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理论之新解释: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管理论文,模型论文,理论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理论是某种关于企业的哲学,主要关注于企业的基本问题,如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和市场的边界是什么?企业内部是如何运行的?为什么企业会有所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同。
在企业理论中,交易成本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首先,不满于奈特关于“企业是个人不同风险偏好下的最优风险配置”[1] 的解释,科斯(Coase,1937)认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则是最小化生产成本”,市场和企业的边界在于“科层”和市场之间的相对效率[2]。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5)认为,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最小化交易成本,他指出了几个交易成本的关键因素(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并由这些因素确定了组织的最优水平。简而言之,在生产(make)和购买(buy)之间的取舍是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市场边界的答案[3]。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工人的产生(德鲁克,1995)使知识管理的研究提上了日程。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是“经济租金”的主要源泉。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理论,对这个方向的概念和目的尚未达成一致,更不用说分析和预测了。但是一些优秀的研究工作已经使知识管理能够用于解释企业的存在和企业结构和差异了[4]。
本文将在知识管理理论运用于解释“企业为什么存在”和“企业为什么会有所不同”的方向上做出探索。为此,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节首先对知识管理的文献做一个简要的回顾,然后建立一个基于知识传输的企业创新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四个假设;第三节给出本文的结论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一个展望。
一、关于知识与知识管理
1.什么是知识?
战略管理一直被学者认为是高层经理的任务,即确定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情报、知识是这个任务的核心要素。但从明茨博格的十大学派来看,以前的战略管理研究无疑忽视了知识管理问题[5]。
基于知识的观点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知识”?回答这个问题的历史已经很长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知识的定义是“经验的结果”。康德认为我们的知识是“基于并被人们的理解能力限制了的分类”。波普尔(Popper,1969)则认为人类的知识就在于其可检验性,没有被证伪之前姑且认为是真理[6]。
麦克拉普(Machlup,1980)界定了13种知识的元素:正在获取的,正在熟悉的,正在意识到的,记忆,重新收集,认识,区分,理解,解译,能够解释,能够说明,能够谈论,能够执行。并把知识分为了五个大的类别:实践知识,情报知识,精神知识,过去的知识,多余的知识[7]。
2.知识管理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
知识理论的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意会知识”。意会知识是由柏兰尼(Polanyi,1962)首次定义的“人们知道的要比能够解释的多。”根据这个概念,我们能够区分显性知识(Articulated Knowledge,AK)和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TK)。显性知识与意会知识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能够用口头或书面、计算机程序、专利、图纸表达出来的知识[8]。
这两类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空间、不同时间转移时传输能力和机制不同。显性知识通过沟通的方式表现出来,易于传输是其根本属性。传统上,经济学家把信息当作公共物品,一旦制造出来就可以以零边际成本来传输。意会知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表现出来,当其不能被明确表达出来,并且只能通过应用来表现、通过实践来获取的时候,其在人们之间的传输就是缓慢的、高成本的和充满不确定性的。
二、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的新解释
1.企业为什么存在:知识管理视角
如何解释企业的存在,是企业理论所关注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德姆塞茨(Demsetz,1991)认为,企业的存在代表一种对知识经济学基本非对称的反应,知识获取比使用需要更强的专业化,因此,生产需对处理许多具有不同类型知识的个体专家进行协调。但市场不可能确保这种协调作用,因为市场无法面对:(1)意会知识的不可流动性;(2)潜在购买者占用显性知识的风险。这样,企业作为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机构而存在,因为这种机构能够创造使多个个体整合其特有知识的条件[9]。这种把企业的作用看作是整合知识的机构的观点与科斯-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企业理论是很不相同的,交易成本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存在是因为它们能够避免同市场交易相关的成本;而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则关心与特殊交易类型(包括知识)相关的成本。
郭特和赞德(Kogut & Zander,1992)认为企业存在的原因是其能够比市场能更快和更好的传输和共享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知识。这种知识包括知道什么(know-what,如信息),知道如何做(know-how,如如何组织一个研发队伍)。他们认为,知识不仅被个人拥有,而且存在于一个团队成员之间合作的规则之中。如果知识仅仅存在于个人的水平,那么企业就能通过雇用其它人员以增加知识。实际上,知识不仅存在于个体之中,而且存在于组织的管理原则之中。因此,组织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存在因为它是一个创造和传输知识的机构[10]。
格兰特(Grant,1996)认为企业是一个整合(integrating)知识的机构。他探讨了知识的整合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能够整合团队成员中不同专家的知识。他强调,组织的核心功能是知识的应用而非知识的创造。组织的核心优势并非简单的减少交易成本,而是能够以完全不同于市场的逻辑来整合某种经济活动。整合不同个体的知识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便是这种逻辑[11-12]。但是,意会知识是难于沟通和传输的,组织的效率于是就来源于如何以最小化的成本来使用规则、惯例和其它整合机制,来达到减少知识传输和沟通成本的目的[13-15]。
另外一个关于企业存在的知识管理解释是知识的保护(Liebeskind,1996)。Liebeskind认为企业有一种特殊的比市场更加能够保护知识不被盗用和模仿的“制度能力”,并且,这种一般的“制度能力”是企业战略理论的核心[16]。而托卡斯(Tsoukas,1996)认为企业面对的组织问题是如何能够使用一些个体不能事先知道或掌握的知识。企业存在,因为其是一个传播知识的系统[17]。
2.企业为什么不同:一个知识传输模型
在赫德兰(Hedlund,1994)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8],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知识管理的模型。首先,针对不同企业的创新特征不同,本文将不同企业的创新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度量创新“力度”维度,另一个是度量创新“速度”维度。创新的力度区分的是创新对产业改变程度的大小是根本性的还是渐进性的,根本性创新例如微软企业把操作系统从MS-DOS升级到Windows系统,而渐进性创新则例如把Windows95升级到Windows98。创新的速度区分的是企业创新周期的长短,如英特尔公司(INTEL)所谓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就要把CPU的速度翻一番,而其他硬件的升级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根据这两个不同的维度,可以把企业创新的变化分为四个类型,如图1所示。
图1 四种创新类型图形表示
组织要和所处环境进行知识的交换和流动,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称为吸收(Assimilation),指知识从环境向组织中转移和流动的过程;另一种称为消散(Dissimilation),指知识和从组织内部向环境中转移和流动的过程[18]。根据对意会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同形态的区分,组织通常有四种与外界环境传输知识的方式,分别按照下面的(1)至(4)式表示。
第一种方式中(见图Ⅰ),知识无论是从环境吸收到组织、在组织内部传播、还是从组织消化到环境中都是以显性知识的形态,即如公式(1):
AK→AK→AK(1)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傻瓜型”创新。“傻瓜型”创新是指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书面传授和口头传授的方式习得知识,并完成产品的创新。这种情况比较适合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的企业,如我国浙江、福建等地的纺织和制鞋工业,工人通过简单的培训便可以完成衣服和鞋样式的改进和创新。因而,这种创新的力度比较小,属于渐进式的,其速度也较慢。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一个命题:
命题1:当创新类型为“傻瓜型”,即创新力度和创新速度都比较小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AK→AK。
第二种方式中(见图1Ⅱ),知识在环境中是以显性知识的形态存在和流动的,而在组织内部是以隐性知识的形态存在和流动的,组织要和环境之间有知识的流动和交换,必须把知识在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之间转换,即如公式(2):
AK→TK→AK(2)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学徒型”创新。“学徒型”创新的含义是指,虽然知识在组织外部是以显性知识的形态存在,但是要利用这种知识生产产品必须要在组织内部通过意会知识的形式传播,这就类似于中国传统手工作坊徒弟跟师傅学某种手艺的过程,光看书本和秘方没用,必须跟在师傅身边不断体会才能学得到,才能有所创新。
例如,日本企业偏好通过研究专利(显性知识形态)把知识吸收到组织中,然后在组织内部通过团队合作(学徒)的方式来完成产品的创新,最后再通过申请注册专利的方式把知识消化到环境中去。虽然意会知识在组织内部流动限制了团队的规模,但配合默契的团队可以较快地完成工作。因此,日本企业创新频率高,新产品层出不穷,而日本企业创新的规模都比较小,属于渐进式创新,其优势产品大多都集中在如数码相机、激光打印机等创新难度不大的电子信息工业中。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第二个命题:
命题2:当创新类型为“学徒型”,即创新力度比较小而和创新速度比较快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TK→AK。
第三种方式中(见图1Ⅲ),知识在环境中是显性和隐性并存的,在组织中也以两种形态同时存在,即如公式(3):
AK+TK→AK+TK→AK+TK(3)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两弹一星型”创新。“两弹一星型”创新是指知识无论在组织内部还是在组织与环境之间都以显性和隐性的形态共同存在。在从环境到组织吸收知识的环节,研发这类产品不仅需要大量的理论攻关(know-how),还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know-why),前者是为了获得显性知识,后者则是为了破解隐性知识。在知识流动于组织内部的环节,由于此类研发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像螺丝钉一样无私的奉献,支撑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或者是民族精神,或者是科学信仰。这样组织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我国的航天事业、核工业企业、美国宇航局、美国的波音企业等,创新的周期比较长,每一次创新都是升级换代型的根本性创新,甚至有些是划时代的创新。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第三个命题:
命题3:当创新类型为“两弹一星型”,即创新力度比较大而创新速度比较慢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TK→AK+TK→AK+TK。
第四种方式中(见图1Ⅳ),知识在环境中是显性和隐性并存的,在组织内部则以显性知识形态传播和使用,即如公式(4):
AK+TK→AK→AK+TK(4)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工作手册型”创新。“工作手册型”创新是指为了能使大规模的团队共同的利用好环境中的知识,必须把环境中的显性和隐性都转化为类似于工作手册型的显性知识。比如欧洲软件开发、电信制造企业对大型软件和电信设备的研发与创新,需要相当数目团队工作人员的合作才能胜任,而简单靠日本式的互相默契配合是无法顺利完成任务的,因此其创新的频率虽较低;但创新的规模往往是根本性的。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本文的第四命题:
命题4:当创新类型为“工作手册型”,即创新力度比较大且创新速度也比较快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TK→AK→AK+TK。
通过上面对创新类型的分类和组织转化知识方式的识别,本文提出的四个可待检验的命题图形表示如图2所示。
图2 关于四种创新类型的四个研究命题
三、对战略管理实践的启示
“环境-战略-结构”规律是战略管理学公认的法则,企业战略要与环境相适应,而企业组织结构要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结合这条规律,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本文的四个假设就有了鲜明的战略含义。不同创新类型的企业要选择不同的知识传输的模式,某一种知识传输的模式就是一种战略,不同的战略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
作为企业战略的制定者,首先要认识到知识传输模式这个环境变量,对于“傻瓜型”创新模式,由于环境变化较慢,知识转移也容易,采用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战略,既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又不会担心设备被很快淘汰;对于“学徒型”创新模式,由于创新速度较快,则宜采用快速反应以不断适应消费者新需求的差异化战略,攫取创新租金;对于“工作手册型”创新,由于研发能力已经大部分转化为企业的“公共知识”,那么反复使用这些已经显性化的“公共知识”并将其培育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最有效的战略,因而企业应围绕这些核心能力制定相关多元化战略;对于“两弹一星型”创新,由于创新过程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企业的资源有限,难以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在自主创新的同时,最好能建立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以压缩研发成本,共享创新成果,分散研发风险。
其次,战略制定者还要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与战略相适应,“傻瓜型”创新的低成本战略,应选择简单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学徒型”创新的差异化战略则应选择产品部门化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工作手册型”创新的相关多元化战略宜选择带有公共研发部门的“事业部”型组织结构;最后,“两弹一星型”创新,独立研发的部分由于不同专业的工程师要在不同研发流程上工作,采用矩阵式结构合理,而战略联盟的部分则选择相对独立的事业部结构比较合理。
四、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建议
“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为什么会有所不同,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同”;以及这些理论如何被应用于企业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理论研究关注的三个基本问题。本文在对知识管理的文献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的基础上首先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回答了“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然后又建立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模型回答了“企业为什么会有所不同”的问题,并提出四个可以检验的逻辑命题。最后,又简单讨论了一下这个模型战略含义,以回答“企业如何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于战略管理实践来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结果表明,模型对企业的不同有一定的解释力,并能够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
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今后有三个可以扩展的方向:一是更加深入比较企业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对企业基本问题的回答;二是细化模型对企业差别的解释能力,并用具体企业案例加以完整的阐述和分析;三是进一步深入挖掘模型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使模型能够在指导企业战略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注释:
①科斯和威廉姆森是经济学界公认最早完整而有力地揭示“企业为什么存在”的两位学者,他们的文献在企业理论研究中被广泛的引用,很多研究都在他们的研究结果基础之上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