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阶段韩国留学生学习汉韩同形词的偏误分析论文_拜琳

中级阶段韩国留学生学习汉韩同形词的偏误分析论文_拜琳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在对韩汉语教学中,中级阶段是词汇学习的过渡阶段,不仅要求量上的飞跃,还需要质上的保证。由于汉韩同形词的大量存在可以成为学习者的依靠,因此“同”中之“异”就是最大的偏误来源。鉴于这一情况,本文以详尽对比汉韩同形词在语义、功能上的异同为基础,结合对中级阶段韩国学习者的实际调研结果,针对中级阶段汉韩同形词学习的偏误进行分析。旨在从偏误类型出发,归纳产生偏误的原因,并试提出应对的方法。

关键词:对韩汉语教学;同形词;偏误分析

汉语和韩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语法规则、书写符号等方面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由于历史因素影响,中韩两国同处于汉字文化圈,且韩语的词汇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汉语的影响,因此韩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汉字词,读音与其对应的汉语词相近,其中又有部分汉字词与汉语同形,通常将其称为“汉韩同形词”,即在书写形式上采用相同的汉字,并且用相同的顺序进行标记的一组汉语词和韩语汉字词。

例如,韩语中“시간”为汉字词,语音上与其对应的现代汉语词“时间”相近,在谚文之前的书写形式借用了繁体汉字“時間”,两者在形式和顺序上均相同,因此可认定为一组同形词。

《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是由孔子学院总部主编,商务印书馆于2009年出版发行的一套图书。词汇大纲共包含5000个词,其中中级阶段即三、四级分别为300词和600词,约占词汇总数的1/5。通过对中级阶段900个词语的识别,共筛选出韩语汉字词469个,约占中级词汇总数的52%,其中同形词341个,非同形词128个。

以上统计数据显示,中级阶段词汇数量较多,而其中的韩语汉字词,尤其是汉韩同形词又占据着绝对大的比重。对于母语为韩语的中级汉语学习者来说,经过初级汉语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可以进行简单基础的汉语表达,但若想实现进阶,当务之急则是扩充词汇量,而此时大量汉韩同形词的存在无疑是其汉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抓手,学生可以利用汉语与母语之间的“同”快速理解和运用,但两者的“异”也必定会成为最大的偏误来源。

因此,以新汉语水平考试中级词汇大纲中的汉韩同形词为对象,通过对其词义、功能等的对比,结合实际调研结果,进行偏误分析,并对分析的内容进行归类总结。接下来,将从偏误类型出发,对比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以及试提出规避偏误的方法。

总的来说,中级阶段学生汉韩同形词学习的偏误主要是由于两种语言词义、词性、和搭配等的不同造成。

一、词义偏误

1.同形近义

对于一组同形词来说,由于两者有着深厚的渊源,甚至是同出一源,因此在意义上必然有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若意义用法完全相同,那么在词义方面就不易产生偏误,可以直接将母语中的意义套用在汉语中使用,对于绝大多数表示事物名称的名词来说均适用。例如:

①厨房(주방)——厨房(chú fáng)

[韩]음식을 만들거나 차리는 방(制作或准备食物的房间。)

[汉]做饭菜的屋子。

但若一组同形词之间的义项存在包含或交叉的关系,即意义用法不完全相同,那么如果不能细致区分其中的差别,就会造成使用上的偏误。例如:

②*两个人的差很大。(差——차)

韩语中,“差别、差异”和数学中表示余数的名词“差”都用“차”表示,因此“差很大”和“差别很大”是完全不同的意思。再如:

③*南部地方会下雪。(地方——지방)

“地方”在汉语和韩语中都有“与中央相对的行政区划”的意思,但在韩语中“지방”有“某一方土地”之义,可以表特指;而“地方”在汉语中用于对占地面积的描述时,通常表泛指,范围较大,前面有限定条件表特指时,应当改为“地区”更为精准。

属于该类偏误类型的汉韩同形词还有很多,如“锻炼 (단련)、方向(방향)干杯(건배)、根据(근거)、经过 (경과)、明白 (명백)、中间 (중간)、发展(발전)、方面 (방면)”等,都属于汉韩两语中意义不完全相同而较易引起使用偏误的类型。

2.同形异义

如果一组同形词的意义用法完全不同,并且学生自身无法打破对于母语中该词意义的理解,那么就完全不能正确运用。例如:

④*他是我们的大学总长。(总长——총장)

“校长”在汉语中表示各类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但在韩语中仅指中小学的校长,大学校长则被称作“总长”。再如:

⑤*李检查在办公室里。(检查——검사)

韩语中的“검사”有“检察官”的含义,前者为后者的简称;但汉语中没有该义项,作名词时只表“检讨书”之义。

由于一组同形词通常有着密切的内部关联,因此词义完全不同的同形词数量并不多,除了上面列举的两个词,还有“方便(방편)”“爱情(애정)”“动作(동작)”等,也属于该偏误类型。

3.附加义不同

以上类型是对理性义的分析,但对于一些同形词来说,理性义相同,而附加义不同,也极易造成偏误。例如:

⑥*他有抽烟的爱好。(爱好——애호)

汉语中,表示“对某些事物具有浓厚兴趣”可以用“嗜好”或“爱好”,但前者语义更重,且常含贬义色彩,如“不良嗜好”是常用的搭配;但在韩语中“애호”没有特定的感情色彩。再如:

⑦*我的家族都在北京。(家族——가족)

汉语中,“家族”多用于书面语,语义庄重、正式,而“家人”则更口语化;但韩语中“家族”和“家人、家庭成员”均用“가족”表示。

从中级词汇筛选出的汉韩同形词中,由附加义不同而引起偏误的同形词数量也不多,“当然(당연)”“放心(방심)”等词也属于该偏误类型。

综上,正确理解词义是准确使用的先决条件。识别一组意义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同形词,在初次接触时难度较大,一旦能够自主分辨,就会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不易混淆。因此对于这类同形词,只需多加记忆,在语句中反复使用即可掌握;而一组意义相近的同形词则是较易产生母语负迁移的主要对象,对于这类同形词,在区别时理性义和附加义都要纳入考虑范围以内,将“同”作为起点,先掌握基本义,再从“同”中辨异,深入词汇内部掌握引申义和比喻义等,最好将词放入不同的语句之中,体会在不同语境下所产生的新的意义。

二、词性偏误

1.首先,当一组同形词的词性不同时,学生会受到母语的负迁移产生偏误。例如:

⑧*他是班上第一高的人。(第一——제일)

韩语中,“제일”兼有数词和副词两种词性,修饰形容词时便充当副词的角色;而汉语中“第一”为数词,不能直接修饰形容词,因此应当将其改为表示相同意义的副词“最”才是正确的用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词性完全不同的汉韩同形词并不多,“一般(일반)”“成功(성공)”“动作(동작)”等,也属于该偏误类型。

2.其次,韩语属于黏着语,常用词形的变化表示语法意义,从词汇层面来说,一般而言,“하다”和“되다”通常做动词的词尾,有时“하다”也可做形容词的词尾,即一个名词之后加上词尾就可变为动词或形容词。例如:

⑨*他的参加号码是3号。(参加——참가)

韩语中,“참가”为名词,加上动词词尾“하다”才能做动词。而汉语中,“参加”只有动词用法,且与其后的名词“号码”不搭配,改为“参赛”更为妥当。再如:

⑩*我爸爸对中国很有关心。(关心——관심)

“관심”在韩语中只能作名词使用,可以受“有/无”的修饰;但在汉语中“关心”为动词,只能受副词修饰,因此将“有”去掉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

属于该类偏误类型的汉韩同形词还有很多,如“变化(변화)、努力(노력)、其实(기실)、同意(동의)、浪费(낭비)、收拾(수습)、勇敢(용감)、自然(자연)、自信(자신)、尊重(존중)”等,都是在韩语中可以进行内部词形变化从而改变词性,相较于汉语中的词性用法存在较难辨识的差异,从而容易形成使用上的偏误。

3.再次,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通常由双音节语素构成,以动宾结构为主体,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兼具词和短语的双重特征,有时可合起为一个词使用,有时可分开为一个短语使用,并且可在中间插入其他成分。但在韩语词汇系统中没有离合词的用法,而同形词中却有很多离合词的形式,如“结婚(결혼)”“让步(양보)”“放心(방심)”等等,当它们作为动宾短语分离后,需要在两者间插入其他成分,这是最难掌握的,且这些词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汉语离合词的使用规则,就易把离合词当成及物动词使用,产生偏误。例如:

○11*他结婚了一次。(结婚——결혼)

汉语中,“结婚”是一个动宾式的离合词,作为一个词使用时,可以说“他们结婚了。”作为一个短语使用时,可以说“他结过一次婚。”此时,“结婚”就相当于一个动宾短语,动词“结”之后已经出现宾语“婚”,不能再接其他宾语。但“결혼”在韩语中是一个单纯的动词,前后两个字不能够分离使用,只能通过词尾变化表示语法关系。

综上,正确判断词性是创造出符合汉语规则语句的必要条件。汉语不同于韩语,是没有标记的语言,因此在词性的把握上,尤其是对于数量较大而又较难识别的动词来说,必须在熟识汉语语法规则的基础上仔细辨别与母语间的区别,将类别相同、用法相近的词进行归类,借助例句,在句中的同一位置上反复替换,从而把握汉语在词类上的特殊之处。

三、搭配偏误

对于部分同形词来说,虽然两者同出一源,意义、词性和用法等方面均相近,但随着时间演变,在与其他词语搭配时也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若将母语中的搭配规则直接套用在汉语之上,就易出现不“地道”的情况。这一偏误类型大致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1.受汉韩语法差异影响而易引发搭配偏误的同形词。

○12*这件衣服比较不贵。(比较——비교)

○13*我给妈妈保证好好学习。(保证——보증)

○14*八比二多四倍。(倍——배)

在汉语中,“比较”作为程度副词,其后不能用否定式。如“*比较不贵”应变为“比较便宜”;而韩语中“비교”并不涉及副词的搭配用法,更谈不上其后成分的限定。汉语中,常与动词“保证”连用的介词为“向”,即“向……保证”;介词“给”常与名词“保证”连用,即“给……(做)一个保证。”而韩语中都是用助词“에게”,需要根据前后文选出准确的介词与其对应;倍数关系在汉语中也有较为复杂的表达方式,通常的格式可用“是N倍”=“多N-1倍”这一语法公式来总结,如“八是二的四倍”即“八比二多三倍。”

2.受汉韩语言搭配习惯差异影响而易引发偏误的同形词。

○15*我想去访问图书馆。(访问——방문)

○16*这次他的成绩很坏。(成绩——성적)

○17*他们的关系很坏。(关系——관계)

○18*他的汉语水平总是很好。(水平——수평)

汉语中,“参观”+地,“访问”+人,因此“参观图书馆”更为妥当。而在韩语中“参观(참관)”和“访问(방문)”后的宾语没有“地/人”的严格限制;韩语中,“成绩、关系、水平”等都用“好(좋다)”或“坏(나쁘다)”形容,但在汉语中,多用“好”或“不好”形容“成绩、关系”,“高”或“低”形容“水平”。

3.受汉语量词丰富多变影响而易引发偏误的同形词。

○19*一双花瓶。(双——쌍)

○20*这辆汽车能开三十段。(段——단)

汉语的量词与韩语的依存名词具有近似性,但并不完全对等,为了方便识记,可以进行简单对应,但韩语的依存名词数量远不及汉语的量词,因此用数量短语修饰名词是汉语学习的一大难点。以上面两个词为例,汉语中,成对的事物可以用量词“双”或“对”来修饰,通常情况下“双”多用于书面,“对”多用于口语,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因此必须根据其后的名词选择地道的表达方式;韩语中,车辆运行的速率称作“단”,与之相对应的汉语译作“码数”,简称“码”,如“五十码”,没有“五十段”的搭配用法。

综上,掌握汉语词汇的惯用搭配形式是确保汉语“地道”性、流畅性的重要标准。对于与母语搭配规则不同的词来说,需要在学习该词之初,就确定出不同的搭配形式,先将其当作固定搭配,套用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再对相同的类别进行归纳和替换,形成相应的词汇群,从而扭转母语的惯性搭配思维。

总之,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词汇处于中心地位,只有奠定坚实的词汇基础,才能清楚地表达自身想法,并且由于词汇教学存在于整个教学阶段的始终,具有长期性,因此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汉韩同形词的存在可以作为对韩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抓手,若可以对其进行详尽地对比,对产生的偏误现象进行详尽地分析,并运用到教学或备考环节中,势必会对汉语学习者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金铭 孙德金.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

[2]付裕.汉韩同形词与对韩汉语词汇教学[D].复旦大学.2010

[3]全香兰.汉韩同形词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4.6(3)

[4]黄贞姬.韩国语汉字形容词与汉语同形词的语义对比[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6)

[5]饶勤.离合词的结构特点和语用分析[J]汉语学习.1997(1).

论文作者:拜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中级阶段韩国留学生学习汉韩同形词的偏误分析论文_拜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