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计算机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_电脑论文

儿童计算机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_电脑论文

幼儿电脑教育任重道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任重道远论文,幼儿论文,电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闻观察

1946年2月15日,当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诞生的时候,恐怕谁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计算机将运用于幼儿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正逐渐在中国普及,电脑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

把计算机引进幼儿园,可以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和使用电脑这个工具的能力;可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应该说,计算机进驻幼儿园是信息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幼教改革的需要。面对特定的领域、特别的人群,电脑教育从走进中国幼教界的那一天起,注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电脑教育该不该从娃娃抓起

进行幼儿电脑教育的话题近几年来倍受关注。一时间,多方瞩目,众说纷纭。雄心勃勃、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者有之;激烈抨击,坚决反对者有之;举棋不定,驻足观望者有之……

恐怕很难再有一个话题引起中国幼教界如此针锋相对的争辩了。教育、心理学专家们各做各的调查,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正方这样说:

E时代已经到来,宝宝在将来如果没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必将会被社会淘汰。妈妈们让孩子尽早接触电脑是明智的,其利远大于弊。电脑带给孩子巨大的“头脑风暴”,将不可抵挡地成为未来孩子们认知世界的一个窗口。

支持者的研究显示,孩子使用电脑的学习速度比传统方法学习快三倍,原因是画面的动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儿童心理学专家认为,儿童需要在早期学习中使用电脑,因为这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一些专家们认为,两岁的孩子就可以通过感受电脑上声音色彩的变化来培养感知能力。稍大的孩子可让他们去玩电脑游戏,孩子们能学着去运用轨迹或操纵杆控制电脑中的角色,增强协调和反应能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尽早地开发孩子的信息素质,并不应受某个固定的年龄的限制。孩子的可塑性很大,求知欲很强,谁也不能确定他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什么时候可以学或不能学。就像让孩子从小接触音乐并不是想让他们当音乐家一样,儿童学计算机也不是一定要让他将来当计算机专家,而是为了让他们的视觉、听觉、反应和思维方式在电脑环境中得到发展,适应计算机的速度。为了让他们将来在信息化时代能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必备的信息教育只要有条件进行,早比晚好。

相对传统媒体而言,计算机能同时呈现文字、图像、声音、色彩等信息,也具有动画、播映、绘画等功能,是现代社会幼儿拓展视野的一大“窗口”。有的学者指出,多媒体电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游戏的工具,不仅能促进儿童智力,如,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促进儿童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动机等方面的发展。

研究证明,计算机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还十分重要。一方面,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一般都是成人,而计算机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为尽快学会计算机,孩子往往会改进与成人打交道的技能;另一方面,计算机作为一种中介物,使儿童与同伴之间交流的话题和内容更为丰富,互相帮助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这在一定程序上增强了儿童的合作精神。

反方如是说:

然而,电脑和互联网将会阻碍他们与小伙伴和成年人之间的交流。英国儿童协会组织协调人爱尔蒙表示:“孩子们需要得到健康的教育,但电脑则不能提供这种健康教育,因为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生生的教育,即与人的沟通和交流。”

他们认为,儿童的社会技能很大程度是在学校的课外活动中得到培育的,而现在儿童的大量时间却在电脑实验室度过。儿童过早接触电脑会阻碍他们的创造性,同时还将导致眼疲劳和肥胖症。而对那些经常在电脑上画画的儿童来说,他们用于绘画的能力也势必会受到影响,而且他们对其他同龄人的感情也变得不够敏感。因此,电脑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危害显得尤其明显,因为这是大脑社会化发展进程中最活跃的一段时期。

反对者大体提出了五大经典理由:

第一,对眼睛不利。电脑的互动性和它精美的运动声画效果,对幼儿甚至成人都有无法摆脱的魔力。在操作中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长时间地注视电脑屏幕,这对幼儿的眼睛十分不利。而且万一造成过度疲劳,会引起惊厥和癫痫。

第二,电磁辐射影响幼儿脑细胞的发育。长时间在电脑屏幕前,使孩子长时间处于电磁辐射之中,这将影响他们正在发育的脑细胞。

第三,影响社会技能的发展。幼儿正处于发展社会技能的重要时期,与伙伴的交往是获得这一技能的重要途径。但过早关注、沉迷于电脑易使他们对电脑产生眷恋,与小伙伴的交往兴趣下降,不愿融入周围的环境,长此以往致使其不仅在人际关系上有缺陷,而且不利于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亦可能会有被动性过强、不愿接受现实的倾向。

第四,影响思维技能和记忆力的发展。3-4岁是训练孩子记数、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若用电脑来代替大脑,孩子就缺少了锻炼自己计算能力的机会,长期这样就会影响孩子思维技能和记忆力的发展,而且长期使用电脑也容易使人的思维模式单调化,限制人思维的流畅性。

第五,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决定其肌肉组织较柔软、力量弱、耐力差,容易疲劳。而现在幼儿所使用的电脑,都是比照着成人的尺寸制作的。必然会导致孩子的身体的不良发育。

幼儿电脑教育任重而道远

不管争执得如何激烈,我们仍然阻挡不住信息化前进的步伐。无论商家、厂家、幼儿教育专家还是IT界都纷纷将电脑教育的方向瞄准幼儿教育市场。近年来,国际很多著名的公司,如,IBM等已经生产出适应幼儿操作的计算机和与之配套的小键盘、小电脑屏幕等,相应的,软件公司的产品也大踏步地向这个市场前进。如今,全国各地幼儿园正陆续地建立起电脑教室,但是由于发展得过于迅速,一些问题也凸现出来。

软件

一抓一大把 精品不好找

如今在现代父母逐渐重视幼儿计算机教育的影响下,许许多多的幼儿多媒体产品出笼。一个光碟中可能包括语文、数学、拼字、节奏、音乐、形状、颜色、花样辨别、配对、分类、押韵、创造力等诸多功能。面对如此多的花哨内容,想让家长们一下子就选择出适合自己孩子的软件可不容易:年纪较大的孩子对简单的软件毫不感兴趣,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复杂的软件令年纪小的孩子无法理解,当然更谈不上感到它的吸引力。

一位从事幼教软件开发的专业人士认为,一套好的幼教软件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软件的内容必须正确无误,并符合孩子的学习需求与能力。若能因此而引发孩子的创造力与求知欲,则更为软件中的佳作。

第二,电脑呈现的画面字体的大小与排列密度都比较合适。文字太多、太密都易造成孩子视觉疲劳。而图形、动画与声音的使用,也必须有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提升,否则,反造成使用时的干扰。

第三,软件使用时的操作说明或方式简单明洁、易上手。太复杂的设计,往往会让孩子在使用时感到困难重重,因之望而却步。

目前市场上口碑较好、畅销中的幼教软件很大一部分都是从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引进的,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民族特点的幼教软件还很少。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一位有个三岁孩子的金女士提出自己的困惑:“现在给孩子选一个合适的软件真不容易,看起来种类很多,可是用起来才知道大都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难道就没有一款经济实用的软件能伴随孩子成长进行系统教育么?”)

教材

落后于实践 可操作性不强

信息知识恐怕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知识了,可是我们目前常用的幼儿计算机教材似乎是远离时代的隐士。很多幼儿园进行幼儿计算机教学时都采用自编教材,导致家园教育无法统一进行。

(在软件市场,记者遇到了一位气愤的家长,他挥动着手里的几本书说:“我买的这套幼儿学电脑教材,说明上写着和现在地区幼儿园指定教学软件是同步进行的,我想给孩子买回家多指导孩子练习一下,可是回家和软件一对照才发现根本是驴唇不对马嘴。有的前面学过的内容被挪到了后面,有的内容就压根没有!损失了钱是小事,教错了孩子才是最让人憋气的!”这恐怕也是当前幼儿电脑教材市场存在的问题之一。)

另外,在幼儿园推行计算机教育不能是仅仅在教室增加几台计算机、在功课表上增加一两节计算机课,而应该是逐步实行教育信息化,立足教材,将平面文字变为立体操作。我们的教材还做不到这一点,通常是换汤不换药,与实际操作联系不够,不具备指导意义。

师资

关键在于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是搞好教学研究的关键。当前在幼儿电脑教育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师资队伍的几个问题:

观念上不适应 有的教师对于幼儿计算机教育持不理解、观望的态度,没有将“电脑的普及应从娃娃抓起”的思想切实武装进头脑,当然也就没有主动搞教研,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性别的缺陷 在幼儿园里大都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其暴露出的缺陷正如其优势一样明显。具体到电脑,一般来说女同志对电器、电路一类东西一向“敬而远之”,更别说让她们在学习使用电脑方面独当一面了。中小学虽然女性化倾向严重,但毕竟他们还有若干男教师,故而中小学的计算机辅助管理、辅助教学较之幼儿园红火得多。而事实也说明,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抓得好的幼儿园,大都有零星男老师把关。

知识结构的单一 其实,幼儿教师知识结构的单一,其责任在于我们不求知识更新、不求尽快适应社会的教育机构。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非常迅速,当前普遍存在着知识老化的现象。如果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不注意多多进修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很难胜任日益发展的幼儿计算机教学。

我们的幼儿计算机教育工作正处于摸索阶段,尚未有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经验可供借鉴,这就需要我们的幼教工作者勇于探索,尝试从各个领域各类活动入手,勇于实践,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前面的路还很长,要我们慢慢摸索。

中国幼儿电脑教育何去何从

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无论是社会性的还是家庭性的幼儿计算机教育早已起步,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例如,德国百分之八十的家庭为孩子配置了计算机,并且孩子的计算机配置普遍比成人使用的档次高、功能全;在美国,十年前就有四分之一的幼儿园配备计算机,而在今天,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有了计算机设备。在西方发达国家,孩子从小开始学计算机蔚然成风,幼儿教育、幼儿游戏、计算机教育软件更是层出不穷。

发达国家的今天,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我们的明天。不论从理论认识的角度来看,还是成功经验的角度来看,我们都认为开展幼儿计算机教育已是水到渠成。2000年11月,我国香港地区的幼儿教育及服务联会与EVI教育亚洲公司合作,专门为儿童设计和开发幼儿园网上教育平台。相对来说中国大陆的幼儿计算机教育还不够发达,然而其蓬勃的发展势头已经初现端倪。

由于在学前教育中,计算机教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目前很多家长甚至一些老师对儿童的计算机教育存有疑义,解开他们的疑惑,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教育作用,使计算机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指导孩子正确使用计算机,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目标。

另外,我们呼吁,当务之急是开发适合中国儿童水平的幼教软件。市场上学习软件虽不少,但水平高的软件多为新加坡或日本等国出品,在文化背景、学习内容等方面不能完全与我们的儿童教育吻合。国内有些软件公司也盯住了幼教软件这一空白地带,急功近利地推出幼教软件,但盲目开发的软件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希望日后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幼儿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上,共同提高幼儿计算机教育水平。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幼儿学电脑的必要性,各地幼儿园积极踊跃地进行幼儿电脑教育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些幼儿园甚至花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出适应自己幼儿园应用的幼教软件,一批具有借鉴意义、摸索中的产品涌现出来。

当我们步入21世纪的门槛,面对着“知识经济”的惊涛骇浪,我们肩负的使命是:为我们的下一代提供更好的现代技术教育方法,为我国的未来造就出一批更有竞争力的下一代。因此我们真诚地呼唤有民族特色的国产幼儿教育软件品牌。

标签:;  ;  ;  ;  ;  

儿童计算机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_电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