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经济文化力的竞争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对策论文,竞争论文,文化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并非构成互不相干的两条平行线,而是互涉互渗互动的。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与文化“合则兼美,离则两伤”。在人类迈入新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愈来愈明显,“经济文化化”(如品牌策划、公关战略、服装文化节等)与“文化经济化”(如文化产业中的信息产业、体育产业、新闻出版产业等)的现象屡见不鲜,从而构成了经济文化(或文化经济)的新形态、新综合体,并生发出一种综合力——经济文化力。在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的世界性潮流下,经济文化力渗透在综合国力的各个方面,可以说,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经济文化力的竞争。
一、经济文化与经济文化力
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出现源于经济与文化的内在关联、内在同构。因此有必要首先对二者关系发展史反内涵作一简单考察。
从中西“文化”一词的起源看,人们都是从人类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角度下定义的。在西方,一般认为“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 Cultura,本意为土地的耕耘与作物的培育,指农耕和园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后引申到精神生活领域,指人类自身心灵、智慧、情操、德行、风尚的培养。可见,西文“文化”一词指人的经济活动与人文活动。在中国,“文化”的古老涵义一指与“武力之功”相区别的“文治教化”,二指人文,三指“天文”,指对自然万象的观察。当然,上述都是广义的理解。本文持相对广义的文化观,认为真正的文化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非经济性的人文性质,创造的是人文价值或文化价值,所谓文化即是“人化”,是指人类出于自身全面发展的目的去创造人文价值与文明的活动、方式、成果的总和。而从“经济”一词的西文词源来看,它来自古希腊文Oikorouia,有“家庭管理”、“当家”之意。 在今天一般认为管理方法属于文化范畴,可见“经济”的原初涵义中就包含着文化因子。这也主要是从广义角度表述的。本文持相对广义的经济概念,认为经济是指服从于一定经济规律的活动,是以实现商品价值、谋求交换价值为目的的生产与交往活动的总和。
经济文化与经济文化力是一对新概念。何谓“经济文化”?学界的理解并不一致。有的认为,经济文化是指经济与文化的总和,这是基于机械整体论立场提出的广义概念。也有人认为它指经济文化化,指经济中的文化含量或反映经济的文化,这是站在以文化为重心的立场提出的狭义概念。总的说来,它们都是基于传统的经济与文化二分观念所作的理解。而依我看,作为比传统独立的经济现象与文化现象更高一级的社会现象(事物),经济文化不是经济与文化的机械混合体,不是装在同一个袋子里的土豆与红薯,而是由二者互相渗透、交相融合形成的有机系统整体。因此应从系统整体观的立场来理解经济文化。所谓经济文化(体),指的是在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过程,由于二者的内在一致性、双向互动以及“经济文化化”与“文化经济化”两种趋势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具有新质的社会系统综合体。例如,中国大连万达足球队在参加“亚俱杯”赛中,球衣上“赛德隆”三个字五年间卖价6000万元,这就是体育产业化中的经济文化现象。其他如一项知识产权、一种估价亿元的著名品牌、一种电脑软件、一座科幻游乐园、一个服装文化节等,都是典型的经济文化形态(现象)。它不但包括经济中的文化含量,也包含文化中的经济因素;既需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更需要“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既包括过程也包括结果;既标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价值导向,标示一种崭新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制度因素),也显示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领域、新境界。面临新世纪,人类应由“经济是经济,文化是文化,二者不说话”这种经济与文化二分的、“非所即彼”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向经济与文化一体的,“亦所亦彼”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转变,从而建构崭新的世界图景。
经济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不同时代的经济文化形态又具有不同时代的特点,当代经济文化形态一般具有高科技、高知识、高信息的特点。它包含经济因子与文化因子,具有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特征。这种系统整体的“非加和性”使经济文化形态产生了新的系统质、新的系统合力,这就是经济文化力。所谓经济文化力是指在经济文化一体化过程中由于经济与文化、经济力与文化力融合同构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新质的社会系统综合力。它源于文化力和经济力又优于、高于文化力和经济力;既具有经济力、物质力的特征和属性,又兼具文化力、科技力的特征和属性。经济文化力这一复合综合力的出现,标志着生产发展的新阶段。东亚儒家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模式促进了80年代前后这一地区经济的崛起,国内的地区(如温州、苏南)经济文化发展模式与企业(如海尔、长虹、雅戈尔)发展模式大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其背后都有一只“无形的手(力)”——经济文化力在起作用。今天,“经济借文化扬威,文化为经济鼓帆”。经济文化力构成了推动当今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一大推动力,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起飞的强力驱动器。
二、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经济文化力的竞争
新世纪各国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著名的综合国力方程式:P[,P]=(C+E+M)×(S+W),其中P[,P]为现实的综合国力,C指基本实体(人口和国土),E指经济实力,M指军事实力,这三项为物质因素(实力素质);而S指战略目的,W为追求国家战略的意志,都属于精神因素(战略素质)。一般认为,综合国力包括资源能力、经济实力、对外经济交往能力、科技能力、军事力、民族凝聚力、精神文化力等。有人认为,应从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和文化力四方面去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在当今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下,可以说,经济文化力渗透在综合国力的各个方面。因而,21世纪综合国力的较量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力方面,其具体原因在于:
其一,这是由知识经济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基础上的经济,它实质上是一种经济文化新形态。在知识经济中,知识资本成为趋势土地、货币等要素资本的“第一资本”,知识、信息、智力、能力及人才真正成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可以说,信息是知识经济的“燃料”,科技是知识经济的关键,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先导。总之,知识是发展之源。从知识、信息、智力、科技、教育等均属于文化范畴的角度讲,知识经济时代是文化大力渗透进经济、产生经济文化力并转化为生产力的时代。因而,知识经济的竞争说到底体现为经济文化力的竞争。
其二,它是由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新世纪中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强劲,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机制。近年,无论从国际范围看,还是从国内看,市场经济也愈加明显地呈现出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推进的趋势,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力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开发经济文化力,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因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以一定文化方式进行的,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如生产、流通、交换、分配以及决策、管理等,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各种文化因素,其不同功能的形成、发挥无不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因之上。文化广泛渗透、弥漫于整个经济领域,既表现为动力、资源,又构成经济动作的“润滑剂”。主要表现为:一是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二是现代企业决策并不仅仅是经济决策,它首先是一种文化决策;三是现代成功企业的决窍在于实现经济目标与文化目标的完善结合;四是经济行为规范化、人文化;五是高度重视企业形象的开拓、建设力度,企业由原先质量管理战略发展到现在的企业形象战略(CIS), 又将发展到顾客满意战略(CS),由形象营销进一步向知识营销转轨;六是实施名牌战略,参与品牌竞争,而品牌的一半是物质技术,另一半是文化内涵;七是重视企业精神、企业观念的形成和建设。总之,经济文化力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导向力、凝聚力和鼓舞力。
其三,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说,21世纪科学技术愈来愈成为“第一生产力”。在今天“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以信息技术、遗传工程、新能源等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中,靠采用新技术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占总生产率的比例已占80%以上,而这些新技术都是由新科学成果转化而来的。作为科学的“半壁江山”,包括管理科学、决策科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及软科学,在当代及未来社会中,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久远的影响。社会科学可以转化为人们的经济观念、社会的经济制度、政府的经济政策,转化为管理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家的领导艺术(注:参见王忠武:《对社会科学经济功能的认识》, 《宁波日报》2000年7月26日第11版。),从而转化为生产力。生产任何一种产品,都离不开无形投入与有形投入。后者称为硬投入,包括能源、资源、财力投入,前者可称软投入,指人力、科技、管理、精神、形象等投入。有远见的企业都注意降低有形投入分量,提高无形投入比例,即主要提高科技文化、精神文化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未来世界各国都必然大力发展国家科技创新系统,把开发科技文化力,摆在重要位置,永不休止地收纳最新技术成果,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智能化进程。据中国科学院一份关于知识经济的报告,1996年中国GDP排在世界第7,但科技国际竞争力却排在世界第28位。这说明,我们应强化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力,增加其对经济的贡献率,是提高综合国力竞争力的关键。
三、应对未来经济文化力竞争的若干对策
为了应对新世纪经济文化力的激烈竞争,我们应采取以下宏观对策:
首先,实现经济与文化的高度一体化发展,实现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高度结合,促成经济优势与文化优势的紧密结合。要此要做到:一是大力提高经济与文化的双向互动率和有机统一性水平,提高经济与文化的整体关联度。既要避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式的单向思维,又应防止二者各自为战,“各吹各的号,各走各的道”的现象。应优化配置经济与文化资源,实现二者资源的有机结合,促成整体优势的发挥。二是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文化含量,把包括知识、科技、教育等在内的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具体而言,应尽快搭上知识经济的“快车”,优先发展高新科技;真正做到“市兴科教,科教兴市”,增加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教育含量;努力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三是努力使文化成为发展的支柱。日本学者认为,在经历了“经济开发”、“社会开发”、“人才开发”以后,如今人类已进入“文化开发时代”(注:(日)日下公人:《新文化产业论》,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9~10页。)。在这一时代,无形的与有形的、 历史的与现实的文化成为发展的精神支柱、人力支柱、环境支柱、资源支柱、产业支柱;四是在将文化作为发展手段的同时,更应努力把它作为发展的目的。文化是人的精神家国,是人的整体素质依托之根,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的内在要求与内在要素。因此,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发展的手段、动力,更是人自身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目的。
其次,把“融智”摆在比融资更重要的地位,拓展“精神经济”。基于前述综合国力特别经济文化力的竞争情况,一些学者认为,当人类告别20世纪跨入21世纪的智能化时代时,“融智”比融资更为重要,应大力拓展第四产业——精神经济。由于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物质财富的生产将呈现基本饱和相对过剩状态,精神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将不断扩大并吸引更多的资源加入其中,现有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的重要地位将被新兴的包括科技经济、教育经济、出版经济、图书信息经济、新闻传播经济、艺术经济、卫生经济和体育经济等在内的所谓“精神经济”所取代。这些正迅速崛起的以精神、文化生产力为龙头的新兴产业将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新兴产业都属于典型的经济文化产业。21世纪谁在发展知识经济、开发经济文化力方面抢先一步,抢登经济文化“战略制高点”,谁就将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占据主动,为此一些国家与地区已开始行动。如美国确立的竞争目标是“维护美国经济与文化的领导地位”,日本以“科技创新兴国”为宗旨,欧盟要“创造欧洲的明天”,新加坡的目标是要建成一个“智能岛”等。站在世纪之交“门槛”上,我们应瞄准国际赛局,力争抢先占据经济文化“制高点”。
再次,大力建设适应未来经济文化发展、体现经济文化力的一系列重点工程。具体的有:一是信息工程,即在全社会确立信息观念和加强信息人才培养与信息科技研究的前提下,将信息产业作为一个大工程来建设,实现包括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生产力信息化在内的国民经济信息化;二是科教兴市工程与知识创新工程;三是形象设计工程,提升主体形象、城市形象、企业形象、产品形象,以应对形象力的竞争;四是包括海洋产业、港口产业和海洋开发与保护在内的海洋工程,以应对未来海洋开发世纪的竞争;五是绿色工程,它是包含建设绿色海洋、绿色农业、生态经济农业、绿色旅游、城市绿色形象、生态绿色环境等内容的浩大工程;六是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工程;七是作为经济新增长点的、包括经济文化节庆与博览展销业在内的节庆会展工程;八是文化(狭义)产业工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