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化,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已经不适用当前的教育形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消极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要注重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开发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更高效的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观,深化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借助数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着很多数学发展历史与经典故事。教师要将数学教材充分挖掘,将数学史作为渗透数学文化的载体,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最大程度的激发。借助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真切的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学生数学学习的探究欲望最大程度的激发。利用数学史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1]。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利用互联网等资源为学生拓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也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强烈欲望。
在学习与圆有关的知识时,教师为学生讲述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历史,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祖冲之是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是一个重大贡献。利用数学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主动开展对数学知识的探索。
二、利用数学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渗透数学文化,可以让学生学会观察和体会数学美,并且主动的尝试创造数学美,促使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获得锻炼,进而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对于数学学科来讲,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简洁美、对称美等。教师要将数学文化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发现数学美[2]。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身的体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割圆术的典故,引导学生对圆平均分割。在学生的实践与讨论中会发现,任何对称图形都存在形状、排列等一致的对称点,体会对称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成分利用数学文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获得成长。
三、通过数学家,培养学生良好品格
数学文化与历史中数学家的刻苦钻研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对故事有着天生的好感[3]。教师要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学家故事,在为学生渗透数学文化同时,使学生了解数学家的品格,帮助学生逐渐实现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树立。教师要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数学家故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努力钻研的品质等,让学生在优秀榜样的作用下,受到鼓舞与激励,从而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也获得良好品格的培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精心为学生设计教学,通过数学家对学生的榜样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讲述数学家故事,引导学生以数学家为榜样,形成良好品格。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报效祖国。利用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可以为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受到感染与影响。教师可要为学生讲述其他数学家的故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等等,推动学生全面素养的发展。
四、使用多媒体,渗透学生数学文化
现代科学技术在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多媒体是一种有效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中,教师将多媒体应用到数学课堂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生正处于爱玩好动的时期,对于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很难产生学习的热情,数学文化自然不能很好的渗透。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利用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图片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高质量的学习数学知识,也有效渗透数学文化。如今信息化资源丰富,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查询相关资料,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帮助学生清晰的理解与认知,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结论:对小学生渗透数学文化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够达成的教育目标,需要教师制定长期的计划,才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借助数学史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利用数学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通过数学家培养学生良好品格,还要使用多媒体渗透数学文化,实现高质量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教师要意识到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在数学课堂中有效渗透,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打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荣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31-32.
[2]王雪琴.如何用数学文化充实小学数学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86+88.
[3]赵艳.追寻数学历史,渗透数学文化[J].数学教学通讯,2019(22):54-55.
论文作者:熊艳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文化论文; 数学家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