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414000)
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支持联合营养支持在高龄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共纳入进入我院ICU的高龄重症肺炎2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呼吸支持,观察组采取呼吸支持联合营养支持,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8%(121/1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121/1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气分析及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呼吸机撤离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龄重症肺炎患者采用呼吸支持联合营养支持临床疗效明显,改善其营养状态,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呼吸支持;营养支持;高龄;重症肺炎
本次研究共纳入260例高龄重症肺炎患者开展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260例高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30例,男性78例,女性52例,年龄在70-86岁之间,平均年龄(77.49±4.49)岁。观察组130例,男性82例,女性48例,年龄在71-89岁之间,平均年龄(77.65±4.52)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纳入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充分、全面了解本研究相关情况,并且本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与认可。
(1)纳入标准:①年龄≥70岁;②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等确诊重症肺炎[1];③需接受机械通气[2]。
(2)排除标准:①预估生存期<1个月[3];②近期选择出院者[4]。
1.2方法
260例研究对象全部积极开展抗感染、祛痰、纠正水电解质等基础治疗。
在上述基础治疗层面上,对照组:呼吸支持,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鼻导管插管吸氧,一旦出现呼吸衰竭或者呼吸停止等情况及时性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观察组:使用无创呼吸机支持,一旦发现患者有病情加重的秦光需要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如果气管插管通气时间超过4天,则再次调整呼吸支持方式,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另外入院24h后给予营养支持,通过鼻胃管输入营养液,营养液的配比需要结合每一个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配置,注意控制营养液的输入速度,为避免患者增加不是,第一次输入速度控制在30ml/h,输入速度循序渐进的增加,后期可逐渐增加到80至100ml/h。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愈[5]:患者症状及体征正常,各项临床指标正常,恢复自主呼吸,撤除呼吸支持后可实现正常呼吸;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血气分析明显好转,自主呼吸基本恢复;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体温下降,血气分析有所好转,仍需要呼吸机继续辅助呼吸;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均无好转,甚至死亡。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包括PaCO2、PaO2、Hb、Alb、体重、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呼吸机撤离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共纳入的260例研究对象所有相关临床资料全部录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其中(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组内相关资料的比较应用X2检验方式,计量资料应用(?x±s),组间比较检验方式为t,P小于0.05则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8%(121/1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121/1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肺炎的病死率比较高,其中以小儿和高龄患者高发。重症肺炎的主要危害在于不仅会出现呼吸道损伤,还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等,死亡率比较高。
临床中针对重症肺炎的治疗,不仅需要对症治疗,还需要关注患者的气道是否通畅,做好高龄肺炎患者的呼吸支持。但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呼吸支持是在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给予机械通气,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的呼吸支持联合营养支持比单一使用呼吸支持临床疗效优异,这种阶梯化的呼吸支持可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纠正呼吸支持昂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另外,考虑到高龄重症肺炎患者的营养状态差,长期缺乏营养可能进一步引起下拨代谢障碍,因此必要的营养支持十分必要[10]。通过对每一个患者配比最佳的营养液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组织细胞的营养需求,极大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观察组营养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呼吸机撤离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高龄重症肺炎患者采用呼吸支持联合营养支持临床疗效明显,改善其营养状态,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远方,喻守佳,许传洁,刘微,温建立.呼吸支持联合营养支持在高龄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4):81-82.
[2]王文欣.高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7,15(08):23-24.
[3]白驹.高龄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过氧化物及过氧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9(03):191-195.
[4]朱建俊,胡志伟,钱一龙.莫西沙星联合小剂量激素对高龄重症呼吸机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09):58-61.
[5]李智勇.低分子肝素对高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7):180-181.
论文作者:张壮军(通讯作者) 李育兵 程梁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肺炎论文; 高龄论文; 重症论文; 营养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