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高考试题的能力意图--谈2002年高考物理(上海)试卷的新题型_高考论文

注重能力立意的高考试题——谈谈2002年高考物理(上海)卷的新题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立意论文,上海论文,高考试题论文,注重论文,物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物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必要的教学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基本内容.通过对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避免在题海中的繁琐操练,有效地提高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在试卷中力求实现的导向目标.为此,近几年来的高考物理上海卷,努力探索以双基为载体的能力考查题的创设途径,寻求灵活、创新、变化的试题形式,以便在双基考查中落实能力立意,推进素质教育.由2002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可见一斑.

一、观察想像的判断题

选择题是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规律应用的条件和范围,以及对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等问题时,经常采用的较好的试题形式.2002年物理试卷中的第7题,就是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基本的物理知识出发设立的:一航天探测器完成对月球的探测任务后,在离开月球的过程中,由静止开始沿着与月球表面成一倾斜角的直线飞行.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探测器通过喷气而获得推动力.以下关于喷气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测器加速运动时,沿直线向后喷气

B.探测器加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

C.探测器匀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

D.探测器匀速运动时,不需要喷气

试题改变了受力分析的背景环境,设置了A、B、D迷感性选项,主要考查了考生对不同运动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理解的能力.所用的知识是对运动与力之间关系的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力平衡;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易错选的选项是A,很多考生没能考虑向后喷气时的反推力与探测器的重力的合力使探测器沿直线加速斜向上飞行.正确选项是C,即探测器匀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反推力与重力的合力可为零.解这类试题应在解答前根据题意画出草图,较清晰地展示试题所刻划的物理图景,不宜仅凭感觉乱猜.

再如选择题的第8题: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这些条件是(

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不能太大

此题用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知识“运动的相对性和相对运动”作为构建问题的载体,但却扩展到时间、空间、方向和相对运动的速度等方面来设立试题的能力要求,正确答案是C选项,即傍晚太阳向西边落下;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迎向太阳;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速率大于地球的自转速率.显然,平时就注重多观察、勤思考,坚持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理解身边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是解答好这类并非难题的“难题”的关键.

二、估算估测的信息题

信息题是1999年高考物理上海卷首次推出的新题型,此后,每一年的高考物理上海卷中都有此类试题,2000年是“估测火星表面温度”,2001年是“估算年平均降雨量”,2002年则是“估测条形磁铁磁极端面附近的磁感强度”:磁场具有能量,磁场中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能量叫做能量密度,其值为/2μ,式中B是磁感强度,μ是磁导率,在空气中μ为一已知常数.为了近似测得条形磁铁磁极端面附近的磁感强度B,一学生用一根端面面积为A的条形磁铁吸住一相同面积的铁片P,再用力将铁片与磁铁拉开一段微小距离Δl,并测出拉力F,如图所示.因为F所做的功等于间隙中磁场的能量,所以由此可得磁感强度B与F、A之间的关系为B=_______.

题中用浅显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新的物理概念:能量密度,并在示意图中清晰地表达了估测的装置,考生只要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了能量密度的概念,就可简单地建立起拉力F做功与磁端面、Δl构成的区域中磁场能量的关系(/2μ)AΔl=FΔl,由这一算式推出磁感强度B与F、A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提高这类试题的解答水平,主要是平时注重多研读科技资料和教材,提高理解能力,培养自学兴趣.本题不仅提供了一个简单估测磁体磁感强度的方法,而且展示了一个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借用可测工具,尝试估测估算.

三、联系实际的操作题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是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的能力之一.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首先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解决此问题的条件,尝试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并由此出发去寻找能够测量以及需要测量的量值,这是解决实际问题或物理问题时的具体的操作过程.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注重如何实现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2002年物理试卷中的第13题就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考查了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图所示为一实验小车中利用光电脉冲测量车速和行程的装置的示意图,A为光源,B为光电接收器,A、B均固定在车身上,C为小车的车轮,D为与C同轴相连的齿轮.车轮转动时,A发出的光束通过旋转齿轮上齿的间隙后变成脉冲光信号,被B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由电子电路记录和显示.若实验显示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为n,累计脉冲数为N,则要测出小车的速度和行程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或数据是______;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为v=______;行程的表达式为s=______.试题叙述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条件,并给出了部分解决问所需要的测量量值作为提示,要求考生补充应测量的物理量或数据,写出速度和行程表达式,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还需测量的物理量和数据有:车轮半径R和齿轮的齿数p,小车速度为:2πRn/p,行程为:2πRN/p.

四、倡导研究的开放题

2002年高考物理卷中的17题实验题,通过一组同学对“伽利略温度计”进行的专题研究过程,展示了一个实际探究自制测温装置的问题:同学们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研究,问题(1)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相邻两次测量水柱的高度差,并填入表内的空格,由此可得结论:①当温度升高时管内水柱高度将h将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②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变化而_____(填“均匀”“不均匀)变化;试从理论上分析并证明结论②的正确性(提示: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远远小于一个大气压):

根据题给的实际情况,②从理论的分析论证上看是一个答案开放型问题,虽然试题给了一个提示:管内水柱的压强可忽略不计,这一提示主要是告诉考生可从忽略微小量或次要因素的方法去考虑,用简化的模型解释所得到的实验现象,考生可分别从等容或等压的热学基本规律出发,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理解进行正确分析,证明水柱高度随温度变化而均匀变化的结论.如从等压出发,可得:Δh=ΔV/S=kΔt/S;如从等容出发,可得:,水柱高度随温度的变化是均匀的.

五、发现提问的置疑题

自2000年高考物理上海卷首次推出“观察图片,提出问题”的置疑题以来,2001年、2002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注重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角度设置试题的考查点,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通过主动探究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置疑题的考查,让考生独立思考的个性得以发挥.例如试题17题的第2小题:

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用“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有:①_____;②_____试题要求考生从探究型实验的结果中发现还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一般探究实验的教学意义和探究性活动本身的价值,指出探究性试验活动是借用科学探究进行学习的过程,所涉及到的知识:大气压、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再如试题23题的第4小题:若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电压表的读数变小,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都是在解决了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发现可能存在的新问题或解决问题过程中寻找解释结果的新原因.

六、运用规律的实验题

实验题是历年来高考物理上海卷十分注重考查的方面,已经出现过很多选择实验器材、改进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方案等实验题,在历年高考中起到了选拔新生,导向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2002年试卷中的18小题,通过对地下埋有的一根与地表面平行的直线电缆方位的测定实验,考查了考生运用物理规律通过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指出:电缆中通有变化的电流,在其周围有变化的磁场,因此可以通过在地面上测量闭合试探小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来探测电缆的确切位置、走向和深度.

当线圈平面平行地面测量时,在地面上a、c两处测得试探线圈中的电动势为零,b、d两处线圈中的电动势不为零;当线圈平面与地面成45°夹角时,在a、d两处测得试探线圈中的电动势为零.经过测量发现,a、b、c、d恰好位于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四个顶角上,如图所示.据此可以判定地下电缆在两点连线的正下方,离地表面的深度为________米.

线圈中变化的电流,必然在其周围的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且磁场是以电流为同心轴的圆筒状分布,在电流正上方的试探小线圈因与圆筒状磁场相切,即进入线圈的磁感线与穿回线圈的磁感线总是相同,无论磁场如何变化,线圈中磁通量不发生变化,始终为零,电动势必然为零.据此可以判定地下电缆在d、c两点连线的正下方,再根据a、d与地面成45°夹角时,测得试探线圈中的电动势也为零,可得出电缆离地表的深度约为0.71米.

七、反思评价的辨析题

学习不仅是模仿、记忆和传承,对所学过的概念、规律在新情境中能否识记,对涉及所学知识的观点、论断是否善于分辨其真伪,是学好物理乃至其他科学知识应当具有的评价标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结果作出恰当的评价与思考,要能根据合理的评价结果,对学习的过程加以调整,才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2002年试卷中的第20题,就是通过对试题所给的问题加以评价、思考、辨析、讨论,指出其是错误还是合理.问题为:……

晰的基本概念、合理的逻辑推理是正确解答这类试题的基础.

八、构建体系的创意题

在中学物理学习中能够达到的较高层次水平,指能有计划地将设想、问题和信息等内容,通过推理、判断.分析,综合的抽象思维,形成一个有条理、有新意的信息;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所要研究的问题,定义一个新的有利于表述和思考的概念;或能用自我突破的新视角发现事物、信息、知识的新功能、新用途、新价值.对于这一能力的要求是初步的,不能超越中学生的实际水平,自我突破和创造信息是就中学生原有基础而言的,不同于科学家、发明家的水平.2002年的第21题尝试着在逐步递进的,有所提示的情况下,考查考生的这一能力,而所涉及到的知识十分浅显和单一,即杠杆平衡条件(初中)或力矩平衡条件(高中).试题通过观察

支点、力臂尺寸和作用力方向.此题分值2分,针对较好的学生群体,要求能根据(1)(2)两题解答过程中形成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构建一个新的等效杠杆来描述自行车的传动系统.试题的要求,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考查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考查形式,通过阅卷估计整题通过率在0.5左右,应当是一个区分度较好的试题.

2002年的试卷中还有考查考生能否全面考虑问题的传统题22题、综合度较高的23题等,所用的知识并不十分复杂,也特别重视双基,由于篇幅问题,不再一一赘述.总之,希望考生重视双基的掌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繁多复杂的题海中走出来,生动活泼,主动进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学好物理.

标签:;  ;  ;  ;  

重视高考试题的能力意图--谈2002年高考物理(上海)试卷的新题型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