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信洪强
(山东省桓台县人民医院两腺外科 256400)
【摘要】 目的:探析淋巴结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其中淋巴显像法检测出111例,检出率为86.72%,而蓝染法检测出107例,检出率为83.59%,联合法检测出123例,检出率为96.09%,联合法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蓝染法和淋巴显像法,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查时,淋巴显像和蓝染法都能准确的定位和识别前哨淋巴结,所以运用联合检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检出率,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关键词】 淋巴结显像、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蓝染法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163-01
乳腺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女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肿块、乳晕异常以及乳头溢液等症状为主,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已经成为导致妇女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临床上在治疗乳腺癌时,比较常用的是腋窝淋巴结清除术,虽然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出现淋巴结水肿、上肢疼痛、肢体麻木以及上举困难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不仅可以将腋窝淋巴结清除范围缩小,还能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2],从而确保治疗效果。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淋巴结现象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运用价值,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为(44.9±5.2)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乳腺癌。
1.2 方法
1.2.1 淋巴结显像
将37~74MBq99m-Tc-DX注入原发肿瘤或乳晕周围皮下,一般来说,注射体积约为1ml,完成注射后,进行1~2min的局部按摩。运用Discovery VH型SPECT仪对患者进行检查,并配置相应的高分辨准直器,能峰为140kev,矩阵为256×256,窗宽20%,放大倍数为1。检查时,患者保持平躺姿势,上举双上肢,使腋窝充分暴露,于药物注射后15min、30min、1h、2h以及17h对前位像进行采集,除开显像注射点之外的部位,将放射性浓集处划分为前哨淋巴结,并对体表位置进行确定,当浓集影与点源明显重叠时,在皮肤表面用记号笔做好相应的标记。
1.2.2 蓝染法
手术的过程中,将1%美蓝2ml分别注射入乳晕或活检腔的左、上、右、下4点处,待15min后,将皮肤切开,看到染上蓝色的淋巴管后,顺着淋巴管解剖至腋窝,直到发现染成蓝色的淋巴结,切除淋巴结,并标记为前哨淋巴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 联合法
联合运用淋巴结现象和蓝染法,操作方法与上面保持一致。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其中淋巴显像法检测出111例,检出率为86.72%,而蓝染法检测出107例,检出率为83.59%,联合法检测出123例,检出率为96.09%,联合法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蓝染法和淋巴显像法,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前哨淋巴结是肿瘤区域最早出现淋巴引流和肿瘤出现转移的一个淋巴结,由于淋巴管位于引流区域,所以癌细胞往往会跟随淋巴管引流到特定区域的淋巴结中,也就是前哨淋巴结,并通过这一淋巴结,到达人体内的另一处淋巴结[3]。通常情况下,前哨淋巴结如果不出现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降低其他部位出现恶性肿瘤的几率。所以,前哨淋巴结可以对其它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进行预测,并且运用淋巴显像来预测腋窝淋巴结是否发生了转移,有助于确定针对性手术方案,使手术范围缩小,降低了出现肩关节活动障碍、障碍性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古力努尔·哈布力哈吉等[4]报道,99mTc-SC前哨淋巴结现象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93.33%。在本次研究中,25例前哨淋巴结转移性癌患者中,腋窝淋巴结出现转移的患者有18例,说明蓝染法和淋巴显像均能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助于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手术方案。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关键在于定位和识别前哨淋巴结,当前,临床上在识别和定位前哨淋巴结时,有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分别是蓝染法、淋巴显像以及二者联合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淋巴显像法检测出111例,检出率为86.72%,而蓝染法检测出107例,检出率为83.59%,联合法检测出123例,检出率为96.09%。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淋巴显像作为其中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能够将前哨淋巴结的位置确定下来,不容易损伤组织,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可以减少手术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更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5]。
临床上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查时,淋巴显像和蓝染法都能准确的定位和识别前哨淋巴结,所以运用联合检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检出率,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雪辉. 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
[2] 黄秒,肖国有,姚忠强,张雪辉,李党生,邓李燕. 淋巴显像和蓝染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应用[J]. 肿瘤防治研究,2011,05:548-550.
[3] 姚忠强,肖国有,张雪辉,邓李燕. (99m)Tc-DX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04:603-604.
[4] 王新华,古力努尔·哈布力哈吉,董占飞,陆海健,倪多. (99m)Tc-硫胶体术前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J]. 中国肿瘤临床,2010,21:1227-1231.
[5] Bekker J,Meijer S.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the sentinel lymphnode concept[J].Br J Surg,2013,93(5):539-546.
论文作者:张明 信洪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6
标签:淋巴结论文; 前哨论文; 淋巴论文; 乳腺癌论文; 检出论文; 腋窝论文; 患者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