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金堂 610400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治疗,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缓解率为85%、心功能恢复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给予规范化治疗,可缓解心力衰竭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509-01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eni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standardized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September 2012 to September 2014 seni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of our hospital,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tandardized treatment, compared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 remission rate was 85%, the cardiac function recovery rate was 8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55%, 62.5%, the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giving standardization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eart failure, can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heart failure, promote the heart function recovery,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old ag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Heart failure; Standardized treatment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显著变化,使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疾病类型之一,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临床诊治中,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对于患者心功能恢复和症状缓解,均有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比分析规范化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均符合WHO与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与诊断标准,均行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证实。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70.4±5.4)岁,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70.2±4.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上无明显从差别(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控制感染,并对合并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实施对症干预治疗,纠正心律失常与电解质紊乱,并保证大小便通畅,防止患者受到过度精神刺激,严格控制饮食,不得饮酒、吸烟,同时避免患者从事繁重体力劳动[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强心剂及转移酶抑制剂治疗,并指导患者开展运动疗法,4周为1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辩证施治,气阴两虚型患者,可给予补益强心片或参脉注射液;对于阳气虚衰型患者,加用金贵肾气丸或静滴参附注射液;对于气虚血瘀型患者,可口服复方参滴丸或静滴参脉注射液,同时给予运动疗法治疗[3]。
1.3 疗效判定 本研究的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国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治疗有效为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恢复,并统计中医证候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缓解34例,缓解率为85%;心功能改善32例,改善率为8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38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40例患者心衰缓解22例,缓解率为55%;心功能改善25例,改善率为62.5%;中医证候改善27例,有效率为67.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一般是对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行施救[4]。不过研究证实,单纯血管扩张与正性肌力药的短期疗效虽然明显,但是如果长期用药,可能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治疗的风险较大。在单纯血管扩张剂应用时,由于患者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易被激活,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恶化,提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避免常规心力衰竭药物的使用。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理念已发生较大的变化,原先以药理学、短期与血流动力学为主的治疗方案已经被长期性、带有修复性质的治疗方案所取代,主要的目的是改变心力衰竭条件下机体生物学性质。在目前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上,一般是重塑与心肌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因素,进而恢复心肌生物学功能,最终达到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的目的,同时也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及心功能,降低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5]。不过,由于药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毒副作用,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患者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后,末期只能采取“心脏移植”方法进行治疗,局限性较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上,西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理念,从整体治疗出发,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在针对不同病因对症治疗的同时,可改善和调节人体气血、脏腑功能,同时配合以运动疗法,可增强患者体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理论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发病机制为气虚血瘀水泛,气虚是根本原因,而血瘀水泛为次要原因。本研究采用的参麦注射液为从人参、麦冬中提取的注射液,在生津滋阴、养心复脉和固脱益气上疗效显著。同时,药物学研究也证实,参麦注射液在心血管药理学中,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并扩张外周血管、改善组织器官供血,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以改善患者心功能。而丹参在扩张冠状动脉上效果显著,可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并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同时在改善微循环、抵御红细胞凝集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效果也十分明显。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缓解34例,缓解率为85%;心功能改善32例,改善率为8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38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40例患者心衰缓解22例,缓解率为55%;心功能改善25例,改善率为62.5%;中医证候改善27例,有效率为67.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规范化治疗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上,西医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中医辩证施治的理念,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的诊断性和安全性,这对于减轻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均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石林,陈树丹,丘向艳等.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规范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23(06):10-11.
[2] 韦启东.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规范治疗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12(08):48-50.
[3] 吕冰,陈建明.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76例临床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33(05):394-395.
[4] 刘文铠,胡松亮,郭湖坤.老年慢性心力衰竭320例的病因与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0(09):28-29.
[5] 孙影,刘淑荣,张晓华.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规范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2(07):1237-1238.
作者简介:
徐冬梅,毕业院校川北医学院,本科,2001年毕业,在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从事内科5年,从事急诊8年,2011年获得主治医师资格
论文作者:徐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老年论文; 率为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