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空间结构与区域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空间结构论文,可持续论文,持续发展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持续发展为地理学传统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空间结构理论向可持续空间结构理论转变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必然。区域持续发展发生于可持续空间结构之上,并有一定的空间存在形式。本文提出了可持续空间结构研究的5个方面, 并初步探讨了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关键词 持续发展 空间结构 可持续空间结构 SPREDT
1 可持续发展——地理学的机遇与挑战
1.1 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未人类社会、经济、人口、 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主题词,已成为当今社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欠发达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从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大会到1992年里约热内卢大会,国际上共同关注的热点已由单纯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转移到环境与发展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核心是发展,是发展概念在内涵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因可持续发展包含着广泛的领域和研究内容,引起了各门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大家都在努力把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融于自身学科之中,寻求学科新的生长点,特别是为以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2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协调社会、经济、 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重在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其学科高度的综合性、空间和时间上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目标、方法论等方面与以研究人地关系为特长的地理科学有着天然的渊源。这样,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思想易于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亲合,发展成一门全新的区域持续发展学。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人地关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地理学核心——区域综合思想整合于区域持续发展之中,成为地理学发展的前沿领域。
1.3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而区域持续发展是地理学到20 世纪末产生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从地理学产生至今的漫长历史中,因为其研究问题的纷繁复杂,使本学科和相应学科的学者都感到无所适从,而这种情况似乎在区域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同样存在。例如,从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大部分区域研究工作中可发现,虽然区域性问题探讨逐步深入,持续发展思想若隐若现,但总体来看,真正能够清晰体现区域持续发展思想主线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主要原因是我们对于“持续发展”和“区域持续发展”的理论认识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理论框架。区域持续发展理论建立在丰富的区域性研究实践的基础之上,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区域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推向深入,以确立区域持续发展的学科地位。这和地理科学的发展是一致的,是学科发展的迫切任务。
1.4
一门学科存在的必要或能够得以蓬勃发展是因为它有社会需求和独特的核心问题及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形成科学的研究体系。区域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协调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之关系。然而,区域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人地系统理论、地球表层学、陆地系统科学理论,都可视为区域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上述三个方面相同之处,是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渗透于地球表层系统的研究之中,从方法论角度,是现代地理学理论的进步,并会在区域持续发展研究中起巨大的作用。
但是,地理学是一门空间科学,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鲜明特征,而从研究地理现象,特别是社会、人文现象为主的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亦称综合区位论),在揭示地球表层的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特征中,比前三者更为深刻和明晰。传统的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在区域持续发展研究中仍具生命力,可持续空间结构是区域持续发展理论的新生面。区域可持续发展必然发生在可持续的空间结构基础之上,空间结构理论向可持续空间结构理论演进是区域持续发展研究向前发展的必然。
1.5 笔者基于上述的基本认识, 仅对可持续空间结构理论做些方向性探讨。认为可持续空间结构理论研究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特点;②可持续空间结构的基本内容;③可持续空间结构运动机理;④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类型;⑤持续空间组织的过程与模式。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论述了前两方面的内容,以求同行们指正。
2 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可持续空间结构理论
2.1 按大哲学家康德的科学三分法, 历史学是研究同时间有关事物的科学,地理学是研究同空间有关事物的科学,物理学是研究理论、建立法则的科学。所以,地理事物空间关系之研究,一直是地理学区别于其它科学的重要标志,空间差异的研究在地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地理学现象中空间概念区别于数学、物理学等其它学科,有其特殊的内涵。它是具有一定空间尽度的空间限制,又是各种空间要素形成的关系总和。这一现象成为近代地理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直接影响了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2 区位论产生于19世纪20—30年代, 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相互关系的学说,它的基本宗旨是寻求人类活动的空间法则。从区位论产生到向空间结构理论过渡之前,先后出现了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市场区位论、休假区位论等。在区位论盛行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基本局限于第一、第二产业部门区位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单个经济单位的研究包括工厂企业的区位、港口区位、农业种植类型区的空间分布等。如韦伯(A.Weber)提出的最佳厂址的区位三角形,所考虑的是直接影响工厂区位的运输费用、原料市场等少数的几个因素,以寻求一个静态的局部平衡,是在微观层次上阐述简单的生产、消费与决策之间的关系。
2.3 二次世界大战后, 发达的工业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先后进入长时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区位因素变得纷繁复杂,区位选择亦随之变得复杂,客观上促使区位论发展成总体区位理论,即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实体在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空间结构理论综合了几乎所有社会经济因素,概括了各个要素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分布规律。德国学者博芬特尔(E.Voventer)把韦伯、杜能、廖什的区位论综合起来作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模型推导,认为区位论要考察,并尽可能深入地阐明生产和货物,而且还要包括居住地、就业场所、流动性生产要素和地理分布。博氏将区位与发展理论结合起来,论述了社会经济各个阶段空间结构的一般特征,并详细分析了决定空间结构及其差异的最主要因素:集聚、运费及经济对当地生产要素的依赖性。
2.4 笔者认为, 博氏颇具创建意义之处是将区位与发展理论结合起来,这似乎预示着空间结构理论与持续发展理论的融合。把区位论同发展理论联系起来,不仅使空间结构成为一种动态的系统,而且也把可持续空间结构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发展与可持续在时间量纲上是一致的、空间结构是历史发展的函数。
2.5
陆大道先生在他新近出版的《区域经济及其空间结构》一书中,又进一步概括了社会经济发展的4 个阶段空间结构的集聚程度与集聚形态所表现的一般特征。笔者加以整理得表1。可以看出, 表中所呈现的特征是指区域的经济特征,并未包含对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这是和空间结构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有关的。并且指出,经济因素是空间结构阶段性演替的根本动因,即集聚经济导致空间结构的演进。
表1 不同发展阶段空间结构特征表
2.6 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1992 年联合国里约环发会议把它推向了高潮。里约“21世纪议程”包含了广泛的内容,如社会、政治、经济、贸易、资源环境、行动方案及优先领域等。把实现社会的持续性作为首先目标,如开卷第二章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和有关的国内政策”第三章是“消除贫困”。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可持续性是其本质特征。因此,可持续空间结构较空间结构不仅要包括更加广泛的内容,而且要体现持续发展的原则、特性。因此,可持续空间结构是社会、人居、资源、环境、经济与技术等空间要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关系总和与空间存在形式。
3 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特点
3.1 可持续空间结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末,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一定程度条件下,随着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人们在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而产生的。空间结构理论主要侧重经济要素的探讨,追求空间排列组合的最优,集聚效益的最大,较少甚至没有涉及资源、环境成本和社会公平问题,而这些正是可持续空间结构所包含的重要内容。
3.2
区位论和空间结构理论是实现效益最大化条件下的空间法则,效益原则是第一位的;而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目标不仅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而且是公平和效益原则的统一。公平原则有三层含义: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与区际之间的公平。可持续空间结构应重点体现区际间之公平,而区际间公平是又以兼顾效率为前提的。效益原则体现在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和永续利用,组织管理与消费方式变革等方面。
3.3 空间结构理论视经济集聚是空间结构演替的动力; 而可持续空间结构的动因是技术的不断创新、人的现代化与国家政治与经济制度的生态化。技术的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资源永续利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按照熊彼特(J.A.Schumpeter)的观点,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同样,区域持续发展的创新也可视为建立一种“新的发展函数”(D(X[,i])=K[,1]X[,1]+K[,2]K[,2]……KnXn、i=1、2……、n)而这一函数中的自变量是空间元素(X[,1]……Xn),而自变量系数(K[,1]……Kn )是可持续完空间结构达到平衡态的控制变量。
人的现代化是可持续空间结构形成及发展的基本前提。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许多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科技教育事业却有超前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类思想观念的进步能为可持续发展达成广泛的共识,里约宣言已充分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要求,证明人类由传统人向现代人(或生态人)的转变已大大地迈进了一步。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体现在①人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人类更注重自身发展的质量,重视人生价值的实现。②人的消费方式的转变,既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费,也体现在吃、穿、住、行的各个方面。人们逐渐在摒弃愚昧的消费和享受方式,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③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支配者和征服者,而要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协调发展。
政治制度与经济体制的生态化,不仅体现在政府官员决策行为中资源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并且已切实体现在具体的政策制定与经济过程之中。政府的行为在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起关键作用。
3.4
可持续空间结构不同于空间结构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的全息性。它既是空间结构的高级阶段,又不排除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低级状态形成可持续空间结构的可能。虽然可持续发展问题发起于发达的经济国家,但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是不同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空间要素组合不同,内部结构特征不同。因为可持续空间结构的唯一标准是空间要素相互作用关系的协调及形成的平衡状态。区域持续发展具有全球性和区域差异性,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研究不同类型的可持续空间结构。
3.5 空间组织形态总体上体现区域空间要素的组合特点。 不同的区域层次,不同的区域发展水平,空间组织形态不同。但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空间组织形态总的特征是平衡与分散为主,兼顾集中。从全球角度,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和区域分工与协作的加深,各种职能类型的全球性国际城市体系正在形成。以前由几个发达国家大都市承担的职能,正逐渐被发展中国家崛起的新型国际性大城市所分担。从不同区域层次来看,城镇等级规模体系——集镇居民点体系正在形成之中,空间组织形态呈现出多样性,城市群、组团式空间结构城市成为当代空间组织的新方向。
4 可持续空间结构的基本内容
4.1 PRED 作为区域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已被人们所认同。 但PRED研究模式中缺乏对社会科技领域内容的强调。降低了社会与科技要素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实际上,“21世纪议程”中对社会、科技的重视已提到相当的高度。从地理学学科内部发展来看,人文地理学研究正在处于上升阶段,对人文社会现象的研究正在愈来愈受重视,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元地理观已成为地理学方法论发展的主导方向。因此,区域持续发展的研究应较以前有更多的内容,技术因素的研究应在区域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科技创新引起空间结构的改变已经成为有识之士注意的新方向。
4.2 可持续空间结构内容包括6个基本方面,或称6 个亚空间(这里的空间指要素的集合)。社会空间(S),人居空间(P),资源空间(R),环境生态空间(E),经济(发展)空间(D),技术空间(T),即“SPREDT”。对于SPREDT,不仅要研究各个对象的自身性质,更要注重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而探求由对象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空间存在形式。对各个亚空间相互作用关系过程的研究,实质上是可持续空间结构运动机理的研究;而对空间形式的研究则是可持续空间结构类型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二者是可持续空间结构理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4.2.1 社会空间——调控器
社会空间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社会进步、社会差异、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内容,是区域持续发展的调控器。政策、法律、民主与公平支配着空间结构的运行状态和稳定性。
4.2.2 人居空间——主体与载体
主体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数量与质量、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内容。载体是整个人居系统。空间结构存在形式集中体现在人居系统上,因此,人居系统是可持续空间结构两个重点研究方向中的一个方面。
4.2.3 资源空间——物质基础
资源空间包括资源秉赋、资源结构、资源分布、资源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公平分配等重要内容。资源是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物质基础,是空间结构平衡运作的支持条件,资源合理开发、公平分配和永续利用是这一物质基础能够可持续的保障。
4.2.4 环境(生态)空间——预警器
环境空间包含环境容量、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生态建设与环境价值等方面的内容。环境空间在空间结构中起着预警作用。环境污染加剧,环境状况恶化,反作用于空间结构的调整。
4.2.5 经济空间——发展动力
经济空间是区域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没有经济的发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想象的。经济空间包括经济发展(速度、规模、阶段),经济结构,经济机制、经济效益、经营机制转变与平衡布局等方面的内容。
4.2.6 科技空间——加速器
科技空间是广义的“大科技”。它既包括自然科学和物质生产技术,也包括社会科学和各种软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正如钱学森所说,现在“一门科学”是“人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合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功能有三个:一是第一生产力的功能;二是知识、世界观、方法论和教育的功能:三是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功能。这三种功能同时作用于可持续空间结构,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加速器。历史上每次科技进步引起生产力的变革,都明显地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体现在空间结构形态上。相对于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空间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20世纪末,后工业化国家已开始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电脑已成为普遍使用的生产和生活工具,现代高科技作用于空间要素的各方面,使可持续空间结构处于高效的运行状态,空间结构形态也变得更加活跃,必定会出现新的表现形式,需要我们去发现和研究。
5 小结:几点结论与启示
5.1 地理学在区域持续发展要具有特色, 必须要注重把持续发展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与传统的经典理论相结合,扎根于实践,勇于创新,坚信传统的理论仍具有生命力。
5.2 空间特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 地理学在区域持续发展研究中要坚持体现这一特色。
5.3 区域持续发展必然发生在可持续空间结构之上, 并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形式,我们不仅要研究各个子空间自身性质,且要研究各个子空间相互作用机理,探求相互作用所表现的空间形式。
5.4 可持续空间结构理论的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 在区域持续发展的理论建设上应视为一个独特的新方向,将会有广阔的前景。
收稿日期:1996-12-15
SUSTAINABLE SPATIAN STRUCTRUE AND RECIONAL SUSTANABLE DEVELOPMENT
Zhang Ping Yu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sraphy.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s.130021)
Abstra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both chance and challenge tothe trsditional theories of geography.The theory transitionof Spatial Structrue(SS)toSustainable Spatial Structrue (SSS) is due to th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SD) .RSDhappens on the SSS.and shows certain spatial form.This paperputs forward 5 aspects for further study in this field. andtentatively discusses characteristics
of
SSS
and
itssubstantialcontents.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patial structure;sustainable spatial structure;SPRED.
注释:
[1]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辽中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持续发展研究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