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我国科学领域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不同的行业和体系新型技术被大量广泛应用,电气工程和科学技术的运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因此,要不断地促进电气工程技术化的发展,发现电气自动化发展中的弊端加以改进,增加电气工程运作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企业发展的要求,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趋势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节能不足,即在电气工程生产中,能源是基础条件,但当前的自动化运作仍然停留在高排放、高消耗状态,因此,需在自动化生产推广期间,最大限度的解决能耗问题;(2)集成水平低,即由于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化起步较晚,因而,集成化仍然独立于自动化层次存在,无法实现系统间的高效连接;(3)网络架构不一,即现阶段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尚未编制统一的网络架构,因而,在缺乏标准网络架构指导的基础上,信息资源共享遭到限制。
二、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提出的方案
1、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创新研发新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要能不断地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从中发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征,结合其特征自主创新和开发新型的产品,从而提升我国电气工程的产业链,而且新型的技术产品也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2、实现统一规范化处理
智能化技术在处理电气工程中的一些自动化数据时,有着统一规范的特点,这对于提升整个施工的精确性大有裨益。在具体的工作当中,由于电气工程中的各类各项有着各自的特点,往往会影响到控制主体,智能化技术虽然不能够完全地将这个问题解决,但是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智能化的工作方法,配合自身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应用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构建合理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首先,注重系统总体框架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时结合变电站未来发展规划,从站控层、网络层、间隔层三方面入手进行设计,明确不同层负责的具体工作,尤其在架构总体框架时应注重功能的冗余,即便某个环节发生故障,仍不会给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其次,确保系统硬件设计质量。硬件设备是支持系统顺利运行的关键,因此,各层应使用性能优良的硬件设备。如网络层使用的光纤接口、通信电缆、交换机,间隔层使用的高压开关柜、采集装置等,以及站控层使用的GPS对时器、监控机、服务器等,均应对其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所用设备的合理性。另外,配置电力设备硬件时应确保20%的冗余。最后,保证系统软件设计质量。软件是变电站自动化功能实现的关键,设计时应保证统计计算、人机交互、报警与监控、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模块的设计。系统架构完成后应进行试运行调试,及时发现自动化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督促技术人员进行优化改进,为变电站运行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提升整体的控制能力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运作当中,我们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处理能力。这种方式应用在处理电力设备上,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确保电气工程的完善。工作人员在调试电力设备时,采用合理的措施,降低设备的出错几率,减少安全隐患,实现预警工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综合进行处理,工作人员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远程操控,完善系统化的运行。
5、自动化现场总线技术
电气工程中电力自动化现场总线技术是通过电力网络系统与自动化装置的结合而形成的具有连接作用的仪表控制设备。通过智能控制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与计算机化信息技术的结合得到一体化的统筹手段,对于数据自动化控制的实现,通过使电力工程中的现场总线技术拥有更高的集成性,综合利用技术传感等相关技术,最终将设备传输所获得的电流、电阻等信息参考数据传输给主机,使得工作人员通过对数学模型进行相关分析,得到最终的管控指令。
6、自动化电网调度技术
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通过自动化信息技术,不仅能让电网调度人员及时准确的掌握电网的实时运行情况,使得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得到保障,也能够在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与调控时更加张弛有度。电网自动化调度技术建立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搭载着更为科学复杂的智能配电系统,通过计算机的控制和相关人员的共同协作,使得电力自动化技术在信息的采集以及设备的安检可行性方面显著提升,不仅保障了电网调度技术的正常运行,也加强了施工单位对于电力网络工程的监控力度,电网自动化调度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据的分析管理与控制等诸多功能得到实现,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对于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7、工作人员专业化
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由工作人员展开的,设备的运用与维修以及技术的研究与改进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努力。随着电气行业的发展,我国对该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电气行业中,工作人员的知识层面普遍较低,技术水平也不够高,难以胜任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因此,为了加强工作人员对自动化技术的掌握,我国电气工程企业提高了从业人员招收的门槛,并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使得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对自动化技术有所了解,并掌握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适应电气工程的自动化。
结束语
现阶段,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与改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不断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节能设计、加强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加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进程和提高系统集成化水平,以此促进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寅.电气自动化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中北大学,2014.
[2]杨建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相关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83.
[3]石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硅谷,2014,06:92+90.
[4]饶万里.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探析[J].硅谷,2014,20:119+105.
论文作者:李天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电气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及其自动化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