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课程对初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_思维品质论文

新旧课程对初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中生论文,新旧论文,思维能力论文,语文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0-0186(2008)07-0088-05

一、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1]成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此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本研究设计了语文思维能力测验,比较了新、旧课程对初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影响,客观评价了新课程实施效果,以期为切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先后在山西北部的大同市选取一所普通中学刚升入高一的40名新生(其中包括来自初中新、旧课程背景的学生各20名),在山西中部的吕梁市选取重点中学刚升入高一的两个自然班新生共120名(其中包括来自初中新、旧课程背景的学生各60名),在山西南部的长治市选取两所普通中学刚升入高一年级的两个自然班各58名和55名新生(其中一所实施新课程,一所实施旧课程)作为被试,选取学生总计为273名,其中男生140名,女生133名。

测验提出了由语文思维材料、思维操作和思维方法构成的语文思维能力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型。测验问卷主要从语文思维能力的思维类型与方法、思维材料和思维品质三个维度进行编制,问卷内容涉及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三种思维类型及对应的联想、想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和发散六种思维方法,每种思维方法又包括了侧重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的两道题目,共计12道开放性的题目。问卷的评价则是以思维品质为基础划分的等级水平进行评定。

问卷在学生回答完毕后当场收回。共收回有效问卷273份,回收率100%。数据采用SPSS11.0社会统计学软件进行收集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新、旧课程对初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见表1)

上表数据表明,除分析综合外,新、旧不同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生在“语文思维能力测验”其他各项目上的得分及总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使用新课程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使用旧课程学生的成绩。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新课程改革为教育开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传统教学模式“重结论、轻过程”,忽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使课堂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旧课程对思维能力培养强调得不够,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足够的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水平自然不高。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一条突出的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这次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把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放在重要位置,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相比旧课程,新课程给予思维能力培养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并对基本的课程理念以及具体的课程标准中有关思维能力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规定,对实际的教学活动给予了更加科学的指导。就语文学科而言,目前实施的初中语文新课程与以往的旧课程相比,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第一,语文教师观念和角色发生了转换。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第二,语文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满堂问”等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语文教育教学方式,真正把学生看成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第三,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比如,阅读教学方面,新课程改变过去一本教科书讲到底的做法,注重精讲多练,拓展阅读,尊重学生有个性的、创意的解读。写作方面,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写作”,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总之,相较于旧课程,新课程更加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使用新课程的教师经过多次培养,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明显改进,对思维培养更加重视,从而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新、旧课程对不同学校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

(1)新、旧课程对重点中学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比较(见表2)

数据表明:除抽象概括外,新、旧课程背景下,重点中学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总分以及各项目得分并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在初中阶段使用新课程和使用旧课程,对重点中学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具有基本相同的效果。

(2)新、旧课程对普通中学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比较(见表3)

结果表明: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方面,使用新、旧课程学生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在其他方面的差异则非常显著。这说明,对普通中学的学生而言,在初中阶段使用新课程更能促进发散思维能力、比较分类能力、联想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的发展。

本研究中的被试取自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两种类型学校刚升入高一的新生。重点中学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较高,而普通中学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业处于中等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新、旧课程对学业水平较高的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影响基本没有显著差别,而新课程更有利于中等学业水平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分析如下:

重点中学的学生普遍来自周边中考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整体素质普遍较高,他们是高学业成就者。学业成就动机研究指出,高学业成就学生偏向努力型和能力型,且学业成绩较好;而低学业成就的学生偏向运气型和环境型,且学业成绩较差。还有研究显示,高成绩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学习能力都比较高,作为外界因素的新课程对于这些高素质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够起到帮助作用,但影响效果不会十分显著。换句话说,新课程改革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小。因而在重点中学里,新课程影响下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成绩要高于旧课程影响下的学生,但却不存在显著的新、旧课程差异,水平基本一致。

与重点中学的学生比较,普通中学的学生能力水平和学业成就相对较低,对教材和教师教学方式的依赖程度较大。实施新课程的学校,教师接受各种培训较多,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均有明显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新教材摒弃了旧教材内容繁、难、偏、旧的弊端,降低知识难度,强调基础,减轻对理论知识的繁琐记忆,同时,对知识难点的呈现和应用作了简化处理,对重点知识进行了丰富和扩展,这些调整都有利于中等水平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新、旧课程对不同性别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

(1)新、旧课程对男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影响比较(见表4)

结果表明: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方面,使用新旧课程的男生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在其他方面差异则非常显著。在初中阶段使用新课程更能促进男生发散思维能力、比较分类能力、联想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的发展。总体上讲,新课程更有利于男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

(2)新、旧课程对女生语文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见表5)

数据表明:使用新课程的女生除在抽象概括、联想、言语形式、形象思维能力上的得分明显高出使用旧课程的学生外,其他方面和语文思维能力总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新课程对女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没有对男生的效果好。

新课程之所以更有利于男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与男、女生各自的思维特点、性别特征以及语文的学科特点和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情况有密切关系。语言和思维具有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语文学习本身就是思维训练,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加重视思维训练。从语文学习的特点看,语文学习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像。新课程无论从基本的课程理念、教材文本内容的设计和呈现方式上,都突出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使得男生在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思维能力水平全面获得提高。

根据笔者课堂观察了解到的情况,男、女生在新课程影响下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女生比男生更好社会交往,更容易受暗示,自信心比男生差,更倾向于解决简单的、墨守成规的问题;而男生则更倾向于解决复杂的、需摆脱定势的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的课堂学习和活动中,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并踊跃回答问题的往往是男生;女生由于性格特点等不善于积极提出问题,即使有疑问也不能即刻提出来向人请教,往往坐等老师讲答案,因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同步进行。女生在学习中虽然努力去接受新观点、新理论,但往往克服不了思维单一、模式同化的缺点,因而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思维不够灵活、敏捷、准确,不善于找到认识问题的新角度。简言之,在初中阶段,学生从经验型逻辑思维向理论性逻辑思维发展。女生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起步较早,发展较平稳的特点;而男生表现出起步晚,初三出现加速发展的特点。再加上传统对男女生性别角色的定位,男生在学习中更喜欢动手操作、独立进行探究发现的学习活动。而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发展思维和创造力的理念更适合男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导致男生发展速度要超过女生。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新课程比旧课程更有助于促进初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新课程下,初中生在形象、抽象、概括三种思维类型,言语形式、言语内容两种思维材料和联想、想象、比较分类、发散思维方法上的成绩都高于旧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得分,两种课程之间存在显著的课程差异。

2.新、旧课程对不同学业水平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影响表现出较大不同。成绩优秀的初中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水平没有新、旧课程的显著差异,表现出的能力水平相当;成绩中等的学生则普遍表现出显著的新、旧课程差异,新课程的影响明显优于旧课程,新课程下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显著。

3.不同性别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水平呈现出新、旧课程的差异特征。新课程对男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同课程影响下,女生语文思维能力水平相当,没有显著的新、旧课程差异存在。

(二)建议

1.结合教育实践,继续加强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力度和实施进度。本研究证明,语文新课程改革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切实的效果,因而我们在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坚定语文课程改革的信心,继续学习和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发展学生思维”的理念,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2.因材施教,开发有利于促进学业水平较高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语文课程内容和形式。本研究表明,目前的新课程对发展学业成绩中等即普通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是对学业优秀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不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根据学生存在的水平差异,开发和使用不同的教材和教学方式;加强校本课程开发,鼓励不同类型的学校开发和设计适合本学校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

3.促进女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新课程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可结合心理学关于思维能力性别差异的理论改革教学方法,更加关注女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标签:;  ;  ;  ;  

新旧课程对初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