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歌中情感的处理及运用论文_田芳芳

浅谈民歌中情感的处理及运用论文_田芳芳

田芳芳 湖北省荆门市第一高级中学 448000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0-267-01

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和传统,其历史可以上溯数前年,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宗先民唱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弹歌,到田园,庙台,剧场的演唱,从春秋先秦到汉,唐,宋,明,清历朝历代,中国声乐艺术经过几千年的蕴育和演变和不断改革完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国家,民族的声乐表演风格和表演形式,创立了丰富多彩的演唱形式,产生了许多名唱,名伎歌手。如《列子。汤问》中说,秦青有"声震木林,响遏行云"的雄壮歌喉;韩娥有"余音饶梁,三日不绝"的神妙歌声,这说明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的民族歌唱家就已经具备了很高的艺术水平。特别是清末时期,民间戏曲,民间歌曲日益繁荣丰富,演唱技巧更加精益求精,

并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演唱风格。既然情感在歌唱艺术中占重要地位,那么我们在民歌演唱中怎样才能更好的应用处理好情感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注重民歌的民族性,地域性及历史性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声乐文化传统。由于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地理语言环境特点,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不同,所以各民族各地区的原生态民歌和基于这些原生态民歌和戏曲唱腔改编和创作的歌曲,其风格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从大的方面来说,我国北方的声乐高亢嘹亮,跌宕起伏,音程跨度大,音域宽广;南方的声乐秀丽婉转,细腻流畅,音程跨度小,音域较窄小。除了注重民歌的民族性,地域性,还有历史性外。歌曲的音调熔铸了时代的血液,如果忽视歌曲的历史风格,音乐形象的真实性也就没有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要有熟练的歌唱技能和正确的演唱方法

民歌演唱艺术的声音概念和演唱技巧的运用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是音乐工作者争论的焦点,也是大家一直努力探索钻研,学习追求的对象。自古以来,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在演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等声音技巧方面的要求都有相当科学水平的方法和经验。在呼吸气息的运用上,历代都有不少的经验,理论流传。千余年来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在历代官学,私学和民间交流的传承衍化中,无论是对声音的锤炼修饰,还是发声技巧的运用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形成了本民族演唱的风格特点和系统理论。在一些民族风格浓郁的作品中,运用纯粹的美声唱出来,便显得缺乏民族个性,没有民族风味了,也不易被人们接受。所以,演唱者必须熟练地掌握两种唱法的异同,才能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有感情地把不同流派的声乐作品表现出来,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为了突出民族风格,因此在声音位置,气息的动作和咬字,吐字方面需要调整,声音位置比较靠前,共鸣相对来说较清淡些,声音在口咽腔的着力点向前移到软口盖和硬口盖的交接处,中声区要求面罩部位共鸣感觉多一些,唱高音时只需要将声音"作狭,作细,作锐,作深"像宝塔一样,越到上面点越小,充分显示我国语言的韵律美。

三、把握好歌曲的曲调和表现风格

要从感性上去把握。音乐艺术直接诉诸人的感官,直接影响人的情感和精神。想象是进行情感体验最重要的途径,因为音乐是通过声音与表现对象之间的比拟象征,以及模仿关系来实现的。而想象就是这些关系得以实现的中介桥梁。演唱者想象越丰富,对曲调的体验就越清晰,具体,对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就能更深刻地领会。总之,情感在民歌演唱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处理情感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必备才华的艺术。它既需要具有科学熟练的歌唱技能,而且要注重民歌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并且能在深刻体验词曲情感的基础上,融入个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情感,运用情感,从而引起共鸣,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蝴中国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2]管林,中国民族声乐史[M]文联出版公司,1998

[3]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教育出版社,1993

[4]郑宝华,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2005年第一期人民音乐出版社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创新.

论文作者:田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浅谈民歌中情感的处理及运用论文_田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