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数学课堂活动设计有效性的思考,围绕“读懂学生,制定教法”,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何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最好的教学方法。基于学生的经验,顺学而教;了解学生的思维,找准起点;暴露学生的错误,先试后导;重视学生的体验,相机引导;关注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
关键词:学生 教法 有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们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学会读懂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这样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才能平衡“学生学”与“教师教”。
一、基于学生的经验,顺学而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还要充分地了解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用足用透来源于学生的材料,结合教材的知识和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层层深入地指导。
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巧妙地利用课堂前测,引导学生从易到难,从直观到抽象层层递进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二、了解学生的思维,找准起点
奥苏伯尔在其巨著《教育心理学》中写了这样的一句话:“假如要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十分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尚未获得哪些经验,这样才可开始新知的传授。即使学生的已有认识、思维是错误的,也给新知的探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成为了教学的起点。课堂提供机会展现学生的错误思维,找准了教学的起点。正是错误孕育了真知,正是错误让课堂更为精彩!在这里,朝着一个“实”字前进,追求数学教学最本质的养分,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公式,而且渗透了化归、变与不变的函数思想方法,培养了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暴露学生的错误,先试后导
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黑格尔曾这样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经历复杂性,远离谬误实际上就是远离创造。过度地避错会大大扼杀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及探索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对待学生的差错呢?下面的这个设计恰恰是暴露了学生的错误,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在差错中学习。
一位教师是这样演绎“三角形高的教学”。课件出示三角形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本对高的描述,尝试每一类选一个三角形来画高,画好一条后,再想想在这个三角形中还能画其他的高吗?
四、重视学生的体验,相机引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已从获得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数学教学已不能只是单纯地“传授数学知识”,而是更加关注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理解,体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
五、关注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
特级教师田立莉感慨地说:“课堂教学,这是最平常又最广泛引人重视的教育问题。最平常是因为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天天在课堂里教与学;最广泛引人重视是因为它是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主产地。”但接受教育的大集体却存在着差异,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有效呢?无论是教师知识的传授,学生技能的训练,还是师生心灵情感的交流,都应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区别对待。可以通过设计可选择性的学习内容;分层的学习活动;多样的教学方法;多元的评价手段等让学生在差异中成长。
比如,在《认识圆》的一课中,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直径、半径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画圆,在画圆的活动中,画出圆的基本特征。教师根据层次性的探究目标,把画圆的活动设计成三个探究性活动进行。
总之,为了学生,了解学生,读懂学生,善于把握学生的学习,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做学生最好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数学课堂充满“效益”与“笑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章建跃 建构主义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3]陈厚德 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4]巴班斯基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基础。
论文作者:何兰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学生论文; 角形论文; 教师论文; 错误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最好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