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政策与环境保护_环境保护论文

对外经贸政策与环境保护_环境保护论文

对外经贸政策和环境保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经贸论文,环境保护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现行对外贸易政策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我国环保事业也有促进。但其某些方面实施后对生态和环境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为此中国对外经贸政策正在并将继续在某些方面进行调整。

历史的烙印

我们对外经贸政策是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制定的。具体体现在出口、进口和利用外资三个方面。因此,我国外经贸政策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也就需要从这三个方面,以历史的眼光进行具体分析。

(一)在出口方面,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们也走过了一段以发展原材料性初级产品出口为主、通过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的道路。这种外汇资金的积累,对于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工业化进程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在一些方面导致了盲目开发出口产品、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的弊端。特别是80年代以前,我国实施的对外贸易出口战略,实际上是以量取胜的战略。恐怕当时只能以量取胜,不可能以质取胜。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它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出口了大量廉价的石油、矿产品、农产品和畜牧产品,造成了我国石油、矿产资源不断减少、农田土壤质量普遍下降、草原退化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二)对进口的废旧物资缺乏监管,导致了洋垃圾事件的发生。

80年代以前我国就开始进口废旧物资,到90 年代达到了高潮。 以1995年为例,当年我国进口了56万吨废塑料,200万条汽车旧轮胎, 90万吨废纸,133万吨废钢铁,120万吨废铜,36万吨废铝,近5000万美元的废船。我国之所以大量进口废旧物资,其积极作用表现在:(1 )在某种程度上,废旧物资的利用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一定的就业问题。(2)进口废旧物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3)最重要的是进口废旧物资缓解了国内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状况。但也带来了负面效应,主要是造成了一些环境问题。在进口的废旧物资中有些是极易污染而在目前条件下难以控制其污染程度的。如生产再生塑料制品的乡镇企业,其环保措施不力,资金投入不足,技术设备落后,造成了废水、废气和噪声的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国内外不法商人钻我国进口废旧物资监管不严的漏洞,相互勾结,偷梁换柱,向国内转运有害、有毒废物和生活垃圾,导致了洋垃圾入境的恶劣事件,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三)在利用外资上过分强调规模与速度,忽视了环境的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利用外资的金额已列居世界第二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从环境的角度看,总体来说,外商投资企业大部分比较注意污染防治问题,尤其是一些大跨国公司具有先进的环保技术与设备,在引进这些公司的资金的同时,也把他们的先进环保技术和设备带到中国,对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方面起积极作用,有利于这些先进技术在中国的推广。但是也有一些中小三资企业利用我国环保环境标准比发达国家松,以及一些地方环境管理制度不严格,将国外一些已受到限制或达不到环境要求的产业转移到我国来,把我国当成它们污染产业的避风港。特别是在1994年我国发布投资产业指导政策之前,这种状况是比较严重的。仅以1991年为例,据统计当年外商在我国设立的生产企业11515家,协议投资额为87.71亿美元,其中在污染密集型产业中设立的企业高达3353家,占生产企业总数的29.12%,协议投资额为32.27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36.80%,从投资的行业来看, 这些投资的污染密集型外资企业主要在橡胶、塑料、化工、化纤、制革、印染等行业。其中,橡胶塑料是投资最多的行业,约占污染企业总数的20%左右,其次是化工、化纤。从投资的区域看,污染密集型的外资企业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如广东、江苏、上海、深圳、山东、福建、北京、辽宁、浙江等地。其中广东的污染最为严重。从投资的来源来看,污染密集在外资企业主要来自韩国和港、澳、台地区。

更恶劣的是,一些外商投资者还将国外已明令禁止的对人体有严重毒害的生产工艺和化学品转移到我国,而又不重视防尘、防毒设施的配套引进,致使工人恶性中毒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危害了我国职工的身体健康。

积极的措施

上述严重情况,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积极地调整我国对外经贸政策以促进我国对外经贸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一)与国际环境和贸易政策接轨

我国积极参与了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会议,密切注视国际贸易与环境政策的影响,维护国家的利益。我国还参加了联合国环境署与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组织的贸易与环境问题非正式高级圆桌会议、联合国环境署与国际商会举办的企业环境行为部长级会议、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关于贸易与环境的讨论等。我国以认真的态度履行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包括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协定书、巴塞尔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化公约、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总之,积极参加国际上有关的环境与贸易组织,遵守履行国际公约,并及时调整我国有关的环境贸易政策,努力向国际接轨,这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声誉,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

首先调整并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并以此作为契机,建立我国的绿色产品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推广于环境有利的产品,特别是环保技术和设备的出口。

初级产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进一步下降。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为代价的初级产品贸易受到严格禁止。同时,由于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和节能技术的采用,许多初级产品,特别是某些自然资源型的出口商品,尽可能逐步提高其出口加工程度,以避免某些国家以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为由实施征税或其他贸易限制。

加强发展和扩大绿色产品出口。由于环境保护的深入开展,绿色产品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世界商品发展的潮流。绿色产品出口,包括从“绿色食品”到“绿色用品”,从“生态玩具”到“生态时装”,从“绿色冰箱”到“绿色汽车”等,范围十分广泛,前景十分广阔。

(三)调整进口商品结构

为配合提高我国环保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将积极引进适用的环境无害技术和设备,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并积极推广ISO14000国际标准,建立产品生产的“环境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环境标志制度,力争尽快与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相衔接。

(四)大力引进有利环保产业

1997年12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规定了鼓励外商向高技术、无污染、保护环境的产品和技术投资,而限制向那些有污染的行业投资,严格禁止向那些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业投资。这一政策,对于引导外商投资的健康发展,对于建立我国的环保产业都将起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国际环保市场崛起

近年来日益众多的国家空前大幅度增加环保投资,表明国际环保市场将迅速崛起,同时争夺环保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据联合国发展署预测,至2000年前,全球将投资约5000亿美元,用于改善环境设施,完善有关服务。该机构的有关报告认为,随着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从1992年至1996年,工业化国家用于环保治理的费用平均递增12.7%,而此前5年则为9.35%。同期, 工业化国家私人企业用于发展环保产品的投资平均递增19.7%,而此前5年为12.9 %。 1992 年至1996年东南亚地区上述领域投资年均增长21.2%。预计1998年东南亚地区在环保领域的投资增幅仍可达到10%以上。1996年,亚洲环保市场占全世界总份额的30%左右,1985年仅占17.5%,预计2000年可达35%—38%。

发展环保工业已成为许多国家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和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环节,同时该产业已同发展、开发新能源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无论开发领域、应用前景和潜在市场都十分诱人。过去人们所指的环保产业,仅限于治理空气污染、废水、垃圾、噪音、土壤及海洋污染和环境监测的产品、设备、服务及技术。现在则已扩大到防止和减少污染、节省能源和减少资源投入等效应的新领域。由此衍生出多种新的产业和服务部门,诸如再生能源开发、废旧家用电器的回收处理、节能服务业等等。环保工业的发展还将推动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兴旺。

我国应抓住大好时机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大环境都是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大好时机。今年我国已明确提出加大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一些发达国家,从全球的角度出发,特别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愿意通过合作和合资的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环保产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国间通过县市之间建立环保友好城市、建立生态环境示范工程等进行环保科研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也正在迅速发展。因此,我们要抓住时机,利用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发达、技术先进的优势,积极寻求国外环保公司的投资,尽快建立起我们技术起点高的环保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标签:;  ;  ;  ;  ;  

对外经贸政策与环境保护_环境保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