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围绕贵州省土地整治以及脱贫攻坚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借助土地整治促进地区脱贫的途径和方法,论述了贵州省土地整治促进脱贫攻坚的积极效果,针对目前贵州省土地整治促进脱贫攻坚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土地政治、脱贫攻坚
1引言
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贫困状况得到了积极的改观。但是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捏,城乡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导致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速率仍存在较大的差距。面对这一状况,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2015年,国家政府机构公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这一文件的出台预示着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农村贫困攻坚开发的工作将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三五纲要中明确指出,应加大贫困地区土地整治支持力度,允许贫困县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使用。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合理利用土地整治,加快促进地区脱贫攻坚。
2借助土地整治促进地区脱贫的途径和方法
目前在促进地区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土地整治可以采用以下途径和方法:
一是建设完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借助土地整治,将零散农田合并为整块农田,将小型农田合并为大型农田,同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相关的农业基础设施,对于一些容易发生地质自然灾害的地区构建自然灾害防治工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二是为贫困地区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一些新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内以及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机构内,产生大量的工作岗位,在经营机制上可以通过与当地的农户形成合作的机制或者雇佣的机制,给当地的农民群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盈利机会,不仅提高农民的现代化农业技术水平,同时也给农民带来了实际收入。
三是带动贫困地区的相关产业发展。将土地整治和当地的特色产业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出农村地区的特殊资源,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带动农业相关特色产品的发展。如通过建立农业生态园区,在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同时推动休闲旅游,生态观光等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地区脱贫致富。
四是利用土地整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很多农村地区受到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制约,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弱,保护工作开展效果不够理想。借助土地整治可以有效地改善贫困地区的农业用地环境,提高土壤和水源环境的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快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农业种植质量更高,农民受益更有保障。
3贵州省土地整治促进脱贫攻坚的积极效果
通过土地整治工作,贵州省贫困地区无论在农业生产水平上,还是在农民收入水平上都有了积极的改善。在毕节、遵义等贫困地区构建的高产稳产农田,不仅使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了3%以上,同时在农业生产效率上也提高了7%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零散的农田得到有效合并,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耕地等级由11级升到10级,同时农田的道路也更加通畅,通达率超过90%,为耕地的利用率和农田的灌溉率提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的农民群众约有22万人次直接或间接受到土地整治项目的惠及。具体表现在农作物产量的提升,人均收入的增加。尤其是农业示范园区为核心的现代生态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大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茶叶种植、蔬菜水果的种植、中药材种植、食用菌种植、养殖业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等等,不仅辐射到更多的贫困地区群众,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存生活质量。此外,在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和推进使耕地的土壤和水文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水土流失状况,无论从农业生产环境上,还是农民生活居住环境上,都有了积极的改观。
4贵州省土地整治促进脱贫攻坚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在土地整治促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目前还有一些问题或不足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由于行政管理体质分割,各项工程相互独立,审批的部门不同,验收的标准不同等等,因此涉及到各部门资源的整合难度较大,缺乏高效的协调统一机制,使脱贫攻坚的力度和成效受到限制;二是为了评审顺利通过,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部分设计不能很好地满足贫困地区的实际需要,导致这些工程发挥的时效较短,脱贫扶贫效果不理想;三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和发挥出社会民间资本和资源的力量,使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速度较慢。
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及不足之处,可从以下几点来入手进行改善和解决:
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尤其是工程项目资金的整合调度。一方面各级土地整治规划工作要与地区的脱贫攻坚规划工作充分的协调和衔接,将农田建设和相关财政补助资金尽可能向贫困地区倾斜;另一方面各部门之间应从大局出发,做好目标上的协同性,避免重复的工作流程,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发挥出各部门资源最大的效能。
二.提高工程项目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持续性。在土地整治工程的设计初期,应充分调研,对客观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不能盲目高高大上,应该以群众的实际利益为出发点,以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将土地整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帮助到贫困地区的广大群众。
三,构件并完善社会资源的投入激励机制。政府机构应通过各项优惠鼓励政策,激励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或参与到土地整治工程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考评验收标准,探索土地整治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使参与团体和人员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5结语
在新时期内,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充分意识到土地整治在农村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整治来进一步促进农村脱贫攻坚目标的加快实现。
参考文献:
[1]多措并举推进扶贫开发,刘永富,《中国扶贫》,2014(22)
[2]精准扶贫供给侧结构及其改革策略,刘彦随,曹智,《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0)
[3]社会发展、地理条件与边疆农村贫困,黄国勇,张敏,秦波,《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2)
[4]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与可持续途径,李裕瑞,曹智,郑小玉,等,《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3)
论文作者:杨滢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土地论文; 贵州省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农田论文; 地区论文; 农业论文; 农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