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机制与路径研究
赵志强,黄泽文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 :文章首先提出了“五脉相通”的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机制,包括动力机制、政策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耦合机制,接着提出了“四循环”的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路径,包括理论学习路径、实践内化路径、理实一体路径、研究探索路径,其作用是接收、掌握、启发、指导。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载体
高职大学生的创新素养既是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创新因子,这些创新因子对高职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有重大而积极的价值。而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培育机制与路径,则是在二者之间架起桥梁,取得成效的关键。下面从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因子的角度,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机制与路径等方面进行研讨。
第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总资产报酬率带来负效应,另一方面其对非利息收入占比带来正的效应.这表明,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积极应对其大环境的改变,转换其单一的盈利模式,重视非利息收入业务,朝向多元化盈利模式发展.
一、“五脉相通”的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机制
“五脉相通”的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机制包括动力机制、政策机制、耦合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动力机制包括内生动力机制、外在推动力机制。其中内生动力机制更具根本性,是基础,是核心。外在推动力机制更多地表现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为创新实施的激励措施。政策机制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耦合机制是体系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匹配、互动,以形成合力。运行机制包括平常运行机制、问题解决机制、自我调适机制。评价机制包括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
(一)动力机制
1.内生动力机制。内生动力是根本机制,是其他一切机制的基础,也是核心,没有这个机制,其他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内生动力机制的形成,一靠使命感,二靠责任感。要让我们的高职学生明白,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他们身上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在这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具体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引导和熏陶:首先,塑造富有创新气息的校园文化。其次,对创新多方面激励,学生受到鼓励后自然热情高涨。再次,建立良好的有关怀氛围的小环境。最后,要打破各种束缚。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
河流的生态水利工程就是为了能使河流保持原有的自然属性,同时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河流生态系统本身健康发展的需求[8]。
1.平常运行机制。主要是创新管理的组织机构、运行程序和管理制度。一个良好的创新运行机制,能够使高职院校创新活动在正确决策下得以持续不断地高质量、高效率地运行。在运行机制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应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进行决策、指挥、控制、信息反馈的组织、制度,并成为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才能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要求。
(二)政策机制
2.微观政策层面。微观政策层面主要是对宏观政策的细致落实,是要把学校层面的宏观政策,细分到各个部门、各个二级学院或系部。如果说宏观政策是指引方向,那么微观政策就是“钉钉子”。再好的宏观政策,如果没有“钉钉子”的微观政策支持,都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1.宏观政策层面。宏观政策层面,首先是高职院校应该制定鼓励教师和学生创新的有关政策,明确创新行动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目标,包括对创新行动的人力支持、物力支持、财力支持。在高职教师学生创新行动方面,宏观政策的支持,不可或缺。
任何创新都需要政策支持,高职院校的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尤其如此。纵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政策支持创新的方面,案例也非常丰富。我们应该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有益创新的政策机制因素,建立有益于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政策机制。
(三)运行机制
2.自我调适机制。自我调适机制是从不平衡到平衡状态的一种动力机制,解决的是改善与提高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自我调适机制,从高级层面来说,是学校层面,主要是通过各种指令来调节、解决各种系统之间在运行过程当中发生的不匹配问题;从低级层面来说,是各部门、各二级学院或系部的相互适应与自我调适。通过自我调适机制,保证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行状态。
2.外在推动力机制。外在的推动力与内在的动力机制互为表里,都是要解决创新的动力问题。它更多的是表现为各个层面的对创新所给予的激励,主要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奖励与激励,以及为创新所营造的良好的大环境。内生动力与外在推动力哪一个更重要?这是因对象不同而有所差异的。对于经历过磨炼的成人来说,内心世界已经比较成熟,能够经得起各种冲击和挫折,其创新行动的成功,往往根植于其内心世界的强大。对于他们来说,不断培育、强化其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外在推动力倒是次要的。有些无关痛痒的奖励,对他们来说是无足轻重的,他们更看重的是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否。而高职学生还处在人生发展的第一阶段,与前述的成人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于他们来说,教师的肯定、同学的赞扬、学校的激励,显得更直接,更实在,因而也就具有更重要的价值,我们要给予充分重视。
改善监测手段,进一步加强城市水文、气象站网建设,优化布局,扩大监测范围。提高预报精度,进一步充实技术力量,更新仪器设备,改良预报方案。形成规范的城市气象、水文、防洪与排涝工程险情、洪涝灾情信息报告制度。科学预警,对江河洪水、山洪灾害、暴雨内涝、台风暴潮等不同灾害,合理划分灾害预警级别,设置简洁易懂的警示标志,便于公众理解并采取预防措施。增加预警信息发布的手段,提高信息发布频次,扩大信息覆盖范围,保障预警信息及时传达,为公众争取足够时间采取防范措施。
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创新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平常运行机制、问题解决机制、自我调适机制。
如前所述,“我”的觉醒也包括“我的时间”的觉醒,即“我”应该有自由支配“我的时间”的权利和能力。时间造就生命,而“我的时间”造就了与众不同的“我”。
二、“四循环”的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路径
1.理论学习路径。课堂是创新素养培育的最直接的第一路径。没有理论的武装与指引,创新就只能是零碎的、不系统的,甚至是低层次的。通过课堂创新素养教学这一路径,可以把全面的、系统的知识传达给学生。而且,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可以互相激发,理论不再是躺在书本上的死知识。在对创新知识的教授、讨论、探讨过程中,创新自然地融入学生心中。与其他课堂相比,以创新素质培育为重要目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应该更有创新的感觉、创新的气度,例如有更高的包容性与自由度,允许不同的、叛逆的甚至是荒诞不经的观点、看法存在,并有自由发表的空间。在创新教育的课堂上,做到师生平等,甚至允许师生角色互换。真正做到一切创新的观点都得到肯定,一切创新的做法都得到褒扬,从而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激情。
其作用是对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接收、掌握、启发、指导,包括理论学习路径、实践内化路径、理实一体路径、研究探索路径。
2.实践内化路径。高职学生在课堂上和教材中学习、感受、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创新知识,之后必不可少的就是实践内化环节了。实践内化路径包含正向检验与负向检验两个维度、两个方向,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二者都需要教师、导师的辅助、指导、激励、安慰等必要的辅助教育。
3.理实一体路径。这种路径的特点是边创新,边学习;边学习,边创新。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主要方式是在模拟或实际创业或者类似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对创新知识学用结合。其优点是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理实一体化的创新学习路径,需要项目制、任务式教学形式的支持。有了具体的项目和任务,学生的创新学习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载体。
4.研究探索路径。这是最高层级的路径,是在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之后,脱身出来,对创新的总结、反思、提炼,从而形成高职学生自我独特的创新认知,特别优秀的学生对创新本身有一定程度的贡献。创新教育的研究探索路径,既需要有顶尖的学生,也需要有顶尖的导师,还要有项目、经费、政策的支持,其最佳运作方式是在研究所或者实验室内进行。这个层面属于创新教育的精英化培养了。
高职学生的创新素养的培育,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渠道。借鉴、吸收、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因子,并在载体、机制、路径等各个方面做好综合设计,注重整体效果的优化,是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素养,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等调控。这从1个角度提示MLAA-22编码的蛋白可能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MLAA-22 cDNA全长3067 bp,染色体定位于17q11.2。综合对于MLAA-22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结合MLAA-22来源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U937的cDNA文库,且在M5中特异性高表达等现象推测MLAA-22可能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田博文.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价值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8,(10).
[2]刘志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质优化创新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4).
[3]周魏非.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and Path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reative Literac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ZHAO Zhi-qiang,HUANG Ze-we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Fine Art,Zhejiang Financial College,Hangzhou,Zhejiang 310018,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of innovation literacy training mechanism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which includes motive mechanism,policy mechanism,operation mechanism,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coupling mechanism.The dynamic mechanism includes endogenous dynamic mechanism and external driving force mechanism.Among them,endogenous dynamic mechanism is more fundamental.Its function is to give birth,support,efficiency,inspire,join forces.The "four cycles" path desig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reative literacy cultivation includes theoretical learning path,practice internalization path,practical integration path,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path,its function is receiving,mastering,enlightening and guiding.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literacy;training vector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44-0078-02
收稿日期: 2018-12-09
基金项目: 本文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成果之一(1711001)
作者简介: 赵志强(1964-),河北易县人,硕士,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黄泽文(1992-),浙江丽水人,硕士,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文化研究。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大学生论文; 创新素养论文; 培养载体论文;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