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伟[1]2001年在《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蒙古林砾岩油藏为例,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主要研究了该油藏的储层特征和剩余油分布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研究了该油田的岩矿特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储层四性关系,即:电性与岩性、岩性与物性、物性与含油性、电性与含油性,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解释图版;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并针对该油田底水锥进的特点,详细研究了该油田的隔、夹层的分布及其对油水运动的影响;油藏水淹特征,最后研究了该油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圈定了剩余油的分布范围。 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对研究区地质资料的分析和大量的室内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蒙古林砾岩油藏岩矿特征具“两低”的特点,即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低。2.储层孔隙以次生孔隙为主,原生孔隙较少;束缚水饱和度高,无水采收率低, 但最终采收率高。3.储层孔隙度与声波时差、渗透率与自然电位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该储层 可划分为中孔、低渗孔隙型储集层。孔隙度变化不大,而渗透率差异明显,其 分布与小层层位、岩石结构类型、储层沉积微相等因素有关。4.该油田隔、夹层的分布明显受沉积微相的控制,从A5小层到A7小层,其发育 成度、稳定成度和连通程度依此增强。5.储层严重的层间、层内、平面、微观非均质性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平面上油水运动规律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剖面上水洗状况及不均匀;大量的高 渗透结构与构造导致不少油井水窜、水淹;水淹特征除受沉积微相、渗透率影 响外,还与开采方式有关。6.剩余油的分布纵向上主要集中于油层的上部,平面上集中于锥间带及隔、夹层 发育区,此外受断层牵引的构造高部位以及受沉积微相影响的弱水淹区也是剩 余油集中分布的地方。
高博禹, 彭仕宓, 刘红歧[2]2005年在《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文中认为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岩石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层间差异明显,测井资料解释难度较大。以取心井岩心分析为基础,分别研究砾岩、砂砾岩储层岩石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两两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分岩性的砾岩和砂砾岩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应用解释模型对研究区162口井进行了二次解释,结果表明,分岩性建立的解释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方法对提高砾岩油藏储层测井精细解释的准确性具有实际意义,为进一步的地质建模和剩余油挖潜研究提供基础。
李继红, 曲志浩, 岳乐平, 肖伟, 杨亚娟[3]2003年在《二连盆地蒙古林砾岩油藏阿叁段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指出该文应用二连盆地蒙古林砾岩油藏的动、静态资料,对砾岩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作了精细描述。蒙古林砾岩储层属于辫状河叁角洲沉积,沉积条件和成岩作用不仅控制了储层的宏观展布、层内韵律、隔夹层分布和孔、渗的变化,而且使得砾岩储层具有明显的分区性,西北区表现为块状结构,向东南区逐渐变为层状结构。同时结合砾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注采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指出剩余油分布受沉积微相、构造条件、注采方式和增产措施等因素的控制。特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分布主要集中于局部构造相对高部位,块状结构区的锥间带,以及层状结构区两口注水井间油层的上部;水下河道微相的储层以中到低渗为主,水驱效率不高,仍为剩余油相对富集区。
梁官忠, 彭仕宓, 楚泽涵, 岳军, 闫玉民[4]2005年在《二连盆地蒙古林砾岩油藏微相特征及对开发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综合运用岩心观察描述、分析化验、测井等资料,探讨了二连盆地蒙古林砾岩油藏沉积微相特征,并深入研究了不同微相的沉积特征、电性特征、储集特征及展布规律;结合生产动态分析及油水运移规律研究,就沉积微相对油水运动规律的影响等进行综合研究,探索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辫状河叁角洲平原、前缘亚相的五种沉积微相砂砾岩体,不同微相具有各自特色的岩性及储集条件;储层的含油性、砾岩体的分布等,乃至油水运移规律、剩余油分布等,均明显受到沉积微相的控制。
吴忠正[5]2015年在《蒙古林油田调驱后进一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弱凝胶调驱技术可以提高注水开发效果,近年来在油田获得了广泛应用。蒙古林砂岩油藏于1989年10月投入开发,到2002年12月底,累积产油258.14×104t,综合含水为92.90%。自2002年5月开始,油田采用弱凝胶调驱来提高采收率,直至08年10月完成调驱。调驱后,采出程度仅增加3.26%,剩余可采储量189.52×104t,区块仍有大量剩余油存在,具有进一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潜力。因而,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比研究调驱前后纵向及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并结合地质特征及油田开发实际,提出进一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方案,以提高最终采收率。弱凝胶调驱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弱凝胶对单个油层的封堵能力随油层渗透率增大而减小,当渗透率小于20×10-3μm2时,对油层的封堵能力达到了98%以上;随着渗透率级差增大,弱凝胶对高渗层封堵能力增大,对低渗层封堵能力减小,当渗透率级差大于4.3时,低渗管分液量大于高渗管分液量;弱凝胶对油相有一定程度的封堵,但封堵能力远小于对水相的封堵能力,当水驱至30PV时,水相封堵率下降;随着胶体老化,弱凝胶封堵性能降低,当老化时间大于80d时,弱凝胶封堵率下降明显。纵向及平面剩余油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调驱后总体上吸水剖面得到改善,这也与室内试验得出的结论一致,但改善效果不明显。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很多剩余油且分布不均,使调驱后有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改善条件及潜力。T1ys1-1小层剩余地质储量相对较少,为82.89×104t,且目前含水率高,为90.22%,不是进一步水驱开发的主力层;T1ys1-2-1小层剩余地质储量略高于T1ys1-1小层,为95.15×104t,但目前含水率低,为81.64%,可考虑作为进一步开发的主力层;T1ys1-2-2小层及T1ys2-1小层剩余地质储量较多,分别为176.70×104t及251.21×104t,且含水率不高,分别为91.18%及91.97%,是进一步开采的主力层;T1ys2-2小层及T1ys2-3小层剩余地质储量最多,分别为251.21×104t及278.81×104t,但含水率较高,分别为94.82%及95.46%,要在控制含水上升率的情况下进一步开采。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小断层遮挡带附近、局部构造高部位、南部边部及井网未受控制区。预测结果表明,周期注水与完善井网增油效果较好,为此将周期注水与完善井网迭加后形成综合开发方案,进一步研究对全区最终采收率及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到2054年9月21日综合含水上升到98%时,全区累积注水5599.45×104m3、累积产油489.22×104t、最终采收率33.65%。2014年5月27日到2054年9月21日期间,全区阶段注水2574.31×104m3、阶段产油108.44×104t、阶段采出程度7.46%、阶段含水上升率1.00%、阶段平均综合递减率6.40%、阶段平均自然递减率6.40%。与2013年相比,阶段平均综合递减率下降3.63个百分点,阶段平均自然递减率下降8.14个百分点。与未进行综合开发相比,累积注水量增加979.81×104m3、增油71.82×104t、最终采收率增加4.94%。
易春燕[6]2016年在《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油藏属于典型的中孔低渗、单斜、强非均质的砂砾岩油藏,目前该油藏存在注不进水采不出油、剩余油分布不清的问题。为此,本论文利用多种动态资料进行开发效果评价,并结合静态地质认识分析五2东区克上组油藏注不进水采不出油的主控因素;通过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克上组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从砂体微构造、砂体微相、储层质量、生产方式与工程措施等方面研究砂砾岩油藏剩余油富集规律,结合动态开发方式措施与静态地质研究综合分析剩余油富集主控因素,调整挖潜对象,为油田开发决策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本次研究认为:地层能量亏空、储层发育连通性差及射孔对应差是五2东区克上组油藏注水见效差的主要原因;储层的水敏性、物性差以及泵压低是水井注不进水的主控因素;含气量大造成气锁效应和注不进水,不能保持地层能量是采不出油的主控因素;此外,沉积微相、井网密度、开采方式、非均质性制约了剩余油的分布。克上组油藏平面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心滩侧源物性较差的区域、溢岸薄层砂分布区域、油藏北部无井网控制的区域、正向微构造的顶部位置和扇叁角洲前缘孤立砂体区域;层间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非主要开采层位、层间干扰形成的剩余油滞留位置;层内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砂体旋回厚油层顶部位置、砂体下切迭加边部位置。
刘露[7]2012年在《蒙古林砂岩油藏调驱后剩余油及其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认为蒙古林油田构造形态为宽缓穹隆状背斜,断层发育。岩心平均孔隙度22.4%;渗透率平均344.8×10-3μm2,属中孔中渗孔隙型储集层。原始油水界面海拔150m,压力梯度0.73Mpa,油藏压力系数0.972,属边水弱弹性驱动的低饱和层状油藏。蒙古林砂岩油藏于水驱累计产油258.14×10~4t,采出程度为20.29%。弱凝胶驱累计增油47.46×10~4t,采出程度为22.12%,调驱后采出程度仅增加了1.83%。则蒙古林砂岩油藏采用弱凝胶调驱提高采收率后,仍然剩余有大量原油。因调驱所用弱凝胶体系与水驱开发所用注入水流体性质差异较大,对油藏平面和纵向的波及效率影响大,造成调驱后油层内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剩余油分布规律大大异于水驱后,为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本文在蒙古林砂岩油藏精细描述上建立砂岩油藏叁维构造模型和储层属性参数模型,并对地质模型进行粗化和调整。模型粗化后X方向划分252个网格,Y方向190个网格,Z方向为12层,有效网格节点总数为287280个。模型地质储量1453.9×10~4t,与实际地质储量1381.34×10~4t相比,拟合误差4.99%。结合油藏实际地质情况和开发动态等参数,通过调整孔隙度、渗透率、相渗曲线、流体原始饱和度、弱凝胶体系的粘浓曲线、残余阻力系数及最大吸附量等参数分别进行水驱及弱凝胶驱历史拟合。其中拟合较好井120口,占全部模拟井140口的85.7%。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纵向上: T1ys1油组原始地质储量502.11×10~4t,水驱后剩余油402.56×10~4t,弱凝胶驱后剩余油371.88×10~4t。则调驱增油量为30.43×10~4t,采出程度提高了6.06%, T1ys2油组原始地质储量951.79×10~4t,水驱后剩余油758.6×10~4t,弱凝胶驱后剩余油714.47×10~4t。则调驱增油量为44.95×10~4t,采出程度提高了4.72%。但因T1ys1油组其地质储量本远远低于T1ys2油组,所以主要增油层为T1ys2油组。平面上:小断层遮挡,剩余油相对富集。如:北部蒙22-16井区,位于小断层上,能量供应不足;内部局部微构造高部位,注水开发中受重力影响,形成剩余油富集区,如西北部蒙16-113井区附近,位于鼻状背斜构造的顶部,剩余油相对较富集;井网未控制部位。如:东南部蒙5-12井区附近,靠近砾岩层。
宋社民, 何国安, 刘忠, 翦兰芳, 汤蒙[8]2002年在《硼中子寿命测井在特殊岩性储集层的应用》文中认为对硼中子寿命测井解释原理及其适应性进行分析认为 ,该方法可以在裂缝性火山岩、砾岩、非均质性极强的砂岩地层中应用。在二连油田阿北安山岩、蒙古林砾岩等油藏进行的现场实验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拓展了硼中子寿命测井的应用范围 ,为特殊岩性寻找剩余油分布提供了手段。
高博禹, 彭仕宓, 龚宏杰, 岳湘安[9]2005年在《油气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标准的探讨》文中提出根据对大量岩心样品的统计分析,研究了流动层指数(flowzoneidex,Ifz)的基础定义和物理意义.结果认为:Ifz值相近的岩心样品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大的渗透率变化范围,但不一定属于同一类流动单元.Ifz值并不能准确的表征影响流体流动的岩石物理性质,单纯采用Ifz值作为划分储层流动单元的标准是值得商榷的.采用渗透率、层内渗透率纵向非均质参数(变异系数、突进系数、极差)、孔隙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等参数作为标准划分流动单元并应用该方法研究了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结果表明:这些参数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储层内部油水运动规律相似的储集带.
王秀伟[10]2015年在《华北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改善水驱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华北油田受区域构造和沉积环境的影响,开发砂岩油藏以复杂断块为主,构造破碎复杂,埋藏深,物性差,非均质性强,而且大多数已进入高含水期,有效开发难度大。因此,针对这类油藏的地质及开发特征,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优化注采井网,对控制含水上升率,提高水驱波及范围,从而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华北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点与开发规律,借鉴国内外同类型油藏改善水驱技术经验,充分应用新的监测技术和丰富的开发动态资料,分析了典型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对剩余油进行了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室内试验,进行影响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开展了层系、井网、注采关系等开发技术政策优化研究,并制定了适合华北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的技术政策优化流程。综合分析试验区目前开采特征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步实施,筛选出了适合华北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的配套挖潜技术。选择典型区块进行实例应用,共在51个区块实施了整体调整,优化了井网,优化了注采关系。实施后,28个区块日产油量增加,40个区块综合递减减缓,35个区块实现了含水上升减缓,所有实施区块开发效果均得到改善。本论文研究成果对改善高含水期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肖伟. 西北大学. 2001
[2]. 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J]. 高博禹, 彭仕宓, 刘红歧. 测井技术. 2005
[3]. 二连盆地蒙古林砾岩油藏阿叁段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研究[J]. 李继红, 曲志浩, 岳乐平, 肖伟, 杨亚娟.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4]. 二连盆地蒙古林砾岩油藏微相特征及对开发的影响[J]. 梁官忠, 彭仕宓, 楚泽涵, 岳军, 闫玉民.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5]. 蒙古林油田调驱后进一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研究[D]. 吴忠正. 成都理工大学. 2015
[6]. 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易春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7]. 蒙古林砂岩油藏调驱后剩余油及其分布规律研究[D]. 刘露. 成都理工大学. 2012
[8]. 硼中子寿命测井在特殊岩性储集层的应用[J]. 宋社民, 何国安, 刘忠, 翦兰芳, 汤蒙. 油气井测试. 2002
[9]. 油气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标准的探讨[J]. 高博禹, 彭仕宓, 龚宏杰, 岳湘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10]. 华北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改善水驱技术研究与应用[D]. 王秀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