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几点思考_中华民族论文

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几点思考_中华民族论文

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华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1-0006-006

中华民族到底由多少个民族构成?这是一个似乎已经毫无疑义的问题。然而,仔细琢磨,似乎又还存在不严密之处。

一、中国56个民族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种提法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远在传说时代,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就居住着汉族的先民“华夏族”,住在他们周围的人们共同体被称作“北狄”、“南蛮”、“东夷”、“西戎”。从商周到秦汉,出现了更多的民族名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战乱、逃难、移民戍边、经商务工、通婚等的原因,各民族的迁徙和人口的流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时而像涓涓细流,时而像山洪暴发,不均衡而已。在频繁的杂居、接触、通婚、交流的过程中,有的民族消失了,或融合成为其他民族的一部分,如鲜卑族、党项族;或民族分化成了好几个新的民族,如今天的苗族、瑶族、畲族就被认为是同源的,中国和东南亚的壮族、傣族、水族、泰族、老龙族等壮侗语族各民族也被认为是同源的①。而汉族人口如此众多,则是因为不断吸收了其他民族“混血”融合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②。

但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谁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或明确的答案。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即所谓“五族共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陆续出现的民族单位名称就有400多个,其中云南一省就达260多个。众多待识别的不同族称,归纳起来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要弄清待识别的民族共同体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二是在少数民族内确定究竟是单一民族,还是某一民族的一部分。经过几十年的民族识别,1979年确认了第56个民族——基诺族,这就是中国56个民族说法的来历③。因此,也就有了“56个民族56朵花”④唱遍中华大地,“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⑤似乎已经成为唯一正确的提法。

二、对“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说法的质疑

1.“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说法是否涉嫌把未识别民族排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外?

关于“中华民族”概念的内涵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笔者同意周建新提出的观点:“中华民族”的人民基础也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广义的中华民族不仅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之内的所有公民,也包括广大的海外华侨、华人。狭义的“中华民族”,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之内的所有中国公民(包括港、澳、台人民及侨居在国外未放弃中国国籍者)。⑥

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之内的所有中国公民(包括港、澳、台人民及侨居在国外未放弃中国国籍者)是不是只有“56个兄弟民族”呢?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陆人口总数为1242612226人,其中汉族1137386112人,占91.53%,55个已经确认的少数民族共104490795人,占8.41%,此外还有未识别的民族人口734438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941人,二者相加占0.06%。⑦

中国境内未识别的和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民族人口,他们当然是中华民族的成员。除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难以划为某个民族外,这些未识别民族也基本上认为自己不同于已经识别的民族,而是单一的民族共同体,政府也就很难将他们合并到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当中。这些族群主要有:僜人、夏尔巴人、克木人、莽人等。僜人居住中印边境一带,在我国西藏东南部察隅县一带的额曲、察偶曲、格多曲和杜莱曲这几条河的流域上居住着一万多人⑧;聚居在喜玛拉雅山区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地带的夏尔巴人,在我国西藏境内有两千多人,聚居于定结县的陈塘区和樟木镇的立新、雪布岗两村及定日县绒辖区的边境地区⑨;克木人分布于老挝、泰国、越南、缅甸和中国,老挝最多,中国约有三千人,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和景洪市,是当地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⑩;莽人居住在中越边境一带,大部分分布于越南,在我国居住在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共680多人(11)。这些未识别民族的人口虽然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微乎其微,但他们毕竟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员,只提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无意中就把他们排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外显然是不恰当的。

2.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成分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重新认识的问题。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领导人多次表示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台湾世居少数民族当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目前我们把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统称为“高山族”。台湾世居的少数民族,直到宋代一般都被称为“东夷”、“山夷”,从明代开始把对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称呼开始从“夷”转变为“番”。清朝1683年统一台湾后,台湾世居少数民族被称为“土番”,而且根据居住地、发展程度的不同,被分为“熟番”、“生番”或“野番”。日本侵占台湾初期,仍用番族旧称,只把“番”改为“蕃”,但后来日本殖民当局把台湾世居少数民族改称为“高砂族”。几乎所有的研究台湾少数民族的日本学者在他们的著作或调查报告中都用“高砂族”。这个族称是日本侵略者初到台湾时,发现岛上风光与日本播州海滨的高砂相似,就称台湾为“高砂”,侵占之心昭然若揭。但是,日本侵略者也根据学者的研究把“高砂族”划分为阿美、泰雅、排湾、布农、鲁凯、卑南、曹、赛夏和雅美九族。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1945年入侵中国的日军被迫宣布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在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称呼上,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要求摈弃日本殖民主义者使用的“高砂族”的名称。经过多方商讨,最后决定使用“高山族”作为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名称。为什么使用这样一个名称?因为台湾岛有62座300米以上的高山,称得上是一个美丽的“高山之岛”,以“高山”这一高尚而坚韧的名称来作为自古居住在这个岛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是十分恰当的。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把高山族确认为单一的民族,直到到今天一直沿用高山族作为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正式族称。但是,台湾当局很快就摈弃了“高山族”这个名称,1947年4月台湾当局就把“高山族”改为“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同时,高山族并不是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自称,他们也开始了他们的“正名”运动和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此外,20世纪中期台湾本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通过对台湾少数民族的源流、语言、传统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后,也提出有关台湾少数民族不是一个民族的论点,台湾少数民族九族的分类法得到广泛的认同。那些没有被承认为单一民族的族群纷纷要求“正名”,即要求当局承认他们单一的民族地位。为回应这种呼声,1994年8月台湾当局的“宪法”增修条文,改称“山胞”为“原住民”,成立了“原住民事务委员会”。2001年,台湾当局首次突破沿袭自日本侵占时期使用的九族的分类方式,首度承认邵族为新增的单一民族地位。尔后又陆续承认噶玛兰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截止2007年台湾当局正式承认把原住民划分为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原来的曹族更名)、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等13族。目前还不断有族群要求台湾当局承认他们为单一民族。2007年11月14日台湾“行政院”还通过《原住民族自治区法草案》,允许原住民族按照族别、单独或联合成立“自治区”,实施“民族自治”(12)。

台湾当局对台湾少数民族成分的确认政策早已经改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中国政府却还一直沿用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划分方法,把台湾少数民族视为一个民族,实际上早已得不到学术界以及包括世居少数民族在内台湾的各方民众的认同。因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大陆就有学者提出要重视这个问题。中央民族大学许良国教授认为,用高山族作为台湾少数民族的统称并不确切,民族识别工作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即“名从主人”,同时又要有科学根据,台湾少数民族的识别同样应该坚持这一原则。在台湾尚未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情况下,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准备,逐步改变过去那种视台湾少数民族只是一个单一民族的概念,这有利于统一工作(1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主任黄光学、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张崇根等人都认为,台湾世居少数民族不是单一民族,他们的族属问题是一个历史条件具备之后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14)。既然“高山族”不是单一的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到底由多少个民族构成就当然需要重新思考。

3.土生葡人是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已经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

随着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过去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的土生葡人的族属问题也就凸显出来,土生葡人是不是一个新的民族已经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土生葡人一般是指“那些在澳门出生、具有葡萄牙血统的澳门居民,包括葡萄牙人与中国人或者其他种族人士结合所生的混血儿,以及长期或几代在澳门定居的葡萄牙人及其后代”,他们的人口一般认为澳门有1万多人。(15)土生葡人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中西合璧”的结晶,是一个在体质风貌、地域、语言、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以及族群心理上有鲜明特征的族群。东西方的血液在他们体内同时流淌,东西方文化也在他们身上交融:“用筷子吃牛排,用刀叉吃米饭”;喜欢唱歌跳舞,但也喜欢打麻将;既过圣诞节、复活节等洋节,也过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他们的婚礼仪式是世界罕见的,一方面保持西式婚礼的主要内容,同时却还要按中国传统婚礼仪式另外再举行一次婚仪;在信奉天主教的同时,有不少人又信妈祖和观音,多数土生葡人在家中还设神龛拜赵公元帅及忠义关帝。他们大多和葡萄牙没有其他联系,他们中的大部分也从未到过葡萄牙,不太了解葡萄牙文化,许多人却拥有葡萄牙护照。因此,尽管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过去他们却不承认自己是华人。但是,土生葡人有着永远不解的乡土情结,自称“本地之子”,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澳门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土生葡人认同于中国,是实实在在生活在而且还将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中国人。因此,有的学者指出:“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族群,我们不应该回避他们的族属问题。只有正确地解决土生葡人的族属问题,确立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他们的利益才可以从根本上得到尊重和保护,澳门才能稳定、发展和繁荣,澳门的特色才能保持、发扬和光大。”(16)这种观点不无道理。

三、“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提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观点不仅不符合中国的民族实际,而且还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利于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1.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我们知道,民族感情是一个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共同的历史、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族利益等各方面共同事务的一种认同感、荣誉感,是民族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维系一个民族成员之间的重要纽带。因此,对待民族感情必须采取特别谨慎的态度,尽可能避免民族感情受到歧视性或污辱性的刺激,防止负效应的产生,促进民族团结、和谐。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不分大小、不分发展情况都一律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说法不符合中国的民族实际,涉嫌把未识别民族等族群排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外,容易使那些未识别民族有受歧视、受排斥的感觉,是国家的“弃儿”,严重地伤害他们的民族感情,对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非常不利。

2.不利于维护祖国统一。

我国的未识别民族多数族群都是居住在国家的边疆地区,而且又是跨国而居,其中有的族群主体在国外,国内外同一民族之间语言相通、习俗相同,甚至同饮一江水、共耕一座山,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和婚姻往来,这些族群在中国的政治地位如何,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如何,他们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情况如何,关系到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如,夏尔巴人除约两千人居住在中国外,居住在尼泊尔北部边境的孔布、比贡、劳布吉、工巴雄、嘎里召、南岗里、巴东岗、巴岗等地有七万余人,还有少数夏尔巴人散居在印度锡金邦和不丹境内(17);中国的克木人虽然只有约三千人,但是在邻国的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国家却有约40万人,其中仅老挝就有约30万人(18)。莽人也主要居住在越南。这些在中国被列为未识别民族的族群,在有的邻国中已经得到政府承认了单一的民族。如,在越南公布的54个民族成分中就有克木族和莽族(19)。同一个族群,在邻国获得了政府的承认,而在中国却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难以享受到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难免会使这些族群的一些人产生以为国家忽视他们的想法,成为边疆稳定发展以及国家统一与安全的隐患。

3.容易给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找到制造事端的借口。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包括这些未识别民族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沿海发达地区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各民族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而国外一些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寻找借口攻击中国、诋毁中国。我们无意地把本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族群排斥在在外,无疑是给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找到制造事端的借口提供方便。

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11月7日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全党都要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中华民族的民族成分构成问题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却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四、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成分构成必须摈弃的几个错误提法

目前,在认识中华民族成分构成中普遍存在几个错误提法,这些错误的提法都不利于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利于民族团结,也容易为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寻找分裂中国、挑起民族矛盾的借口。

1.我们都是黄皮肤、黑眼睛

世界人种的自然体质特征主要以头部、五官、头发的形状,肤色、毛发颜色,眼色,身高及其比例等来划分为不同的人种。中华民族的体质特征是什么?“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之类的说法充斥于各种报刊、影视节目和网络文章之中,不仅见于大众传媒、普及读物之中,还存在于学术研究的论著里,足见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影响巨大。如,由国家六大部委联合主办,全国十八家媒体共同携手,由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特别制作“2006《中国骄傲》”推选活动,在2006年11月5日中央电视台直播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就说,八位当选的“中国骄傲”人物“他们的故事感动着我们这个拥有众多英雄的古老国度,骄傲着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20)。显然在这里,主持人认为只有“黄皮肤黑眼睛”的才是中国人。而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房宁和樊未晨两位老师在《未来公民的社会意识——北京地区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调查》一文中则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华民族在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21)在这里,他们毫不犹豫地把不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排除在了中华民族之列。

中华民族的成员是大部分都是属于蒙古人种(黄种人),其体质突出的特征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但是,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还有俄罗斯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等民族的体质特征与蒙古人种有比较大的差别,有明显的欧罗巴人种(白种人)的特征,他们最突出的体质特征并不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即使是同一个民族内部体质特征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如,维吾尔族人的外貌特征各地就有差别:北疆人接近俄罗斯,无论从地理条件或通婚等原因来看,他们的肤色比较白,发色、眼色浅,基本上接近白种人的特征;南疆人接近印度、阿拉伯,从地理气候、通婚等原因,他们的发色、眼色较黑,有的接近阿拉伯人特征;哈密地区由于接近蒙古人民民主共和国,那里的维吾尔族人具有比较明显的蒙古人的特征。可见,用“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来概括中华民族在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显然是以偏概全,是不恰当的。

2.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长期以来,许多人包括在教科书里、媒体上都喜欢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世胄”、“炎黄子孙”、“华夏子孙”,意思是说中华民族是炎黄的后代,炎帝、黄帝或华夏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笔者以为这些长期、广泛流行的观点是没有充分证据、经不起推敲的。首先,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只把伏羲或少典氏、有娇氏或华夏或炎帝、黄帝、蚩尤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均不够确切;其次,就汉民族而言,汉族本身就是一个“混血体”,是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因此其来源也是多元的,只把伏羲、少典氏、有娇氏、华夏、炎帝、黄帝、蚩尤中的某一个定为汉民族的始祖也是不够准确的;再次,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明确的中华民族的血缘先祖。除汉族崇拜炎黄以外,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崇拜的人文始祖,如,壮族崇拜布洛陀,苗族崇拜蚩尤,瑶族崇拜盘瓠……因此,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世胄”、“炎黄子孙”、“华夏子孙”同样是以偏概全,是不恰当的。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已经发表了专论,在此不再展开(22)。

3.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期以来,许多人已经对“龙是超越民族、超越地域的图腾神,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23)、“龙是中国最为神圣的动物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24)、“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作为瑞兽、图腾和精神的偶像来崇拜”(25)之类的提法已经习以为常。

龙是华夏或汉民族的象征。而且,不仅汉族崇拜龙,藏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也有龙崇拜,当然他们的龙信仰与汉族有差别。一些少数民族原来没有龙信仰的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也有了龙信仰或龙崇拜。这些民族包括畲族、瑶族、苗族、彝族、哈尼族、德昂族等。(26)但是,龙崇拜在这些少数民族当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信仰。如,苗族、瑶族、畲族中最主要的信仰是盘瓠,龙信仰在其信仰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况且这些有龙信仰的民族在中国众多的民族并不占多数,中国的回、维吾尔、东乡、撒拉、保安、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塔塔尔等10个民族中的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主张一神论而不是多神论,反对偶像崇拜,所以清真寺内没有任何由人形和动物形组成的偶像图案,寺内装饰大多以阿拉伯文、几何图纹和花卉画纹组成抽象图案为主。笔者以为这种提法也是不符合事实的,是不利于加强和巩固中华民族团结的(27)。

以上几种的错误提法,把汉族等同于中华民族,忽视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和作用,既不符合事实,也会极大地伤害少数民族的感情,不利于加强和巩固中华民族团结,都是应该摈弃的。当前和今后的民族团结教育中,应该多宣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加强国民教育,促进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总之,就中国目前的少数民族实际情况来看,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抑或澳门,都很有必要对“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的提法进行重新思考。这是关系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问题。

注释:

①参阅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

②参阅徐杰舜主编:《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③参阅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④歌曲《爱我中华》,乔羽词,徐沛东曲。

⑤吴仕民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8页。

⑥周建新:《关于“中华民族”称谓的思考》,载《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第1-7页。

⑦参阅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均来自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⑧刘宗昌:《僜人文化综述》,载《西藏艺术研究》1997年第4期,第53页。

⑨切排等:《夏尔巴人的历史与现状调查》,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第65页。

⑩张宁:《克木人社会文化调查》,见和少英主编《云南特有族群社会文化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11)刀洁:《金水河莽人社会文化调查》,见和少英主编《云南特有族群社会文化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8页。

(12)《扁当局给钱13族原住民可单独或联合“自治”》,人民网http://tw.people.com.cn/GB/14812/14875/6533937.html。

(13)许良国:《台湾省少数民族与族别问题浅议》,第233-243页,见施联朱、许良国主编《台湾民族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

(14)张崇根:《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20页;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259页。

(15)吴志良等:《澳门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459页。

(16)徐杰舜、汤开建;《关于澳门土生葡人问题的思考》,载《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第45页。

(17)切排等:《夏尔巴人的历史与现状调查》,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第65页。

(18)张宁:《克木人社会文化调查》,见和少英主编《云南特有族群社会文化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19)范宏贵:《越南的民族与民族问题》,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69页。

(20)《2006〈中国骄傲〉感动你我心灵》,http://www.cctv.com/program/sh/topic/life/C15679/02/。

(21)房宁、樊未晨:《未来公民的社会意识》,载《青年研究》1999年第l期,第18页。

(22)罗树杰:《中华民族始祖争论与民族团结》,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48-52页。

(23)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55页、390页。

(24)何星亮:《中国龙文化的特征》,载《思想战线》1999年第1期,第76页。

(25)濡川、郑滦明: 《龙的文明——龙的传人》,载《文物春秋》2000年第5期,第1页。

(26)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84-388页。

(27)罗树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吗?》,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51-55页。

标签:;  ;  ;  ;  

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几点思考_中华民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