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_贡献率论文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入产出论文,经济增长论文,模型论文,动态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国内旅游以其强劲的发展态势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006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国内旅游消费总支出622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国内旅游消费占GDP的2.94%,比上年增长1.89%;2007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6.1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5%,国内旅游消费总支出7770.62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国内旅游消费占GDP的3.11%,比上年增长5.94%。在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消费倾向不高的情况下,国内旅游消费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为当下缓解我国消费不足、带动经济发展的消费亮点和热点。因此,准确衡量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合理引导国内旅游的发展,使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带动作用,不仅是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理论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文献概述

国外学者对于旅游经济影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利用旅游卫星账户和投入产出等方法对整个旅游业的经济影响进行研究。而专门研究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还较少见,Smeral,Egon在探讨利用旅游卫星账户测度旅游消费的经济影响无法包括间接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法测算出2002年奥地利人旅游消费对奥地利GDP的直接和间接贡献为9.6%,而直接贡献只有6%[1]。Bicak,Altinary根据投入产出模型,利用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了10959位以色列游客的330万美元的旅游花费所产生的经济影响[2]。Zhang J.将旅游消费作为私人消费的一部分,构建旅游消费子模型,将该模型纳入区域宏观经济影响的线性模型中,分析了旅游消费对丹麦275个城市经济的影响[3]。

国内学者对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建VAR、双对数及协整等模型测度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检验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杨勇利用国内旅游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协整及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检验二者的因果关系,得出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的结论[4]。杨智勇通过双对数模型从弹性的角度定量分析了中国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5]。柳思维[6]和屠文雯[7]等构建协整模型来测度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量化关系。张丽峰利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和GDP、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每增加1%,GDP增加0.7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0.85%[8]。

纵观现有文献,国内学者还少有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及其各部门产出增长的影响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利用我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对1997-2007年间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及其各部门产出增长的影响进行动态比较研究,以揭示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 研究设计

2.1 模型设计

在目前我国还没有在国家层面建立旅游卫星账户测度旅游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投入产出法无疑是分析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及其各部门经济影响的强有力的工具。本研究利用我国《2002年部门投入产出表》构建基本的投入产出模型[9]。

首先,将直接消耗系数引进分配方程组构建投入产出行模型

式中: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表示n阶单位矩阵;X和Y分别表示各部门总产出和最终使用列向量;为列昂惕夫逆矩阵。式(1)和式(2)建立了总产出和最终使用直接的联系,在已知总产出列向量X或最终使用列向量Y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就可以求得最终产品列向量Y或总产出向量X。

其次,将直接消耗系数引进生产方程组构建投入产出列模型

2.3 基本假设

本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假设:(1)假定在研究期间内技术进步及劳动生产率不发生变化,只考察旅游消费支出总量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我国历年的投入产出表中的旅游业为狭义的旅游业,只指旅行社业的活动,即为社会各界提供商务、组团和散客旅游服务。包括向顾客提供咨询、旅游计划和建议、日程安排、导游、食宿和交通等服务,还包括导游活动。本研究探讨的旅游消费不仅指通过旅行社的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而且包括所有的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因此,要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必须假设所有国内旅游者都是通过旅行社进行的国内旅游消费。其假设的理论依据为:投入产出表各系数反映各产业间生产环节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旅游消费属于最终使用范畴,旅行社业与其他产业间的技术联系不会因最终使用的多少而发生改变,同时,旅行社的主要业务是根据市场需要,从其他旅游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产品的经营商处打包采购单向旅游产品并组合设计成线路产品,出售给旅游者。旅行社和散客旅游者与其他旅游产品经营商之间关系差别的实质就是旅行社是批发,而散客是零售。所以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假设旅游者都是通过旅行社出游的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4 数据来源及计算说明

1997-2007年间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支出、除旅游业以外的各产业增加值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为消除物价影响,分别用以1985年为基年的城乡居民消费价值指数CPI和以1985年为基年的GDP指数GDPI对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及10部门的GDP进行了处理。以2007年为例,用C表示城镇居民实际消费支出,

3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3.1 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出1997-2007年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及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我国总体国民经济及上述各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对三产的贡献率如图1~3所示。对三产内部各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如表1~2所示。

3.2 对国内生产总值及三产产出增长贡献率的分析

3.2.1 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贡献率。1997-2007年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对总体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2.08%,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2.08%是由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引起的。对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36%,0.40%,5.43%,即三次产业产出增长的1.36%,0.40%,5.43%是由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引起的。贡献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其次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与旅游与三大产业的产业关联性密切相关。

从总体贡献趋势来看,除特殊年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对GDP及三产产出增长的贡献呈上升态势,分别由1997年的1.57%,0.82%,0.30%和4.2%上升到了2007年的2.94%,3.25%,0.53%和8.22%。贡献率的平均上升速度农业最快,达到了15%,这主要可能得益于各地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其次分别是第三产业7%,总体国民经济7%,第二产业6%。

从图1可以观察到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1998,2000,2003,2004年有较大的起伏波动,其余年份比较平稳。1998年,受特大洪水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城镇居民国内出游率、出游人数及出游总花费比上年分别下降了3.25%,3.5%和2.4%,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GDP及三次产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均为负值。从1999年国庆节开始,国务院修订了《全国年节日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00年,我国正式推行以“黄金周”为主要形式的“假日经济”,带动了城镇居民国内旅游的火爆发展,2000年旅游消费比上年增长27.9%,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61%,3.69%,0.88%和11.94%。2000年后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回归理性,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恢复平稳。2003年意外出现的“非典”使国内旅游受到重创,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数、总花费、人均花费分别比上年下降了0.9%,11.2%,10.4%,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分别下降到了-2.88%,-3.23%,-0.49%和-9.05%。2004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是在2003年大幅度下滑基础上的急剧回升,旅游人数及总花费分别比上年上涨了26.7%,36.9%,因此,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相应得到提升。2005年后,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在经历了非人为因素的下滑和急剧回升后,开始回归正常的增长,其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也回归平稳。从图1也可以看出,由于与旅游的紧密联系性,第三产业受旅游消费波动的影响最大,其曲线图的振幅明显大于其他产业。

3.2.2 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贡献率。1997-2007年间,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对总体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1%,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1.31%是由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引起的,比城镇居民的贡献低0.77个百分点。对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0.73%,0.25%,3.61%,即三次产业产出增长的0.73%,0.25%,3.61%是由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引起的,比城镇居民的贡献率分别低0.63,0.15,1.82个百分点。

与城镇居民不同的是,从图2的总体贡献趋势线来看,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及三产产出的贡献率是下降的,从1997年的3.51%,1.84%,0.68%,9.42%下降到了2007年的1.04%,1.15%,0.19%和2.94%,分别下降了2.47,0.69,0.49和6.5个百分点。说明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慢于各产业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在现阶段旅游消费对于农村居民仍属于奢侈消费的情况下,收入是影响农民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199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转变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虽然1999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后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旨在促进农民增收,但收效不大。农产品价格的下跌和生产成本的上升使农民实际收入的增长较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按1985年的可比价格计算,1997-2007年间,GDP年均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只有6.3%,分别低于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3.5和2.9个百分点。收入的缓慢增长加之子女教育、就医支出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使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逐年下降,1999年后除2004,2005两年外,其余年份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均为负增长。因此,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下降不足为奇。

从图2可以观察到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000年出现下滑后,2004年虽有恢复,但仍没有回到之前的水平,期间在2000-2001年和2003年出现两次贡献低谷,2000年贡献率降到最低点。鉴于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在出游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近距离指向性和发达地区指向性,出游目的主要是探亲访友和观光游览,而探亲访友的旅游者中有很大部分是外出务工的返乡探亲人员[10],1998年洪水对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几乎没有产生影响,2003年受非典影响也较城镇居民要小。所以,1998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1997年的基础上平稳发展,2003年其贡献率分别下滑到-0.057%,-0.065%,-0.010%和-0.181%。按1985年的可比价格计算,1997-2007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为6.3%,而2000年的增长速度只有2%,远低于其平均水平,为这10年间增长速度最慢的一年。2000-2001年处于我国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新旧阶段的交替时刻[11],各种不确定性使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其他年份,从而抑制了国内旅游消费的发展,使其对总体国民经济及三产产出增长的贡献下降为负值,2000年达到最低点,分别为-1.57%,-1.26%,-0.30和-4.06。

3.2.3 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贡献率。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贡献是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贡献的叠加。从图3可以看出,1997-2007年间,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及三产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39%,2.09%,0.65%,9.04%。其中,除对第一产业的贡献从2.66%上升到了4.40%外,对总体国民经济及二、三产业的贡献都有所下滑,分别从5.08%,0.98%,13.62%下降到3.99%,0.72%和11.14%;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使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负值、2004年出现幅度较大的反弹外,其余年份相对较为平稳。

旅游消费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除受收入和时间的限制外,还受到旅游产品质量、品位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消费已成为城镇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出游次数的增加、各地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及服务质量的下降,在春节、国庆等长假日城镇居民开始将目光投向出境旅游,国内旅游平均消费倾向逐年下降,由1997年的0.076%下降到2007年的0.068%。由此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虽然在逐年上升,但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在双休日、端午等短假日,城镇居民越来越青睐于周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故而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因此,从总体来看,除第一产业外,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被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下滑所抵消,使整体国内旅游消费的带动作用出现下滑势态。

3.3 对第三产业内各行业部门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3.3.1 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贡献。从表1的数据来看,1997-2007年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各产业产出增长的贡献总体上趋于上升,而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贡献总体上呈下滑态势;受1998年洪水和2003年非典的影响,这两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各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为负值,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贡献在2000,2001,2003年均为负值;从平均贡献率来看,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各行业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表中2003年一行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旅游业的贡献率为62.53%,农村居民的贡献率为1.27%,2003年旅游业产出和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均为负增长,所以,其贡献率为正值,表示2003年旅游业经济下滑的62.53%是由城镇居民国内旅游的下滑造成的、1.27%是由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造成的。说明目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主体仍是城镇居民,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大于农村居民。

3.3.2 总体国内旅游消费的贡献。从表2的数据来看,1997-2007年间,国内旅游消费对第三产业内各行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呈下降态势。其中旅游业产出增长的75.48%、住宿餐饮业产出增长的10.58%、交通仓储邮政业产出增长的7.01%、金融保险业产出增长的3.21%、其他服务业产出增长的3.03%和批发零售产出增长的0.68%是由国内旅游消费引起的。由此也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八分靠国内旅游,只有两分靠国际旅游,旅游业发展的中心和重点应该是国内旅游;从消费结构来看,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中游览、餐饮、住宿及交通等基本消费支出比重较大,娱乐、购物等非基本消费只占很小比重,限制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国内旅游消费中非基本消费的比例亟待提高,但同时也说明国内旅游消费的增长空间很大。

4 结论及建议

(1)1997-2007年间,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总体国民经济及三产的贡献率分别是:2.08%,1.36%,0.40%,5.43%和1.31%,0.73%,0.25%,3.61%。

(2)1997-2007年间,受旅游消费下降的影响,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我国总体国民经济及各产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虽在逐年上升,但并未发挥出应有的经济带动作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逐年下滑。

(3)1997-2007年间,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三产内各部门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

(4)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八分靠国内旅游,只有两分靠国际旅游,旅游业发展的中心和重点应该是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基本消费支出比重较大,非基本消费只占很小比重,非基本消费的比例亟待提高,但同时也说明国内旅游消费的增长空间很大。

基于以上结论,作者认为,针对目前的国内旅游消费情况,各地应该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提高服务质量,重新吸引城镇居民,提高城镇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倾向,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带动作用;同时,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加大各种补贴、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等措施的实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旅游消费意愿,充分挖掘其旅游消费的巨大潜力。

标签:;  ;  ;  ;  ;  ;  ;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_贡献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