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车载三脚架的思考和优化论文_尹浩霖1 张心齐1 潘韦玮1 任亦然2(通讯作者)

关于车载三脚架的思考和优化论文_尹浩霖1 张心齐1 潘韦玮1 任亦然2(通讯作者)

(1.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400070)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辆在道路行驶中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时,应在车后一定距离处设置三角警示牌。目前车载三角架作为警示牌的使用存在诸多不足,本文立足更加安全的道路交通,希望通过对其进行自动和智能设想、设计和改造,完善三角警示牌的功能。

Abstract: The provisions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Road Traffic Safety: When a motor vehicle fails or a traffic accident occurs on a road,a warning triangle should be placed at a certain distance behind the vehicle.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in the use of the car tripod as a warning sign.This paper is based on safer road traffic,and hopes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the triangle warning sign by automatically and intelligently conceiving,designing and transforming it.

正文:

一、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在常规道路上,机动车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交通事故需要紧急泊车时,应在车后50m至100m处设置三角警示牌;在高速公路上,该警示标志设置在150m外,若遇上雨雾等视线不良天气时,设置距离提升志200m。纵观当下,机动车紧急泊车后警示标志的设置和摆放过程及摆放位置,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摆放距离不足:一些机动车主在道路交通参与时需要紧急泊车,架设了三角警示牌,但放置的距离很近,几乎就放在车尾几米处。警示牌这样的放置形同虚设,来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很难发现,即便是发现了也会因为距离过短而处置不及,极易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

2.摆放过程的安全性欠考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要求,三角警示牌摆放距离不低于50m,高速路上的摆放距离可达200m,在其摆放过程中,操作者行进路线不是沿安全区前往规定地点摆放,而是在道路中间径直前往,这就埋下了2次事故的隐患。

3.三角警示牌缺失,运用非规范标志:一些车主,尤其是二手车车主,购买时没有关注车辆应该具备的安全附件,当需要使用时找不到,怎么办?现实生活中,这些车主在紧急停车后,用灭火器、树枝和衣服等非规范标志物品替代三角警示牌,根本无法起到对来车的警示作用,很容易引发次生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三角警示牌的本身缺陷:设计方面,为了便于携带,设计尺寸相对较小,其反光材料属于被动发光;在生产上,小部分生产厂家因贪图蝇头小利,使用反光材料的性能达不到相应的国家标准,但由于其价格便宜,一些车主为了应付检查而购买,一旦需要紧急停车需要使用警示牌时,离二次事故的发生亦不远耶!

二、车载三角警示牌的优化思考

合理利用当前车载三角警示牌的功能,体现他物美价廉的实用性,但主管部门要加强该警示牌在车辆上的状态,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教育道路交通参与者,让大家明白:一旦车辆在道路上需要紧急泊车,能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要求在规定位置规定方法摆放规定的警示标志,并开启机动车示宽灯示警。

对现有三角警示牌的优化设计,使其不仅能实现现有功能—被动反射光线以警示来车,而且通过改进,使其具有,适当增加高度,以提高观测的距离;增加主动光源,实现光学警报;利用智能模块设计,一键完成自主摆放过程;设计安装蓝牙模块,实现手机远程监控等。通过装置本身结构改进以实现该警示牌功能的完善,提高交通参与的安全性。

1.主动光源设计,实现远距离示警。将原有三角架进行镂空设计,嵌入LED光源,利用单片机编程对其点亮(常亮);三角架底部采用圆管设计,内部LED光源采用流水灯设计,能实现指示方向独立向左、向右和同时向左右,已达到警示来车该车道有紧急情况,请按指示变道,亦可根据不同气候条件,调节光源的强度。

2.增加智能模块设计,实现装置的一键自主摆放过程。利用遥控或传感技术,即可实现自主循迹远距离摆放,亦可利用遥控器进行定点摆放,避免或减少交通参与者放置过程中的二次安全事故,且能利用编程准确计算出警示牌的摆放位置,并能实现。

3.增设蓝牙模块,实现手机的远程控制。编写警示牌控制APP,完成手机和装置的无线信号连接,实现手机对装置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和变速的功能,对自主控制的有益补充,以满足实际需要,亦可信息传送技术,把事故相关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和现场照片及时推送到某导航系统或交管系统中,以供其它司乘人员及时查询。

4、通过以上优化方案设计,装置必然增加底座、控制装置、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装置、电源模块和机械移动装置,重量和体积都会增加,支架的管式设计减少了上不得风阻,降低了装置的中心,抗风能力增强,电气设备的水密设计亦能增强装置在恶劣环境中生存能力和示警能力。

三、结论

当前“大众创业、全名创新”潮流下,探索对车载三角警示牌的优化升级,利用遥控或传感技术以及单片机编程和控制能力,实现装置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模块化设计,亦可利用3D打印技术对关键部位的一次成型制作,提高装置本身的生存能力,进而提高故障机动车司乘人员的安全性,有效避免道路二次事故的发生。

论文作者:尹浩霖1 张心齐1 潘韦玮1 任亦然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关于车载三脚架的思考和优化论文_尹浩霖1 张心齐1 潘韦玮1 任亦然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