组织的软环境、动态市场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设计。
3.2.2 聚集态。至1997年,采取“以点带线”的发展模式,实施武汉大旅游圈的构建规划。在空间结构上,发挥武汉市优势区位因素的极化作用,以区位较优的宜昌、荆沙、襄樊、九江、岳阳、信阳等次中心城市为支撑点,沿铁路干线、高等级功路线、长江黄金水道等交通干线、主动地组成区域旅游网络化群体;在功能结构上,武汉市理所当然地发挥地缘经济和历史上长期形成的经济联系枢纽的极核作用,协调旅游经济结构和基础支撑系统的契合,强化大旅游圈的旅游资源比较优势,旅游产业乘数效应和旅游区域聚集经济效应,籍此把大旅游圈的职能结构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经济活力永续不断。
3.2.3 扩散态。至2000年,采取“点线结合、带动全面”的发展模式。随着区域旅游经济结构综合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化和旅游职能结构日益优化,以及旅游经济扩散机制日渐成熟,武汉大旅游圈与国际旅游市场日益接轨,推动武汉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
3.2.4 成熟态。至2010年,采取“中心极化、区域均衡”的更高层次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①武汉国际性城市的综合功能作用非常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服务体系日趋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从而成为武汉大旅游圈的极核,②区内交通和通讯联系网络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集约化,旅游经济发展均衡化和旅游接待功能多极化,使区域发展与武汉国际性城市进程紧密相关;③随着社会信息化,宏观经济的国际化、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和旅游业的现代化,武汉大旅游圈将通过空间结构体系和功能结构体系的扩散,同全国旅游经济地域结构连成一体,并成为其重要的客源进出口岸和旅游目的地,从而沟通国际旅游市场,树立大旅游圈的市场形象,不断增强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4 武汉大旅游圈的构建模式
武汉大旅游圈的构建主要有两类模式可供选择:第一类是主动扩张型,即以武汉为中心城市,依托武汉旅游业的超常规发展,带动大旅游圈内旅游业的发展;第二类是被动推进型,即以武汉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为契机,推动武汉这个中心城市旅游业的繁荣。就构建武汉大旅游圈的现有条件和发展战略而言,主动扩张型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旅游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复杂性与在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上的高度综合性,决定了构建武汉大旅游圈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区域范围,必须采取特殊的政策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才有可能实现。
4.1 武汉大旅游圈的空间结构
决定大旅游圈空间结构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供给因素,如旅游区域的连惯性、旅游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交通运输的便利性,资源组合的互补性、历史发展的相似性和行政区划的完整性等;二是旅游需求因素,如旅游所需时间、交通费用、体力消耗等随着中心城市距离增大导致旅游经济活动联系衰减,而影响大旅游圈的层次性分布。因此,从旅游供给因素考虑,武汉大旅游圈空间结构可表述为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从旅游需求因素考虑,武汉大旅游圈空间结构可表述为表1所示的系统结构。
图1 武汉大旅游圈空间结构系统(供给因素)
表1 武汉旅游空间结构系统(需求因素)
4.2 武汉大旅游圈的功能结构
决定大旅游圈功能结构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旅游经济活动因素,如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接待服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消费等;二是旅游经济管理因素,如政府管理部门、旅游教育系统、旅游科研机构、旅游培训系统结构。武汉大旅游圈主动扩张发展战略是以旅游经济活动结构为导向,以旅游经济管理结构为依托,合理配置旅游资源结构、旅游接待服务措施结构、旅游行为层次结构和旅游市场结构、从而获得武汉大旅游圈的综合效益。
图2 武汉大旅游圈功能结构系统
4.3 武汉大旅游圈的基本发展模式
武汉大旅游圈是由相对比较完整的旅游区域组成,而每个旅游区域又是若干旅游资源具有相对一致性的旅游风景区组成,构成了旅游圈层——旅游区域——旅游风景区等三级结构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武汉大旅游结构对应关系
4.4 武汉大旅游圈的旅游路线设计
推出旅游线路,是发挥武汉大旅游圈多功能作用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武汉大旅游圈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在建构武汉大旅游圈的进程中,重点培育和规范旅游路线,建设成资源品位高,景观组合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旅游线路体系,形成“立足湖北,依托长江和京九,国际国内市场相衔接”的全方位开放性大旅游圈。武汉大旅游圈线路设计方案如表3所示。
表3 武汉大旅游圈旅游路线设计
STUDY ON BUILDING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OF WUHAN GRAND TOUR RING
Ma YongDong Guanzhi
(Geography and Tourism Department,Hubei University 430062)
Abstract
The strategic target of building international city is mentioned in Wuhan by the end of this century.The status function and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tourism are paid attention to day by day in reaching the strategic target.The author analyzes building elements,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and Tour Ring of the patterns of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Wuhan city and puts forward a specific development plan of function structure and space structure of Whan Grand Tour Ring.
keywords Grand tourring;function characteristics;space structure;Wuhan
注释:
①武汉市“九五”旅游资源开发与景区建设规划基本构想.武汉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打印稿,1994.9
②构建武汉大旅游圈促进区域旅游共同发展.阮国栋.武汉市旅游业管理局.打印稿,1995.5
③武汉旅游线路精选.武汉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内部资料,1994.9
标签:旅游经济论文; 旅游圈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武汉旅游论文; 武汉发展论文; 武汉市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