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古诗画中的乐器踪迹论文_魏平

寻觅古诗画中的乐器踪迹论文_魏平

魏平 东盟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6100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028-01

对中国古代乐器的发展史的研究,除了有文字记录可以考证外,绘画、诗歌也以其独特的方式,直观的记录了其发展历程。

秦汉隋唐时期是乐器发展的鼎盛时期,琴、瑟、箜篌、琵琶、五弦琵琶等拨弦乐器得到空前的繁荣与发展。敦煌莫高窟与音乐题材相关的洞窟就多达两百多个,这些音乐壁画不仅是乐人们在当时的真实写照,更是解开我国古代乐器发展史最直观形象的印证材料。在敦煌莫高窟第112窟“盛世华彩的大唐乐舞图”,表现的是中唐时期(公元781-848年)大唐乐舞盛况。画面中心舞者屈身向右,吸右腿,举起琵琶反背在身后,将动态的舞姿凝固成静态的视觉图,平台上有六人乐伎呈“八”字形分坐左右,两旁的伎乐分别弹奏琵琶、阮、箜篌、鼗鼓鸡娄鼓、横笛、打板等。

在古代传统名画中,乐器发展史也有迹可寻,如五代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明朝仇英的 《汉宫春晓图》,以及佚名的《唐人宫乐图》,新疆克孜尔的石窟壁画等等,都生动形象的记载了乐器与人们生活的关联。古诗词中,对乐器的艺术表现力,更有其独特的阐释与表达。探寻古艺术踪迹的同时,也是发现中国乐器发展历史的寻觅过程,拨弦乐器、吹奏乐器、打击乐器的起源与演变,兴盛与衰败,原生态与改良,从中可见一斑。

一、琵琶

莫高窟第220窟和新疆高昌柏孜克里克第16窟的壁画中,以及唐代佚名的《唐人宫乐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琵琶是重要的表现乐器。莫高窟第220窟壁画中,在伎乐中间的舞伎合着音乐,屈身吸足,举琵琶至颈后,左手按弦,右手拨弦,作反弹琵琶状。这幅画面既表现了唐代乐器发展的丰富多样,表现了琵琶作为唐代最为重要的乐器,专以演奏宫廷燕乐为主的盛况,也为研究唐代乐器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图是唐代乐器发达的重要佐证史料。横抱是盛行于隋唐五代的演奏姿势。但在明朝仇英的 《汉宫春晓图》画中,看见了现在琵琶的演奏姿势的革新与变化。

在古诗词中,白居易《琵琶行》是描写琵琶表现力最为有名的。“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

从各朝代画家画作可看见,琵琶在画作中几乎都安排在黄金分割点上,人物以及乐器比例突出。由此也可推断,琵琶在隋唐五代十国,以及明朝的民族乐器中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二、五弦

五弦又称五弦直项琵琶,起源于印度,经由丝绸之路的天山北麓传入中国。乐器形态与演奏方式都与四弦琵琶较为接近。曾一度盛行于唐代,入宋以后逐渐走向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四弦琵琶。新疆克孜尔石窟第8窟、新疆克孜尔石窟第38窟、莫高窟 第第428窟,都能看见五弦的踪影。

三、筝

筝,相比古琴,古筝的尘世性则是在顺应历史中形成的。最初为五弦,逐渐递增至唐代,形成十二弦与十三弦筝并存的格局。近代筝的弦数则多达26根,甚至能实现自由转调。

四、阮咸

阮咸归属琵琶之类,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善弹这件乐器,因而得名。形制上,共鸣箱呈正圆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项长,四弦,十二品柱。《旧唐 书•音乐志》记载:“阮咸,亦秦琵琶也,而项长过于今制,列十有三柱。武太后时,蜀人蒯朗于古墓中得之,晋《竹林七贤图》所弹如此类,因谓之 阮咸。咸,晋世实以善琵琶知音律称。” 莫高窟 第285窟画有阮咸。

五、箜篌

箜篌作为外来乐器,也曾在我国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此,它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呼应性的体现:数量仅次于琵琶,约有200余件。早期的箜篌在形制上,多为三角形框架,弦数较少。唐代的箜篌,大都绘有精美的边框纹样、华丽的装饰坠物,并且弦数增多。尽管如此,入宋以后仍难逃衰亡的命运。而它曾经辉煌的历史也只能被定格在一幅幅敦煌壁画之中。

六、琴

琴,亦称古琴,在我国汉晋时期就确立了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并传承至今。仇英的 《汉宫春晓图》中二女读书,旁是古琴,是作为文人音乐的真实写照。在《诗经•关雎》中也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这样的诗句。唐代白居易在其《夜琴》写到:“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四川雅安高颐阙上的“师旷鼓琴”图,也是对《韩非子》:“……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音中宫商之声,声闻于天。”的再现。

七、筚篥

筚篥,是一种古老的西域吹奏乐器,发音悲烈,因此得名。《通典》说此乐器“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吹之,以惊中国马。”筚篥音调很高、声音响亮,为西域人牧马时所用。最早用骨制,传人中原后改为竹制,声音更为响亮和婉转。李欣的诗表现了筚篥的声音特点与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外形与竖笛十分接近,但笛身略短,稍细,上有哨嘴,按指的位置与竖笛相比靠上。唐代李欣的《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对筚篥的表现力做了形象的描述:“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遛,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八、横笛、羌笛

“横吹为笛竖为箫”。从唐代起,将笛定义为横吹,横笛。这种横吹笛跟现在的六孔笛很相象。传统的横笛,用两节竹管套接而成,管身上开有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按音孔。开孔均呈椭圆形。“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唐代李益在《从军北征》的描写。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也有精美的画卷。

羌笛,是唐代戍守边寨的官兵最喜欢的乐器。不管是王之焕《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还是王昌龄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抑或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出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哀、忧、思、怨,或空旷寂寥,羌笛都是最好的抒情达意的伙伴。

参考文献

[1]潘轶,周颖. 浅析中国古代乐器的演变和发展[J]. 兰台世界,2012(10): 66-67.

[2]宋觉之. 中国古代乐器的命名[J]. 中国音乐,1988(03):63-64.

[3]秦序,李宏锋,曹贞华.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乐器》[J]. 中国音乐学,2015(03):146.

论文作者:魏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寻觅古诗画中的乐器踪迹论文_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