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广英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八中学 830019
摘 要:内初班学生的特殊性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也和以往有了极大的不同,本人通过自己教学的心得,从分层次教学、突出教学特点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新课程下内初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内初班 历史教学 有效性
内初班是区内初中班的简称,是为了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同时也为了加大对新疆广大农牧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小学应届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培养,使更多的农牧民子女享受到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新疆、建设新疆而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奎屯、昌吉、阿克苏、库尔勒、哈密等8个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开办新疆区内初中班(简称内初班)。主要面向广大的农牧区少数民族小学六年级毕业学生招生,也招极少数汉族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强,但汉语水平有限,而我们的教学主要是采用汉语教学,所以对于我们历史这门课程来说难度就更大了,本人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受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在新课改理念下对内初班的孩子开展有效的历史教学。
一、在教学中运用分层次教学
1.对“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解。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其核心为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从新课改以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分层递进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潜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但我们内初班学生的这种特殊性,我觉得分层次教学,在我们的教学中就显得比较特殊了,我们的分层次教学是整体分层次教学。
2.对“分层递进教学”的运用。在七年级的时候我们要注重学生对于历史中人名、地名、事件等基本内容的区别教学,在我们的常规历史教学中这些东西都很简单,但对于我们内初班的孩子来说就很难,他们分不清这些基本的东西,所以在上课中要注意这些内容,比如商鞅变法这一概念你要给他们解释清楚“商鞅”是一个人名,“商鞅变法”是一个历史事件。再比如讲解“张骞出使西域”,要给学生讲解清楚“张骞”是人名,“西域”是古代对于我们新疆以及更西地方的一个地名称呼,等等。甚至有些基本的汉字学生也不认识,可能上课我们还要充当语文教师的角色,帮助他们识字,在这一段教学中,我们一定不能急也不能要求过高,上课的程度更不能太深,要有耐心地从基本的字、词、句教起,慢慢培养学生在这方面学习的兴趣,因为这门课程对于内初班学生来说难度是很大的,要是再增加他们的难度学生会丧失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在八年级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学生已经学会区分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常规的历史教学了,但教学中也要注意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比如在讲洋务运动时涉及到了历史人物李鸿章,我们就要让学生回忆前面讲过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那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个历史人物,内初班学生在历史事件人物方面除了书本知识以外知道的很少,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语言也很简单,只会用这个人是好还是坏来评价,我们教师就要简单介绍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同时要慢慢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语言和方式来评价人物和事件。
在九年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认知水平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在课堂中就可以改变教学的重点,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了。可以在课堂中多设置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讲《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课,就可以结合地图让学生先认识这几个国度的地理位置,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列成表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和其他常规教学不同的是,对于世界历史中的一些特殊名词还是要进行介绍、区分。
二、在教学中突出教学特点
内初班的办班目的很明确,是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够服务新疆,建设新疆,那我们就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很重要的。
在授课中,我们担任内初班教学任务的老师更要注重这一点,在节节课中都要有德育教育,发挥我们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讲七年级历史的时候我们要侧重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各民族之间是休戚与共、不可分割的。激发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在讲八年级历史时我们要注重教育学生感受落后让我们中华民族饱受外辱,而强盛的中国是我们每一个能够有尊严的坚强后盾,我们要时刻铭记中华子孙的责任,发奋学习,建设美好家园。在讲九年级历史时要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正义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在教学中注意方法的运用
1.针对学情,强化备课。老师在每次讲授新课之前必须对这节课需完成的知识目标十分清楚,根据目标确定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备课的时候更应考虑如何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优,用什么办法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等等。所以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为对象,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策略、实施方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2.问题教学,激发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注重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呼唤有个性的教师。教师的个性会强有力地影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教师要随时诱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问题,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尤其是内初班的学生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可能让人感觉很简单或者有时不符合史实,我们都不能进行否定,都要耐心地解答、鼓励,让学生能有更大的兴趣学习历史。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形式灵活,激发吸引。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1)要巧设导入——抓住学生的心理,先声夺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导入时富有吸引力、感召力,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要符合学生的现状。
(2)要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发挥作用,发展个性。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思考,培养能力,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诱导作用至为关键。教师语言要风趣、幽默,态度和蔼可亲,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点拨引导,让其有学习欲望,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身心愉悦,思维活跃,发挥主体作用,发展良好个性。
(3)要恰当地评价——调动积极性。连续的、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疲劳、分神,甚至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想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作为老师这时你如果能适时地给他们一点称赞,这无疑是给他们来了一针“兴奋剂”,让他们精神倍增,更积极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过程中去。而如果是在课堂上已经思想“驰骋塞外”的学生,也要注意提示方法的运用,内初班的学生自尊心都非常强,对于老师的评价也非常看中,所以不要当众批评这样的学生,可以用眼神提示,也可以走到这样的学生的旁边,让他感受到老师的意图就可以了,有问题可以下课进行交流。因为他们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和我们的思维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以我们的方式去处理这样的问题。同时,有很多问题内初班孩子的思考和出发点与我们的常规理解是不一样的,他们比较单纯,想问题很简单、直爽,不会有更深的思考,不太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慢慢去引导,教会孩子多角度地看待问题。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许多有效的方法,只是限于自己的教学经验有限,没有更深入的更多的有效方法,希望大家能一起探讨,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德宗 新课改背景下“分层递进教学”的感悟.甘肃省金昌市第三中学。
[2]吴凌雁 在新课改下提高历史课堂效益的反思——创设新情境、引领新课堂.仪征市第二中学。
[3]吴朝兵 谈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与教学方式.凯里学院附中。
论文作者:武广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新疆论文; 历史论文; 层次论文; 评价论文; 老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