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立足美点探寻,能丰富语文课的情趣,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字:语文教学;美点;插图;词句;作者;背景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1-221-01
美是一种欣赏,是一种陶冶,是一种静等花开的宁静。
执教多年的语文,给了我足足的幸福感。驰骋语文的疆场,我能体会到刀光剑影的江湖浪潮;遨游语文的海洋,我能感受到游刃有余的自由徜徉;翱翔语文的天空,我能体悟到雄健勇猛的无拘傲翔。语文的世界是春暖花开,语文的世界是轻舞飞扬。
带着憧憬与欣悦,我想再来一场寻美之旅……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语文教学立足美点探寻,能丰富语文课的情趣,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中的美点可以从插图、词句、朗诵、作者身世与写作背景几个方面去探寻。
一、图音画韵显诗意
现在的语文课本都是彩绘的,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后面有的会配上一些精美的插图。这些配图有风景画、人物画像、书法展示等。这些精美的插图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还增添了学习的情趣,更是一种美的熏陶与感染。
如课文《草虫的村落》中的插图,是一片碧色的草丛。葱茏郁郁。那翠绿的杂草、静美的绿叶让人心动,给人宁静。给人清新疏朗,散发着潮润润气息之感,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弥漫着浓郁的诗意。
课文中的插图可以为课文内容带来诗情画意,是一种艺术气息的滋润,“润物细无声”。
二、寻章摘句话精美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有机组合,语言文字的魅力尽显其中。“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贾岛用来形容自己作诗的用心良苦。其实,任何一位作家在创作的时候都是呕心沥血的,一字一句,一段一篇都是自己的酝酿成果。品读语言就成为语文课的灵魂所在。
品读语言,寻找美点,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
(一)画龙点睛之“词眼”
一个句子中的一个词,往往就像一条龙的眼睛一样,有了它,整个句子就美了,整篇文章就活了。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字,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一个“敲”字绘制出了一幅幽静月夜图。
再如阿累《一面》中的一句话,“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摩挲”一词,写尽了我对《毁灭》这本书的喜爱之情和特别想得到它的心情。
(2)赏心悦目之“佳句”
语文教学,面面俱到就是不到,所以,抓住重点才能透析精华。在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对文章优美句子的赏析非常重要,通过赏析重点句子达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点带面。
如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这是全文的核心所在。这里的“不确定”,照应了上文的种树人管理树苗的不定时,但对上文的“不确定”做了内涵上的延伸,它指的是人在生活、工作、事业上的困难和挫折。作者由桃花心木的生长联想到人的生存,联想到生命法则,其含义是极值得回味的。
品读优美句子,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三、吟篇诵文声含情
语文课是听说读写的综合活动,一篇篇课文都是由精美的文字组合,如果把这些无声的文字用有声的音符表达出来,那未尝不是一种听觉享受。教师能声情并茂地把课文朗读出来,并且能指导学生能把课文读得抑扬顿挫,那么就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而且如果能真正把握课文朗读的要领,那每次的语文学习都会是一场美美的旅行。
如《中华少年》应读出高昂之气,表达出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以及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之情。
一篇小小的现代诗,用抑扬顿挫的语调,用缓急交错的节奏读出诗味,读出诗情,读出诗美。这是一种美的熏陶、美的享受。
四、知人论世长精神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少不了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这对理解课文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实这也是一种美点探寻。如法布尔用了40年的时间写成了《昆虫记》;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学生了解了一部作品蕴含了多少作者的呕心沥血,一种崇敬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这是一种崇高美。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收复河山,然而却事与愿违,他一生都是壮志难酬,眼看大好河山落入他手,所以了解了辛弃疾的人生悲剧,就能理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报国理想,就能理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悲愤。这些作家的坚持执着的精神是美的,对文学的挚爱情感是美的,对事业的辛勤付出是美的,对家国的热衷爱戴是美的。这些美的熏陶和感染,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如果同学们对鲁迅先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那么就有助于对本文鲁迅形象的理解。
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一位位知美的作家,让语文成为了美丽的绽放。寻找美点,品味美点,收获美点,成为语文课最美的享受。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积累储蓄,把美感融入血液之中,融入灵魂之中,慢慢提升语文素养,最终能写出充满美意的文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论文作者:李晓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是一种论文; 都是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插图论文; 语文课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