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推进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群论文_罗伟恒

联合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推进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群论文_罗伟恒

肇庆市高要区林业局

摘要:发展生态经济是保持和提升城市生态优势的战略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和重要支撑。当前区域竞争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生态环境的竞争,哪个地方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地吸引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就能占据竞争的有利地位。发展生态经济日趋成为当今市场经济的主流,然而,我区大部分落后山区,生态经济依旧相当落后,针对当前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利用山区有利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经济发展共同协调,加快发展珠三角区落后山区经济,平衡整个珠三角地区生态经济,进入区域性联合发展的时代。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设;森林城市群

去年,国家林业局批准“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为国家级森林城市群示范区”,要求广东率先在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上实现突破,努力将珠三角地区打造成林城一体、林水相依、生态优美、绿色宜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城市样板。珠三角地区各市县在推进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的底子和进程不平衡,特别是经济较为困难的山区县城市绿化水平不高,市区绿化档次低,在城区或近郊可供市民休闲的绿地和公园少,与市民日益需求的城市生态空间不相协调。针对上述,我认为应以下几个角度去分析解决:

一、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城市生态空间,以我区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为突出特点,增加森林、湖泊、湿地面积。相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将农村废弃地、其他污染土地、工矿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在城镇化地区建设绿色生态廊道。

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增加城市生态修复的投入,优化已经建成的绿地,提升绿地的生态效应。做到城市的水域、绿地和山地不因城市发展而减少,城市的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质量不因城市发展而降低。生态绿地的按不同的功能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

2、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发展绿色经济,共同参与,努力提升全民绿化行动水平。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提高全社会参与绿化、爱护绿化的意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创造媒体氛围,引导市民关注绿化,提高审美,充分享受绿化成果,让绿色生态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培养市民绿色家园意识,自觉爱护环境、爱护家园。

3、从森林围城到森林进城,从绿色廊带到绿色村庄,大手笔建绿、护绿,努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截至目前,2017年完成退化林修复2500亩、森林抚育7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36万株。全区森林面积达到193.3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749.45万立方米,林木绿化率达到60.83%,森林覆盖率达到60.47%。下一步我区将排查列出相关薄弱环节,造亮点、显特色,严格按要求完成“林业四大工程”,优化四大工程方案,从勘察、设计抓起,以使建设的绿地最大化发挥其生态功能。

4、重点计划并完成如下工作:一是一是构筑生态廊道,优化森林网络,以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三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龙头,全面建成覆盖全区的生态安全屏障框架;二是发展近自然林,提高资源质量;三是活跃森林旅游,繁荣特色产业;四是加强灾害监控,保障森林安全,五传承岭南文化,建设森林城市。要通过扎实地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让森林进山、下乡、上路、入城、建湖、拓海,构建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让人民群众更加关注森林、亲近森林、享受森林。

二、我区现有省级森林公园2个、县级5个,镇级12个;湿地公园4个。纵观整个珠三角地区,目前我区两园建设存在发展偏慢、功能单一及生态性不强等不足之处,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方针的矛盾日渐凸显,故应从基础根源出发,充分利用全区森林资源众多、湿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建设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使之成为生态扶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引擎和重要支撑,着力创造绿色消费、制造绿色业态、实现绿色增长,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增加森林资源、有利于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新体制。

1、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理念

森林公园以大面积人工林或天然林为主体而建设的公园。

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明确目标,有序推进“两园”发展

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并发挥森林、湿地多种功能,应突出森林、湿地的自然生态特征和地域景观特色,从维护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保护栖息地等基本要求出发,通过人工修复或重建森林、湿地生态景观,最大限度保留自然丛林生态特征和风貌,保护公园生物多样性。各地应以“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为原则,结合本地森林资源和湿地情况特点,优先将功能区位重要、保护价值高或者受威胁严重的资源纳入到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两园”建设任务和布局。

努力达到应建尽建,加快推进“两园”建设管理,我区计划2017-2020年建设森林公园 12个,湿地公园2个。对已建立“两园”等级进行逐步提档升级,注入新主题、新元素,以点到面,盘活“两园”的生态经济;树立品牌,形成优势,使建成的“两园”全面发挥其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使其真正利民、惠民和富民。

三、加大精准投入力度,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加强资金使用绩效监管,提高资金使用实效,切实提高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形成林水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空间格局,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宜居城市,全面构建森林生态屏障、城乡绿地、水系湿地生态、绿色生态廊道等四大生态体系,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城市绿化增量提质、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扩面、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

森林公园要提质增效,首先就是要强化顶层制度设计,明确思路,厘清边界,拟定措施。在森林公园内调整预留经营项目,从市级层面通盘考虑发展低碳、绿色、度假、休闲产业,带动公园周边区域及全市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学习浙江等其他省市优秀经验,在满足市场对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等需求的同时,集思广益探讨如何规范建设管理,出台相应制度、标准,使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特色美食、优越产业相互链接。已经建成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应因地制宜汇入新元素、新主题:

1、增加观赏性特色园区。如:樱花园、牡丹园、玉兰园、金脉爵床、红叶枫等观花、观叶性较强的植物园。

2、增设儿童休闲区、体育运动区和攀岩探险区等功能性区域。

3、建设成主题公园,如注入地方特色主题、文化传统主题、动漫主题等。

“山.湖.城.江”,满目青翠,生态优美,已经成为城市最具吸引的亮丽“名片”。宜居、宜游、宜业的“森林之都.美丽城市”,城市生态的“管家”应该坚持依法管控,提高建设和管理的法治化水平;营造良好氛围,树立全民爱绿意识。提升全民绿化行动水平,打造绿色园林、文明生态现代化城区。

参考文献:

[1]、《广东将出台珠三角森林进城围城规划—顺应绿色发展》 2012年6月23日 南方日报

[2]、《广东加快推进森林围城森林进城》 2011年11月21日 中国广播网

[3]张虹欧,岑倩华.国外城市开放空间的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7,5:78-80.

[4]杨光梅,李文华,闵庆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国外学者观点[J].生态学报.2006,26(1):205-212.

[5]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9,19(5):607-613.

[6]余新晓,鲁绍伟,靳芳,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5’25(8):2096-2102.

[7]靳芳,余新晓,鲁绍伟,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34-157.

[8]梁美霞.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景观生态建设[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13-15.

[9]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S].

论文作者:罗伟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联合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推进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群论文_罗伟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