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骨科无痛病房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强艳丽,陈燕

强艳丽 陈燕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常州 213003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骨科无痛病房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前后对骨科126例患者及15名护士进行运用综合控制管理方案和质量改进,并采用调查问卷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对患者PDCA循环前后疼痛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的综合认知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骨科患者的疼痛度有所下降,对医院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的综合认知明显提高。结论:骨科病房应用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骨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工作广泛运用。

【关键词】PDCA,骨科,无痛病房,满意度

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5个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1]。为了使骨科患者的痛苦得到有效的减轻,要求护理人员的镇痛技术和镇痛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到对骨科患者术后痛苦缓解和对护理工作的合格化。我科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运用PDCA循环建立了无痛病房。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可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是一个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系统,是不断循环、不断提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2]。实施PDCA法,使骨科患者外科手术后疼痛管理有序进行有章可循,方案实施后,患者疼痛度有所下降,对医护人员工作和提供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126例患有骨科疾病的患者(PDCA循环法前后各63例),男72例,女54例,年龄32~75岁,平均53.9岁。所有患者中上肢骨折19例,下肢骨折21例,颈、腰椎间盘突出34例,骨盆骨折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30例,脊柱骨折20例,骨肿瘤1例,护理人员15人,年龄22~45岁,平均27.22岁。

1.2方法

1.2.1 PDCA循环程序的运用:

计划阶段(P):①成立无痛病房团队,由科主任、护士长、骨科医师、护士、患者以及家属共同组成。②制订工作职责,护士长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以及患者病情安排责任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的病人,平均每人负责8名患者。③人员培训,首先,在实施前了解医护人员对疼痛的知识与态度;然后,确定培训内容,制订培训方案,提出培训要求。

实施阶段(D):疼痛评估流程疼痛评估记录单内容包括评估日期、时间、疼痛部位、疼痛评分、持续时间、睡眠影响情况、处理措施和护士签名。对于疼痛评估≧3分的患者,护士将评估结果汇报医生,由医生决定处理措施;对于疼痛评估≧5分的患者,护士应在医生给予镇痛处理后每4小时对患者进行评估一次,直至疼痛评分<5分;进行镇痛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护士应进行追踪评估(静脉或肌肉注射后30分钟或者口服药后1小时),记录评估结果:疼痛评估不仅应评估患者静息状态,还应综合评估深呼吸时、咳嗽时、下地行走时,以及康复锻炼时的疼痛和对睡眠的影响程度等。疼痛干预措施,对于疼痛评估≦3分即轻度疼痛,主要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有效的沟通,活动与锻炼,冷热疗及心理疏导、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等。对于疼痛评分4-6分即中度疼痛,采用药物(弱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使用)及非药物治疗。对于疼痛评分≧7分即重度疼痛,采用药物(强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使用)及非药物治疗。

检查阶段(C):护士工作能力检查人员考核将日常工作督导和定期考核相结合。护士长通过审核护士主动进行疼痛评估的情况、疼痛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无痛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以及不定期与患者交流调查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等每月进行理论考试,内容为疼痛相关知识以及案例分析。

处理阶段(A):每个大循环完成后,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找出优点及存在问题。将解决的问题以及优点纳人规范中,针对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并将其转人第2个PDCA循环中,这样使得PDCA循环能够持续不断地运转。

1.2.2 评价方法

采用VAS评分标准评估疼痛强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观察术后6h即麻醉清醒患者切口疼痛和术后12h、24h、48h切口疼痛程度,进行综合疼痛评分。

1.2.3 问卷调查

患者外科手术后对减轻疼痛需求和对护士的工作和服务的满意度的现场调查表,对所参与的患者和对其服务的护理人员分别进行调查。采取PDCA前后用调查问卷获取数据,护理人员共30份,患者问卷126份。全部回收,即都为有效问卷。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珚x±s表示,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实施PDCA循环前后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1

3 讨论

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下,护士只着眼于工作本身,不会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缺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3]。另外,临床工作中,护士多注重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操作是否到位,而忽略了心理社会因素,使患者感觉单纯是为医病而来,造成患者满意度不高。因此,改变传统的护理模式,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势在必行。PDCA循环是综合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的循环系统。实施PDCA法,使医务人员对骨科患者外科手术后的疼痛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对患者的综合护理质量和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和服务的满意度提升明显。

总之,临床护理服务过程中对护理人员加强知识的完善,使患者树立积极术后康复观念,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术后体征和镇痛效果的观察,做好倾听并取得患者的信任,正确对待患者的主诉,正确运用评估技术和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有效促进了患者的生活治疗和康复进程[4]。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综合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余雪梅,杨金仙,胡冬蕊,等.PDCA循环在骨科术后患者镇痛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07,21(2):421.

2.李桂梅.PDCA循环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4(1):2048.

3.章赛莲.无痛病房管理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0(33):58-60.

4.杨保燕,李 林,王琛玮.PDCA循环在骨科护理本科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98.

论文作者:强艳丽,陈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  ;  ;  ;  ;  ;  ;  ;  

PDCA循环在骨科无痛病房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强艳丽,陈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